病句就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的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
一、常見的病句的病因
(一)用詞不當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
褒義詞貶用或者貶義詞褒用。
比如:張敏同學說的話很對,我 們都附和她。
李寧同學很頑強,不肯接受 同學們的意見。
第一句話中,「附和」多用於貶義,是屬於貶義褒用了,顯得感情色彩不相符,應把「附和」改為「贊同」
第二句話中,「頑強」一次是褒義貶用了,感情色彩與句子意思也不相符,應把「頑強」改為「固執」。
2 用表示整體的詞來說個體
比如:我家總共有五個人口。
爺爺給我買了四本書籍。
第一句話中的「人口」和第二句話中的「書籍」,都是表示整體的詞,「五個」和「四本」都是表示個體的。所以,應把「人口」改為「人」,「書籍」改為「書」。
3 詞語跟所說明的對象不相稱。
比如:李老師很愛戴學生。
大家都很愛護飼養員趙大叔。
這頭豬長得很胖。
群眾對領導,年輕人對年老的(長輩)用「愛戴」。領導對群眾,年老的對年輕人,老師對學生之間用「愛護」。第一句應該改為「愛護」,第二句應該改為「愛戴」。第三句用胖來說明「豬」也是不恰當的,應該改為「肥」。
4 有的詞語是應該重的說輕了,有的詞語應該是輕的說重了。
比如:班長對我們班級的貢獻非 常卓越。
少先隊員們明天將要到試驗 田去考察。
這位老農民種棉花,有點體 會。
第一句中的「卓越」,第二句中的「考察」語意太重了,第一句應該改為「非常大」,第二句應該改為「參觀」。第三句「有點體會」語意太輕了,應該改為「有很豐富的經驗」。
(二)搭配不當
在現代漢語中,某些詞語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建立了相應的確定性的關係,即形成了一種搭配習慣。如果在使用時,違反了這種約定俗成的使用習慣,就不可避免地犯了「搭配不當」的錯誤。
1 主謂搭配不當 如:
老師布置我做的作業,已經在星期五實行了。
這學期,李寧的學習成績大大地增加了。
第一句「作業」是主語,「實行」是謂語,可以說這個措施實行了,不能說作業實行了,應該把「實行」改為「完成」。
第二句話,用謂語「增加」來說明主語「成績」怎麼樣不恰當,應把「增加」改為「提高」。
2 動賓搭配不當 如: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 命事業。
我們要發揮優點,改進缺點。
第一句話中的「繼承」可以和革命事業搭配,「發揚」也不能和「革命事業」搭配。可以刪去「和發揚」三個字,也可以刪去「繼承和」三個字,但要把「事業」改為「精神」。
第二句話中的「發揮優點」與「改進缺點」的說法都有動賓搭配不當的問題,應把「發揮」改為「發揚」,把「改進」改為「改正」。
3 附加成分與中心詞語搭配不當 如:春天的長安是美麗的季節。
中心詞是「春天」應該說:「春天是季節」,不能說「長安是季節」,主要成分與附加成分之間搭配不當。這句話應改為「長安的春天是美麗的季節」。
4 中心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前、後附加成分搭配不當 如:
王老師講完故事後,同學們激烈地鼓掌。
5 關聯詞語搭配不當
例:黃繼光不但壯烈犧牲了,而且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錯用關聯詞,會造成關聯詞語與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不一致。例句就是錯把兩個分句之間的轉折關係當成了遞進關係。正確的關聯詞語的應該用「雖然……但是……」
(三)詞序顛倒
句子中的詞語的位置排的不對,結果產生了語法上的錯誤,引起意義上的混亂。
如: 在學習雷鋒活動中同學們普 遍覺悟提高了。
我們必須認真克服並隨時發 現工作中的缺點。
這幾句話都是由於詞語的位置擺得不對而造成的意義上了混亂或者語法上的錯誤。
第一句話中的「發現」「克服」兩個動詞共管一個賓語,這兩個動詞的次序又用顛倒了,按順序應該是「發現缺點」在先,「克服缺點」在後,所以應該改成「我們必須隨時發現並認真克服工作中的缺點。」
(四)重複囉嗦
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重複囉嗦,即在同一個句子裡連續使用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修改時,只需刪去多餘的詞語即可。例句中,「不禁」與「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刪去其中一個即可。
這是一個很美麗、很漂亮、很好看的花。
「美麗」「漂亮」「好看」三個詞語的意思重複。所以,三個詞語只要保留一個就可以了。
(五)前後矛盾
一句話的意思前後應該符合事理,不能前後矛盾。 如:
我和李寧同學一前一後肩並肩地走出學校。
這篇發言稿我完全同意,但是,有的地方還需要修改。
第一句話中的「一前一後」與「肩並肩」在一個句子中使用,就相互矛盾了,必須去掉一個詞。
第二句話中,既然說「有的地方還需要修改」,那就表明「我」還有不同意的地方。這與「完全同意」是自相矛盾的,應該刪去「完全」,在「同意」前面加上「基本上」。句子改為「這篇發言稿我基本同意,但是有的地方還需要修改一下。」
(七)成分殘缺
一個句子如果缺少必要的成分。就不是完整的句子。這種病句常見的有: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
1 主語殘缺
如:為了奪取瀘定橋,紛紛報名 參加突擊隊。
「誰」紛紛報名參加突擊隊?沒有說明。主語殘缺。應該加上主語「戰士們」。句子應改為:「為了奪取瀘定橋,戰士們紛紛報名參加突擊隊。」
2 謂語殘缺
如:秋天,公園裡五顏六色的菊花。在這句話中「菊花」怎麼樣也沒有說出來。可以在句子的後面補充「開得十分鮮豔」。
3 賓語殘缺 如:我們從小就要培養艱苦樸素。在這句話中,沒有說清楚「培養」什麼缺少賓語。「艱苦樸素」是修飾「培養」的對象的,它本身不是「培養」的對象,可補充「的作風」。
二、修改病句的原則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動得要巧,要儘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務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錯改錯。
三、修改病句的步驟
(一)讀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細讀病句,弄明白它要表達的主要意思。
(二)查找原因,確定病症
圍繞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屬於哪種類型的病句。
(三)對症下藥,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後,要針對句子存在的問題,想好刪去什麼,添上什麼,更換什麼,然後動筆改病句。
(四)仔細檢查,完成練習
讀修改後的句子,看是否正確,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