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晚,萬科(000002.SZ)披露年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976.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淨利潤337.7億元,同比增長20.4%;
在全部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產業務的比例為95.6%;銷售規模方面,2018年,公司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份額上升至4.05%(2017年為3.96%),實現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6069.5億元,分別增長12.3%和14.5%。所銷售的產品中,住宅佔比84.9%,商辦佔比11.5%,其它配套佔比3.6%。
3月26日,萬科在深圳舉行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鬱亮、總裁兼執行長祝九勝、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張旭等高管出席。
在被問及萬科未來靠什麼持續領跑行業時,祝九勝說,全球經驗顯示,單一開發商市佔可以到6%-8%,我們要在能力上要領跑,看到市場需求和客戶變化,用更多產品來服務客戶,贏得更好的口碑。
我們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租賃住宅,經過4年時間,現在已開業運營超過6萬間,一年的租金收入接近8億。物流方面花了4年的時間,萬緯物流已成為相對領先的企業,管理面積超971萬平米,進入42個城市,各種經營指標在行業裡面相對領先。
祝九勝總結,沒有一個大企業轉型容易,我們先能力後規模,先看客戶需求,再看市場探索。
關於「活下去」言論,鬱亮解釋,其實我們是對自己說的話,萬科是危機感驅動的公司,而不是危機驅動的公司。
對「基本盤」一詞,鬱亮解釋稱,2019年,「基本盤」將是萬科的關鍵詞。他以微軟做比喻,「以電腦起家,做過手機沒有成功,現在微軟雲和 AI 全球成功,支持微軟不斷嘗試和轉型,是微軟的基本盤Windows,基本盤提供轉型發展的資金、利潤。他進一步解釋,每個業務都是萬科的基本盤,將圍繞每個業務的基本盤,把業務做的更好。
關於外界質疑萬科是不是轉型不成功,開始收斂聚焦時,鬱亮表示,從2012年判斷白銀時代來臨時,對轉型堅定的認識也從來沒改變過。轉型的決心也從來沒改變過。
他回顧到,從1993年萬科開始做減法,到2001年完成,中間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之後正好遇上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萬科用專業化的方式實現了在黃金十年的發展,我們在2008年的時候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到2010年的時候成為世界上第一家突破千億銷售額的房地產企業。2012年的時候提出新的戰略「城市配套服務商」,2014年萬科第四個十年開始物流、租賃住宅和物業市場化的探索,2015年開始冰雪,2016年開始商業經營。
收斂聚焦,是階段性的總結和調整,收斂聚焦不是砍樹,是修枝剪葉,讓根扎得更深,讓主幹長得更加粗壯,之後才能結出更多的果實來。這是我們萬科收斂聚焦、鞏固基本盤的本意。
在被問及萬科負債率是否有上升趨勢時,張旭表示,今年的淨負債率是30.9%,維持在非常合理的區間。淨現金流方面,萬科持有貨幣有1884億元,是短期負債的2倍,是非常穩健的區間。比如去年發債,公司債(5年期)融資成本非常低,只有4.05%,超短期融資券只有3.13%的成本,中期票據(3年期)是4.03%。
朱旭還現場給出萬科對於市場未來的5大預判:1、經濟下行壓力並未消除。隨著00後、90後成為消費客群,客戶消費多樣性豐富,企業需要更敏銳;2、住房短缺時代結束,每個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下降;3、行業集中度上升,頭部企業競爭更加激烈;4、城市化進程仍在繼續,房地產仍然會維持較大規模;5、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內容供應和空間服務,但企業轉型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