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亮:基本盤是萬科2019年關鍵詞,是企業轉型發展資金、利潤來源

2021-01-10 藍鯨財經

3月25日晚,萬科(000002.SZ)披露年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976.8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淨利潤337.7億元,同比增長20.4%;

在全部營業收入中,來自房地產業務的比例為95.6%;銷售規模方面,2018年,公司在全國商品房市場的份額上升至4.05%(2017年為3.96%),實現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6069.5億元,分別增長12.3%和14.5%。所銷售的產品中,住宅佔比84.9%,商辦佔比11.5%,其它配套佔比3.6%。

3月26日,萬科在深圳舉行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董事會主席鬱亮、總裁兼執行長祝九勝、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張旭等高管出席。

在被問及萬科未來靠什麼持續領跑行業時,祝九勝說,全球經驗顯示,單一開發商市佔可以到6%-8%,我們要在能力上要領跑,看到市場需求和客戶變化,用更多產品來服務客戶,贏得更好的口碑。

我們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租賃住宅,經過4年時間,現在已開業運營超過6萬間,一年的租金收入接近8億。物流方面花了4年的時間,萬緯物流已成為相對領先的企業,管理面積超971萬平米,進入42個城市,各種經營指標在行業裡面相對領先。

祝九勝總結,沒有一個大企業轉型容易,我們先能力後規模,先看客戶需求,再看市場探索。

關於「活下去」言論,鬱亮解釋,其實我們是對自己說的話,萬科是危機感驅動的公司,而不是危機驅動的公司。

對「基本盤」一詞,鬱亮解釋稱,2019年,「基本盤」將是萬科的關鍵詞。他以微軟做比喻,「以電腦起家,做過手機沒有成功,現在微軟雲和 AI 全球成功,支持微軟不斷嘗試和轉型,是微軟的基本盤Windows,基本盤提供轉型發展的資金、利潤。他進一步解釋,每個業務都是萬科的基本盤,將圍繞每個業務的基本盤,把業務做的更好。

關於外界質疑萬科是不是轉型不成功,開始收斂聚焦時,鬱亮表示,從2012年判斷白銀時代來臨時,對轉型堅定的認識也從來沒改變過。轉型的決心也從來沒改變過。

他回顧到,從1993年萬科開始做減法,到2001年完成,中間用了七八年的時間。之後正好遇上了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萬科用專業化的方式實現了在黃金十年的發展,我們在2008年的時候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到2010年的時候成為世界上第一家突破千億銷售額的房地產企業。2012年的時候提出新的戰略「城市配套服務商」,2014年萬科第四個十年開始物流、租賃住宅和物業市場化的探索,2015年開始冰雪,2016年開始商業經營。

收斂聚焦,是階段性的總結和調整,收斂聚焦不是砍樹,是修枝剪葉,讓根扎得更深,讓主幹長得更加粗壯,之後才能結出更多的果實來。這是我們萬科收斂聚焦、鞏固基本盤的本意。

在被問及萬科負債率是否有上升趨勢時,張旭表示,今年的淨負債率是30.9%,維持在非常合理的區間。淨現金流方面,萬科持有貨幣有1884億元,是短期負債的2倍,是非常穩健的區間。比如去年發債,公司債(5年期)融資成本非常低,只有4.05%,超短期融資券只有3.13%的成本,中期票據(3年期)是4.03%。

朱旭還現場給出萬科對於市場未來的5大預判:1、經濟下行壓力並未消除。隨著00後、90後成為消費客群,客戶消費多樣性豐富,企業需要更敏銳;2、住房短缺時代結束,每個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下降;3、行業集中度上升,頭部企業競爭更加激烈;4、城市化進程仍在繼續,房地產仍然會維持較大規模;5、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多內容供應和空間服務,但企業轉型並非易事。

相關焦點

  • 新褲子樂隊歌曲開場 鬱亮穿「筋廠製造」T恤 萬科要討好95後
    鬱亮認為,現在「三道紅線」終於明確下來,在管理紅利階段,所有企業發展都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由於一切歸零,企業原來所有的優勢與做法都可能不成立。但其中,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好產品、好服務是根本。 這兩年每次公開場合,尤其是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區別於以往大談規模與多元化,鬱亮更滔滔不絕的表態總放在「產品」與「服務」上。
  • 基本盤穩健,萬科持續探索新增長曲線
    作為中國地產新賽道中的領跑者,萬科憑藉穩健的基本盤和穿越行業周期的能力,在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萬科良好的財務、資金狀況和行業領先的信用評級,也為它持續回饋投資者提供了現實性。在近日發布的《2020·第一財經中國上市房企價值榜》中,萬科憑藉優秀的綜合實力和優異的資本市場表現,成功入選A股TOP10房企。
  • 萬科「討好」95後,董事長鬱亮自曝紋身,地產下個風口在哪裡?
    跑步,是萬科多年的企業文化,幾乎所有萬科高管都被鬱亮要求過跑步。他甚至專門請人在萬科總部修了一條1000米的跑道,每周跑5次,每次5到10公裡。去年11月,鬱亮曾以3小時06分01秒的成績,完成了紐約馬拉松,平均配速4分24秒,儘管他在後半程還是有些掉速。不過今早的海邊晨跑,大家並不在意速度,反而更關心鬱亮的隱秘紋身。
  • 王傳福親自向鬱亮交車引關注:比亞迪和萬科早已互加朋友圈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消息,「比亞迪汽車」官方微博今日發布的照片顯示,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比亞迪提了一臺「漢EV」,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親自向鬱亮交車。兩位大佬「跨界同框」引發了媒體關注,實際上比亞迪和萬科集團之間早有深度合作。
  • 奇點·財報季|萬科:相比2018年,印力管理面積為何更少了?
    從2018年的高喊「活下去」,到2019年的守好「基本盤」,再到2020年「活下去成為一個特別真實的存在」,萬科在業績會上不斷製造著行業的年度口號,與此同時,作為一家危機感驅動的公司,萬科的確時刻保持著焦慮。2019年,是萬科成立的35周年,也是印力交付於萬科的第3年。
  • 萬科邊緣事業部消亡史
    如今,「十年之約」進程走完一半,單從業績貢獻來看,冰雪度假這些新業務帶來的成效不但與鬱亮的設想天差地別,反而因為燒錢讓走「穩健風」的萬科有些不適。根據2019年萬科年報,萬科運營吉林松花湖、北京石京龍與北京西山滑雪場三個項目。此外,萬科作為第二大股東的北京國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負責建設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冬奧村及媒體中心和大眾雪場。
  • 新春回顧|2019年,我們深度研究了這幾個頭部企業
    來源:贏商網今天是農曆廿九,一些商業地產人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一些商業地產人正在歸途中,一些商業地產人已和家人團聚。無論此刻您在哪裡,贏商網都衷心祝福您新春快樂、合家安康。剛剛過去的2019年,無疑是充滿變化和挑戰的一年,商業地產行業也在面對變化和激烈的挑戰中往新的格局和方向發展。
  • 20萬科01 :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
    2020 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摘要 9 第一節 發行概況 一、本期發行的基本情況 (一)發行人基本情況 註冊名稱: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鬱亮 註冊資本:11,302,143,001 元1 設立日期:1984 年5 月30 日 註冊地址
  • 年報亮相後市值已蒸發400億,手握1600億現金,萬科卻如芒刺在背
    2018年,居安思危的萬科在當年的秋季例會上高喊「活下去」。彼時,公司在年初制定的6300億元回款目標還有一半沒完成,甚是焦慮。2019年11月,鬱亮說「萬科要做活到最後的企業」。同時,萬科前掌門人王石也在對外的交談中劇透「萬科2019年財報非常好」。
  • 跨越·決勝丨萬科鬱亮獲「2020年度美譽地產企業家」提名
    房地產作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是落實國家發展戰略、引領國家產業升級、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承載者和踐行者。在2020年即將收官之時,央廣網房產隆重推出「跨越·決勝」——2020央廣網房產美譽度評選系列活動,從企業家形象、重大輿情事件處理、產品、健康發展、公益形象、投資價值、創新發展以及品牌等多方面綜合剖析,對房企、項目、人物進行綜合評定。
  • 萬科總部「去地產化」
    資金、人力等業務板塊。儘管萬科總部在「王石時代」就有小總部、強區域的趨勢,但鬱亮上臺之後,他更傾向於建立一個「極簡」組織,萬科的總部也持續精簡至百餘人左右。   鬱亮更傾向於總部之間沒有部門壁壘,也沒有具體生產職能的體現,但「引入精英」是萬科總部持續推進的工作。   萬科總部員工近年來的人事偏好也體現了鬱亮的個人喜好。
  • 萬科鬱亮:「三道紅線」監管是穿透式的 多層結構、表內表外等財務...
    2020.09.25 17:58【萬科鬱亮:「三道紅線」監管是穿透式的 多層結構、表內表外等財務技巧沒用】對「三道紅線」下萬科會不會有更大發展機會的提問,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媒體交流會上表示,這個問題不能這麼看,這是行業重大規則的轉變
  • 萬科總部「去地產化」 大生產職能部門遷往上海
    萬科方面表示,一年前,為了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集團已成立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以提升地產開發產品的研究和建設能力。此次公會遷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這份回應雖然簡要,但信息量巨大。
  • 萬科551億廣信資產包盤活路徑!合作方是誰?
    有評論認為,萬科或意在通過參與國企「混改」,加速輕資產轉型。尤其是,2020年是行業的收併購大年,萬科此舉可以將一些具有國資背景的資產包收歸旗下,拓寬公司業務範圍及擴張路徑。不良資產處置業務也可以讓萬科的輕資產轉型進入新的航道。
  • 萬科物業「錦旗門」發酵 萬科霸氣回應:我們不幹了
    巨頭 萬科物業在萬科營收佔比並不高,但行業人士都知道,這是中國物業管理方面的龍頭。萬科物業2019年營業收入127億元,是行業老大。萬科往年財務數據顯示,2015年—2019年間,萬科物業營業收入分別為29.7億元、42.60億元、71.27億元、97.96億元、127億元,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7.38%、17.22%、16.18%、17.44%、17.96%,對應的營業利潤分別為5.16億元、7.34億元、11.53億元、17.08億元、23.6億元。
  • 2019年中國信託業發展評析
    2019年,信託公司普遍加強財富渠道建設,注重主動管理能力培養,集合資金信託佔比進一步提升,新增信託資產來源結構優化趨勢明顯,發展質量提升;財產權信託尤其是資產證券化等事務管理類信託業務較快發展,融資類信託佔比顯著下降,行業轉型初見成效。
  • 泰笛入駐萬科物業app 共同探索城市生活「美好場景師」升級轉型
    2018年8月19日,在中國傳統情人節「七夕」的當天,泰笛聯手萬科物業app「住這兒」,面向萬科全體業主共同推出「浪漫七夕 愛的禮物」聯合活動,只需通過「住這兒」app端即可以優惠價格購買泰笛禮品花束,讓一束鮮花帶給你愛的真摯禮遇。
  • 萬科深圳總部僅剩150人!房企「輕」總部已成趨勢
    萬科對第一財經表示,早在一年前萬科就已成立了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主要是為了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此次將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遷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
  • 萬科總部「去地產化」 大生產職能部門遷往上海
    萬科方面表示,一年前,為了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集團已成立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以提升地產開發產品的研究和建設能力。此次公會遷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 這份回應雖然簡要,但信息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