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超早產兒出院,體重720克!嬰兒能存活體重最低是多少?

2020-12-15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我以前只知道「早產兒」概念,最近卻被幾個新聞科普到了「超早產兒」一詞。

人衛出版社教材《婦產科學》明確:妊娠時間大於28周而不足36周出生的胎兒稱為早產兒。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新生兒死亡率變得越來越低,即使是早產兒,醫生也可以讓他像正常出生的寶寶一樣健康長大。

前幾天演員賀軍翔還因為提前兩周讓妻子剖腹產的事情上了熱搜,雖說原因是「不讓孩子出生成為處女座」略顯兒戲,但這樣決定的背後,也是對醫療水平的充分信任。

而超早產兒,則是指孕24周-28周之間生產的胎兒,大概是懷孕5-7個月之間。

這段時間就看到幾個超早產寶寶出生的新聞。

01

首先是深圳晚報報導的一個消息,2020年5月15日,一位31歲的孕婦由於不明原因宮縮早產,懷孕近24周多,就生下了胎兒小星星。

出生時的小星星體重只有720克,還不到兩斤,而且多個器官發育不全,只有成人巴掌大小,手臂和成人的手指一樣細,身上的皮膚薄的能看見身體裡的血管。

出生後,小星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媽媽孫女士由於患有多囊卵巢,懷孕不不易,所以堅持全力救治孩子。

由於肺部發育不全,寶寶經常出現呼吸暫停,經歷了多次搶救,歷時119天,孩子才轉危為安,體重達到3185克,各方面指標達標,出院回家。

02

無獨有偶,差不多同一時間,廣西也有一個在醫院住了97天的「巴掌寶寶」。

這個在媽媽孕30周時接受了剖宮產手術,比小星星在媽媽肚子裡待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他出生後的體重卻更低,只有600克。

但是當時產婦和胎兒都面臨危險,媽媽血壓很高,胎兒出現窘迫,繼續妊娠的話對產婦和胎兒都十分危險,所以只能緊急進行剖宮產手術。

好在寶寶已經是30周,不算超早產。但是搶救這個600克的巴掌寶寶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由於早產兒發育不成熟,搶救寶寶會面臨很多挑戰。寶寶無法自主呼吸,需要依靠呼吸機,寶寶餵養不耐受,需要進行靜脈導管輸送營養。

前期時,寶寶出現了呼吸衰竭、感染、餵養不耐受、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膽汁淤積等等狀況,好在經過救治和呵護,寶寶情況一天天好起來,在住院治療97天後體重翻了4倍,達到治癒標準。

03

還有一個很多年前有過報導的「世界上最小寶寶」,2015年在德國出生,名字叫Saybie,出生時體重只有245克。

懷孕24周-28周之間生產的胎兒叫超早產兒,而Saybie甚至連超早產兒都算不上,她出生時僅僅23周零3天。

出生後,Saybie被送進重症監護室,護士給他貼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微小但強大」,最終這個寶寶活了下來,媽媽和爸爸本來以為只能和孩子相處1個小時,但1個小時變成2個小時,然後變成1天,一周,最終Saybie活了下來,打破了「最細小嬰兒登記簿」的記錄。

之後有沒有更小的嬰兒出生,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個「微小但強大」的寶寶努力的活了下來,成了生命奇蹟上道路上的一個裡程碑。

即使是奇蹟,也是有極限的, 美國一個19周出生的胎兒,出生後經過了短暫的和親人的見面,就去世了,沒能長大親眼看看這個世界。

我們單單從照片上,都能看出孩子的肉小,作為孩子的爸爸媽媽,想必他們在看到孩子的時候,也是心如刀絞,只能默默的祈禱,希望孩子加油,創造生命的奇蹟。

畢竟,這些「巴掌寶寶」體重太小,胎齡又低,身體各方面發育不全,抵抗力十分微弱,生存能力幾乎為零,甚至智力發育還不夠完全。

04

網上有篇標題為《嬰兒活著卻被醫生說是死嬰,最後導致重度腦癱!醫生:孩子的健康和我們沒關係》的文章,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商丘市的許先生說,2019年9月16日,他帶著妻子到醫院保胎,因為妻子發燒,院方建議保大人,通過剖腹產生下一名男嬰,醫生告訴他孩子已經死亡,孩子被裝在一個塑膠袋裡,但是等他回到家中,卻發現袋子裡的孩子在動。

不過,醫院方面也發布公告回應:

根據當時的情況,產婦孕25周胎膜早破,保胎希望很小,繼續妊娠孕婦有生命危險。而且由於胎兒孕周小,存活率低,還可能並發腦癱、神經發育障礙、智力障礙、視力聽力障礙等疾病,會影響生存質量,所以和患者及家屬商量,決定終止妊娠,並且放棄胎兒,家屬也籤了數錢知情同意書。

而胎兒出生後,是有微弱心跳的,但是無法自主呼吸,醫院根據將胎兒交於家屬。後來又有了家屬把胎兒帶過來要求繼續搶救的環節。

事情有些複雜,不是醫生,我們也不太好評判。

你覺得遇到這種情況,是該放棄這個孩子呢,還是拼盡全力救治孩子,去賭孩子以後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呢?

超早產兒的存活是不易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哪些經過搶救和正常人一樣健康活下來的,是幸運的,但在每個新情況面前,要不要抱住這個還不成熟的胎兒,是醫生和家屬共同的難題。

懷孕生子,仍然是一個有風險的事情,大部分人很幸運,沒有遇到宮內感染、胎膜早破等意外情況,最終胎兒順利分娩,但是對於每一個孕婦來說,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正確評估懷孕風險,妊娠期間保護自己,都非常重要,不能掉以輕心。

相關焦點

  • 廣州超低胎齡龍鳳胎早產兒今日出院!「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看著懷抱中睡得香甜的雙胞胎兄弟,他們時不時伸伸懶腰、打打哈欠,萌態可掬的樣子,唐先生夫婦(化名)實在無法將他們與100天前僅巴掌大的嬰兒聯繫在一起,想起生產和救治這兩個小不點「驚心動魄」的過程,他們仍心有餘悸。
  • 胎齡26周僅500克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低體重早產兒
    胎齡26周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患兒家屬送來感謝信,感謝醫務人員不離不棄地守護。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 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15日訊(通訊員 張連英 陳明娟)日前,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療中心一病區成功救治一例胎齡26周且出生體重僅5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廣西最低體重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歷經長達100多天的精心醫治,該超低體重早產兒順利停氧康復出院,體重增長至2380克,能全量經口餵養。
  • 孕26周體重僅500克 河南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人民網鄭州11月4日電 (程明輝)歷經90多天夜以繼日的堅守,河南省兒童醫院用愛心和智慧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鹿邑縣一名孕26周體重僅500g的早產兒成功獲得救治。11月4日上午,小嬰兒終於回到了媽媽溫暖的懷抱,這也再次刷新了河南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世界上最小嬰兒,體重280克,身長24釐米,14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阿米莉亞·泰勒,世界上最小的早產兒,體重280克,身長24釐米2006年10月24日,在美國邁阿密,一個僅僅在母親體內呆了21周零6天的小嬰兒提前來到這個世上,當時給她做剖腹產的醫生見到後都驚呆了,小泰勒出生時體重只有280克(半斤多點),身長只有24釐米,僅僅像一個成人的巴掌大小,比一隻普通的原子筆稍長一點
  • 出生僅重850克!26周超早產兒順利出院啦!
    近日,一名孕期僅26周、 出生時僅850克的早產兒多學科協作 孕26周早產兒順利生產 今年6月,懷孕僅25周的王女士突感劇痛,送往醫院後發現宮頸已開。
  • 巴掌寶寶的 170天 出生時僅400克,經救治170天體重增至2980克
    圖/受訪者提供 提到400克,你會想到什麼?是一手可握的蘋果,還是一瓶水的重量?區區400克可能不會讓你有太多感覺,但如果這400克,是一個新生嬰兒的體重呢? 170天前,一個胎齡僅25周5天,體重僅4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匆匆忙忙來到了這個世界。她的一切,讓身邊的人感到揪心。
  • 刷新河南記錄 體重500克巴掌寶寶順利出院
    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小早早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胳膊沒有成人手指大,腳丫子只有拇指那麼大,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由於身體發育不全,肺部、胃腸道、眼部等都存在問題,生命面臨嚴峻考驗。
  • 早產兒體重是多少算正常?合理餵養可增強寶寶抵抗力!
    早產兒體重標準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 2,500g 以下,頭圍在 33cm 以下。少數早產兒體重超過 2500g,其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者,仍應給予早產兒特殊護理。凡因胎盤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體重減輕到該胎齡正常體重第 10 百分位以下或較平均數低兩個標準差以下者稱為小於胎齡兒(小樣兒,成熟不良兒)。
  • 巴掌嬰兒丨極低體重早產兒重生記
    醫院科學完善的母兒聯合救治體系,以及從胎兒孕育篩查到出生診治的無縫接力救治,終令這些危重新生寶寶重獲新生。轉入新生兒科後,沒想到我的寶寶這麼快就能出院。」懷抱著自己的寶寶,小音爸爸興奮地說,「作為父母,我們心急如焚。此刻我們充滿感恩,這次寶貝挺過去了,多虧總醫院醫護人員精湛的醫術和耐心的護理。」
  • 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出院後如何餵養?
    強化母乳對於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g的早產兒,考慮添加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強化劑,增加母乳中蛋白質、能量、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滿足早產兒的高營養需求。3.早產兒配方奶適用於胎齡<34周、出生體重<2000g的早產兒,在母乳不充足的時候使用早產兒配方奶,相對於普通嬰兒配方奶,其營養更適合早產兒的需要。4.
  • 出生體重僅500克 「巴掌寶寶」康復出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經過4個多月的治療,今天(17日)上午,孕周24周,出生體重僅500克的「巴掌寶寶」晴晴康復出院了。這是湖北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 24周!
  • 25周雙胎超低體重早產兒被成功救治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
  • 26周超早產兒僅重800克!「小八百」闖關3個月,體重終於長到4斤
    剛出生時,他體重只有800克,僅僅有成年人手掌大小,被醫護人員愛憐地叫做「小八百」。如今,經過北京天壇醫院和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89天的悉心呵護,「小八百」闖過一道道難關,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小八百」是北京天壇醫院新生兒病房建立以來,成功救治的最小孕周和體重最輕的超早產兒。
  • 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成功救治胎齡25周超低出生體重兒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陳凱婷、葛亞男報導:近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團隊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5周、出生體重59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君寶。歷經102天的悉心救治,出院時君寶體重增至2.815千克,身長也由出生時29cm長至48cm,成功脫氧,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我國最大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數據首次公布
    央廣網上海8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近日,「中國新生兒協作網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臨床數據首次公布。該隊列研究由中國新生兒協作網牽頭建立,將25個省、直轄市的57家三級醫院的10823例早產兒(胎齡小於32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納入2019年統計數據,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大規模的極早產兒/極低出生體重兒隊列。
  • 全球最小「嬰兒」體重245克,比手掌還小,6個月過去了現狀如何?
    寶寶出生以後,很多親友會來探望,她們常常會詢問孩子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作為開場白。如果寶寶的身高和體重都達標了,家人回答時的神氣勁兒就像一隻戰勝的公雞。然而,也有一些新生兒由於某些原因會提前來到這個世界,身高和體重自然就和別的寶寶有很大的差距。去年美國加利福尼亞一名叫賽比的女寶寶,出生的時候只有245克,還沒有一個蘋果重。她的出生打破了全球最小嬰兒的記錄。
  • 體重不到3斤 早產兒「小七妞」出院啦
    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綿竹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迎來了一個胎齡31周,體重只有1.4kg的早產兒——「小七妞」(化名)。她雖然不是科室收治的最小最輕的早產兒,但治療的難度卻是首屈一指的。經過41天日夜守護,「小七妞」在12月16日終於從新生兒7床出院了,這也是她小名的由來。
  • 29周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歷經重重困難終於存活了
    8月17日,湖南航天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一名早產兒,小名叫「小玉米」,「小玉米」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9周就意外出生,剛出生時體重僅有1.1kg,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54天的精心救治,10月10日,極低出生體重兒的「小玉米」終於出院了……張女士是高齡產婦
  • 早產兒每日需要多少奶量
    早產兒生長所需熱量每天約為105~130卡(約439~544焦)/千克。體重2千克的早產兒每天約需260~320毫升的奶水。其次,還要了解所用的奶中所含的熱卡大約是多少。可根據孩子的體重,計算出所需的奶量,如早產兒生後第一天,每公斤體重一般需要熱卡50卡,也就是至少應每公斤體重50卡,才能維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