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動!上陣父子兵,抗疫「七兄弟」~他們是楊浦的「綠衣蒙面俠」!

2020-12-21 騰訊網

在長白新村街道內江路384弄控江綠苑小區把守小區大門的崗位上忙碌了一天,剛準備輪換休息的盧永安師傅,聽聞小區獨居老人家中的排汙管道破裂,又馬不停蹄從家裡帶齊「裝備」,奔赴「救災一線」。

受疫情影響

小區物業的維修師傅還未復工上崗

作為這裡的「能工巧匠」

盧師傅從春節以來義務承擔了

小區安裝雨棚、加裝彩燈、修補管道等

一切大大小小的社區維修任務

盧師傅說:

物業人手緊缺

外來人員又進不來

我正好有點手藝

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

盧永安師傅是控江綠苑小區抗疫「七兄弟」的成員之一,疫情發生後,這7位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好鄰居們發揮了有如親兄弟般的默契,擰成一股繩,通過分工合作,保證小區的封閉管理不影響社區居民正常生活,在社區抗疫一線創造連續60天在崗的記錄,守護一方平安。

「不要休息要守護 不要表揚要平安

不要報酬要擔當」

穿上綠馬甲,帶上紅袖章,拿起體溫槍,平均年齡62歲的「七兄弟」們是抗疫期間小區裡有名的「綠衣蒙面俠」。1月29日農曆年初五,在防疫形勢嚴峻的關鍵時刻,「七兄弟」中的大哥李阮德率先給384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光宜打去了電話,「周書記,面對疫情,我們不能做局外人。」掛掉電話後的1小時裡,老李就把兄弟7人集結完畢。

當大多數人還「宅」在家的時候,「七兄弟」們已經安頓好一家老小,站在社區防疫一線。為了全身心撲在防疫志願工作上,「七兄弟」中的韓雄建選擇和家人分居兩地,讓自己變成「孤家寡人」,擔負起控江綠苑小區「看家護院」的重任。上崗後,老韓還自掏腰包買了50隻口罩和25副手套,分發給小區孤寡老人和志願者。

「每天晚上8點前,我們幾個人分工把門口未被領取的大件快遞和桶裝飲用水送到鄰居們家中。」李阮德告訴記者,小區封閉管理後,快遞員、送水工等一切外來人員都不能進入小區內,但小區內不乏一些獨居老人,如何保障他們的生活,為他們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難題,老李和「七兄弟」們決定在每天志願服務時間結束後,再專人負責充當臨時「快遞員」送貨上門,老李笑稱自己還是「小年輕」,不管是特殊時期還是平時,照顧好行動不便的老人,為多年的老鄰居幫幾個小忙,都是「分內事」。

2月16日,突如其來的「倒春寒」打了社區工作者們一個措手不及,防寒物資來不及下撥,把在室外登記返滬人員信息的居委工作人員凍得夠嗆。「七兄弟」中的孫明師傅立即從家裡找來門板、防雨布、蛇皮袋等物品,就地搭建了一個簡易卻暖心的帳篷,為工作人員遮風擋雨。街道的防寒物資很快下撥,簡易帳篷依然保存至今被用做臨時快遞存放點。

「七兄弟」們為小區防疫早出晚歸的精神也感動了家裡人,「夫妻檔」志願者不斷湧現,協助塊長進行外來租客回滬和外出人員回滬排摸、為孤寡老人預約登記口罩、義務幫助居民理髮.......

一畝三分地裡築牢「銅牆鐵壁」

控江綠苑小區出門右轉就是一個便民菜場,人員流動密集且頻繁。「七兄弟」中的劉建忠是小區業委會主任,在早期電視新聞媒體報導疫情有人傳人可能時,劉建忠便召集菜場經營業主,提出進出菜場必須戴口罩、每日專人消殺的方案,為社區居民阻斷了潛在傳染源。

「我們小區內有不少租戶就是便民菜場裡的經營業主,如果不從源頭重視,後果不堪設想。」「七兄弟」汪殿安介紹,一方面為保證經營業主的正常經營,小區特地為他們每天提供兩張出入證,另一方面,為守牢小區大門,「七兄弟」的火眼金睛派上了大用場。

2月20日下午,「七兄弟」中的馬振華經過幾天留心觀察,發現小區一位外地返滬的菜場經營業主李某連續好幾天都沒有出攤了聞訊趕來的「七兄弟」決定上門看看情況。在李某家用額溫槍一量,顯示李某體溫為38.3℃。「七兄弟」們立即將情況報告給居委,聯繫醫院、協調車輛,但李某擔心生意,堅稱自己是普通感冒不願意去醫院。「七兄弟」們一邊疏散看熱鬧的人群,一邊安撫好李某情緒,承諾一定幫他照看家裡,李某這才答應上車去醫院。好在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證實,李某隻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雖是虛驚一場,但讓「七兄弟」們更加意識到守好小區大門,他們的責任重大。

小區的一位湖北籍出租戶。過年前回了老家黃岡,至今未回。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光宜知道他是菜場賣雞蛋的,擔心他家裡還有存貨沒賣掉,便主動聯繫對方了解情況。不出所料,接到周光宜電話後,該出租戶焦急萬分,並表示家裡還有10箱雞蛋,因為疫情,他暫時回不了上海。眼看這10箱雞蛋就要過保質期,周光宜想到了「七兄弟」們,他當即通過微信群將此消息發布出去,呼籲大家以自願認購的方式幫助解決難題。沒想到,「七兄弟」和社區黨員志願者們一呼百應,在徵得該出租戶同意後,居委會找了開鎖匠打開門、取出這10箱雞蛋。10分鐘不到,這些雞蛋被志願者們認購一空,而賣雞蛋的錢由周光宜統一微信轉帳給該出租戶。

「疫情不結束,我們絕不『下崗』。」在內江路384弄居委門口,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周光宜做了一張大紅榜,羅列了疫情發生以來像「七兄弟」們一樣和居委幹部們並肩戰鬥的57名志願者名單。「他們是居委工作的左膀右臂,他們是平凡的英雄,這場疫情讓我們沒有過個好年,卻把我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周光宜說。

圖/文來源:上海楊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硬核「蒙面俠」,築起呂墅抗疫「結界」
    他們倆都是呂墅的企業家,年齡相仿,平時關係就很好,這次在對抗疫情中更是成為超強CP,熱情又嚴格的工作得到鄉親們的一致好評,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蒙面俠」。就連那輛天天出鏡的依維柯,也有了一個新名字——「雷神車」。
  • 最美「蒙面俠」走上街頭去捐血
    昨日,深圳市血液中心,最美「蒙面俠」們正在參與無償獻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市民宅在家中抗疫,然而臨床急重症患者的輸血救治工作,不能按下暫停鍵。一個多月來,一批批熱血市民走出家門,來到深圳街頭的捐血點,伸出胳膊獻出鮮血,他們是最美的「蒙面俠」。  記者昨日從市血液中心獲悉,本月深圳各捐血點獻血人數逐漸恢復,但血液庫存仍處於低位運行,其中A型、O型血液更為緊缺。  多個愛心團體參與無償獻血  用獻血的方式支持抗疫,成為深圳愛心市民的一個新習慣。
  • 合肥:熱血抗疫 社區最美「蒙面俠」
    熱血抗疫,社區最美「蒙面俠」3月10日,家住合肥春融苑的居民袁玉俊吃罷早飯,戴好口罩,便來到了合肥市濱湖世紀社區小劇場。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經過體溫測量、信息登記、體檢驗血,順利完成了他的又一次無償獻血。
  • 江海戰「疫」丨「父子兵」上陣,共同詮釋使命擔當!
    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江海街道抗疫一線中,就有這樣一對父子,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用各自的實際行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面對疫情,劉海樹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身體力行;沒有驚天動地,只有負重前行,他就是村民社員身邊低調的「逆行者」,用行動詮釋著基層村社幹部的擔當,用堅持感染著家人和同事。「我每晚11點到家門口時,爸爸總能為我開門,因為爸爸要去值夜班了。」兒子劉家麟總是笑道。
  • 夫妻檔、父子兵、兄弟連……央企CP,一起戰「疫」!
    在他們中間,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央企CP」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全民戰「疫」的大戰場上,「全家上陣」的情況很多,央企員工的小家親情,又升華為戰友生死之交。犧牲小家,成就大家,要感謝的不僅是每一位逆行者,還有一個個逆行的家庭。和他們並肩戰鬥的,還有一列列軍人,還有一隊隊白衣天使……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 @長沙蒙面俠,你的愛心善款已經全部用於抗疫一線了!
    蒙面俠在裝著一萬元的信封裡還放了一張「加油」字條款項公示紅網時刻2月21日訊(記者 陳亞男)2月11日11時27分左右,一位戴著口罩的小夥子來到長沙市政務中心2樓(長沙市衛生健康委)辦事窗口,將裝有一萬元的信封放在工作人員面前
  • 河北最美基層「逆行者」:父子兵、夫妻檔、親兄弟、一家人紛紛上陣
    在河北,就有許多基層工作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默默守護著群眾的幸福安康。 他們中間,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兄弟,還有的是一家人……在這場「雖無硝煙,卻系生死」的戰役中,他們迎風而動,逆風而行。他們是最美的基層「逆行者」。
  • 東區白沙灣村「父子兵」「兄弟兵」比比皆是
    湯坤洪(右一)與兩個兒子是「父子兵」。本報記者 文波 攝「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在位於東區齊富灣社區的白沙灣村,愛國擁軍、崇軍尚武的風氣蔚然成風。在這裡,村民秉承祖輩革命傳統,用實際行動積極支持祖國國防事業建設。據統計,數十年間,這個人口不過2000人的村子先後有55名村民參軍,現役軍人4人。
  •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盤點電視劇中的超強父子組合
    大家好,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虎父無犬子"在一些武俠電視劇中,也有一些武功超高的父子,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超強的父子組合!(注意:這裡說的是武俠劇,另外就是,父子兩人都是很強的那種)一、《天龍八部》喬峰+蕭遠山《天龍八部》中武功高強的父子組合有很多,比如:虛竹+玄慈、慕容復+慕容博、段譽+段正淳+段延慶等等。但要說到最強的,還是要數同為"天龍四絕"的蕭峰、蕭遠山父子。
  • 為愛挽袖,陽光蒙面俠們用滾燙血液激蕩燦爛青春!
    為愛挽袖,陽光蒙面俠們用滾燙血液激蕩燦爛青春!在楊浦相關部門指導下,陽光控股及各產業集團黨委、團委與楊浦區血液中心,於3月27日在上海北外灘陽光控股大廈,組織了一場主題為「熱血蒙面俠,青春陽光行」的無償獻血活動。
  • 大愛蒙面俠 最美太保人
    據悉,3月27日,中國太保壽險貴州分公司開展「大愛蒙面俠 最美太保人」無償獻血活動,最美太保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為打贏疫情防疫戰貢獻太保力量。受疫情影響,許多市民留守家中,全省無償獻血人數驟降,血液供應庫存緊張,對抗擊疫情十分不利。
  • 謝謝你,蒙面俠!
    然而,面對疫魔,卻有這樣一群蒙面俠,「不計報酬,無論生死」,上演著最美逆行。1月20日晚,鍾南山院士表示此次疫情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後,逃離武漢一下子成為了微博熱搜詞。1月21日下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吳安華教授奔赴武漢,網絡上曬出的一張長沙南至武漢的高鐵二等座車票讓人為之動容。
  • 上陣父子兵 爺兒倆共同參與志願活動21年
    像這樣的志願活動,父子倆已經一塊參與了21年。春節前,孟氏修腳志願服務隊裡20多名志願者,給10個社區裡的大爺大媽、保安等近200人送了一場「從頭到腳」的服務。「90」後怎麼幹起了修腳?許多人見到孟陽都有這樣的疑惑。
  • 秭歸這些「蒙面俠」...
    秭歸這些「蒙面俠」...... 作為醫保經辦窗口工作人員因疫情,藍口罩成了TA們的標配所以,TA們都叫「蒙面俠
  • 「蒙面俠」摘下口罩是什麼樣子的?
    「蒙面俠」摘下口罩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有一群「蒙面俠
  • 湖口縣:退役父子兵 年輕夫妻檔 一家三口戰「疫」線
    退役父子兵 年輕夫妻檔 一家三口戰「疫」線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湖口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對退役父子兵,並肩作戰,逆行而上,齊上陣,戰「疫」線,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與擔當。這對普通的父子兵,一個是交警,一個是公安,一個退役8年,一個退役37年。
  • 上陣父子兵,宮崎駿爺倆聯手的3D動畫《阿雅與魔女》,2020冬放送
    俗話「上陣父子兵」,此次由宮崎駿老爺子做企劃,兒子宮崎吾朗擔任導演的長篇3DCG動畫《阿雅與魔女》要和大家見面了,2020冬放送。根據相關消息我們能得知,該作將於2020年冬季在NHKTV頻道放送。除了該作此次是由宮崎駿爺倆一起聯手之外,還給觀眾們帶來了別的驚喜,那就是吉卜力終於製作3D動畫了。
  • 廣州網友點讚「蒙面」雷鋒俠 點燃抗疫奉獻之光
    這些「蒙面」活雷鋒,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但卻有著耀眼的共同特徵:默默奉獻、勇於擔當,在這片被疫情襲擾的土地上發光發熱,彰顯著新時代雷鋒精神。」俠。他們名字各不相同,卻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基層志願者。每天,他們走街串巷、入戶登記、沿街宣傳、清掃路面、測量體溫……沒有做轟轟烈烈、驚心動魄的大事,卻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為群眾築起牢固的防疫安全屏障。他們是我身邊的「蒙面」活雷鋒,感謝他們的付出!
  • 會同:「陽雀菌」出菇,「蒙面俠」出屋
    龍孔村5組,種植戶劉春輝父子戴著口罩,手提花籃,肩扛鋤頭,像是「蒙面俠」,走出屋門,串進田間,來到一畝「阿凡達」世界——羊肚菌大棚。奇特的小蘑菇在淡綠色的絨草裡撐開一張張「小傘」,密密匝匝;有的三五成群,擠擠挨挨,有的自個兒呆著,翩翩獨處,這些就是羊肚菌,又稱陽雀菌。
  • 《寒凝大地》丨第十八回:打架尤顯親兄弟,上陣最數父子兵
    第十八回:打架尤顯親兄弟,上陣最數父子兵膽大更兼武藝精恨地無環天無柄 打架尤顯親兄弟上陣最數父子兵魏家店是順義與密雲的樞紐。那裡是日寇的軍需庫,吃穿鋪蓋、武器彈藥,應有盡有。帶尖兒的,帶刺兒的,帶鉤兒的,帶刃兒的,長矛,短刀,七節鞭,三節棍,躥房越脊,飛簷走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穆氏姐妹、趙家兄弟和解氏父子則更是鬥志旺盛。劉之龍深知,打仗當然要靠人的勇敢,如果手裡再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其戰果,肯定發生極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