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私募基金清盤3172隻 逾八成屬於提前清盤

2020-12-13 天天基金網

摘要

【年內私募基金清盤3172隻 逾八成屬於提前清盤】因巨額贖回等多種因素所致,基金產品時有清盤可能。《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此外,到期清盤的數量僅有585隻,佔比不足兩成,19隻屬於延期清盤。(證券日報)

  因巨額贖回等多種因素所致,基金產品時有清盤可能。《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處最新獲悉,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此外,到期清盤的數量僅有585隻,佔比不足兩成,19隻屬於延期清盤。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超八成清盤私募基金屬於非正常清算,其中,股票多頭型私募基金佔據了絕大部分。因巨額贖回而導致的產品清盤,往往會造成淨值扭曲。不過,私募基金清盤情況或有好轉。

  一般來說,基金清盤分為主動和被動方式,其中主動清盤基金大部分屬於到期清盤,而被動清盤的因素則較多,例如遭遇了巨額贖回等。

  分規模來看,百億元級私募年內清盤產品數量有146隻;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的私募,其清盤數量為218隻;管理規模在20億元至50億元的私募,清盤產品數量為422隻;管理規模在10億元至20億元的私募,年內清盤基金有226隻;管理規模在10億元以下(含1億元以下),年內清盤基金高達2155隻。由此可見,清盤基金管理人絕大部分屬於小型私募。

  分策略來看,在清盤的私募基金中,股票多頭型私募基金佔據了絕大部分,合計有1826隻產品清盤,佔比近六成;複合策略基金清盤數量為350隻,佔比為1.1%;固收類清盤數量為153隻,期貨類清盤數量為342隻,宏觀對衝策略清盤數量為56隻,相對價值清盤數量為315隻。

  從清盤機構來看,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在年內也進行了產品清盤,包括了凱豐投資、鳴石投資、歌斐諾寶、源樂晟、玄元投資、彤源投資、少藪派投資、銀葉投資、泰潤海吉、樂瑞資產、高毅資產、正心谷資本和幻方量化等,例如東方港灣年內清盤了11隻產品,幻方量化清盤了8隻產品。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提前清算的私募基金佔比超過了八成,意味著多數私募基金屬於非正常清算,但其中近七成私募基金清算時淨值高於初始淨值,表現都是盈利的,盈利超過20%的產品高達386隻;此外,遭遇清算的私募基金產品中,股票多頭佔比接近六成。

  被動清盤基金,除了因投資者資金流轉、市場風險加大等因素,業績不及預期是引起巨額贖回的最大可能。胡泊分析認為,造成提前清盤的主要原因可能在於兩方面:一是投資者不夠理性,在產品大幅獲利情況下,急於獲利了結,落袋為安的心態非常明顯,同時也反映出投資者並不看好這種高收益的持續性,擔心均值回歸效應。二是量化私募近期表現欠佳,加之管理人規模擴張急於求成,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大量資金贖回對基金經理操作造成很大影響。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私募基金遭遇短期贖回屬於正常現象,在權益市場持續兩年走強後,年底或將迎來震蕩行情,同時,未來有去槓桿風險,更多資金方兌現收益存在壓力。值得一提的是,從清盤基金來看,部分產品屬於三年期封閉型產品,很大可能是基於KPI考核因素影響。可以預期,未來申購贖回還是會受市場流動性及行情影響。

  胡泊認為,未來清算產品數量會逐年降低,一方面在於A股市場價值投資的有效性越來越高,投資者越來越趨於理性;另一方面因為私募越來越傾向於發行長封閉期產品,保護投資者的同時篩選出與自身投資理念吻合的投資者,達到雙贏目標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年內私募基金清盤3172隻 逾八成屬於提前清盤)

(責任編輯:DF520)

相關焦點

  • 私募發行高光時刻的另一面:老產品被迫清盤 基金經理左右為難
    截至12月初,全市場有超3000隻基金提前清盤。在資金批量贖回的情況下,無論是私募機構還是基金經理,都面臨著公司運轉以及投資操作上的巨大壓力,如何應對基民快進快出的投資慣性已成為私募的必答題。多位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只有提高投資者的盈利體驗,創造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並樹立品牌影響力,才能成為私募行業的「終級贏家」。
  • 啟動組合清盤!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縮表」私募,在華戰略轉向
    兩年過去了,貝萊德卻在悄悄清盤私募基金背後,這是什麼戰略考量?01私募基金清盤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系統,「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2期」最新運作狀態為提前清算。從下圖可以看出,這隻基金在2019年8月成立,時隔一年後清盤。2017年12月,貝萊德在中國備案證券私募管理人,並於2018年5月份在中國發行首隻私募基金——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截至目前,貝萊德在中國已發行三隻私募基金,除了上文提及的清盤基金,其餘兩隻目前還在運作。
  • 爆款與清盤齊飛!迷你基金加速退出,居首的這家一年14隻清盤
    原創新經濟IP新經濟e線今天開年以來,爆款基金吸金逾三千億。上周8隻主動權益基金一日售罄,認購資金近1600億元。本周一5隻主動權益基金再遭搶購,認購資金超過1400億元。不過,新經濟e線注意到,在投資者借道基金跑步入場的同時,一些迷你基金也在加速退出市場。
  • 「殭屍基金」清盤再提速 創金合信基金打包清盤三隻基金
    中國網財經8月6日訊(記者 常實 張明江) 日前,年內第一隻淨值翻番基金誕生,連續兩年權益類基金業績爆發,新基金髮行市場也異常火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發行基金規模超1.6萬億元,其中權益類新基金首募超1萬億元。
  • 公募基金權益大年清盤164隻 凱石、大摩等基金公司產品「瘦身」
    2020年,在內地基金髮行一舉創下多項紀錄的同時,基金產品清盤數量也在同步提升。數據顯示,若將不同份額分開統計,2020年全年清盤的基金數量約為164隻,這一數據已超過2019年全年的清盤數量。
  • 公募基金權益大年清盤164隻 凱石、大摩等公司產品「瘦身」
    來源:紅刊財經紅周刊 記者 | 張桔2020年,在內地基金髮行一舉創下多項紀錄的同時,基金產品清盤數量也在同步提升。Wind數據顯示,若將不同份額分開統計,2020年全年清盤的基金數量約為164隻,這一數據已超過2019年全年的清盤數量。
  • 這是要清盤了嗎?
    不要驚慌,因為他們都屬於分級基金。對於分級基金,監管部門之前就給了規定。2020年底,全部清盤或者轉換!!!2018年資管新規要求不得再新設分級基金。對於存量的老分級基金,有關部門給了兩年過渡期,2020年底前要完成整改或清理。隨著年關將近,不少分級基金已經開始清盤或轉型,目前市面上的分級基金只有九十多支了。
  • 貝萊德投資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
    來源:中國基金報50萬億資管巨頭大動作! 清算旗下多隻中國私募基金,發生了什麼?中國基金報記者吳君在拿下基金牌照、成為首家進軍中國市場的外資全資控股公募基金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最近又有新動作。
  • 新八條底線對私募投資基金的十點影響
    基小律2016年7月15日,證監會發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新八條底線」)。相比2015年3月基金業協會發布實施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落實資產管理業務「八條底線」禁止行為細則》,「新八條底線」不僅在法律層級上升級為部門規章,也進一步增強了對私募基金領域的約束力,因此又被稱為「新八條底線」。下文,鄒菁律師團隊將從「新八條底線」對私募投資基金的十點影響為大家做簡要分析。
  • 平安基金張文君高鶯再攜手發養老基 合作產品漲幅同類排名靠後
    同時,隨著ESG投資迅速發展,ESG基金也在快速擴容,截至三季度末淨值規模合計1,371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另一方面,新基金髮行還在繼續。12月9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富通基金」)新發了一隻混合型基金。
  • 基會| 平安基金張文君高鶯再攜手發養老基 合作產品漲幅同類排名靠...
    截至12月9日,年內公募基金累計分紅總額已達1,613.81億元,相比去年全年的1,290億元增長了25%左右。同時,隨著ESG投資迅速發展,ESG基金也在快速擴容,截至三季度末淨值規模合計1,371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已有3,172隻私募基金進行了清盤,其中,提前清盤的產品數量高達2,568隻,佔比超過了八成。  另一方面,新基金髮行還在繼續。
  • 興業基金祭出新混基臘博「一拖八」 任職一隻「熊基」跑輸同類平均
    今年以來,「固收+」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截至12月11日,市場上共有偏債混合型基金670隻,規模達4,881億元,6隻新發「固收+」基金首募規模達百億元。同時,清盤基金也不斷增多。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有8隻ETF基金清盤,創下歷年之最。此外,截至11月底專業機構持有A股流通市值11.5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成為最為閃耀的專業投資力量。
  • ...遭換股債持有人提出清盤】首控集團逆勢暴跌逾25%,報0.065港元...
    【首控集團逆勢暴跌逾25%,遭換股債持有人提出清盤】首控集團逆勢暴跌逾25%,報0.065港元,總市值3.27億港元。集團表示,一名可換股債券持有人,於9月28日向高等法院提出清盤呈請,以將首控集團清盤,呈請與可換股債券的未償還本金及應計利息合共為8.63億港元有關。
  • 基會| 年內21隻基金髮行失敗創「新高」 招商蛇口70億併購項目終止
    2、年內21隻基金髮行失敗創「新高」,純債基佔比近一半發行遇冷  2020年以來,在新發基金數量創新高的同時,發行失敗和遭遇清盤的基金也逐漸增多,截至目前數量已超過了2019年全年。分析人士指出,在基金市場持續擴容背景下,實現基金產品的有序進退,是提升發展質量的必然要求。基金公司仍需聚焦自身差異化優勢,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 浩澤淨水(2014)遭星展香港清盤呈請 涉欠逾2518萬美元
    原標題:浩澤淨水(2014)遭星展香港清盤呈請,涉欠逾2518萬美元   浩澤淨水
  • 全力衝刺公募業務 貝萊德上海公司清算旗下部分私募基金
    在獲得中國首張外資全資公募基金牌照後,萬億級資管巨頭貝萊德又有新動作:貝萊德在上海的私募機構貝萊德投資近期正逐步清理其二級市場私募業務,積極為在中國市場開展公募業務做準備。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越來越多全球知名資管公司有意開拓中國市場公募業務,機構之間的競爭將更激烈,同時也會促使行業走向成熟。
  • 百億私募連踩12雷,背後大量優質資產被錯殺
    從時間線來看,去年10月,該基金產品遭遇西王集團債券相繼出現實質違約;今年3月,新華聯控股10億元債務再次出現違約;4個月後,7月時上述產品再次踩雷泰禾集團債券。根據映雪投資公布的持倉明細表,上述基金產品共持有31隻債券,踩雷的債券數量佔比近40%。今年4月,該產品提前結束運作並進入清算階段。
  • 「固收+」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 興業基金祭出新混基臘博「一拖八」
    今年以來,「固收+」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截至12月11日,市場上共有偏債混合型基金670隻,規模達4,881億元,6隻新發「固收+」基金首募規模達百億元。同時,清盤基金也不斷增多。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有8隻ETF基金清盤,創下歷年之最。
  • 香港許留山恐成集體回憶 因欠租遭債主申請清盤
    來源:金融界網站3月12日,據看看新聞Knews,香港媒體報導稱,被多名業主追討店租的香港甜品品牌「許留山」,3月11日再遭權記玩具有限公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申請清盤。根據香港司法機構的網頁顯示,案件已排期6月3日處理。
  • 四點說透什麼是理想私募
    因為很多虎頭的來歷是有問題的,我知道有不少人發私募秘而不宣,包括很厲害的大V,如果業績不好,就清盤重新發一個,如果業績好,淨值跑贏滬深300到一定程度,就拿出來宣傳,一些初期很不錯的私募,過去都有清盤的痕跡,所以如果這個私募不是初創就開始宣傳,那麼前兩年的業績沒什麼意義,只不過是篩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