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寧波城市的起源,絕對非餘姚河姆渡莫屬,7000年的文化傳承,承載著寧波人代代相傳的文化積澱,然而從如今的寧波來看,餘姚所能談及的依然只是文化的起源。
而城市的發展卻要從通商口岸--外灘說起。
從老一輩到如今的新寧波人,外灘、三江口是所有人繞不開的話題,也是生根在寧波人心中的城市中心。
從市政府搬遷、到城市版圖的重新劃分,再到鄞州區塊的迅速發展,給了很多人一個比較深的觀念就是三江口暴露了其劣勢,因為發展成本巨大而被寧波放棄,隨之而來的就是東部新城,五年的時間,從無人問津的邊緣地區迅速崛起成為寧波的核心位置。各個區域佔據了當下寧波城市的光輝,使得三江口在寧波城市化進程中漸漸暗淡。
然而在我的認知裡,三江口依然是寧波的中心,雖然其他區域的快速崛起,那只能說明寧波是在走多中心發展的模式。三江口雖然這幾年走得很慢,雖然慢,但是也是在有限的空間裡走得更穩而已,從綠城中心到寧波塔(K11)的規劃建造中可以看出,三江口一直埋藏在寧波的心裡,然而江北的大招卻是給三江口重拾信心。
去年的6月份,文創港開工建設,也意味著寧波更新主心骨的決心,我們都知道,寧波老城的發展局限就是拆遷難,而文創港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拆遷工作,並且僅一年不到的時間城市客廳就開門迎客。
據悉,文創港的迎客效率也很高,從年初的一月份開始,僅一個月的時間招商率就超80%,這樣的速度可謂是前所未有,而且不乏有字節跳動、滴滴、頤高等科技巨頭公司的入駐,文創港這個地方可謂是眾星捧月,不僅實現了速度上的刷新,更是效率上的飛躍。
如此傲人的成績,配合文創港的優質地段,未來必將迸發出無限的可能。
文創港的開工於三江口、於外灘、於寧波有怎樣的意義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
寧波外灘相較於上海外灘,上海的外灘呈現出一個繁華都市的城市化名片,而寧波的外灘卻難以呈現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雖然有一些的新地標大樓的建設,但是依然只是個體的開發,而文創港綜合大面積的開發就顯得非常難得,文創港作為甬江北岸的核心區和啟動區,也是寧波三江六岸的建設理念的先行踐行者,向西連接寧波三江口、向東也是作為科創大走廊的啟動區。未來足以映入寧波的城市名片中。
其次,江北向東發展受限於莊橋機場,而甬江北岸的外灘、孔浦卻一直給人以髒亂差的印象,開發建設也是難上加難。而此次的文創港的落定,大規模的開發建設,並且用其速度和效率一下子打破了江北往東發展的阻隔,帶動甬江北岸城市化發展。
第二
不少人對寧波的評價是外貿城市,產業單一,缺乏大型或者複合型產業留人,而文創港卻可以給寧波打出這樣的宣傳,吸引外來優質產業落址寧波,而後的科創大走廊的建設也將吸引更多產業和人才入駐甬江北岸。從前期會客廳的招商力度可以看出,未來的文創港將會聚集一批優質的企業和人才。
而作為對外的影響,文創港對寧波本土的影響依然不會小。
面對疫情等多種因素給大學生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6月17日下午,寧波大學團委、寧波南璟商業運營管理公司、寧波江北團區委、寧波市文創港開發建設中心共同助力高校畢業生「千校萬崗」計劃,四方籤約,實現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精準對接,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
曾經寧波的大學生往杭州發展的可能性更大,而這次的籤約合作也看到寧波城市留人的動作,未來的發展是拼企業和拼人才,只有留住人才才能提升城市競爭力。
而寧波地鐵的快速建設,文創港依然會吸引寧波各個區域的人才入駐。
第三
文創港的建設也會伴隨著的是中興大橋的開通,今年三月份,中興大橋的主體橋梁就已經合攏,這也意味著開通的時間也是指日可待,在沒有中興大橋的時候,甬江南岸要到達甬江北岸需要繞路外灘大橋或者往東繞路常洪隧道,而待中興大橋的通車將帶來的是甬江南岸和北岸的聯絡,實現1+1>2的整體格局。甬江南北岸可以實現資源的融合併且人才的支持。
第四
土地價值的升值,18年孔浦的土地迎來過一次的流拍,起拍價才1萬出頭,而去年光明、海爾等開發公司拿地價格也依然只是1萬出頭,站在現在來看的時候,1萬出頭的低價去哪裡找。
而今年6月份,濱江竟然以22000的價格拿下文創港附近地塊,溢價率高達37.5%,而更誇張的是今年4月份綠城竟然是以超50%的溢價率拿下原來白沙菜場地塊,土地價格達到24270元/平,這土地的價格可謂是翻倍翻得比翻書還快。
在8月7日,文創港又將推出近30萬方超級綜合體地塊,地塊位於即將通車的中興大橋兩側,其中住宅起拍價高達18838元/m的價格,最高毛坯限價43890元/m,這也預示著文創港正在步入4萬+時代。
從開發商對文創港附近土地的忽視到高價拿地也可以看到文創港未來的價值無懈可擊。
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文創港與寧波的價值和意義,主心骨上動刀雖然會有所傷,但長遠來看,其價值不可估量,就如老鷹返老還童,全新再來。
文創港未來會成為你居住和工作的擇址之處嗎?
外灘都動刀全面手術了,十幾年未變的天一廣場會否有動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