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硬核大爺」的同理心》

2020-12-16 驊駿說教育

【高考作文猜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19年7月,一位網友發布了一組照片。照片顯示,在大連地鐵的車廂裡,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拿著扶手,斜挎布包,筆直站立。在他的腰部,掛著一個「勿需讓座」的LED顯示牌。這位老人叫劉增盛,今年76歲。他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易,我身體還可以,站著也沒有問題。」

老人因此被稱為「硬核大爺」。此前,有一名年輕人,見到他後主動站起身,堅持要讓座。年輕人怕他不肯坐,還特意囑咐他「我馬上就到站下車了」。可是,年輕人前腳下了車,後腳又從後邊車門悄悄上了車。劉增盛看在眼裡,心中感動滿滿,「這樣的年輕人,真的是太棒了!」老人稱,自己這樣做是怕給其他乘客增加負擔。

大連地鐵工作人員表示,「硬核大爺」身上展現出來的精神令人敬佩。為了鼓勵這種為人著想、自尊自強的精神,大連地鐵將贈送其四周年紀念卡一套。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感悟與體驗。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優秀作文】「硬核大爺」的同理心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老人」這個詞,常與「搶座要座」、「訛人碰瓷」、「廣場舞擾民」等負面詞彙串聯在了一起,乃至一些年輕人有些不敬而實屬無奈地調侃: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而「自帶LOGO乘地鐵」的大爺劉增盛,成功為老年群體扳回一局。

【點評:從現實出發,做鮮明對比,自然引出材料,正面肯定「硬核大爺」的行為,頗有新意】

大爺的LED胸牌上,醒目地寫著四個大字「勿需讓坐」,而且他還自詡是個「白髮蒼蒼的壯小夥」,無疑讓網友們直呼「硬核」,紛紛怒贊。而我們進一步發掘「勿需讓座」的深意,又能感受到溫暖與感動:自尊自愛,而又愛人,多可貴的「同理心」!有這樣的長者在,代際關係如何不和諧?

【點評:結合材料,稍加詳述,提出觀點,概括精到】

同理心是現代交際情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缺失「同理心」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欲望,從不去設身處地去感知、理解他人的感受,絲毫不考慮自身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的影響。譬如老年群體中某些人容易用固化思維來理解傳統道德中的「尊老愛幼」,打著道德的旗號實行單向索取,將「尊老敬老」變成「道德綁架」的繩索,無疑讓年輕人逐漸喪失了對他們的敬畏心。

【點評:詮釋概念,指出「同理心」的內涵,並結合老人群體的負面現象剖析】

以此類推,社會上還有一些人,以「弱勢群體」自居,卻偏偏按照「強勢邏輯」行事,「我弱我該受照顧」「我病我殘我有理」,成為他們的處世哲學。於是,我們常聽到「我們奉獻了一輩子,該享受了!」「我們窮,受的罪太多了」的理直氣壯地抱怨。這都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現,誠然,這只是少數人,但可能導致整個群體都被汙名化。長此以往,這些老弱群體就消耗著他人的同情心。

【點評:類推同類行為,剖析「同理心」缺失者的本質和危害】

而「硬核大爺」則不同,他被人善意以待,不是覺得理所當然,倚老賣老,而是秉持同理之心,懂得自愛,也懂得愛人,以實際行動來回饋給年輕人理解與關愛,兩相溫柔以待,著實讓人暖心。他的出現,既是作為老人個體的自覺而為,也一定程度上在為老人群體正名。

【點評:趕緊剎車,回到材料,就事論事,正面揚升,指出「硬核大爺」的可貴之處,也證明第二段中的觀點】

當下,疫情嚴峻,政府要求民眾出行戴口罩,鼓勵自我隔離,卻時有「社區大娘不戴口罩,對罵社區幹部」,「疑似感染者驅逐防疫人員」的新聞,這樣的任性者,其實也是缺乏同理心的,他們只顧自身感受,而不顧他人健康,只想著接受尊重,而不慮及理解他人,顯然是不利於抗疫大局的。

【結合時事,分析抗疫中的同理心,拓展內容】

社會追求文明進步,需要每個公民涵養同理心,伸張個人的權利意識,也認識和體察他人的感受,才能讓善意與生活隨行,共同提升彼此的幸福指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同理心是療治社會痼疾的一劑良藥。而「硬核大爺」被我們熱情點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總結全文,再次強調同理心的普遍意義,末句再次點題扣材料】

教師評語:

此文立意有高度,突破了「硬核大爺」事跡中凸顯的傳統尊老道德陷入困境的論題,而拓展到心理學範疇,引入了情商的重要內容——同理心,既能結合材料評述「硬核大爺」,也能指出普遍的人際交往癥結,並結合時事以抗疫為例加以闡釋。語言凝練,表達精到,思路清晰,不失為考場佳作。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致高三的你的一封信》
    【高考猜題】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2020年的高考即將到來,受到疫情的影響,考生面臨了一次特殊的高考。【作文點評】致高三的你的一封信親愛的表姐:展信佳!面臨今年特殊的高考,聽聞你最近信心不足,還導致情緒波動。
  •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媒體邀學者教師點評高考作文題:題目有何深意?怎樣寫才算好? 光明日報7月8日消息,各具特點的高考作文題有何深意,體現出哪些重要信號?怎樣寫才算好?本報特邀相關學者和一線教師,第一時間給出點評。
  • 2020高考作文趣味「吐槽」,看到這套作文題,考生哭訴:不愧是你
    2020年的高考作文題共有10道,這些作文題目火熱出爐後立刻在網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不少「雲考生」都化身專家進行了全方位、無死角地解讀(吐槽)!既然如此,兜媽也化身「雲玩家」,趣味「吐槽」下今年的高考作文吧!2020年高考作文大比拼,「誰家」命題更刁鑽?
  • 石獅市高中語文老師點評2020年福建高考作文題
    「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將原先直白的缺少語文特有品位的宏觀說理作文試題,調整為引導考生通過班級主題班會真誠對話、有個性有思辨地表達符合年齡、思維、價值取向的人生思考,引導當代青年站在國際視野下思考個人發展,在閱讀思考中表達智慧,收穫思想境界和價值認知雙提升。」石獅市首批「名教師」、高中語文施清杯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施清杯老師點評今年高考作文題時認為。
  • 2020高考江蘇卷作文題簡析:一篇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寫」的作文
    一、從題目和文體來看,江蘇作文題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江蘇作文題要求: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這樣的話,就給了考生更大自由發揮的空間。而全國Ⅰ卷規定文體是「發言稿」,全國Ⅱ卷規定文體是「演講稿」,全國新高考Ⅱ卷規定文體是「主持詞」。
  • 高考作文模擬、優秀作文點評:《伴我成長的聲音》
    【高考作文模擬】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一種春聲渾難忘,最是長安課歸時。」成長路上,總有一些聲音打動著你。【優秀作文點評】伴我成長的聲音鐘錶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人們把時間裝進小盒子裡,蓋上擺輪與遊絲。當工匠完成最後一步,齒輪滾動起來。滴答,滴答,滴答。兒時記事起,房間牆上便掛著那一隻鍾。它已經很老了,但它仍然很準。滴答,滴答,記錄著時間的流逝。我還沒學會認表的時候,便對這秒針轉動的聲音著迷。
  • 疫情入高考作文題 考查當代青年使命與擔當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馬海燕)「疫情」這一上半年中國社會的關鍵詞出現在了高考題中。「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成為今年最引人注目的高考作文題。有從教多年的中學語文老師認為,新高考Ⅰ卷中出現的這道作文題對學生來說並不難,加上材料所給的提示:距離指人們居家隔離,防疫拉開了人們的距離;聯繫指城鄉社區幹部、志願者、醫學專家、快遞員、司機、教師、新聞工作者等各路深入一線的群體,抗疫密切了人們的聯繫。應該說,不論城鄉學生,對疫情都有著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樣,疫情還以中國與世界守望相助的角度出現在全國II卷中。
  • 2020年上海春考作文題對高考作文有何啟示?
    怎樣理解這道作文題?     怎樣寫好這道作文題?     對接下來秋考作文複習有何啟示?     「上海升學」特地請來專家為學生點評,後文中更有精彩的下水作文和微作文供讀者賞析,趕緊看過來吧:     名 師 點 評     點評專家:姚為洲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2020年春考上海卷作文題是:
  •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
    原文標題:高考作文專題(學案) ——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1卷作文點評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太陽城札記,ID:gh_30bb2b675f79】高考作文專題(學案)——從新高考整本書閱讀出作文題形式到今年全國卷
  • 高考作文預測、優秀作文點評:《長髮及腰》
    記憶是一段經歷,是一種積澱,是一筆財富……【優秀作文點評】長髮及腰那天陽光其實還不錯,只是早上微微下了一會太陽雨。男人如約而至般的抱上一把破吉他來到這個城市中還算不上偏僻的小街邊兒賣藝。老師點評:這是一個悽美的故事,一個有故事的男人和一個有故事的女人,帶著缺憾過著有點悲劇色彩的生活,不能不讓讀者的心靈抖一下;好在結尾的「一瞄」給故事增添了亮色。這是一篇有構思的小小說,擬題謀篇,娓娓道來,「虧他想得出」,作為高中生難能而可貴。
  • 11道作文題裡藏了什麼文章?
    多地命題涉疫情,人生感悟、歷史、國際關係、科技同為熱點由於使用不同的試卷,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今年高考作文題現安徽名人
    安徽高考作文題全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
  • 盤點了20年高考作文題,我們為你圈出了10大高頻主題
    理清「規則與自由」的關係,是社會對當代青年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這個主題在高考中多次現身。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題「愛國情懷」,材料中的「愛國」「獻身」等詞,直擊愛國情懷。 2018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題「『世紀寶寶』中國夢」、北京卷大作文題「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都聚焦「家國情懷」,指引考生立足個人成長,關注國家發展。
  • 2020年高考語文作文觀察分析:無情境,不命題
    點評:這個題目設置的實際上是一道情境開放題,學生選擇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中的一個進行闡發。本題一方面旨在考查立德樹人,以作文題增強文化浸潤,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多次引用管仲的話來闡述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
  • 莫華:與高三女兒談高考作文
    雯霞:老爸寫的《上甘嶺戰役背後的思考》一文,是符合《考綱》高考作文要求的。作為他山之石,對你如何寫好高考作文多少有點參考價值,希望你有時間讀一讀。作文寫得好不好,反覆強調一下,還是那句老話,在於多練筆。要知道,大多數高考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並不純粹是考場上的臨場發揮,更多的還是平時的積累,到了考場擇其所需而用之。今年備受爭議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就屬於此類。倘若其中不存在舞弊與貓膩,能寫出如此晦澀難懂的考場作文,至少說明這個考生平常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絕非等閒。
  • 2020高考作文題全匯總!吉林省考的是……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試題以材料作文為主,命題把握時代脈搏,緊貼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應用寫作能力考查,引導當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培養奮鬥精神。
  • 高考作文題猜對了嗎?子楓女兒考試順利呀~
    ,還不是因為某人那時隔三十年,突然湧上心頭的高考情懷(戰戰兢兢只敢小聲叨叨,溜了溜了01-我是去年高考的今天高考,這會兒應該語文考試已經結束了吧,不知道我的子楓女兒考得怎麼樣?我考的是電影學院,同考場的還有其他的藝術生。印象特別深刻,考場裡邊有好幾個一看就特像「叔叔」的同學,看著有二十三、二十四歲的樣子,留著大鬍子長頭髮,還梳著辮子,一看就是藝術家那範兒。整個考場,反而顯得我有點特別,大家都是藝考類,只有我看著像是普高學生。
  • 2020年全國Ⅲ卷高考語文作文點評
    點評老師  韋靜   南寧市第二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自治區高中課程改革語文學科基地專家組成員,廣西高考評卷工作先進題組長,南寧市新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南寧市學科帶頭人。   2020年全國Ⅲ卷高考作文題是一道材料作文題,從總體來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依舊延續了近年來的作文命題趨勢,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感悟成長,學會思辨,注重讓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發揮的餘地,能較好地區分出考生的立意層次和寫作水平。看似簡單的命題,卻賦予了考生廣闊的思考空間。   一、在主題上側重以小見大。
  • 江蘇省寫作學會專家評析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2020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出爐後,立刻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這道作文題應該怎樣解題,行文時又有哪些出彩的「加分項」?由江蘇省寫作學會主辦,揚子晚報揚子讀寫網承辦的品牌欄目「高考作文專題研討會」7月7日舉行,6位省內重量級專家及一線語文名師暢談觀點,並延伸拓展到對作文教學的深度思考。
  • 西南大學教授點評今年高考作文:厚植家國情懷 展示中國青年力量
    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 每年高考,作文都是最受關注的熱點。7日上午,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後,西南大學二級教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博士生導師董小玉應上遊新聞·重慶晨報邀請,對今年高考作文進行了點評。 董教授認為,2020年全國Ⅱ卷高考語文作文題再次出現了「演講稿」寫作。演講稿寫作在2019年全國Ⅰ卷和全國Ⅱ卷均有涉及,也是目前任務驅動型作文命題的明顯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