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憂參半——中國風電2019-2030

2020-12-15 國際電力網

中國風電發展到哪一步了?

2019年,中國新增的陸海風電裝機量都已經名列世界第一,實現「超英超美」。

中國現在是全球風電產業的雙料第一——新增第一,累計第一。

今天全球風電整機企業TOP 10,中國佔六席。金風科技第3,遠景能源第5。

在技術難度較高的海上風機市場中,中國企業包攬全球第3到6名。

而值得國人驕傲的是,曾經壟斷中國75%+風電市場的國際巨頭,如今在中國企業的聯手「打壓」之下,在中國的百分比已可掰著手指頭算。國內整機TOP 10廠商,沒有一家海外企業。

中國親手養出了一個千億營收的巨型國產新能源行業。蘋果公司甚至一度都跟金風科技合作,搞清潔能源。

廣發證券統計,中國風電版塊上市企業2019年總營收達到2284億元,增速29.45%,毛利達489億,增速21.44%。這其中還不包括中國整機第二——遠景能源這樣沒上市的巨頭。

而風機零部件企業2019年淨利潤37億,同比暴漲84.5%。

在國內,風電併網裝機量,也就是可以向電網供電的發電機組額定有效功率總和甚至還稍稍超過光伏。

但跟光伏產業各個環節全球市佔率90%+、能卡國外脖子的「全包圓」不同,今天中國風電產業的中高端零部件還大量依賴進口,比如碳纖維和軸承。

和大量中國產業一樣,風電的「國產替代」還在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慢慢攀爬。

當光伏補貼幾乎已經「出盡」,影響不超過1%的時候,風電企業還處在「搶補貼」的階段。

國家今年5月發文說,明年1月1號開始,2018年底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今年底還沒併網的,國家不給補貼了。

明年新核准的陸上風電全面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

所以很多風電企業今年就忙著「搶裝」,甚至短期內導致風電成本不降反升。一臺1600噸的吊車,買一臺不到3500萬,因為搶裝需要,現在租半年就要3100萬。開這種吊車的司機工資,原來1萬一個月,現在2萬,「馬上可能漲到3萬。」

這樣一個為了搞補貼「大幹快上」的所謂新能源產業,有什麼好講的?因為中國的風電產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爆發式增長。

2019年的中國清潔能源發電量中,風電僅次於水電。2019年,中國「大風車」總共發出4057億度電。

什麼概念?2019年北、廣、深、杭這四座擁有6069萬人口的超大城市,用電量總和是3973億度。風電已足夠這四座大城市使用(不計少量輸電損耗和4%的棄風率)。根據上海證券測算,接下來5年,風電+光伏的總發電量至少能翻一番。

5年風光新增發電量,保守估計能滿足一個廣東省,樂觀估計能滿足廣東+江蘇兩個用電量最大的省份。

今年前8個月,風電機組產量已超去年全年,可以說是「熱火朝天」。

「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全部入局風電產業。排名第一、第三的金風科技和明陽智能,今年上半年在手訂單幾乎等於去年全年的訂單量。

但與此同時,整機企業陷入「一邊增收一邊賠本」的困境,金風科技2019淨利潤暴跌43.53%。(原因是前期淡季引發哄搶的低價訂單在2019年集中交付,疊加2019年需求旺盛零部件價格高漲導致。)

更讓人震驚的是,今年6月23號,「中國風電第一股」、曾經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華銳風電慘遭摘牌退市,股價從早期的90元跌到了幾毛錢。

風電還是個「一直玩得轉」的產業嗎?

風光互補,海陸並濟

就在最近兩天,國內第一個併網發電的風電平價示範項目——中核玉門黑崖子5萬千瓦風電平價上網示範項目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發電小時數高達3800小時,運行一年來發電量達到1.9億度,理論上滿足10.6萬個家庭全年用電量。

而像整機第二的遠景能源利用最新技術,在三北地區的風電成本已經達到 0.16元/度電,他們認為到 2023 年,在中國三北高風速地區風電將實現成本一毛錢一度電。

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成本是5.3美分/度電,在可再生能源裡,只有水電比它更低。

而全球海上風電成本也在快速地穩步下降。

為了實現規模效益,國內用大容量、長葉片、高塔架作為降低度電成本的主要手段。

單個風機的尺寸越來越大,裝機容量也越來越大。

2018年國內新增的風車直徑超過120米,比鳥巢的直線跑道還要長。

從商業利益來說,風機越大,不僅能賣越貴,而且毛利率還越高。從發電角度來說,葉片更長,塔筒就得支得更高,在風切變高的地方,風速和發電量提升會非常明顯。

葉片直徑從 116米增加到 160米,發電量可提高一倍,降低 30%度電成本;塔架高度從100米增加到140米,年平均風速將從5.0米/秒增加到5.53米/秒,機組的年等效滿發小時數可從1991小時增加到2396小時。

今年7月,法國的工廠裡誕生了全球第一支超過100米、達到107米長的風機葉片。而中國目前最長是91米。

但過大的風車是否能「扛得住」東南沿海颱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能不能達到甚至超過20年使用壽命穩定輸出?都還有待檢驗。

就像盲目追求「風電裝機量第一,超過光伏」一樣,如果不顧當前國內的技術發展水平,地方上好大喜功,盲目追求「大」風車的發電量和經濟效益,無視風車尺寸跟環境的適配程度,同樣是不可取的。風車的設備質量、智能化水平、運行維護水平、對風車狀態數據的實時監測和故障預警等各個方面,都在考驗著中國風電產業的「軟實力」。

2020年9月,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提出,中國力爭於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19年,中國消費了世界1/2的煤炭,「貢獻」了全球近1/3的碳排放,佔世界1/4的能源消耗。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電力,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是題中之義。

怎麼做到碳達峰、碳中和?不是求爺爺告奶奶不要燒煤了,改用又貴又不穩定的風電光伏,等著它像當年一樣「宕機」脫網。而是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做到比火電更便宜,而且同樣穩定上網,讓大家主動願意用,這才是中國最願意接受的挑戰,也是我們必將攻克的目標。

2021年,中國的陸上風電就將迎來平價上網。

而預計到2024-2026年,即便是「最貴」的海上風電,也將在很多東南沿海省份做到平價上網,跟火電同臺競爭。

中國,這個煤炭儲量巨大但汙染嚴重、石油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最有動力,也最有誠意去推動新能源轉型的歷史性跨越。

就像今年下半年,所有人見證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回暖。未來的5-10年,也將是中國新能源發電領域的關鍵轉折。

今天,中國69%的電依舊是燒煤發出來的。單論風電光伏的總和,還不到全國發電量的10%。但請注意另一個數字,2019年中國『新增』發電量,風電光伏合計佔了26%。新發的電裡每4度就有一度是風光發出的,而火電只佔約三分之一。

從2015到2019,中國只用了4年時間,就把(非水電的)可再生能源用電佔比從5%左右提到了近10%。而預計到2050年,中國48%的電將是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送出來的。

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說:「中國有理由,也有條件能夠把風電裝機提高到20%左右。」

10月份的北京風能大會上,為了達到碳中和,400多家全球風電企業聯合宣布:十四五期間,中國風電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GW以上(2019年全球風電新增才60.4GW);到 2030 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量至少達到 800GW;到 2060 年,中國風電至少要達到3000GW。

3000GW什麼概念?是30億千瓦。

30億千瓦 × (保守按陸上風電一年發電時數)2000小時 = 6萬億度電;而中國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是7.2萬億度電。

40年以後的中國風電這一項,就能至少滿足今天全中國83%的用電需求。

相關焦點

  • 2030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將超12億千瓦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王璐)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風電光伏重磅利好: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
    到2030年太陽能、風電總裝機12億千瓦以上李苑 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日本提升海上風電目標:2030年10GW,2040年30~45GW
    據透露,日本政府將首先在2030年之前將裝機容量提高到10GW,這相當於10個核反應堆的總裝機容量。在電價方面,日本透露到2030-2045年,使用固定基礎海上風電其發電成本將降到每千瓦時8-9日元,或相當於歐洲的水平。作為二氧化碳低排放的海上風發將成為實現日本政府提出的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淨零的關鍵。
  • 2030年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將超12億千瓦 相關概念大漲
    消息面: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2019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6.1吉瓦 我國接近2.4吉瓦
    打開APP 2019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6.1吉瓦 我國接近2.4吉瓦 電纜網 發表於 2020-03-24 10:50:51
  • 獨家翻譯 | 德國政府調整海上風電目標:到2030年達20GW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德國聯邦政府、5個沿海州和3家傳輸系統運營商(TSOs)達成一項協議,將該國的海上風電目標從之前的到2030年達15GW提高至20GW。各方表示將密切合作,以實現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海上風電擴張。聯邦航運和水文局(BSH)將在年底前繼續更新地區發展計劃,以確定20GW項目選址。聯邦網絡機構BNetzA已在其2019網絡發展計劃中確認項目連接情況。聯邦政府表示,沿海各州的任務是及時完成審批程序,以便傳輸系統運營商及時將各線路投入運營。
  • 繼光伏之後 風電能否「扶搖直上九萬裡」
    消息面上,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穩居世界首位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穩居世界首位 中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穩居世界首位 發布日期:2020-11-29 15:02:14
  • 獨家翻譯 | 德國:2019年新增陸上風電裝機1.08GW 同比下降55%!
    國際新能源網訊:近日,根據德國Deutsche Windguard發布的最新報告,2019年德國新增1078MW陸上風電裝機量,較2018年下降55%,降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  VDMA Power Systems和Bundesverband WindEnergie(BWE)為德國風電公司(Deutsche Windguard)所做的報告稱,考慮到82臺總裝機量為97MW的風機被拆除,德國
  • 2019年中國風電整機製造商排名發布,前十大企業都是誰?
    彭博新能源財經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補貼退坡刺激及海上風電發展提速的雙重影響,中國風電市場新增吊裝容量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2019年中國新增吊裝容量高達28.9GW,相較於2018年增長37%。
  • 山東: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田尉鈞、車路、記者尹明波報導 2020全球海上風電大會日前在濟南隆重開幕。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2020年底迎來新增裝機熱潮   根據GWEC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增併網裝機容量為2574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在全球比重為42.62%。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風電新增併網裝機1392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23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58萬千瓦。
  • 風電軸承行業專題報告:乘下遊景氣東風,成長空間廣闊
    2020年10月,來自全球400餘家風能企業的代表共同籤署並發布了《風能北 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 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 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 日本海上風電達成裡程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2月15日,在日本政府-行業海上風電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各方就日本海上風電遠期目標達成共識:2030年完成10GW,2040年完成30~45GW。會上,還根據戰略目標討論了許多細節問題,為未來日本海上風電的發展方向定下了基調——在2035年前降低8~9日元/千瓦時淨髮電成本;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將參與其中,以確保高效、公平、透明的海上風電招標,並推動高壓直流輸電在海上風電的應用研究;
  • 半年僅併網219MW,德國海上風電的低潮剛剛來臨……
    相較於2019年全年超過1GW的併網容量,219MW顯得有點「寒顫」,而且,在219MW中,有118MW為在2019年已安裝完成但當時未併網,只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併網。下一批將要併網的海上風電場是在2017年和2018年招標的,併網時間是2021年至2025年。
  • 未來十年我國將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15日表示,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  近日,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4項目標。  李高說,這一目標充分展現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力度與決心。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實現快速發展,均居全球首位。到2030年的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目標接近現有規模的3倍,相當於美國目前全部發電裝機規模,超過了目前全球風電、光伏的裝機規模。
  • 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國電投將設海南總部開發遠海風電透露啥信號?
    6月16日,太原重工(600169.SH)在2019年的年報中披露,其8 MW海上風機已通過設計認證,正式擠入擁有8 MW及以上海上風機的整機企業行列。而7月7日,明陽智能(601615.SH)發布其最新的11 MW海上風機,一舉再次刷新中國最大風機容量紀錄,此機型功率僅次於西門子歌美颯的14MW與GE的12MW,為目前全球第三大海上風機。國際國內海風巨頭持續研發大風機為哪般?
  • 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製造商中國佔四席,國內風電市場回暖
    2018年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下滑3%,雖然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但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市場有望實現強勁反彈。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市場報告,去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5GW,上一年同期為47GW。前四大風電整機製造商維斯塔斯、金風科技、通用電氣和西門子歌美颯共佔新增市場容量的57%。
  • 我國風電發展或將進入「倍速」階段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風電正全面挺進平價時代,以智能化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正成為風電降本增效的必選項。「風電公司要向綜合能源、智慧能源方向發展,這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保障。」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說。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目標的提出,讓國內零碳發展從「論述題」走向「數學題」,下一步是確定每個區域、每個時間段的發展目標問題。
  • 明年裝機目標又調高了 風電、光伏板塊已經嗨成一片
    據中國能源報報導,12月22日,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京召開。要知道,業內原先預期的2020年光伏、風電裝機只有74吉瓦,包括光伏40吉瓦和風電34吉瓦,預期的2021年光伏、風電裝機只有85吉瓦,包括光伏55吉瓦和風電30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