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製造商中國佔四席,國內風電市場回暖

2021-01-17 第一財經

2018年全球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下滑3%,雖然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但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市場有望實現強勁反彈。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18年全球風電整機製造市場報告,去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45GW,上一年同期為47GW。

前四大風電整機製造商維斯塔斯、金風科技、通用電氣和西門子歌美颯共佔新增市場容量的57%。

在2018年全球排名前10的陸上風電整機製造商中,中國企業共佔四席,分別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慧能源以及國電聯合動力。四家公司去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合計 13.67GW,約佔全球陸上裝機新增併網容量的30%。

由於中國風電市場回暖及本土市場份額快速增長,金風科技的排名較2017年提升一位,成為全球第二大風電整機製造商。

金風科技在其三季報中就預計,2018年由於自有風電場發電量增加,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幅度為0~50%,利潤變動區為30.55億元至45.82億元。

在中國市場19.3GW的市場新增總量中,金風科技佔據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其全球業務量仍然有限,海外業務僅佔6.7GW的裝機容量的5%。

遠景能源以3.68GW的風電裝機容量首次躋身全球前五大整機製造商行列,排名較前一年上升兩位。

「去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容量情況有點複雜,喜憂參半,裝機容量僅45.4GW,但加上4.3GW的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 2018年的全球風電裝機容量最終略低於2017年。」彭博新能源財經風能研究主管大衛·霍斯特(David Hostert)表示:「現在是整機製造商們為未來兩年的市場強勁反彈做好準備的時候了。」

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19年和2020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各達到60GW左右,所有地區都將實現增長。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新增市場容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極度激烈的市場競價、附加產品和服務的推出,以及融資模式的創新。對於前四大公司來說尚且極具挑戰,對規模較小的製造商尤甚。

風電正步入第三個成長周期

「在國家政策起承轉合和全球新能源跌宕起伏中,風電行業完成兩個完整成長周期,正在步入第三個成長周期。」領航智庫副總裁王秀強對第一財經表示:「每一個發展周期背後向上的驅動力和向下的牽引力不同。與第一、二輪成長周期不同,驅動風電進入第三個成長周期的動因主要來自行業自身經濟回報的提升和資產價值的回歸。」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風電併網運行情況,2018年風電運行的小時數及發電佔比均有所提升。

2018年國內新增併網風電裝機20.59GW,佔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9.7%。2018年風電發電量3660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5.2%,比2017年提高0.4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2095小時,同比增加147小時。

國內棄風限電改善自2017年開始,棄風率從2016年17%的高位持續下行。2018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277億千瓦時,同比減少33.89%,全國平均棄風率為7%,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

「在國家政策主導、發供電方支持、調峰、市場交易等措施下,棄風電量、棄風率實現連續下降。在棄風限電持續改善、風場發電利用小時數提高的背景下,國內風場資產價值持續回歸。」王秀強表示:「從行業調研反饋看,目前新建風場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部分項目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在10%以上,在不考慮補貼拖欠情況下具有較好的經濟收益。」

展望2019年,王秀強認為,在風電競價機制的影響下,2018年陸上風電及海上風電出現搶核准、搶指標狀況。「初步統計,目前國內已經核准未開工建設的風電項目80-100GW。在競價機制實施影響下,預計已經核准未開工建設項目加速,拉動國內裝機增長。」

彭博新能源財經高級風力分析師湯姆·哈裡斯(Tom Harries)在前述報告中表示:「 在海上風電市場,今年是中國創紀錄的一年,我們還將看到更大的增長。 全球4.3GW的新增裝機容量中,約有1.7GW在中國投入使用。」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風電整機製造商排名發布,前十大企業都是誰?
    彭博新能源財經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補貼退坡刺激及海上風電發展提速的雙重影響,中國風電市場新增吊裝容量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2019年中國新增吊裝容量高達28.9GW,相較於2018年增長37%。
  • 2020年底迎來風電新增裝機熱潮,全球風電運維市場規模逐年擴展
    ——國內市場:中國風電運維市場發展迅速 我國雖為風電大國,但因運行問題較多且風機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風力運維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國風電發展市場面臨的挑戰。其中風電開發商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中、高端領域;整機製造商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高端領域;第三方運維公司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中低端領域。 在風電運維市場發展過程中,市場競爭逐漸形成了利潤分配兩極分化現象。較大比例的風電運維市場利潤集中在實力雄厚的大型獨立第三方服務商及整機廠商運維團隊中,較少的利潤被眾多參與方分配。
  • 喜憂參半——中國風電2019-2030
    今天全球風電整機企業TOP 10,中國佔六席。金風科技第3,遠景能源第5。在技術難度較高的海上風機市場中,中國企業包攬全球第3到6名。而值得國人驕傲的是,曾經壟斷中國75%+風電市場的國際巨頭,如今在中國企業的聯手「打壓」之下,在中國的百分比已可掰著手指頭算。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在2005年之前,葉片完全依賴進口,2005年開始,國內公司大批進入葉片賽道。   目前,我國風力發電機葉片市場企業可以分類三類,一是專業葉片生產企業,二是整機製造企業,三是外資葉片生產企業。國內主要葉片生產企業有中材科技、中復連眾、時代新材等。
  • 十張圖帶你了解2018年中國風電市場競爭格局狀況
    近年來,中國風電發展迅速。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佔比達到45%,排名全球第一位。從區域的角度來看,北方各省份風電裝機容量明顯多於南方,累計裝機容量前五的省份均位於北方。從風電整機製造企業的角度來看,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7家整機製造企業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這7家企業市場份額合計達到68%。從風電機組機型來看,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底,2MW(不含2MW)累計裝機容量市場佔比達到48.1%。
  • 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21005萬千瓦,在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的佔比大致為32.29%,較上年上升約1個百分點。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風電新增併網裝機1392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1234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裝機158萬千瓦。從新增裝機分布看,中東部和南方地區佔比約49%,「三北」地區佔51%。
  • 風電主軸龍頭金雷股份 上半年淨利翻番
    「搶裝潮」再現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風電裝機量約佔全球一半左右。談及此次風電行業復甦,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中國風電裝機出現「搶裝潮」。「上一次『搶裝潮』出現在2014至2015年。當時『搶裝潮』甚至帶動了零部件價格上漲。」一位熟悉風電市場人士對此記憶猶新。
  • 製造商CTO圓桌論壇:如何在海上風電平價時代乘風破浪
    為解決產業鏈難題,探索海上風電實現平價的路徑,由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海上風電分會、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於2020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望京昆泰酒店召開。
  • 繼光伏之後 風電能否「扶搖直上九萬裡」
    消息面上,12日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傳來消息,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風電產業鏈專題報告:風電塔筒,享受全球產業轉移大趨勢 - 未來智庫
    能夠受益於產業轉移的 趨勢,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海外還有大量企業存在,而且所佔 到的份額比較大;第二,國內企業競爭力較強,已經具備替代海外企 業的能力。我們可以用兩個指標來衡量,第一是全球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是 誰、來自於哪個國家,第二是國內龍頭企業出口的佔比。
  • 風電行業景氣度明顯提升!這些龍頭公司收益頗豐
    國內風電行業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十四五」期間風電行業有望展現較好的成長性。從行業需求的角度,能源低碳發展為風電行業帶來了長期性的機遇,風電行業將步入供給創造需求的階段,技術進步推動度電成本下降,從而推升更多的需求;目前技術持續進步的可見度高、確定性強,風電產業界對未來需求的期望值和信心很高。
  • 華銳風電2018年報出爐 穩中向好持續回暖
    伴隨著華銳風電持續不斷地開展技術產品研發和運維服務投入,整體業務穩中向好,持續回暖。緊抓行業契機 業務管理雙管齊下效果顯著根據世界風能協會(WWEA)的數據統計,2018年全球新增53.9GW的風電裝機,相比於2017年的52.57GW,增長平穩,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總量也突破了600GW大關;中國新增裝機量為25.9GW,一掃2017年新增裝機頹勢,回歸高速發展的軌道。
  • 國內唯一!風電龍頭解決國家核廢料大難題
    而且,風電鑄件80%產能來自於中國,剩下20%在歐洲、印度,前5市佔率達64%,日月股份在2019年產能40萬噸,位列全球第1。 風電成本下降、大兆瓦機組發展,日月股份走「兩海戰略」(海外市場+海上風電),全球風電裝機量將得到有效保障,也為鑄件提供強有力的需求支撐。
  • 2018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市場分析:上海電氣市場份額過半 江蘇省...
    2013-2018年中國海上風電累計、新增裝機容量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8年共有7家整機製造企業有新增裝機,其中上海電氣新增裝機最多,共達181臺,容量為72.6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佔比達到43.9%。其次為遠景能源、金風科技、明陽智能、GE、聯合動力、湘電風能。
  • 川普下臺直接利好美國風電?做空機構強烈看多渦輪機葉片製造商TPI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的數據顯示,全球渦輪機供應商從2018年的37家下降到2019年的33家,而排名前六的渦輪機供應商所佔的行業份額則增至 72%。但如今,風電價格戰已經結束,一個關鍵原因是歐洲和加拿大對風電能源的定價方式從上網電價向拍賣電價轉變。
  • 中國18家風電行業檢測認證機構名錄統計!(2019版)
    全球十個大風電機組製造商中有八個製造商依賴於DNV GL證書的附加值。另外,DNV GL公布超過25項標準和指南,其中涵蓋海上風能、陸上風能、波浪與潮汐和太陽,同時,DNV GL已為目前市場上最大的風電機組頒發證書,包括西門子7MW和維斯塔斯8MW風力發電機組。
  • 風電VS光伏:市場空間與投資價值對比
    非化石能源中水電佔比一直相對穩定,我們假設2025年水電佔比為19%,也就是說,風電+光伏+核電+生物質總發電量佔比18%,目前核電與生物質佔比總量在6%左右,我們相對較保守預測風電和光伏未來發電量的佔比為10%,也就是兩者合計發電量為
  • 千億風電蛋糕力挺產業復甦 12股最受益
    以華銳風電和金風科技為首的風電製造企業,業績出現嚴重下滑。  與此同時,行業洗牌也隨之而來。伴隨著2012年風電製造商經營狀況的持續惡化,國內風機製造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大量企業選擇中途「離場」。即便是堅持下來的企業,業績也降至低谷。財報顯示,金風科技2012年營收減少15個億,同比降低11.83%,歸屬淨利潤同比減少74.77%。
  • 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國電投將設海南總部開發遠海風電透露啥信號?
    來源:能源一號發展十數年,國內海上風電市場終於一朝騰飛,不僅年新增裝機量突破GW級,各省新增核准及開建的容量亦已達到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海上風電大風機賽道的角逐日漸激烈,第一梯隊整機商投入的大兆瓦機組產品集中落地。
  • 搶裝潮後,風電未來的投資機會如何?
    今年前8個月,風電機組產量已超去年全年。二、風電後續市場前景搶裝會導致未來需求透支。2015年時,風電行業便曾發生過一次搶裝。之後由於消納不及導致棄風率提升,進而造成2016、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市場出現連續兩年下滑,直到今年才突破彼時的裝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