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2018年報出爐 穩中向好持續回暖

2021-01-17 中國日報網

近期,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2018年報出爐。報告顯示,華銳風電市場信心正在重新構建,可執行訂單逐步恢復,新增裝機容量穩步增長,主營業務收入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其中,新增裝機 5.75 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 1652.7 萬千瓦。實現營業收入 569,910,431.31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305.0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4,636,765.32 元。伴隨著華銳風電持續不斷地開展技術產品研發和運維服務投入,整體業務穩中向好,持續回暖。

緊抓行業契機 業務管理雙管齊下效果顯著

根據世界風能協會(WWEA)的數據統計,2018年全球新增53.9GW的風電裝機,相比於2017年的52.57GW,增長平穩,全球風電累計裝機總量也突破了600GW大關;中國新增裝機量為25.9GW,一掃2017年新增裝機頹勢,回歸高速發展的軌道。

在過去的一年中,華銳風電緊抓行業發展有利契機,從業務與管理兩方面入手,積極採取多種有效經營措施,為公司發展迎來新局面。

在業務上,一方面不斷優化風力發電機組產品,提升技術研發實力,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另一方面,調整發展戰略,將主要業務從單一的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製造、銷售和運維服務,逐步拓展至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布式電源、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拓展利潤空間。

在內部管理上,積極調整內部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整合公司人力、物力等資源,在對經營成本深刻分析的基礎上,實施了一系列嚴控費用的措施並得到有效執行;加大了資產的清理、處置力度;加大訴訟、仲裁案件清理力度,促成包括美國超導系列案件在內的多起案件的和解,創造了更為寬鬆的經營環境,大幅降低了經營風險。

緊跟國家政策 技術產品研發成重點

2018年5月,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正式開展平價上網項目試點建設,對風電行業的技術進步、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兩項舉措,證明了國家推動風電平價上網的決心。

在風電平價上網的行業發展趨勢下,華銳風電通過技術研發實力的提升,不斷優化和完善風力發電機組產品體系,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整機產品和高端技術服務。

在新產品開發方面,採用平臺化與模塊化開發思路,完成了3.x/14x陸上風電機組產品平臺、5.x/170海上風電機組產品平臺開發以及應用於適應分散式應用場景的風電機組設計工作。在新技術應用方面,積極開展柔塔、高級控制算法、大數據系統研究、故障智能診斷、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載荷雲平臺開發等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研究。開發了涵蓋風機安全可靠性能提升、風機發電性能提升、電網友好性能提升、智慧風場運營管理在內的多種新型產品,大大提高了風機的運行可靠性和風電場的運營效率。在技術認證方面,SL3000/146風電機組獲得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設計認證證書;風電場智慧運行雲平臺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頒發的雲平臺能力評估證書。此外,華銳風電擁有國家能源局授牌的、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發中心——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該中心擁有雄厚的研發設計能力和產品試驗、測試能力,保證了公司在海上風電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和產品競爭力。

謹記服務價值 運維服務成重要利潤增長點

一直以來,華銳風電致力於為業內客戶提供專業化的高端增值服務,基於客戶服務團隊的全資子公司——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提供全面、專業、快捷的一站式服務和全系列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客戶價值,現已經成為國內風電後運維服務市場領域最具競爭力的綜合服務商之一。擁有專業運維服務團隊700餘人,超過10年的海上及海外、陸地及潮間帶、3MW及以上的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運維服務經驗,服務理念、服務水平、服務效果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2018年,華銳風電全資子公司——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銳電科技有限公司、銳芯電氣技術(大連)有限公司全面開展市場化運營,與華銳風電共同在後運維市場方面全面布局及發展。通過快速的響應機制、規範的市場管理模式、優質的服務產品,大幅度提升了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提高了市場佔有率,成功打造了風電後運維市場服務品牌和集群。在風電運維市場的突破,已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除此之外,據報告顯示,華銳風電布局風電場建設運營,成為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2018年華銳風電完成對張家口博德玉龍電力開發有限公司 80%股權的收購,主導容量為 17.55 萬千瓦的風電場運營管理。收購以來,玉龍公司迅速實現風力發電機組全部恢復運行和輸變電設備及集電線路的全面維保;2018 下半年累計發電量較上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且12月份單月發電量創歷史新高。玉龍公司的經營狀況已達到並超出了公司收購時的預期。

緊密圍繞技術實力,布局分布式風電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華銳風電依託強大的風資源開發技術實力,發揮區域公司屬地作用,加大風資源開發力度;做好在手風資源管理,推動自營風電場建設,不斷創新業務拓展模式與合作模式,帶動風電機組銷售,擴大企業利潤空間。

其中,相對於集中式風電,分布式風電更加靈活、高效地利用分散的風資源,更便捷地就地消納, 更適應風電競價上網的未來趨勢。自 2017 年 6 月國家能源局出臺《關於加快推進分散式接入風電項目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來,國內分布式風電迎來了快速發展。2018 年,華銳風電依託強大的風資源開發實力和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技術實力,獲得遼寧省海城市分布式風電6.3萬千瓦,並將在 2019 年加大分布式風電的資源開發和項目建設力度,搶佔國內分布式風電開發建設市場。

一直以來,華銳風電秉承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貢獻清潔能源為己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核心發展戰略和目標。2019年,華銳風電將在全面分析新時代能源發展形勢的基礎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先鋒,依託自身競爭優勢和前期的發展基礎,繼續堅持風電主營業務,整合業務體系,打造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布式電源、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並充分發揮資本運營平臺的作用,不斷優化公司的資產和產業結構。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為股東創造價值,以此實現公司在新能源行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作為信息內容發布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場;本站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

來源:消費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銳意進取 再展風華 華銳風電2018年業績持續向好
    在國內政策利好環境下,華銳風電通過不斷優化風力發電機組產品,提升技術研發實力,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技術服務。在新產品開發方面,華銳風電完成了3.0~3.4MW系列化陸上低風速風電機組平臺和5.0~5.35MW系列化海上低風速風電機組平臺設計,2.X/3.X機組平臺優化設計,以及分布式機組設計工作。
  • 華銳風電打造博德玉龍風電場「試點」 建設運營一體化或成為行業新...
    截至2018年,實現累計風電裝機容量16524MW,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70MW,出口裝機容量388.5MW,在國內市場排名第四。2018年中,華銳風電為拓展經營業務向風電場開發和運營延伸,收購博德玉龍80%股權並完成股權變更,主導容量為17.55 萬千瓦的風電場運營管理。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源公司」)是華銳風電根據後運維市場發展規劃和布局、整合華銳內部優勢資源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 華銳風電起訴大連尚佳侵害軟體著作權
    日前,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以大連尚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尚佳」)侵害軟體著作權為由,已向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風電機組軟體著作權的行為,並刪除或銷毀被告持有或提供給第三方的全部侵權軟體複製件和/或含有侵權複製件的裝置。
  • 440MW風電項目開標:上海電氣、華銳風電、運達股份預中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風電新聞網訊: 近日,京能尚義閻家梁200MW風電項目、中國電建山東電建三公司馬鬃山第一風電場
  • 全球前十大風電整機製造商中國佔四席,國內風電市場回暖
    在2018年全球排名前10的陸上風電整機製造商中,中國企業共佔四席,分別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慧能源以及國電聯合動力。四家公司去年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合計 13.67GW,約佔全球陸上裝機新增併網容量的30%。由於中國風電市場回暖及本土市場份額快速增長,金風科技的排名較2017年提升一位,成為全球第二大風電整機製造商。
  • 千億風電蛋糕力挺產業復甦 12股最受益
    行業現狀  多重利好推動風電復甦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2014年有序發展風電並實現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並給予雙重政策支持,這意味著行業今年將持續回暖。風電在經歷2011~2012年連續兩年的低潮期後,有望步入平穩增長期。
  • 昔日風電巨頭上演踩踏式跌停 這些股票也高危(名單)
    昔日風電巨頭上演踩踏式跌停,20萬股東焦灼,這些股票也高危(名單) 摘要 【退市命懸一線!昔日風電巨頭上演踩踏式跌停 這些股票也高危(名單)】昔日風電第一股ST銳電(註:文中部分地方亦稱華銳風電)正命懸一線。
  • 風電十年收併購大案,都在這!總有你不知道的!(見全套資料)
    3.中鋁甩風電包袱一石二鳥 銀星能源12.8億接盤沉痾難起    2014年2月11日,銀星能源連發63則公告,擬以6.59 元/股的發行價,向控股股東中鋁寧夏能源非公開發行股份1.94億股收購其旗下風電資產,包括銀星風電100%股權、寧電風光100%股權、神州風電50%股權、阿左旗分公司
  • 2020年底迎來風電新增裝機熱潮,全球風電運維市場規模逐年擴展
    競爭格局:行業呈現三足立鼎形式 ——地區角度:江蘇省風電運維行業發展蓬勃 歐美風電運維市場規模全球第一 目前歐美風電運維市場仍為目前價值最為集中的區域,風機吊裝歷史悠久,運維成本也相對較高。2018年,美國風電運維市場規模以約25.4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該規模繼續增加至26.9億。
  • 喜憂參半——中國風電2019-2030
    但跟光伏產業各個環節全球市佔率90%+、能卡國外脖子的「全包圓」不同,今天中國風電產業的中高端零部件還大量依賴進口,比如碳纖維和軸承。和大量中國產業一樣,風電的「國產替代」還在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慢慢攀爬。當光伏補貼幾乎已經「出盡」,影響不超過1%的時候,風電企業還處在「搶補貼」的階段。
  • 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2018年,美國風電運維市場規模以約25.4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一,2019年該規模繼續增加至26.9億。2019年,中國有145GW容量的風機已經或即將出保,帶來25億美元的運維市場規模。 其中風電開發商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中、高端領域;整機製造商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高端領域;第三方運維公司主要參與風電運維的中低端領域。
  • ...雷股份淨利增長超7成 定增發力海上風電主軸及精密傳動軸項目建設
    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元。金雷股份是全球最大、最專業的風電主軸製造商之一,公司的風電主軸產品涵蓋1.5MW—6MW多種主流機型,已與維斯塔斯、GE、西門子歌美颯、恩德安信能、國電聯合動力、遠景能源、運達風電、上海電氣等全球高端風電整機製造商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係。
  • 【持續關注】多部門聯合發力 供熱情況穩中向好
    【持續關注】多部門聯合發力 供熱情況穩中向好 2020-11-29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光伏風電強勢拉升,鋼鐵煤炭股大幅殺跌,A股反彈行情開始了!
    光伏風電強勢拉升,鋼鐵煤炭股大幅殺跌,A股反彈行情開始了!給股民朋友的一些提醒!2,周末的鋼鐵煤炭調控政策,對於鋼鐵煤炭來說是一個比較的影響,接下來會有繼續調整的走勢,但是盤面中北向資金繼續流入,還有最近一段時候北向資金也是在持續在流入,可見市場對於後市行情的看好。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因此,整體來看,中國風電行業近年來發展如火如荼。  競爭格局:金風科技一馬當先   ——市場結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佔比逐年攀升   近年來,由於我國陸上風電的建設技術已日趨成熟,國家風電發展政策逐漸向海上發電傾斜;此外,海上風電資源更為廣闊。
  • 平價趨勢下風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機遇與策略
    因此,從能源安全或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我國能源領域一項不可忽視的舉措。 2.電源結構優化,風電潛力較大 受政策導向影響,「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穩步提升。3.風電市場經濟性持續提升 經過多年的發展,風電行業在經濟性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從全球範圍來看,根據競拍和購電協議(PPA) 數據,近十年,陸上和海上風電成本分別下降了40%和29%,2019年分別降至0.053美元/千瓦時和0.115美元/千瓦時。
  • 年報披露完畢 2019年A股「十大虧損王」出爐
    來源:中國證券報來新浪理財大學,聽投行大師兄程郡講《5小時看懂公司財報》,構建財務思維,在工作與投資中獲得更高收益。原標題:2019年A股「十大虧損王」出爐!虧損458.6億元的這家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7.8億元隨著年報披露完畢,2019年A股「十大虧損王」出爐。從2019年年報數據來看,*ST鹽湖、*ST信威、樂視網及*ST利源等10股位列2019年虧損榜前十。
  • 中國建材的「風電經略局」:內部併購重整,誕生葉片、玻纖雙巨擘
    華夏能源網(www.hxny.com)獲悉,12月2日,中國建材旗下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SZ)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購買中復連眾現有股東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權,並向中國巨石(600176:SH)出售公司持有的泰山玻纖全部或部分股份。
  • 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國電投將設海南總部開發遠海風電透露啥信號?
    6月16日,太原重工(600169.SH)在2019年的年報中披露,其8 MW海上風機已通過設計認證,正式擠入擁有8 MW及以上海上風機的整機企業行列。國際國內海風巨頭持續研發大風機為哪般?從海上風電開發較為成熟的歐洲市場來看,目前裝機的主流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從過去的6MW提升至8MW,而10MW+的機型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海上風電開發商的青睞。
  • 十張圖帶你了解2018年中國風電市場競爭格局狀況
    近年來,中國風電發展迅速。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中,中國佔比達到45%,排名全球第一位。從區域的角度來看,北方各省份風電裝機容量明顯多於南方,累計裝機容量前五的省份均位於北方。大兆瓦風電主軸是發展趨勢。全球風電裝機穩健增長,中國佔比最大根據GWEC數據,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1.3GW,同比微降2.3%。其中中國風電裝機容量佔比達到45%,排名全球第一位。北方裝機容量大於南方,中南部地區增長最快根據中國風能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底,從全國不同地區累計風電裝機容量來看,北方風電發展領先於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