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銳風電打造博德玉龍風電場「試點」 建設運營一體化或成為行業新...

2021-01-08 和訊網

近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資本的進入,風電行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我國的風機裝電量也在逐年上漲,而巨大的裝機量也帶來了每年百億級別的風電運維市場。一些風電企業出於保持利潤最大化的考慮,加強對風電場建設運營,實現從工程、設備、發電量、運維等產業鏈多個環節的收益,從而提高利潤空間。

博德玉龍發電量快速增長 風電場建設運營成華銳風電新利潤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是中國第一家自主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適應全球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大型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並在中國率先自主開發出全球領先的5MW、6MW系列風電機組。截至2018年,實現累計風電裝機容量16524MW,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70MW,出口裝機容量388.5MW,在國內市場排名第四。2017年初以來,重新出發的華銳風電經過一系列布局調整,立足風電整機業務,逐漸打造出了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電整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布式電源及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在風光儲結合、智慧能源(600869,股吧)等領域積極探索,致力於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張家口博德玉龍電力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德玉龍」)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提供包括風力發電,電力銷售,電力工程建設和相關機電產品的購銷等業務的公司。2018年中,華銳風電為拓展經營業務向風電場開發和運營延伸,收購博德玉龍80%股權並完成股權變更,主導容量為17.55 萬千瓦的風電場運營管理。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源公司」)是華銳風電根據後運維市場發展規劃和布局、整合華銳內部優勢資源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鑑於銳源公司豐富的運維經驗及技術優勢,華銳風電委託銳源公司承擔博德玉龍風電場設備恢復及後續運維保障工作,保證博德玉龍風電場能夠保持穩定的運行發電狀態,為公司帶來穩定收益。如今,華銳風電布局風電場建設運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自被華銳風電收購以來,博德玉龍迅速實現風力發電機組全部恢復運行和輸變電設備及集電線路的全面維保。2018年6月29日華銳風電收購張家口博德玉龍公司,2018年8月份,博德玉龍運維的風電設備從40臺逐步提高到了110臺以上,9月份單月上網電量大幅度提升。2018下半年累計發電量較上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且12月份單月發電量創歷史新高。博德玉龍的經營狀況已達到並超出了公司收購時的預期。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2019年博德玉龍(含子公司)已開發建設有四期風電項目,安裝百餘颱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7.55萬千瓦,有已核准的合計10餘萬千瓦風電項目在建。2019年一季度,博德玉龍風電場發電總時間近700小時,發電總量約1.2億千瓦時,在同規模、類型的風電場中盈利能力十分優秀,直接展現了華銳風電在風電場開發運營上的強勁實力。

提能增效推進新項目 2019年博德玉龍營收過億

2019年,博德玉龍圍繞「現有設備提能增效,新開發項目積極推進」兩個工作重心優化組織結構、完善人員配置、提高生產技能,狠抓設備運維質量、積極推進設備升級改造;大力推進新建項目各項審批手續辦理、加速項目開工建設。此外還著重優化財務部人員配置,細化財務人員崗位職責;增設生產部,加強設備運行監管及檢修維護保障。

此外,博德玉龍還通過開展和組織各類應急演練、知識技能培訓、安全隱患自查、召開安全會議,來提高員工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二季度,博德玉龍利用冀北電網檢修時機,提前完成升壓站站內設備及集電線路和場內集電線路的年檢及預修預試工作;三季度,利用小風季,完成了百餘颱風力發電機組的整年定檢維護工作。根據起發布的數據顯示,接洽的新項目將如期開工,且工程建設進度符合預期。2020年底,新項目將實現全部併網發電,預期可增加數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增加過億營業。

2019年,博德玉龍運營向好,憑藉集團(華銳風電)的資源支持及銳源公司的技術支持、運維支持,在風電場運維管理、整體發電量、新項目推進上獲得不錯的成績,實現了工程、設備、發電量、運維等產業鏈多個環節的收益,在實現數億的營收同時,也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華銳風電2018年報出爐 穩中向好持續回暖
    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正式開展平價上網項目試點建設,對風電行業的技術進步、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戰。這兩項舉措,證明了國家推動風電平價上網的決心。在風電平價上網的行業發展趨勢下,華銳風電通過技術研發實力的提升,不斷優化和完善風力發電機組產品體系,持續為客戶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整機產品和高端技術服務。
  • 銳意進取 再展風華 華銳風電2018年業績持續向好
    其中江蘇鹽城分院擁有中國唯一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發中心——「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該中心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批准,由華銳風電負責建設。以科技創新引領業務發展是華銳風電長期以來一貫堅持的科技理念。2018年以來,華銳風電不僅在新機組開發取得新進展,完成了博德項目2兆瓦/130機組的定製化設計,並完成了2.5兆瓦/141機組的開發。
  • 風電十年收併購大案,都在這!總有你不知道的!(見全套資料)
    2.蘇格蘭南方能源SSE收購安粹風能,成為英國最大風電場運營商    2012年5月,SSE以11億英鎊收購了安粹風能的所有資產。包括在英國和愛爾蘭已運營的風電場308兆瓦,以及策劃籌備中的500兆瓦風電場開發。
  • 36%由老牌風電企業成立!(2020版)
    依託新能源物聯網,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風電新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對風電運營的運行、維護、物資、提效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產業結構和生態,並對線上智能監控、線下高效執行,以及服務、物資網絡進行深度融合的新服務模式。
  • 安徽龍湖風電場:智能風電場精彩樣板
    2017年以來,國家能源集團以龍源電力安徽龍湖風電場為智能風電場樣板試點,按照《龍源電力智能風電場建設方案》,通過三期項目建設,大力推動生產數位化轉型升級,目前已初見成效。此次,記者應邀前往安徽龍湖,親探這一現代化智能風電場的神奇之處。
  • ...現狀、競爭格局、發展前景),風電行業,海上風電,新能源-環保在線
    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在2013年僅僅只有321家新成立企業,但截至2020年11月27日,2020年有2837家新成立企業,較2013年上升了8.84倍。而註冊資金在1000萬以上的新成立企業數在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在2013年僅有61家註冊資金在1000萬以上的新成立企業,2020年有601家新成立企業,是2013年的10倍。因此,整體來看,中國風電行業近年來發展如火如荼。
  • 如此海上風電場 浪潮plus助攻,實力打樣智慧風電
    放眼全球,作為世界第三大海上風電國家,有數據顯示目前風力發電在我國電力總裝機比重超過7%,已逐漸成為繼火電與水電後的第三大電力來源;由此可見,因為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數高以及不佔用土地、不消耗水資源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等優勢特點,海上風電一度有望成為我國電力產業發展新動力。
  • 440MW風電項目開標:上海電氣、華銳風電、運達股份預中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中國風電新聞網訊: 近日,京能尚義閻家梁200MW風電項目、中國電建山東電建三公司馬鬃山第一風電場
  • 預見2021:2021年風電運維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伴隨著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在風電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風機能否在運轉時期發揮最佳性能是衡量風場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除考驗風機本身質量外,其生命周期內的運營維護更為重要。
  • 深遠海正逐步成為風電產業新的「角鬥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一個人如此,對於一個行業亦是如此。2020年新年前夜,世界上最大的浮動式海上風力發電站在葡萄牙啟動,與此同時丹麥公布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計劃——「能源島」 的計劃,德西兩國能源巨頭也在西班牙北部的深遠海,合作開發新的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在海上風電場從近淺海走向深遠海的大勢下,深遠海正逐步成為風電產業新的「角鬥場」。
  • 2020年底迎來風電新增裝機熱潮,全球風電運維市場規模逐年擴展
    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伴隨著風電產業的高速發展,在風電項目的開發過程中,風機能否在運轉時期發揮最佳性能是衡量風場投資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除考驗風機本身質量外,其生命周期內的運營維護更為重要。
  • 我國加入海上風電制氫朋友圈,還有哪些國家正積極布局?
    會上透露出,作為首個國家級深遠海融合示範風電場項目,青島深遠海200萬千瓦海上風電融合示範風場項目取得新進展。青島深遠海200萬千瓦海上風電融合示範風場項目風電部分直接投資300億元以上,可拉動風電場與海洋牧場一體化融合產業、風電制氫、風能海水淡化和裝備製造等相關產業合計投資500億元以上。
  • 《山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9-2035)》新進展!涉41個風場
    適時啟動魯北、萊州灣、長島等潮間帶及近海風電場建設。到2020年,建成風電裝機1400萬千瓦。規劃魯北、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半島南等六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總裝機規模1275萬千瓦。支持蓬萊爭取國家級海上風電檢測基,帶動風機製造、海洋裝備、技術研發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按照試點先行、有序推進的原則,科學推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支持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波浪能、潮流能等融合發展,形成產業發展與推廣應用相互配套、協同發展的建設格局。
  • 【行業動態】風電葉片行業成本結構、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
    【行業動態】風電葉片行業成本結構、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 2020-10-2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電+」金鑰匙打開全國性「管理難題鎖」
    通過統籌思考和現場檢查,他們精準找到了當前風電場建設面臨的管理難題。如果不通過科學的治理方法來解決難題,這將成為制約風電發展的「鎖」。「三大三多」是他們系統總結出來的難題「鎖眼」。風電體量大,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集群。風電涉海面積大,涉及海域面積近4000平方公裡,最遠距岸80多公裡。
  • 華銳風電起訴大連尚佳侵害軟體著作權
    日前,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以大連尚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連尚佳」)侵害軟體著作權為由,已向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風電機組軟體著作權的行為,並刪除或銷毀被告持有或提供給第三方的全部侵權軟體複製件和/或含有侵權複製件的裝置。
  • 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丨福建海事局建立完善海上風電建設「兩個清單」
    福建省海上風電規劃總規模達1330萬千瓦,涉及17個風電場,有關工期延伸至2025年。目前,海上風電施工過程出海人員人數多、參與船舶數量大、作業周期長、佔用海域面積廣,疊加福建沿海是南北航運主通道,船舶通航密度高、通航環境複雜,易受東北季風、熱帶氣旋、霧等季節性氣象影響,已成為福建海事局轄區水域重大水上交通安全風險之一。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張傳衛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基於「滾動開發」的輕資產運營理念,開展新能源電站開發與運營業務。目前公司在運營風電場遍布全國各個區域,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成熟業務形態。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存量在運營新能源電站規模約為896MW,在建項目規模約為1.1GW。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並且,隨著海上風電的發展,海上風電場建設不得不轉移到離岸更遠的地方、更深的水域。隨之而來的,是更遠的運輸距離、更惡劣的氣候條件、更嚴峻的物流挑戰,運維成本將會大幅增加。在這種發展趨勢下,如何降低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運維成本,提升海上風電場的效益,成為了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問題。這也是海上風電投資開發商重點關注的問題。
  • 節能風電擬聯合金風科技4.4億澳元建設白石項目
    金融界網站訊 節能風電(601016,買入)3月31日晚間公告稱,為實施清潔能源的國際化戰略,2016年2月1日,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投資建設澳大利亞白石17.5萬千瓦風電場項目(以下簡稱白石項目)的議案,同意投資入股WhiteRockWindFarmPty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