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川廣重《月兔》
難得今年「十一」趕上了中秋佳節,是闔家團圓、遊園賞月的好日子。一千年多前,李白舉杯邀明月,卻只能獨自徘徊;蘇軾把酒問青天,又恐高處不勝寒。賞月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傳統,但是除了月亮,你也可以賞賞那只可愛的月兔。
一隻住在月亮裡的兔子?
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古時候的人們都相信月亮裡住著一隻兔子,每天不停地搗藥。每到中秋節,人們就可以在圓月中看到它。但是為什麼兔子會在月亮裡呢?它又為什麼要搗藥?這隻兔子,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崔白《雙喜圖》,絹本設色,193.7×103.4cm,北宋
其實,月兔的傳說比中秋節還早。月球上的陰影看久了,就真的好像一隻兔子的剪影。於是,迷信的古代人就認為月亮裡一定住著瑞獸,可能是一隻兔子。早在戰國時期,屈原就曾在《天問》中問道:「闕利維何,而顧菟在腹?」
在中秋節出現之前,月兔還沒開始搗藥,它只是一隻住在月亮裡的奔兔。在西漢長沙馬王堆一號墓中出土的帛衣中,左上角繪有一輪彎月,蟾蜍和奔兔在其上。
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帛畫
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帛畫(局部),兔子在左上角。
李俊民《中秋詩》中云:「鮫室影寒珠有淚,蟾宮風散桂飄香。」古人對月宮和玉兔都有很多美好的想像,正如明代吳門畫派的畫家陶成在《蟾宮玉兔圖》中所描繪的月宮景色:高大的桂樹下花團錦簇、山石嶙峋,白兔抬頭仰望空中一輪明月,道盡畫家的憂思。
陶成《蟾宮玉兔圖》,絹本設色,205×105.3cm,明
陶成《蟾宮玉兔圖》,絹本設色,193.2×106.4cm,明
後來民間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傳說嫦娥帶了身邊的一隻白兔和她一起飛上月亮,住在冷清的廣寒宮中。於是月兔也被稱為玉兔,它搗的是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月兔也逐漸成為月亮的象徵,人們在中秋賞月、祭月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在祭拜玉兔,祈求健康長壽。
王榖祥《桂花月兔圖》
到宋代時,「中秋」才成為正式的節日。自唐代以來形成的賞月風俗在宋代變成了一項「全民運動」,熱鬧非常。人們將玉兔形象融入到中秋習俗的方方面面,從糕點到服飾,一應俱全。
清代乾隆明黃色緞繡彩雲黃龍夾龍袍上繡有月兔搗藥的圖案
李世倬《桂花月兔圖》,紙本設色,167×49.4cm,清
明代靈芝玉兔紋錦
說到中秋玉兔,當然不能不提兔兒爺。明清時,玉兔從祭月儀式中分離出來,被塑造為穿著盔甲的武士形象。傳說兔兒爺是玉兔下凡拯救蒼生的樣子,宮廷裡稱之為「太陰君」,民間就叫「兔兒爺」。
民間泥塑兔兒爺
「月餅高堆尖寶塔,家家都供兔兒爺」。過去北京的中秋節是少不了兔兒爺的,它就像老北京文化的一個象徵,但它也正在民間文化中逐漸消逝。
民國的兔兒爺攤子
月兔搗的是年糕?
只有中國人在賞月的時候才能看見兔子嗎?其實,其他文明中也有。古代印第安人認為滿月時可以看到一隻兔子的輪廓;16世紀的《新西班牙諸物志》中有著表現月中兔子的插圖……這些奇妙的巧合,不禁讓人懷疑是否真的有兔子住在月球上。
貝爾納迪諾·德·薩阿貢修士編纂的《新西班牙諸物志》(也稱《佛羅倫斯手抄本》)中第228頁的插圖,在印第安人的神話裡,兔子被神靈扔到了天空中的第二輪太陽中,從而降低了太陽的亮度,從此變成了月亮。因此人們可以在月亮中看到兔子的輪廓。
但要說對月兔描繪最多的,還是鄰邦日本。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他們的月兔傳說和中國不太一樣。據日本《本生經》記載:狐、獺、猴、兔每天到修道者處聽道。某年天旱,修道者欲遷,四獸為了挽留他,各自尋找食物。兔子自忖無能為力,於是自投火中,把自己作為食物。修道者顯露帝釋天真身,將兔繪於月上,作為紀念。
北尾重政《兔子吃葡萄》
歌川芳藤《清元落人 おかるかん平》
有趣的是,日本的月兔搗的不是藥,而是麻薯,或者說年糕,這和韓國的月兔一樣。或許是因為日本人對長生不老沒有那麼強的執念吧,年糕可比藥好吃多了。在中秋節,日本的家庭也會聚在一起賞月,孩子們唱起名為「兔子」的歌謠。
歌川廣重、歌川國貞《江湖雪景》
柳々居辰斎《嫦娥、月兔和美人》
在日本浮世繪中,也經常出現描繪月兔神話的圖像。在他們的筆下,月兔神態生動,幾乎和人類一樣。月岡芳年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大師,在人生的最後一年,他完成了一部以月亮為主題的版畫集——《月百姿》。
鳥居清長所畫的浮世繪之一,一對夫妻在中秋節賞月。
其中除了日本的月兔神話故事,也不乏許多中國文化元素,《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戰玉兔」也被畫家描繪了出來。
月岡芳年《月百姿》其一,《孫悟空戰玉兔》,1885年
月岡芳年《一魁隨筆》(左);月岡芳年《月百姿》之《金時山の月》(右)。
比起傳統中國畫,日本畫家筆下的月兔多了幾分嫻靜和可愛。他們常常表現美人抱月兔的場景,在中秋的圓月下帶著秋風和詩意。或者一兩隻雪白的兔子臥在草地上,朝著月亮抬頭仰望,和中國畫的構圖相似,卻又意境不似,可謂各有千秋。
並岡耕好《美人抱兔圖》,1770年
尾形光琳《月兔》
尾形光琳《兔子》
去月球看看有沒有兔子?
2017年,SpaceX公布了首位月球私人旅遊者,他是來自日本的億萬富翁、藝術收藏家前澤友作。與此同時,前澤友作宣布發起一項計劃——和藝術家一起去月球,他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6~8位藝術家一起參與月球任務。不知道在月球上,前澤友作和藝術家們能不能看到月兔?
SpaceX將用「大獵鷹火箭」將乘客送上月球
前澤友作
當然也別太羨慕他們,億萬富翁的生活羨慕不來。但是,藝術家們早就把月兔帶到凡間了。2014年,荷蘭藝術家、「大黃鴨」的作者弗洛倫泰因·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為中秋節創作了大型裝置作品《月兔》,安置在中國臺灣的桃園。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月兔》,混合材料,2014年
這隻月兔長達25米,用紙、木頭和泡沫塑料做成,它的身體在風的吹拂下還會輕輕晃動,紙張沙沙作響。「中國的嫦娥和月兔的神話故事賦予了我靈感。」霍夫曼解釋道,「這隻月兔正躺著做夢、思考人生的可能和不可能,並創造出它自己的故事。」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月兔》,混合材料,2014年
在中秋節的晚上,兔子沐浴著月光,是不是也在看月亮上有沒有自己的影子呢?只可惜,桃園的一場意外大火將這隻月兔燒了個乾淨,終究它還是要回到月亮上陪伴嫦娥。
弗洛倫泰因·霍夫曼《月兔》,混合材料,2014年
月兔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縮影,更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年的中秋夜,說不定你真的可以在圓月中看見它的身影。
最後,時尚芭莎藝術祝大家十一快樂!中秋快樂!
監製 齊超
編輯、文 鄭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