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集團旗下子公司重慶重報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霞發表感言。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8日15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 記者 李嫋)二十次春秋更替,華龍人一路奮進未停歇;二百四十個月鬥轉星移,芯路歷程在眼前。一路走來,華龍人見證了華龍網的成長,華龍網更成就了華龍人的提升。12月18日下午,華龍網集團20周年媒體創新發布會上,20年親歷者代表、華龍網集團旗下子公司重慶重報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春霞發表感言,全文如下:
20年前,當我剛剛走出校門,走進正在籌備期間的華龍網———那是在較場口大元廣場的19樓,樓下,重慶日報社的辦公樓正在裝修——一張桌球臺上並排著擺放了七八臺電腦,牆上貼列印出來的新浪網、人民網等幾家網站的首頁圖片。當時,我壓根沒有想到,未來20年,我和這家企業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那時候,作為新聞專業的畢業生,我就想當記者。可我更想當晨報、晚報、商報的記者,因為出去採訪的時候,我不想面對這樣的問題:華龍網?什麼華龍網?華龍證券的網?華龍方便麵的網?每次聽到這樣的聲音,我都在心裡暗暗較勁:總有一天,當我報出華龍網的家門時,對方馬上就說:噢,華龍網啊,我知道我知道!
那時候,不僅羨慕紙媒,我還羨慕別人家的網站。2002年,因為要引進新的發布系統,我被派往天津北方網,用一周時間學習系統操作、網頁搭建。學習的最後一天,恰逢北方網建網周年慶典。我在慶典的歡場笑語中坐立不安:為什麼我們只能用別人家網站的發布系統?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技術就不能提供相應的內容發布支撐。
那時候,我還羨慕別人家有更多的推送渠道。2006年,騰訊推出QQ小彈窗,大渝網橫空出世;2008年,微博之站如火如荼,新浪重慶站落地火拼……我和小夥伴們探討,除了這張網,我們還能有啥延伸的渠道和平臺?
2007年,在北京,我向時任重慶市委書記汪洋同志提問:汪書記,你老是讓大家看《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我也看了,就是讓大家了解網絡嘛。那你幹嘛不讓領導同志多上上華龍網呢?汪洋同志笑著說:噢,你是華龍網的啊?我知道華龍網。一定會有更多的同志通過華龍網了解網民聲音的。今天,我會在小區業主群裡看到鄰居推薦到華龍網網絡問政平臺去反映問題;在外地出差時,遇到同行,他們會真誠地向我探尋華龍網頻頻獲得中國新聞獎的秘密。
2014年,我被派往華龍網旗下子公司華龍艾迪,我們推出了自主研發、全國領先的取證系統,如今,這套系統在包括中央網信辦、國家版權局等中央和地方企事業機關中運用;今天,200多位技術的同事各顯神通,「華龍芯」已經打通了內部多個渠道和平臺,並能為各終端用戶提供深度支撐。
20年,我輾轉了華龍網內容、行政、產業等多個部門;20年,我看到華龍網從一張網到多平臺的矩陣;從單一的內容展示到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融合媒體集團。20年,我從單純只會寫點「倒金字塔」到掌握營銷、人事、財務、流程設計、戰略規劃等複合管理技能;20年,我從當初那個採訪時不知該怎麼問出第一句話的小記者逐漸成長為部門負責人、一家公司的總經理——20年,一路走來,我見證了華龍網的成長,華龍網更成就了我個人的提升。20年,感謝你塑造了一個新的我,讓我不斷成長,給了我展示價值的平臺,使我找到了人生的坐標。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今天,我想對20歲的華龍網說:20年青春不曾錯付,期待與你繼續相伴!華龍網,加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