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文 | 科普 | 服務
每個人的肚子裡一直都在發出聲音,咕咕咕地直叫。腸胃蠕動時存在於內部的氣體和液體,流動時就會發出聲音,好比一個裝了半瓶水的玻璃瓶,一半是水,一半是空氣,稍有晃動便會有聲音。
區別在於,正常情況下肚子咕咕叫的聲音是聽不到的,反過來能聽到肚子咕咕叫時,就說明身體是存在問題的,問題也可大可小。往小了說,肚子咕咕叫反應出來的直接問題就是飢餓。人在餓了時,肚子就會發出聲音提醒人們進食,吃完東西後肚子就不叫了。
肚子咕咕叫和腸道有關係,那存在的問題自然是在腸道上。腸道不好時,人的消化就會出現問題,諸如消化不良之類的。消化不好時,食物不能在第一時間內被消化,累積在腸道中的食物將會被腸道菌群分解,產生出大量氣體,一方面使人放屁次數增多,另一方面就會造成咕咕叫的聲音,在走路、運動時會變得更加明顯。
也有可能是受了寒氣影響,當脾胃受了寒,同樣會影響到食物的運化。多數脾胃受寒的人肚子會感覺到脹脹的,平時會有噁心嘔吐等表現,口氣也會比較臭,放屁次數也可能增多,肚子咕咕叫之類的。
這兩種問題就算是比較大的問題了,存在於小問題和大問題中間的問題,則是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方面的。平時喜歡暴飲暴食、狼吞虎咽的人,在吃飯時就會攝入大量的氣體,而這些氣體進入到腸道裡面就會產生咕咕叫的聲音,放屁次數也會增多。在吃飯時攝入了過多含有蛋白質、澱粉的食物,如紅薯、土豆、碳酸飲料等。這些食物在被分解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氫等氣體,便會帶來放屁次數多且臭的情況。
在調理時就要針對原因進行調理,消化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吃藥來解決,而脾胃虛寒時則需要通過保暖來預防和調理,一方面每天可以堅持用熱水泡腳,或者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以調理的脾胃、驅散寒氣。為了加快食物的消化速度,飯後也建議百步走,以散步的形式走路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是飲食習慣方面的問題,自然要通過改變習慣來調理,吃飯速度不要太快,細嚼慢咽,咀嚼30次,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是非常有幫助的。含有大量澱粉的食物儘量不要吃,土豆、芋頭、紅薯、紫薯等都是如此,碳酸飲料、牛奶、果汁等飲品也應該少喝。
肚子總是咕咕叫,還經常放屁,潛藏在背後的原因是多樣的,可能只是簡單的肚子餓了,或者是飲食習慣方面的問題,但也不排除是脾胃方面的因素。如果通過飲食習慣等方法調理,並沒有見到好處時,就要聯想到存在於其背後的大問題,建議找消化科的醫生進行更為科學的調理或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