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顆蛋,但這種蛋不能吃

2021-02-12 神農時綱小課堂

雞蛋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食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能量物質,因此是非常好的營養食品。

但如果吃不對也可能暗藏健康危機。以下這些雞蛋,家裡有的就趕緊丟掉吧!

雞蛋在儲存、包裝及運輸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裂紋,這種雞蛋更易被細菌侵入,不宜食用。

這類雞蛋由於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的韌性變弱,就會粘附在蛋殼上。若貼皮處出現黑色,有異味,則不宜繼續食用。

雞蛋散黃的原因有二。一是運輸過程中會因震蕩導致蛋黃膜破裂,造成散黃;二是存放時間過長,一些微生物經蛋殼氣孔侵入蛋體,破壞其結構,導致蛋液稀濁,不宜食用。

雞蛋受潮,蛋殼的保護膜會消失,細菌易侵入蛋內發生黴變,若蛋殼上出現了黑斑點,不能食用。

說完了不能吃的雞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怎麼怎麼保存雞蛋呢?

蛋殼外的保護膜是水溶性的,用水過度清洗後,雞蛋存放時更易遭受細菌侵害而變質。

剛買來的雞蛋表面若是存有多種細菌,直接放入冰箱,會汙染冰箱環境,影響其他食材。而且若是冰箱中有細菌繁殖,也更容易造成雞蛋受染。

應該把雞蛋裝入乾淨的包裝中,再放入冰箱蛋架上保存。如果覺得雞蛋表面太髒,可用幹紙巾輕輕擦拭。

小貼士:大頭朝上,小頭在下存放有利於保證蛋品質量。

雞蛋是由雞的卵巢產出的,因此可能會含有沙門氏菌;而且沙氏門菌汙染的不僅是蛋殼,還可能會穿過蛋殼汙染蛋體,特別是那種破殼的雞蛋更是會大量的繁殖沙氏門菌。

因此,如果不將雞蛋煮熟,雞蛋中的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死,就非常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要防止因吃雞蛋而感染疾病,不僅要清洗乾淨雞蛋的外殼,食用之前更是要將其徹底煮熟或炒熟。這些細菌是不耐高溫的,只要煮沸8分~10分鐘,蛋殼內外的細菌都足以被消滅了。

生活中很多人只吃蛋白,蛋黃則將其扔掉。殊不知,其實蛋黃也是非常有營養的;一些人認為蛋黃膽固醇過高,食用了會影響健康。

但其實,食用一整個雞蛋完全不會有任何影響,而且可以更好的吸收雞蛋所富含的營養,如果吃雞蛋不吃蛋黃,其實就浪費掉了絕大部分的營養了。

煮雞蛋的話一般是在水燒開後繼續煮上5~6分鐘即可,如果煮的時間過長反而會使蛋白質凝固,從而影響消化吸收。煎蛋時火不宜過大,且時間不能太久,不然雞蛋變硬,不僅影響口感,還難以消化吸收。

雞蛋做法多樣,但要從其營養價值角度來說的話,水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衝蛋為92.5%,生吃為30%~50%。

因此,煮雞蛋才能更好的吸收其營養;不過需要注意細嚼慢咽,不然也是會影響消化吸收的。

而對於少兒來說,蒸蛋羹、蛋花湯更為適宜,更容易使蛋白質松解,從而使少兒更好的消化吸收。

① 蒸雞蛋羹

調配雞蛋液時,可以加入一些料酒,不僅可以去除掉雞蛋的腥味,還能使雞蛋羹的味道更加鮮美;而且,蒸雞蛋羹小孩和老人都能輕鬆吸收,不用擔心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

蒸製雞蛋羹時,要先用保鮮膜將碗密封住,可以防止蒸汽滴到雞蛋液中,這樣做出來的雞蛋羹會更加,美味。

② 蛋花湯

在湯滾的時候加幾滴醋,蛋汁入水即呈現漂亮的蛋花了;

③ 煮雞蛋

煮雞蛋時時間把握在8~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煮得太生,蛋白質沒得得到松解,這樣會難以消化吸收;而如果煮的過老,蛋白質結構由松變緊密,同樣會使其難以消化吸收。

雞蛋營養價值豐富,但食用雞蛋一定要知道其禁忌,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相關焦點

  • 每天吃一顆蛋的6大好處
    蛋可說是天然食物中最佳的蛋白質來源,生物利用率遠勝於多種食物(如牛奶、豆類、牛肉、乳清蛋白等),常吃不僅讓你能頭好壯壯(含有膽鹼) ,還能保護過勞的眼睛(含有葉黃素)吃雞蛋會影響膽固醇嗎印象中,蛋(Egg)與高膽固醇的關係深植於人心,而事實上,每顆蛋的確含有200 mg左右的膽固醇但值得注意的是,人體中的膽固醇主要是由肝臟製造(約佔七成),剩餘部分才是由食物中而來,而食物中多攝取的膽固醇並不會明顯影響到血液中的膽固醇(當吃下較多的膽固醇,肝臟會自動調整,減少合成,以保持身體膽固醇的恆定)而在2015
  • 美妝蛋——一顆不簡單的「蛋」
    作為精緻的豬豬女孩,應該每天都有化妝,那肯定會有大把的化妝工具,比如化妝刷美妝蛋和手。這裡化妝刷是老司機專屬操作,小白和普通妹子還是不推薦用的,至於手,很容易會塗抹不均勻,不過有的人用手上妝效果依然很好,這個看個人使用感受吧,怎麼方便怎麼來。
  • 一天只能吃1個蛋?空腹不能吃蛋?關於雞蛋的10個真相,一次告訴你!
    肉可以缺,蛋不能少。然而,蛋紅是非多,關於雞蛋,總會有很多謎之傳說……今天,我們就好好看一看,那些你信了多年的吃蛋傳說,到底是真是假。本文來源:騰訊醫典(id:Dr_TXyidian)我們從小到大都有被逼吃雞蛋的經歷,講真,每天一顆蛋,真的健康嗎?
  • 早餐吃蛋讓腦袋更清醒,如何吃蛋最健康
    我們天天吃蛋,你吃對了嗎?如何吃蛋最健康?蛋的名堂越來越多,活力蛋、福利蛋、機能蛋,讓人看得眼花撩亂,怎麼挑、怎麼吃才能吃出美味與健康?
  • 醫生每天吃8顆蛋,結果他的膽固醇...
    因為...兔子本來就是 草食性動物,飲食中不會吃到任何膽固醇,因此當他們吃進膽固醇後,身體不會啟動調控機制。但是人類的身體,每天都會製造1000mg-2000mg左右的膽固醇,相對來說,從膳食攝入的比例很低(20%)。而且,人類,及其他雜食動物,具有調節膽固醇水平的能力:當你吃得多了,身體就會少製造一些;當你吃得少了,身體就會多製造一些。
  • 醫生每天吃8顆蛋,結果他的膽固醇……
    關於雞蛋的料理無數,也有人提醒,蛋不要吃太多,否則會 膽固醇高…」結果造成美國膳食指南在1977年,在沒有任何有力科學證據支撐下,將膽固醇攝入建議量限制在每天300mg以內(相當於不能超過1顆蛋),直到2015年,才終於取消這個無理的限制。膳食指南為什麼要在沒具體科學證據的情況下,大力抨擊雞蛋?
  • 一顆茶葉蛋賣了六十六年,「阿婆茶葉蛋」的堅持!
    一顆茶葉蛋賣了六十六年 蛋裡面還可以吃到有淡淡清香的香菇味道,因為香菇是煮製程中的重要添加物,所以香菇不賣,越是不賣,就有越多人認為鍋裡的香菇才是最美味的,非賣品的神秘更添加茶葉蛋的名氣。 因為阿婆茶蛋太受大陸客歡迎,日月潭風光管理處特意為阿婆茶蛋設計了一個簡易的木製攤位,沒想到這個簡易小攤兒幾乎每天都會排很長的隊,意外成為火爆的觀光景點,以至於鄒阿婆如果要休假,還得事先向政府「報備
  • 在桂林,沒有一顆蛋是不好吃的!
    這家開在雉山路的螺螄粉店,看招牌就知道有些年頭了,每天早上七點就開始營業了,生意一直不錯,總要忙到晚上八點鐘!來著吃粉的都是附近的居民還有還有回頭客!一顆小小的雞蛋,在這一間不足30平的小店裡,擁有了神奇的魔力般,成了吃粉食客的必搭。
  • 【健康】醫生每天吃8顆蛋,結果他的膽固醇...
    結果,他在自己的實驗室研究了半天,發現的卻是:不管餵給志願者多少的膽固醇,甚至是每天2000毫克(相當於15顆雞蛋)的巨量膽固醇,受試者血中的膽固醇依然,紋風不動。也就是就算你一天吃15顆雞蛋,對你的總膽固醇影響不大。到了1955年,安塞 · 基斯已經放棄這個假說,並認為沒必要再討論這件事(然後轉向抨擊飽和脂肪)。
  • 老師說蛋奶不能吃
    2、蛋、奶不能吃(老人、孕婦都不能)3、素火腿,素雞,素排骨,素鵝肉,素螃蟹,素蝦,素羊肉,素牛肉,素魚,素魚丸都不能吃。4、素料不能吃,除了蒟蒻粉,麵筋,豆包做的。5、素鳥魚子,奶酪不能吃。6、有加蛋,有乳酪的麵包及Pizza〔披薩〕,不能吃。7、凡是跟乳酪有連接關係的都不要吃。8、用到Butter〔牛奶油〕,就少吃。
  • 不想上班的小心思,居然被一顆蛋看穿了
    不行我要振作,決不能這樣虛度一天↓小劇場最後還有一個「今日之懶」環節,每天發表一句犯懶宣言。比起色慾,還是食慾強啊等等,有一種膝蓋中了無數箭的感覺是怎麼回事!吃了就會犯困的餅乾;更無力的是,在日本,懶蛋蛋小劇場每天早晨6點54分播出。觀眾一邊聽懶蛋蛋發牢騷一邊吃早飯,吃完了,就算心裡有幾萬個不樂意,該上的班還得上。跟你我一樣。。。
  • 膽石症一吃蛋就有疼痛的症狀?能不能吃蛋醫生這樣說
    在臨床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膽石症的病人,吃了油煎雞蛋或蛋炒飯後,突然出現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甚至誘發膽絞痛、膽囊炎等。因此,許多病人都認為雞蛋容易誘發膽結石而望蛋生畏,只敢看看不敢吃。那麼,膽囊疾病的病人能不能吃蛋呢?蛋與膽結石究竟有沒有關係呢?蛋與膽石症的「羈絆」根據研究發現,正常人食用經油炸過的雞蛋後,可以刺激十二指腸及空腸黏膜,釋放出一種膽囊收縮素。
  • 為什麼每天只能吃一個蛋
    為什麼每天只能吃一個蛋 最營養的烹飪方法: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
  • 一天只能吃一顆蛋?破解雞蛋的4大迷思
    許多人到現在仍有每日只能吃一顆雞蛋的迷思,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雞蛋含有葉黃素、卵磷脂、蛋白質等營養素,吃蛋的數量並不會影響到心血管疾病,由美國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研究更指出,連續12周每天都吃3顆雞蛋,竟可減少18%的壞膽固醇(LDL)。
  • 每天一個蛋,從頭補到腳!但不能這樣吃
    早上吃個雞蛋,對用眼過度的電腦族也大有益處。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他們從雞蛋、核桃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
  • 【健康生活】啡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雞蛋,幾乎已經是每天人人必吃的食物之一,且大量應用在許多食品當中,包括麵包、蛋糕、布丁..等等,但市面上的蛋種類多元,你知道怎麼挑好蛋嗎?紅蛋一定比白蛋營養?雞蛋的迷思一:大家說的挑蛋方式都不一樣,到底怎麼挑才正確?A:購買時應挑選蛋殼硬、乾淨、無裂痕及破損、無不正常氣味的。
  • 白煮蛋、荷包蛋、茶葉蛋、蒸蛋...「一天吃一隻蛋」怎麼吃更有營養?
    大家都知道每天吃一個雞蛋對身體好,每天吃一個蛋似乎已成為了多數人的習慣,雞蛋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胺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是一種理想的天然補品。但除了白煮蛋外,還有哪些能最大程度保留雞蛋營養的做法呢?
  • 一蛋一世界,一顆蛋的千百般變化
    我自己常常煮雞蛋吃,就是白煮蛋,不過在時間上玩兒花樣:煮的時間短燜的時間長,蛋清嫩;煮的時間長而不燜,則蛋清稍老,蛋黃流動;煮燜各半,則完美矣。吃的時候可以淋老抽,磨一些黑胡椒,甚至來上一小勺辣醬,每次必定吃下兩個。
  • 一天只能吃1個蛋?空腹不能吃蛋?關於雞蛋的10個真相,速看!
    肉可以缺,蛋不能少。然而,蛋紅是非多,關於雞蛋,總會有很多謎之傳說……今天,我們就好好看一看,那些你信了多年的吃蛋傳說,到底是真是假。不要吃太多雞蛋很多人擔心雞蛋中膽固醇含量太高,每天嚴格控制攝入量,早上吃完水煮蛋,中午不敢點番茄炒蛋。其實大可不必。人體血中膽固醇80%~90%是人體自身肝臟合成的,只有10%~20%來自食物。
  • 蛋類營養豐富,但是有些蛋不能吃要扔掉,不正確的吃蛋方法要擯棄
    這種蛋因儲存時間過長,蛋黃膜由韌變弱,蛋黃緊貼於蛋殼,若局部呈紅色還可以吃,但蛋膜緊貼蛋殼不動的,貼皮外呈深黑色,且有異味,就不宜再食。  由於細菌侵入蛋內大量繁殖,產生變質,蛋殼烏灰色,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而蛋內的混合物呈灰綠色或暗黃色,並帶有惡臭味,則此蛋不能食用,否則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