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14: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周天甍 腎上線
你是不是聽到很多人數落粗糧的「幾宗罪」:
「粗糧,腎友得忌口」;「粗糧劣質蛋白多,加重腎負擔!」;「粗糧磷高,鉀高!」更有甚者,還得加上「粗糧有毒,千萬別吃」這類誇張字眼嚇唬腎友。
「乍一聽」好像是這麼回事,但作為專業的腎病科普平臺,腎上線當然不會讓大家止步於「乍一聽」。
今天,咱們就請腎上線專業營養師,美國塔夫茨大學臨床營養學碩士周天甍和大家一起,仔細地品一品!
加了粗糧後,
蛋白質、鉀、磷的真實數據
首先要承認,粗雜糧沒有經過深加工,很多營養物質,比如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都比細糧要豐富。小米、黑米、薏米、糙米、紫米、玉米、高粱、大麥、燕麥、蕎麥、莜麥等粗糧中的鉀、磷、蛋白質,與同等量的精米精面相比,確實高。
但重點就在於,咱也不是全吃粗雜糧當主食,不是嗎?無論怎麼吃,咱們都要有量的概念。
在這裡,就幫大家舉例搭配幾個「雜糧方子」,也讓大家直觀地感受一下,普通主食和低蛋白主食中加一些粗糧,到底對營養素的攝入有多大的影響,會不會給腎臟平添很大負擔!
註:均為食物生重,不是煮熟後的
慢性腎病1-2期腎友,可以看到,用一部分粗糧替換精米精面之後,總的蛋白質含量相差無幾。鉀和磷的含量,雖然相比之下是高了一點,但是這部分腎友飲食中本身無需刻意限制,除非是自身存在血鉀、血磷問題。
而對於要吃低蛋白主食,3-5期腎功能不全的腎友,搭配了一部分粗糧全穀物後,仍然屬於低蛋白主食(一般定義為每百克的蛋白質含量小於2g),與普通米麵相比優勢明顯。在鉀、磷方面,搭配後的主食也是屬於低的了。每天這麼吃2頓,對血鉀、血磷不會有什麼特殊的影響。
仍有擔心的腎友們,還可以採取將雜糧米提前浸泡一晚的方法,額外去掉一部分鉀、磷。(雜糧面就不要浸泡了...)
粗雜糧不是「毒藥」!
粗糧不僅可以吃,而且對腎友好處還不少。
全球頂級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最新的腎病營養管理綜述中,不僅沒有反對腎病患者吃粗糧,而且鼓勵大家日常生活中,主食應該適當增加一些雜糧粗糧。
主食粗細搭配,可以改善腸道益生菌的生長,減少便秘,能夠減少磷、尿素和肌酐等代謝廢物的產生。
粗糧,適合吃多少?
如果你的腎功能仍屬於正常(CKD 1-2期),飲食無需太多限制,粗糧的量可以更多些。將粗糧米麵代替大約1/3的普通米麵,每天可以吃到1-2兩粗糧。
腎功能不全的腎友,像表格舉例的一樣,用粗糧代替大約1/5的主食,全天總的粗糧米麵攝入量控制在1兩以內就可以了。
最後,給大家一個小建議
統一配比混合,分次定量取出。
具體怎麼操作呢?大家可以準備一個專門的「雜糧罐」,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挑好雜糧,一次多準備一些,算好配比並與精米精面混合好,存放在罐子裡。每次煮飯、熬粥或做麵食時,再定量取出事前配比好的。過段時間等這罐吃完了,還可以再換一個配方。
PS:將適量的粗雜糧跟普通精米精面,或低蛋白米麵搭配著吃,真香!碼字不易,覺得文章好,別忘了給咱們營養師周天甍點個在看和轉發支持一下吧!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粗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