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海外中心:已累計完成101個重點國別報告及專題研究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成立4年來,已累計完成101個重點國別報告及專題研究的智庫產品,連續發布了海外農產品市場監測報告,建成了以農業對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為核心,以同名微信公眾號、海外農業觀察、海外農業研究大會為支撐的發布平臺。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說,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和農業對外合作戰略需求,初步建立了數據密集型農業戰略決策、基於大數據的農業全球化模型和知識密集型農業智庫服務三大支撐體系。海外中心未來將繼續大力建設大數據平臺,開展海外農業信息監測和數據挖掘研究,不斷完善大數據支撐的智庫建設,成為專業智庫和前沿技術支撐的農業對外合作助推器。

12月14日,第四屆海外農業研究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內外農業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作了學術交流分享。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彭廷軍在會上表示,農業是民生之本,是多雙邊交流磋商的焦點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經貿、科技合作的重要領域。他表示將繼續不斷完善農業多雙邊交流磋商機制,優化農業領域外商投資環境,健全農業對外合作的融資、保險、信息、人才等服務體系,打造更多國際化、品牌化的投資、貿易、科技合作促進平臺,為企業和科研院所等開展對外合作創造機會、提供支持。

據介紹,此次大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農業科學院海外農業研究中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承辦,200餘名代表參加現場會議,6000餘人觀看了網絡直播。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動態| 「區域與國別個案研究方案的新探索:中國柬埔寨研究的過去...
    2020年11月21至22日,「區域與國別個案研究方案的新探索:中國柬埔寨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順利舉行。許教授今年已87歲高齡,是柬埔寨歸僑,從中大歷史系畢業後留校工作。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建立以後,他將研究領域從歷史擴展到東南亞和華人華僑問題研究。許教授曾任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所長。許教授著作等身,是新中國柬埔寨研究奠基人之一。
  •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
    上外一周發布 | 翻譯研究院成立,區域國別研究田野調查研討會,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升旗儀式....10月17日,上海外國語大學第三屆「區域國別研究的田野調查案例」學術研討會召開。校園
  • OCAT研究中心新書發布 《世界3: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
    這樣的變化,伴隨著80年代後國際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往來日益頻繁,全球化領域中興起的「中國藝術史研究」引起廣泛關注,同時也為中國藝術史研究的「海外」背景帶來新的語境。期間,中國藝術史與整個藝術史及文化研究的關係不斷隨著時間和地點的推移發生轉變,產生了新的思想。
  • 回顧:2019中資承包商海外電力新籤五大重點國別,孟加拉蟬聯第一
    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統計,2019年我國企業海外電力新籤排名前五的重點國別如下:2019我國企業電力項目海外新籤重點國別孟加拉國,連續兩年成為我國企業海外電力項目新籤額最多的國家。2019年我國企業在孟加拉國新籤電力項目總計23個,籤約金額60.7 億美元:其中火電項目10個,籤約金額58.8億美元;輸變電項目12個,籤約金額1.7億美元;新能源項目1個,籤約金額1118萬美元。以下為2019年中資承包商在孟加拉新籤中標重點電力項目:1.
  • 關於申報中國科協「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專題研究的通知
    為支撐中國科協「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基於新時期科協組織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挑戰,聚焦科協組織靶心,圍繞科協組織「十四五」時期在政治引領、公共服務、組織賦能方面,重點設置15個專題課題(附件1),擬採取申報評審方式公開遴選專業機構開展專題研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中國農科院背書,「Honey&Gift」打算用蜂膠做「國貨」藥妝品牌
    無論是歐美還是中國,醫院的皮膚科總是最熱門的科室之一。美圖發布與2018年初發布的《2017中國女性皮膚問題研究報告》顯示,90%的中國女性面臨或多或少的皮膚問題困擾,皮膚科的就診率從2017 年達到 31%。
  • 塔山南路完成工程量85%,煙臺城建重點項目曬2019成績單
    2019年初,市區共安排城建重點項目83個,年度投資253.5億元。根據10月28日市政府專題會議精神,將2019年市區城建重點項目調整為90個,年度計劃投資200億元。截至目前,完成年度投資201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1%。其中,楚秀東路北段、市區景觀照明建設、牟山北街等10個項目提前完成年度計劃,塔山南路、華盛路西段等11個項目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
    12月5日,由中國通信學會光通信委員會組織編審、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牽頭完成的《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在四川成都舉行的「2020中國信息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獲得熱烈反響。   在量子領域,研究人員通過在矽光晶片上集成數百個光量子器件已研製出集成度最複雜的光量子晶片,實現了高維度、高精度、高穩定性和可編程的量子糾纏、量子操控、量子傳輸和量子測量。
  • 中國農科院「十三五」期間取得338個植物新品種權
    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海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日前在中國農科院脫貧攻堅與成果轉化工作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獲得有效發明專利2964件,取得植物新品種權338個,新獸藥、新農藥46項,推廣新品種300餘個、新產品700餘個、新技術200餘項,這些成果的推廣運用有效支撐了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植物新品種權是指完成育種的單位或個人,對其授權的品種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權。
  •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網絡安全報告》首次新增「網絡掃描行為專題分析」,安恆提供內容支持
    其中,安恆信息基於安全數據大腦的威脅情報數據,為《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網絡安全報告》提供了《2018年網絡掃描行為專題分析》(第2.6節)的內容支持;基於先知雲監測平臺的監測數據統計,提供《網頁篡改監測情況》(第5.4.2節)的數據支持。
  • 鄉村振興·東營策|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基地:從吃飽到吃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苟金鈴 東營報導2018年11月,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與東營市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共建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基地,設立了中國農科院東營耐鹽作物研究中心,圍繞鹽鹼地農業、綠色生態、種業創新等方面開展中紫水稻、小黑麥、糯玉米、大豆、苜蓿等課題研究。
  • 關於上報《畜牧業發展中心2019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評...
    >縣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現將《畜牧業發展中心2019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評報告》隨文上報。2019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自評報告 (2)二是加快推進重點項目。霍壽黑豬保種取得進展,已建立8個家系,近150頭母豬的保種場1個,由安徽省浩宇牧業有限公司實施的中央投資400萬元安徽省霍邱縣淮豬(霍壽黑豬)種質資源場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皖西麻黃雞(霍邱麻黃雞)核心群存欄規模達到4.2萬隻,存欄祖代種雞12.8萬套,並已成功獲批「地標產品」。
  • 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年度優秀公益研究報告」入圍展示
    8、《24個「無煙城市」控煙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公益行動報告》 發布機構: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北京市控制吸菸協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控制吸菸協會控煙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 內容簡介:8月15日,《24個『無煙城市』控煙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公益行動報告》發布。
  • 《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中國新媒體年鑑2019》發布
    11月19日,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在湖南長沙開幕。本次大會將以「守正聚力 創新共融」為主題,大會發布《中國新媒體研究報告2020》《中國新媒體年鑑2019》等新媒體行業發展最新研究成果。
  • 2020年版中國纖維板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年版中國纖維板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我國纖維板生產起步於20世紀**年代,發展於**年代,起飛於**年代,進入21世紀以來,纖維板產量大幅度增長,**年首次突破2,000萬m**到**年的4,954萬立方米。從各省市的產量來看,**年河南省纖維板的產量達698萬立方米,比**年增長44.87%,佔全國總產量的 14.09%。
  • 《加拿大藍皮書:加拿大發展報告(2020)》發布
    中國網12月21日訊 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加拿大藍皮書:加拿大發展報告(2020)》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辦。藍皮書由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負責組織編寫。
  • 京港洽談會線上開幕;截至9月香港在北京累計投資超1022億美元
    截至2020年9月,香港在京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7077個,佔全市36%;累計實際投資1022.3億美元,佔北京全部實際利用外資52%,位列來京投資國別(地區)第一。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京港洽談會是京港兩地交流溝通的橋梁紐帶和合作發展的重要載體,迄今為止已舉辦了22屆,推動兩地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大唐懸疑錄》被評為「2017海外館藏影響最廣的中文圖書」
    日前,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社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聯合發布了「2017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由著名懸疑作家唐隱創作的文化懸疑小說《大唐懸疑錄:蘭亭序密碼》(以下簡稱《大唐懸疑錄》)入選「2017海外館藏影響最廣的中文圖書排行榜」。該報告基於第三方客觀數據的專題效果評估,得到了中國出版界的主管部門以及眾多出版社的高度評價與積極響應。報告的發布,既是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導意見》的嘗試和努力,也是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極有價值的實踐探索。
  • 上海區級融媒體中心客戶端開通首個英語頻道,啟動全球傳播實訓基地
    此外,「上海松江」融媒體客戶端推出英語頻道,內容涵蓋松江風土人情、文化旅遊、投資環境等方方面面,英語頻道的推出擴大了松江城市形象的對外傳播渠道,讓外籍人士有了一個更深入了解松江的平臺,這也是全市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推出的首個英語頻道。
  •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發布:網絡上的「女孩力量」已不容忽視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常務副主任劉俊彥在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上發布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度重點課題研究成果。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中國青年網延安10月27日電 (記者 張炎良 特約記者 馬慧娟) 「女性青少年群體匯聚網絡,表現出比男性更積極、更主動的姿態,投入到網絡流行文化的生產、傳播、消費和再生產中,網絡上的『女孩力量』已經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