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在醫學上被稱為高粘稠血症,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健康成年人大概有4~5升的血液量,其主要成分有血漿、血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而血液的粘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血細胞比容,血漿蛋白含量,血流切率等。
血液粘稠有何危害?
血液出現粘稠,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毛細血管,它會導致毛細血管發生堵塞,從而出現末端組織缺血缺氧,引起一系列症狀表現,如手腳冰涼,視力模糊,晨起頭暈等。
血液粘稠易誘發動脈硬化,由於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導致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等物質沉積在血管壁,從而造成動脈硬化。
血液黏稠是血栓的「前兆」,當血液發生粘稠,血管壁容易吸附脂肪、膽固醇以及鈣等物質,時間一長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脫落可能引發心梗、腦梗、肺栓塞等疾病,嚴重威脅生命健康。
當血液變得粘稠,身體有何表現?
晨起頭暈。正常情況下經過一夜的休息,晨起後應該非常清醒以及充滿精神的,而血液粘稠可導致晨起頭暈、不清醒,思維遲鈍,直到飯後才會有所緩解。
午後犯困。主要表現為吃完午飯後嚴重犯困,只有通過睡眠才能緩解,否則整個下午都會無精打採。
陣發性視力模糊。表現為視力一會清晰一會模糊,主要由於血液粘稠導致視網膜供血異常所致。
下蹲呼吸困難。血液粘稠導致血液循環不暢,下蹲時回心血量減慢以及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呼吸困難。
血液粘稠怎麼辦?4個方法稀釋血液,給血管「上保險」
水分攝入很重要
對於血液易粘稠的人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喝水,多喝水能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尤其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導致體液丟失過多,容易出現血液粘稠。建議每日進水量不少於1500毫升,分多次少量飲用。
運動必不可少
通過運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血液的正常運轉。運動還能夠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從而降低血液黏度。因此建議血液粘稠的人群日常進行低中度的有氧運動,運動期間要注意防曬以及及時補水。
清淡飲食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建議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飲食,嚴格控制油脂的攝入,烹飪食物儘量避免油炸,多選擇水煮或清蒸。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糧。
合理用藥
對於血液粘稠度過高的人,或者合併有高脂血症的人,一定要及時幹預,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用藥,能起到很好的降血脂,疏通血管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關於血液粘稠的相關知識,如果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