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若有「2黃2紫」,說明血液變黏稠了,做好3事或稀釋血液

2020-12-11 靜兒健康談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促使血管疾病爆發的眾多因素中,血液粘稠一定脫不了關係。一旦血液粘稠度增加不能及時將緩解的話或引起的心、腦、肺、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造成缺血缺氧,從而導致冠心病、腦梗死、腎衰、阻塞性肺病的發生。

血液變黏稠了身上會有哪些異常呢?可能大家知道比較多的是頭暈、犯困、胸悶、氣短、麻木等異常表現,其實除了這些表現,身體某些地方顏色改變也能看出血液是否變黏稠了,你知道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身上若有「2黃2紫」,說明血液變黏稠了,做好3件事,或稀釋血液!

嘴唇發紫

對於一些血液粘稠度較高的人而言,可能會伴有紅細胞增多的症狀。那麼表現在表面的現象就是嘴唇可能會出現發紺即呈現為青紫色的情況。

舌下青筋發紫

健康的人舌頭下顏色的青筋比較淡,若舌頭底下的青筋突然發生了變化,顏色變紫甚至變黑,並且比以前粗了,還鼓出來,這很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心腦血管系統發生了異常,很有可能是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淤血,儘量的及時就醫,進行檢查。

黃色小腫瘡

若在你的腳後跟、大腿和胳膊肘等位置發現鼓起了,多為黃色,表面光滑的小腫瘡,這可能在警告你體內的膽固醇偏高了。膽固醇高肯定是跟血液粘稠有關的,血壓黏稠正是由於膽固醇高而導致的。

眼瞼出現黃色瘤

正常人的眼瞼部位是不會無緣無故長黃色的瘤,一般只有在血脂過高的情況下,局部脂肪物質堆積,才可能會導致黃色瘤形成。血脂高的人更容易發生血粘稠,是血液粘稠的一個因素。若在你的眼臉位置找到這樣的黃色瘤,要提高警惕,或是血液粘稠的表現,有必要去醫院化驗血脂,血糖,並進一步尋找血脂增高的病因,積極幹預。

對於血液黏稠增加之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久站、久坐、久躺)都是會導致血液流動速度減慢,血液之中凝固因子容易積累,若在你突然改變姿勢的時候,這個栓子就會很容易脫落,引起後果嚴重的肺栓塞以及心腦梗塞。血液黏稠的人要讓自己動起來,可以有效促進膽固醇的排洩,同時將體內多餘的脂肪消耗掉。這樣不但可以控制體重還會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科學的飲食

經常攝取高脂肪,高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很容易使得血液變得黏稠。日常生活我們要做到科學飲食,避開這些容易導致血液粘稠的食物,這樣才能夠讓血液循環保持正常。最好是以蔬果為主,粗細糧搭配著吃。一周可以找一天,周六或周日,讓自己適當的餓一下,可以早上一片麵包,中午一個蘋果或者梨,然後運動。這樣堅持下來,血液就會變得比較正常。

釋放壓力

壓力過大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縮。血管一收縮血液循環就受阻。但是我們生活中的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做到有壓力就要以各種方式儘快排散出去,比如聽歌,玩遊戲,打球,散步,大笑,找朋友傾訴等等,每天要讓自己的心情爽朗沒負擔,這樣不但血液不容易變黏稠,還可以預防亞健康。

祝你健康!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它們是「天然的血液稀釋劑」每天喝一點,血液不黏稠
    血液,是幫助人體運輸營養物質的主要介質。一旦血液變得黏稠,血液流速就會變慢,從而給身體運送養料的速度也會變慢,臟器便會缺乏血液濡養,進而誘發多種臟器問題。血液變得黏稠後,會加速動脈硬化,最易形成各種「栓子」,進而誘發心梗、腦梗等,對身體危害極大。如果你有下面這7個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血液黏稠!
  • 血液粘稠有徵兆,5個症狀若出現,提醒血液太稠了,3個方法能稀釋
    3、肢體麻木血液粘稠導致血液循環受阻,而四肢對血液流動的敏感度更高,因此當血液供給不足時,就會導致四肢出現麻木感,皮膚發涼等症狀。5、午後犯困血液黏稠可導致午後犯困的現象,主要表現為吃完午飯後非常困,必須通過睡覺才能緩解,否則一下午都會無精打採。這種情況到了晚餐後就會明顯不同,患者會表現出明顯的精神亢奮,神採奕奕。血液黏稠應該怎麼辦?
  • 晚上睡覺時若有3個表現,或是在提醒你:血液已經「黏稠如粥」
    晚上睡覺時若有三個表現,或是在警告你:血液早已「黏稠如粥」1、睡覺時手腳冰涼有人睡覺時會手腳冰涼,甚至會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這時你該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你的血管可能已經出現堵塞。血液循環受阻,導致末端器官供血不足,手腳就會冰涼甚至發麻。
  • 血液黏稠「全寫在臉上」,臉上有4個表現,你血液或已黏稠如粥!
    很多中老年人,常會說到血液黏稠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視的,血液黏稠,危害非常大,越是黏稠的血液,說明裡面含有的沉澱很多,容易在血管壁上粘附,或引起血管變性。臉上有4個表現,血液或已黏稠如粥1、頭暈頭痛血液粘稠的情況下容易對健康造成威脅,如果短時間內總是感覺到頭暈頭痛,有可能是血液太過粘稠引起的,因為大腦想要維持正常功能,需要有足夠的血液和氧氣的提供,這樣才能促進大腦組織和神經的健康。
  • 身體出現5大症狀,說明血液越黏稠,不能拖,該降血脂了
    身體出現5大症狀,說明血液越黏稠,不能拖,該降血脂了1、面部發紅一般健康的人,血液循環良好,面色紅潤,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面部異常的發紅,就要小心了,排除生理因素,很大部分是因為血管疾病造成的。當血管內的血液太過黏稠時,血液循環速率就會變慢,導致面部發紅,發生這種情況,最好去醫院做一下檢查。
  • 血液黏稠是血栓的「前兆」,4個方法稀釋血液,給血管「上保險」
    血液粘稠在醫學上被稱為高粘稠血症,是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健康成年人大概有4~5升的血液量,其主要成分有血漿、血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而血液的粘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血細胞比容,血漿蛋白含量,血流切率等。血液粘稠有何危害?
  • 5個信號通知你「血液黏稠」!用好這些血液「稀釋劑」,血液流暢、預防血栓
    它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導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變慢,比如:紅細胞、血小板、蛋白成分等,而高血脂只是導致血液黏稠的其中一個因素。對一般人而言,即使體檢報告顯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特別治療。但對於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如果出現血液黏稠,則要及時就醫幹預,以免形成血栓,引發嚴重後果。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也是有生物鐘的,血液黏稠度在生物鐘的調度下此起彼伏。
  • 血液粘稠易得血栓,危害不小!「稀釋血液」就用這5招
    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於黏稠,導致血液循環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有些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出現短暫性模糊,嚴重時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該情況普遍發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這是因為血液流通不順暢,營養物質和氧氣不能及時供給視神經,導致視神經和視網膜暫時性缺血缺氧,醫學上稱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 5個信號通知你「血液黏稠」!用這6招讓你血液流暢、預防血栓
    首先,血液黏稠並不等於高血脂。血稠是血液黏稠的簡稱,醫學上叫高黏血症。它是指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導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液流速變慢,比如:紅細胞、血小板、蛋白成分等,而高血脂只是導致血液黏稠的其中一個因素。對一般人而言,即使體檢報告顯示血液黏稠度升高,也不用特別治療。
  • 這兩個部位「越紅」,說明血液越黏稠,發現就不要拖,儘早清血管
    眾所周知,血液不斷地循環流動,才可以提高身體的代謝速度,給身體各器官輸送氧氣、營養物質等,以維持健康、維持生命。但並不是每個人的血液流動都那麼順暢的,尤其是中老年人,出現血液粘稠也是常見的事。如果血液粘稠度比較高,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帶來的麻煩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心腦血管類的疾病,對健康的危害極大。這兩個部位「越紅」,說明血液越黏稠,發現就不要拖,儘早清血管1、面部發紅面色紅潤,常被人們視為身體健康、氣血充足的象徵。
  • 身體如果出現這5個症狀,可能說明你的血液出現黏稠的情況了
    導語:如果你血液裡面的油分很多,那麼血液中上半部分的血清就會很渾濁,也就是說明你的血液黏稠非常的嚴重,如果你不注意,當血液黏稠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你血液便會出現凝結凝固的現象,導致你的血液不能在你的血管裡面流很順暢的循環,從而造成血管栓塞或者部分器官缺血缺氧的現象,還可能會造成一系列的例如腦血栓
  • 女子從不碰肥肉,血液卻黏稠如粥,醫生:或和炒菜用的油有關
    血液是否黏稠直接影響到整個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血液黏稠,血液循環速度就會減慢,會增加血管的壓力,血液難以及時供給到各個器官,就容易缺血缺氧,還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容易誘發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為什麼會變黏稠?
  • 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有「2紫2痛」,若沒有,說明心臟很健康
    一個心臟健康,身體才會受到血液的滋養;如果心臟不好,那麼身體也會顯現出各種病症。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有「2紫2痛」,若沒有,說明心臟很健康【2紫】1、嘴唇紫如果一個人的唇色,突然變深,呈青紫色,排除凍得發紫外,就要注意心臟了!因為這種紫色嘴唇,一般是心臟疾病的前兆。通常是因為血液循環不佳所致,易患心臟病、貧血,還會有中風的傾向。
  • 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會有「2紫、2痛」,若沒有,說明心臟比較健康
    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會有「2紫、2痛」,若沒有,說明心臟比較健康! 【2紫】 1、嘴唇紫
  • 早上起床後出現「3怪像」說明血液「粘稠如粥」,願你一個都沒有
    而今天我們要來說的就是關於保護血管的那些事。早上起床後出現「3怪像」,說明血液「粘稠如粥」,願你全無!(一)、昏昏欲睡。經過一夜的休息,按照道理來說精神應該非常飽滿,大腦十分清醒,但是如果是血液黏稠的朋友,因為血液流通不暢,早晨起床就會感覺自己的腦袋十分暈乎,還有睡覺,但是吃過早飯之後人又變得特別精神,那麼就要注意自己的血液黏稠情況了。
  • 血液黏稠要喝水,怎么喝是正確的?還有哪些方法能改善黏稠?
    很多中老年人,常會說到血液黏稠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視的。血液黏稠,危害非常大。越是黏稠的血液,說明裡面含有的沉澱很多,容易在血管壁上粘附,或引起血管變性。諸多嚴重疾病,像是腦卒中,心梗,都跟血液黏稠有一定關係。改善血液黏稠,方法是比較多的。人們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多喝水。喝水確實是比較有效的措施。
  • 血液黏稠的4個信號,很多人沒注意血管就堵了!
    很多人等到出現血栓了,才知道自己血液黏稠。專家提醒,血液粘稠往往是血栓的第一步!其實出現以下四個信號,就說明體內血液黏稠度可能偏高了!尤其是中老年人,千萬小心!人體下蹲時,回到心臟的血液減少,加之血液過於黏稠,導致血液循環不足,氧氣與二氧化碳不能完成交換,從而引起呼吸困難、憋氣等機體缺氧現象。 有些人平時視力還可以,但常出現短暫性模糊,嚴重時甚至突然看不清東西,該情況普遍發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身上。
  • 冬季,血液易黏稠,這6個行為,再難也要改,越早知道越好
    空氣溼度較低,人體消耗水分多,若不重視喝水,易造成血液黏稠。 一旦血液粘稠度增加,會導致血液流速減慢,更容易形成血栓,誘發中風。 這也是冬季中風高發的一個誘因,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預防血液粘稠。
  • 血液變得粘稠,人會有什麼感覺?身體出現3種不適,及時就醫
    血液在人體內的作用大家都明白,承擔著運輸氧氣以及營養物質的作用。但是這種重要的物質出現異常時,人體也會很快地感知到不適,及時的就醫治療。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當血液變得黏稠,人會有什麼感覺?身體出現3種不適,需要及時就醫。
  • 血液粘稠的人通常有3個異象,快自查一下,日常牢記4點,護血管
    3、四肢麻木許多人在早上起床以後四肢麻木,並且有腫脹的感覺。因為四肢離心臟是最遠的,也最容易血液循環不暢。如果再加上血液粘稠的問題,四肢就會經常麻木。大家可以檢查一下,可以按壓一下自己的大拇指,如果大拇指變白了,並且會變紅,這個過程發生的非常快,就說明血液比較循循環暢通,如果遲遲的沒有辦法變紅,就說明血液循環出現問題,血液不流暢了。怎樣解決血液粘稠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