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棉花時怎樣才能保證棉花質量呢?
近年來,許多棉農由於採摘方法不得當,採摘的棉花品質差、雜質多、銷售難、價格低,嚴重影響了棉農應有的經濟收益。那麼,棉花應如何提高棉花採摘質量呢?
第一,要適時採摘。棉花吐絮後,若採摘過早,棉花纖維尚未充分成熟,產量和品質降低;採摘過晚,棉絮經風吹日曬,會降低纖維拉力,色澤受到汙染,也會降低棉花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成熟的棉絮遇雨後,棉殼、棉葉、包葉的色素都會汙染棉纖維,使潔白的棉纖維出現陰黃、陰紅、灰白的斑點等。如果遇到連陰雨,還會造成黴爛變質。因此,要注意天氣預報,搶在雨前採摘棉花。同時還要及時採摘下部已發黃的老熟桃,避免降低棉花質量。
第二,防止「三絲」。
「三絲」是指混入棉花中的異性纖維,包括化纖絲、麻棕絲、毛線頭、塑料紙、編織袋絲、動物毛髮等雜質。
由於「三絲」與棉纖維性質不同,在紡織印染過程中易出現缺陷,嚴重影響了紗和布的質量。為保證棉花質量,為防止這種情況,採摘棉花時,一方面採摘人員一律戴白色棉布帽,防止人發不慎落入棉花中;另一方面,裝棉花用的袋子,一律使用純棉布加工製作;在晾曬棉花時要儘量遠離家禽。
第三,採摘棉花時,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開採摘,分開晾曬,分開收存,不能混在一起,以便分級出售;採摘棉花時要把棉花殼裡掏淨,棉枝上拾淨,落在地上的撿淨,棉葉、枝、稈去淨;採摘棉花時還要注意,不帶草籽、不帶棉殼、不帶髮絲、不帶化纖品、不帶動物毛、不帶雜物。
第四,噴藥催熟。
對貪青晚熟和種植偏晚的棉花,要及時用乙烯利催熟,施藥時間要掌握後期大部分棉鈴長到40天以上,初霜前15到20天、氣溫在20℃以上進行噴藥。噴藥時要選擇無雨的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噴藥後遇雨要重噴一次。棉花良種繁殖田,禁止用藥物催熟;用過藥物催熟的棉籽,不能留作種用。
第五,適時機械採收。
機械採收的技術標準:當棉田脫葉率90%以上、吐絮率95%以上、纖維含水率12%以下時適時採收。
機械採收前田間準備:機械採收前田間應做好以下準備:一是對田邊地角難以機械採收,但機具又應通過的區域進行人工採收;二是機械採收前,應把田間地埂、引渠進行平整,確保機具順利通過,保證採收質量;三是做好破損殘膜的清除和壓蓋工作。
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