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鈴期是棉花生長的關鍵階段,適時適量灌溉、追施肥料是促進棉桃、防止早衰、多結三桃、減少脫落,增加鈴重的關鍵,下文我們逐一探討。
一、什麼是棉花的花鈴期?棉花的花鈴期是指7月上旬至8月下旬棉花從開始開花到棉鈴成熟開裂吐絮這五十天左右的時間。
二、棉花花鈴期的三大特點。棉花花鈴期是棉花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時期,並逐步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長根、長莖、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用通俗化的來講,花鈴期是棉花「長不停」的階段,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特點:
1、生長發育最旺盛
2、肥水需求量最大
3、蕾鈴脫落率最大
三、棉花花鈴期該如何灌溉?水是棉花棉花植株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成份,正在生長的棉株平均含有60—80%的水份,而幼嫩的器官含水量則要達到了90%以上。所以只有在水份飽和的情況下,棉株才能維持其固有的姿態和進行各種正常的生命活動。
那麼棉花花鈴期該如何灌溉?
花鈴期棉田灌溉要結合天氣、棉田、棉株的情況綜合考慮。
1、根據棉區降雨情況判斷
如果高產棉田10天左右沒有有效降雨,則需要澆水;
欠產棉田15天左右沒有有效降雨,則需要澆水。
2、根據棉田的含水量判斷
棉花花鈴期棉田適宜的土壤含水量是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5%。
當20-40釐米土層土壤的含水量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時,就需要澆水。
3、根據棉株的長勢判斷
如果棉株生長緩慢,中午時葉片萎蔫,上下葉色均呈現黑色,棉葉變厚,變小,果枝伸展遲緩,相鄰果節的蕾大小相差懸殊,開花速度加快。
注意事項:棉田遇澇排水、遇旱澆水是基本原則,這也是咱們南北不同棉花種植區經常會遇到的現象和掌握的基本的原則。
四、棉花花鈴期如何科學施肥?數據顯示,花鈴期吸肥量要佔棉花一生總需量的65%,為吸肥高峰期。因此,應將50%-70%的氮肥在此階段施入,施花鈴肥是保伏桃、爭秋桃、桃多、桃大、不早衰的關鍵措施,而且棉花花鈴期如何有效施肥,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施肥要結合棉田肥力、土壤墒情、棉株長勢等因素綜合判斷,概況起來包括以下四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如果棉田底肥薄、墒情差、棉株長勢比較弱,那麼花鈴肥要早施、重施,棉株初花期就要追施,如果施肥時間太晚,棉株會因肥力不足,出現早衰,施用量是每畝施用10-15公斤尿素和5-10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
第二種情況:如果棉田土壤肥力厚、墒情好,棉株生長健壯,花鈴肥可在盛花期少量追肥或推遲追施,避免因徒長或營養過剩,引起棉株落花落蕾。施用量是每畝追施8-10公斤尿素+5-10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
第三種情況:如果棉田前期施肥量較大、棉株生長已經過旺,花鈴期追肥就要推遲到等棉株坐住1-2個鈴時再進行,而且施肥要適量減少氮肥,這樣才能既能滿足大量開花結鈴對肥料的要求,又可預防棉株徒長,為棉株多結伏桃和秋桃創造條件。
第四種情況:如果棉田地力很差,棉株出現早衰,蓋頂肥要早施、多施蓋,時間在7月底8月初,蓋頂肥如果施用過晚,棉株出現貪青晚熟。這種情況的施用量是每畝再補施5-8公斤尿素做蓋頂肥。用穴施或條施的方法,在位於地表10釐米以下,距棉株25-30釐米處施用蓋頂肥。
另外,綜合棉田地力、土地墒情、棉株長勢,結合防治病蟲害,配比0.2%磷酸二氫鉀+1%尿素+0.2%硼砂混合液,噴施2-3次,這樣可以給棉株快速補充植株營養,調節棉株內部的養分結構,能夠有效減少花鈴脫落。
當棉株進入花鈴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開始凸顯,除了做好水肥管理,用化控「抑營養,促生殖」也是花鈴期的棉田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根據少量多次、前輕後重的化控原則:
剛進入花鈴期時,每畝用縮節胺1.5克,兌水20-30公斤噴霧;
進入盛花期每畝再用縮節胺1.5-2克,兌水30-40公斤噴霧,適度控制營養生長,為棉株生殖生長提供足夠的肥力。
【總結】花鈴期水肥是保證棉花優質高產的重要保證,如何科學合理的施用,需要結合當地棉田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花鈴期的施肥、化控、整枝、排灌、病蟲害防治都非常重要,文中概述您做個參考,一年是一年,這是農業的特點,如果感覺自己沒有把握,一定要諮詢當地專業的農技人員,確保實現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