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讀者在後臺私信問我,說這樣的PPT圖片排版,看起來非常具有層次感,是怎麼完成的?有沒有一些竅門什麼的?
坦白講,我相信第一眼看到這樣的幻燈片時,咱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有些難度,對嗎?
但其實不然,這種看似複雜的 PPT 頁面排版樣式,其實並不難。只需要我們遵循3個最基礎的原則,你也可以做出視覺層次感超強的圖片排版。
哪3個呢?不廢話,直接進入正題,它們分別是:
每一個都是 PowerPoint 軟體中自帶的基礎功能。
基於這3個基礎原則,不僅可以做出上面的 PPT 頁面,而且,當我們在進行 PPT 設計時,如果想要呈現出概念很豐富的視覺效果時,也可以輕鬆搞定。
比如排版大量的圖標:
再比如排版大量的圖片:
或者是排版 PPT 封面:
都是可以的。
那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如何利用這3個基礎原則,完成這種超有創意的圖片排版設計呢?
先來說下基礎的原理: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這樣的頁面具有很強的層次感,就在於通過調整元素的虛實關係(透明度,邊緣柔化及尺寸大小),營造了元素的空間關係。
很難理解,對嗎?沒關係,咱們通過兩個案例,來理解一下。
案例一
比如我們需要排版下面的一頁 PPT ,大家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圖片,而且,從內容來看,它的設計要點,是體現出為海量學生提供寄宿服務:
那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我們先來把這些所有的圖片,散亂地擺放在頁面上,不要想著對齊,就是散亂地擺放就好:
注意左右兩側的圖片數量均勻就好
這一步應該沒啥難度吧?就是胡亂地擺。
第二步,我們就要開始營造圖片排版的層次感了。這裡大家記住一個原理,近大遠小,近實遠虛。底部的圖片儘量模糊,看不清,上層的圖片呢,儘量不要調整。
就像這樣:
視覺上的層次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來了呢?
在這裡,補充一個小的知識點,如何調整圖片的透明度?
操作路徑為:繪製一個與圖片等尺寸的形狀,然後,選中圖片,剪切。接下來,選擇形狀,設置形狀格式,選擇圖片填充,圖片的來源選擇剪貼板即可。
第三步,我們可以把文字內容放在 PPT 頁面上。我們可以把標題字號放大,與正文內容形成對比。
第四步,這時候, PPT 的版式已經基本形成,但是背景與內容的含義不協調,所以,我們可以來製作頁面的背景。
從內容來看,這個 PPT 是呈現的感覺是溫馨,所以,我們可以找一張溫馨的家庭場景圖片:
為了能夠保證文字內容能夠被看清楚,我們可以將它模糊處理,並且,添加一層半透明蒙版:
這時候,我們再把內容放在頁面上,簡單調整下色彩,就可以了:
怎麼樣?還不錯吧?
而我們主要處理的,其實就是調整了圖片的透明度,就可以讓頁面的視覺層次感變得更強。對嗎?
案例二
咱們再來看一個頁面,如果頁面圖片數量不多,該如何呈現出層次感呢?假如原稿就是它了:
第一步,從內容來看,我們的設計要點,可以圍繞著「區塊鏈」和「整合資源」兩個關鍵詞切入。
那麼,咱們可以想一想,如何體現這兩個點呢?比如我們可以使用圓環來體現出整合的感覺:
第二步,圍繞著圓形,把圖片均勻地放置在頁面的兩側,完成基礎的版式:
第三步,這時候,它很難體現出「資源數量多」的感覺,而圖片的數量又有限,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在圖片的周圍,繪製一些與圖片形狀相同,但透明度不同的形狀,來營造層次感。就像這樣:
第四步,但這時候,雖然資源豐富的感覺有了,但區塊鏈的感覺還沒體現出來,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從頁面中的圓形入手,在其上方插入一個網狀的地球元素:
網狀地球元素來源於千庫網
第五步,這時候,我們把圓形進行替換,就可以完成一張還不錯的 PPT 內容頁排版:
當然,除了這兩個案例之外,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用到這個技巧來營造頁面的層次感。
比如在排版文字雲的頁面:
其實,本質都是基於這3個基礎的原則來完成。
明白了嗎?當我們去排版圖片時,如果想要呈現頁面的層次,可以考慮使用這個方法,會讓你的 PPT 更有設計感。
希望能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內容為 旁門左道PPT 原創
如果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在文章底部點擊「好看」
另外,「PPT爆炸小作業」練習活動正在進行中,今天晚上9點,就要截稿了哈~,大家把握時間。
這一次,我們聯合噹噹,搞了一個爆炸的PPT活動!
書香節活動
如何才能把學術型PPT做的更美觀?這裡有4條萬能技巧!
學術PPT製作指南
新的一年,與13000+用戶一起提升PPT製作技能
60秒了解
━
✍
我寫完了,有啟發的話,記得點「好看」,寫「留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