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簡七小助手
2020對大家來說,都是不容易的一年。除了理財以外,關於生活、關於工作,你肯定還有其他的困惑與疑問。
其實我們也並沒有明確的答案,甚至自己也處於迷茫之中。但我們希望可以陪伴大家,通過閱讀與思考去重新獲得生活的掌控力。
視頻號已上線,我們會在這裡和你#用1本書解答1個問題
第1期關鍵詞:迷茫
你一定在身邊遇到過這樣的朋友:心事重重,怨念頗深,覺得世界不公。總想做點什麼,可是一想到可能很麻煩,他們就會長嘆一聲:我又能怎麼辦呢?
這一期想給你推薦的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曾經兩次上榜簡七讀書日書單推薦。
作者岸見一郎,1956年出生,從1989年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成為了日本哲學心理屆獨樹一幟的存在。其中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是他的代表作。
研究的契機也很有意思:3歲的兒子不肯上幼兒園,雖然他們家離幼兒園只有10分鐘,但兒子就是不肯去,即便想辦法送到了他也要大哭大叫。
無助的岸見一郎後來從阿德勒的「自我啟發」理論中獲得了辦法。於是,他邀請了擅長「對話式寫作」的作家古賀史健共同出了一本書。
這本書從一位自卑、煩惱、不幸福的青年視角,記錄了他與哲人5個夜晚的對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了阿德勒的「自我啟發」理論。
阿德勒認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為經歷賦予的意義。
雖然不願承認,但我們普通人,每天都難免被人際關系所困擾。就像阿德勒說的:「一切煩惱都是源於人際關係。」
第一類:擺脫過去的束縛
我們需要掙脫的第一個束縛來自過去。我們經常提到的「原生家庭」、「童年經歷」等等,這些過去的經歷很多時候都有可能成為絆住我們的束縛。
第二類:擺脫人際關係的束縛
你可能經常聽到諸如「我是為你好」,「你為什麼從來不為我考慮」等等,在阿德勒的眼中,這種評價體系有時反而會造成人的驕傲或自卑。
阿德勒告訴我們應該「課題分離」,關注自己能夠掌控的部分,而不去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情緒。
第三類:來自未來的束縛
很多人都嚮往財富自由,覺得只有這樣,才是人生巔峰。如果你也這麼想,那麼你可能把現在當成未來的工具了,阿德勒並不認同,因為我們真正擁有的是當下。
好了,說了這麼多,相信你對我們要讀的這本書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興趣的話,可以拉到文末交流群加入我們的讀者群。
也有一些朋友問道我們之後會讀什麼書?這裡也做一下解答:
首先,這是個新活動,我們暫時並沒有限定,一定要讀哪些書籍。
我們更希望的是,用讀書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高頻困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來反推我們讀什麼。
大家是參與讀書活動的第一波朋友,我們初步的設想是,每周根據大家的高頻困惑,來決定下一周一起讀什麼書。
所以這個活動沒有讀書計劃表,也沒有課程表,只有一群希望一起向前,好好找到生活的狀態的書友。
「人可以改變,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人不是缺乏幸福的能力,而是勇氣。」
這是這一期《被討厭的勇氣》給出的答案。
我們也希望,能陪你讀過漫長歲月,逐漸找到自己的答案。
裡爾克曾寫道:「經歷充滿難題的生活,也許有一天,不知不覺,你將漸漸活出寫滿答案的人生。」
已有500名小夥伴加入了,
12月27日(周日)19:00,
掃碼入群,等你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