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進入流感高發季
不少小夥伴都沒能頂住壓力紛紛倒下
為什麼流感能有這麼大威力呢?
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流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與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局部症狀如流涕、咳嗽等往往較輕,但是它的全身症狀往往很嚴重,多呈持續性高熱,頭痛、乏力等,症狀持續時間也更長,容易發生肺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流感的傳染性很強,容易引起區域性爆發流行。
流感相對於普通感冒來講,體溫更高,持續時間更長,全身症狀更重,併發症和病死率也更高。
由於兒童相對免疫力低,幼兒園、學校人員密集,所以更容易感染,在流感流行的季節時,超過40%的學齡前兒童以及30%的學齡兒童容易得流感。
(1)年齡較大的兒童症狀與成人相似,多表現為起病急驟,有高熱、畏寒、頭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現咽痛、乾咳、流鼻涕、眼結膜充血、流淚,可有局部淋巴結腫大、肺部囉音。
(2)嬰幼兒臨床表現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區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及肺部,病情較嚴重,常突發高熱,體溫波動於38℃~41℃,伴全身中毒症狀及流清鼻涕,常伴嘔吐、腹瀉,可有高熱驚厥。幼小嬰兒可有嚴重的喉、氣管、支氣管炎伴粘稠痰液,甚至發生呼吸道梗阻現象。
(3)新生兒流感相對比較少見,但往往會出現併發症,比如合併肺炎,呼吸困難等。兒童流感與成人不同,由於兒童免疫功能較差,患流感後,容易引起如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甚至是腦病、腦炎等併發症。所以,一旦確診疑似流感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
如果孩子在感冒初期,只是有輕微的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的症狀,沒有發熱、無精神狀態、食慾的改變,嘔吐、腹瀉的情況可以自行緩解。
如果病情一旦加重,出現發熱、抽搐等情況,或者家中有多人感冒的情況,往往可能是「流感」,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確診流感後,應儘早服用奧司他韋。最好在發病48小時之內用藥。對於病程超過48小時的患兒,服用奧司他韋也是有效的,劑量遵從醫囑。一般情況下要服用3~5天,通常在吃藥以後24小時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如果治療3天無效,家長需要再次複診,排查一下有無合併症的可能。
此外,在日常護理上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孩子如果出現流感症狀,需要在家隔離2周,做到早隔離、早治療;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最好能形成對流風,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度:18-22℃;溼度:50%--60%;
(3)保證孩子的休息,不要在感冒期間勞累;
(4)勤觀察患兒的身體變化,注意呼吸頻率以及精神狀態。對於3個月以上,體溫38.5℃者可以口服退熱藥;體溫低於38.5℃可以採用物理降溫,也可貼敷退熱貼;如出現高熱驚厥、意識模糊等症狀要及時就醫;
(5)飲食以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為主,比如米粥,菜粥,疙瘩湯等。多飲水,促進新陳代謝。
(1)注射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除特殊情況(小於6個月、對雞蛋過敏及其他不適合接種的疾病等),建議在流感季節來臨前、在醫務工作者指導下為孩子接種疫苗。
(2)個人衛生要注意
要注意多休息、多飲水,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觀察孩子病程的發展症狀,如果出現精神狀態不好、吃奶不好等情況,家長要及時就醫。
(3)飲食營養要加強
在流感季節,需要增強孩子的免疫力、補充營養。可以為孩子補充蛋白質、奶製品、肉、蔬菜、水果等食物,注意不偏食、挑食,儘量不吃小食品。
(4)家庭環境要通風
在天氣好的時候,每天室內要注意開窗通風。避免在人多擁擠、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長時間逗留。避免交叉感染。
(5)穿衣習慣要養成
冬季,家長普遍會給孩子穿很多衣服,這是不建議的。孩子穿衣與成人差不多或者比成人多一件、蓋被子稍微厚一點即可。如果孩子總出汗,要及時擦汗,更換乾爽的衣物。
(6)及時就醫很關鍵
發現孩子有感冒的症狀,家長要隨時觀察,早期就診,遵醫囑服藥,對症治療。
其實小編想要告訴各位寶爸寶媽的就是,要預防流感最終要的兩點就是:注意手衛生和平時加強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