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進入流感高發季節,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並公布一批抗流感病毒推薦藥物。感冒根據症狀不同,治療時使用的藥物也不相同,對症下藥最關鍵。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白建文表示:俗稱的感冒,主要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現為流涕、鼻塞、咽痛、乾咳,多數有發熱(38度左右),有時伴有全身酸痛、乏力。
白建文說,10年前多數醫生對感冒患者進行「消炎」治療,用的最多的是頭孢菌素或喹諾酮類,其實如果化驗顯示白細胞不高,也沒有扁桃體腫大和肺部炎症滲出,治療應以對症(退熱)和抗病毒治療為主。同時患者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充分地休息,服用部分抗病毒中藥如疏風解毒膠囊、雙黃連等有一定輔助作用。
但白建文說,如果患者症狀加重如持續發熱、白細胞升高、其他炎症指標(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等)也升高,咳黃痰,可能意味著合併細菌感染,此時給予恰當的抗菌素治療是合適的。
數據統計顯示,近1-2月是流感流行季節,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發熱患者明顯增多,呼吸道病人較平常增加約1倍,同比增加1/3,還有數名患者發展成了重症肺炎。
白建文坦言,流感導致的「感冒」比普通感冒要嚴重許多,常表現為高熱、發熱前畏寒。流感治療效果差,病情進展快,全身症狀嚴重如頭痛、關節酸痛、無力、噁心、嘔吐等,多數合併肺炎或重症肺炎。
白建文強調,針對流感病毒(甲型或異型或禽流感)均要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奧斯他韋(達菲),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在流感季節出現肺炎,需要高度重視,以免病情惡化。
如何預防流感?白建文指出:1、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可使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靜脈注射用也可口服,如使用維C的泡騰片等;2、勤洗手,飯前、飯後、打噴嚏後都要注意洗手,同時保證充足睡眠;3、勤通風,但要注意不能對著窗戶直吹,如果冬天霧霾很嚴重,通風後,可使用空氣淨化器;4、均衡飲食,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水果、蔬菜等,少吃油膩的大魚大肉;5、隔離很重要,無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感,都應該注意戴口罩,特別是發現自己有了打噴嚏、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時,要主動戴口罩,一旦被診斷為流感,更應戴上口罩,進行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