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沒有等來奇蹟 造假百億的康美藥業卻安全著陸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港股解碼

作者:李瑩

瑞幸咖啡終於還是沒有等來奇蹟。

雖然公司管理團隊近期做了調整,CEO錢治亞在5月12日被暫停職務,瑞幸董事兼高級副總裁郭謹一任代理執行長。

又有兩位「非神舟系」高管曹文寶和吳剛進入董事會。

管理層架構調整,原以為是瑞幸好的變化開始,但目下看來公司還是沒有給市場帶來奇蹟。

裁員、關店等,瑞幸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

公司股票於5月20日瑞幸復牌交易,當天股價下跌36%,收盤報價2.82美元;復盤次日股價再跌28.72%,收盤報收2.01美元,市值約5億美元。

回想2020年1月瑞幸的高光時刻,彼時公司欲進軍無人零售,市值一度超百億美元。這其中差距天上地下,一落千仗之後的瑞幸似乎已經萬劫不復。

無獨有偶,A股上市公司康美藥業,在經歷一年多的造假紛擾後,證監會對其正式處罰也塵埃落定:罰款60萬元。

頗具諷刺的是,康美藥業收到處罰的同一天,正好趕上瑞幸收到美股摘牌通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虛增營收200億元,虛增貨幣資金887億元,卻被罰款60萬元的康美藥業,與瑞幸退市且面臨巨額罰款的境遇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究竟是個「黑色幽默」,還是資本市場的悲哀?

瑞幸22億造假被勒令退市,康美藥業300億造假被「罰酒三杯」?

造假數百億元的康美藥業,也是逆天了。相較於動輒百億的虛增營收,證監會60萬元的罰款確實輕了,就好比「罰酒三杯」點到為止,事後該幹啥還幹啥。

瑞幸的「生死時速」和康美藥業的「苟延殘喘」

我們從時間脈絡看看,美股上市的瑞幸,和A股上市的康美藥業,如何從造假「東窗事發」,走向不一樣的結局。

先說瑞幸,瑞幸的「事故」一度壓過了新冠肺炎疫情。

公司於4月2日晚自曝22億元銷售造假。消息一出,瑞幸股價暴跌80%,市值急速縮水,沽空機構獲利。

4月7日,瑞幸咖啡停牌,後於5月20日復牌嗎,停牌長達一個月之久。

5月15日,瑞幸咖啡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摘牌通知。不過瑞幸同時表示,計劃舉行聽證會,意在挽救上市公司席位。

這類聽證會一般被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後的30至45天舉行。但評估瑞幸造假嚴重程度和影響,即使安排聽證會它也很難逃脫退市命運。

SEC對瑞幸咖啡的處理可謂「快刀斬亂麻」。

而康美藥業呢?

自2018年12月29日,公司公告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後,康美藥業股票並未停牌。

直到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才公告《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對2017年年報數據進行重述,並表示由於核算帳戶資金存在錯誤,造成貨幣資金多計299億元。

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時存在錯誤,造成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62億元。

這近乎300億元的多計貨幣資金,是個多大的體量啊?

相當於一個行業的產值。據說2020年疫情對整個電影行業票房衝擊就達到300億元。

300億元VS20億元,在康美藥業的巨額造假面前,瑞幸顯得小巫見大巫。

比瑞幸咖啡好命,康美藥業這波自爆造假,只是在2019年4月30日復盤後迎來連續6個漲停。

緊接著2019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公布康美藥業調查進展,在2018年底正經日常監管中發現,康美藥業報告真實性存疑,並採取立案調查。

此後,康美藥業股價連跌了半個月。

三個月後的2019年8月17日,康美藥業公告證監會擬處罰決定。但直到9個月後的2020年5月15日,這個處罰在真正來臨。時間一晃一年半就過去了,而康美藥業股價不但沒有「傷筋動骨」,反而還比2018年末上漲不少。

反觀瑞幸呢,從事發到收到摘牌通知,總共也才不到兩個月時間。

A股如何化解這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的始作俑者,是亟待改革的法規。

對康美藥業的「罰酒三杯」,證監會也是頂格處罰了。因為事件發生在新證券法實施之前。根據當時的證券法,對公司罰款最高就只有60萬元。

不過2020年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將罰款額提高到1000萬元,但相對康美藥業這類動輒百億造假行為來說,仍然缺少震懾力。

在美股上市的瑞幸不如康美藥業般幸運,將會面臨集體訴訟、巨額賠償。法律不同,監管路徑不同,但是對於造假和欺詐,必須用最嚴厲手段予以懲戒。

例如瑞幸事件,以及跟誰學、愛奇藝等中概股做空危機下,面對這些調整資本市場遊戲的中資企業,SEC曾一度緊張。

4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傑伊?克萊頓接受媒體採訪時呼籲,因為信息披露問題,投資者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5月19日,納斯達克還想SEC提交修訂上市規則的提議,目前正在等待批准狀態。這與瑞幸咖啡退市時間如此接近,一度被認為是針對中概股上市規則的收緊。

對於美股的嚴苛規則國內證券市場也要取長避短。2020年是A股改革大年,類似瑞幸、康美這類「怪狀」也接連上演,敦促證券市場進一步改革。

A股已經到了加大造假者違法成本,修復市場生態的關鍵時刻。

今年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建言將欺詐發行罪調整納入「金融詐騙罪」範疇,要提高罰金額度,明確「關鍵少數」刑事責任。

在註冊制改革向全市場推行的背景下,需增強「立體追責」體系的威懾力,讓造假者付出慘痛代價,助力形成「發行人、中介機構不敢造假、不能造假」的市場生態。

敬畏市場規則,誠信方得長久。

相關焦點

  • 造假22億,瑞幸滾出美股 造假300億的康美藥業卻漲停了
    原標題:造假22億,瑞幸滾出美股!造假300億的康美藥業卻漲停了 來源:財經銳眼在曝出舉世震驚的財務造假大案之後,創造中概股最快IPO速度的瑞幸咖啡,終於要被資本市場掃地出門!5月19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在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
  • 康美捲土重來,造假事件輕鬆過關?沒那麼容易!
    近幾日,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風波,再一次在商業街掀起了一陣輿論。曾以為康美藥業一定會退市的人,這一次也徹底傻了眼。在經過了調查之後,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案件,竟然以60萬元的罰款告終,而康美藥業也並沒有因此而退市,甚至股價還漲停,難道康美就這樣度過了這次的難關?
  • 康美藥業馬興田終於被抓,三兒子跑車價值數億
    更神奇的是,僅僅創辦4年,康美藥業就在A股掛牌上市。這個奇蹟,已經被曝光出來——背後有神助,前任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李量收受康美藥業巨額賄賂。而康美藥業上市後,馬興田的貴人加妻子許冬瑾作為公司會計人員,一手操作了虛增887億營收的假帳。
  • 康美藥業敗局始末:造假、行賄、傳銷,無所不用其極 | 礪石
    2018年10月16日,康美藥業在盤中突然跌停,17日再度閃崩跌停,17日之後的4個工作日,康美市值迅速被腰斬。   此後市場上關於康美財務造假的聲音越來越響。2018年12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康美藥業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10億造假門檻引爭議 A股如何「零容忍」
    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10億造假門檻引爭議,A股如何「零容忍」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陳鋒 北京報導12月14日晚間,上深兩所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市場聲音認為,相比之下,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趨於嚴格,條款設計細緻全面。
  • 康美藥業僥倖逃「死劫」 10億造假...
    「上市公司造假兩年老實一年就可以避免退市,按照新規,康美藥業、瑞幸咖啡如此惡劣的造假行為,在A股新的退市規則下都觸及不了退市制度。」 王驥躍認為,徵求意見稿中對「連續三年造假」的規定讓市場無法理解。  除此之外,王驥躍建議,上市公司造假退市,無辜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留在市場內還有翻本機會,基於此,不退市也可以,在造假者充分賠償投資者損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贖買。
  • 康美藥業馬興田被捕:造假900億,曾經的「白馬股」成為噩夢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造假接近900億,笑稱會計出錯誤在2019年4月30日,著名潮汕醫藥企業康美藥業連發二十多條公告,披露2017年財務數據,稱2017年營收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億元,銷售商品收入多計102億元,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
  • 一個康美藥業倖存者的自言自語
    處以康美藥業60萬罰款,對於21名責任人處以10萬至90萬不等的罰款,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用市場禁入措施。這場涉及300億營收虛增,投資人損失高達1000億的財務造假案,在證監會層面已經完成處罰。作為一位曾經的康美投資人,從2016年9月到2018年10月8號前持有康美藥業,康美藥業的財務造假案給我上了深刻而生動的一個投資教育課。為什麼選擇康美藥業?
  • 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被捕:康美藥業危機始末
    7月9日晚,康美藥業發布公告。健康時報記者了解到,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康美藥業市值一落千丈,蒸發800億元。2019年康美藥業近300億「財務造假案」震驚醫藥市場。2020年時隔一年塵埃落定,證監會頂格處罰,康美藥業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與市場禁入決定書。
  • 造假、行賄、傳銷……康美藥業敗局始末
    從一個資產只有2億的地方小藥企,到拿到GMP認證,到研發出多款國家級新藥,再到A股上市公司,1997-2001年康美藥業的這段發展歷程堪稱奇蹟。這樣的奇蹟是如何實現的?具體的過程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下面這件事情中或許可以管中窺豹。
  • 康美藥業大敗局
    1997年,馬興田夫婦創辦了一家藥廠,這個小藥廠就是康美藥業的前身。2001年,康美藥業通過行賄,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馬興田為上市公司實控人。2007年,康美藥業成立十周年之際,其營收正式突破十億。2018年,康美藥業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2019年,康美藥業發布了高達近300億的【會計差錯】公告,主動承認財務造假。康美藥業被ST,之後公司被罰款60萬元,對馬興田及相應的管理層進行處罰。
  • 康美藥業舉步維艱:首現債券違約涉24億元 被指「長期財務造假」
    2月3日,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美藥業」)發布公告稱,因流動性緊張,公司未能如期償付「15康美債」回售本金及利息,正在進一步完善差異化支付方案。史立臣還表示,就主營業務而言,康美在中藥材方面還是很強勢的,這是他未來翻身的根本。花幾年來解決財務問題,未來還是有很大可能翻身。這次疫情也為它提供了機會,清熱解毒類的中藥材目前市場銷量非常好。
  • 貴亮:康美忠泰造假風波,深水炸彈何時引爆
    作者:貴亮8月16日晚間,證監會措辭罕見發布公告,對康美藥業等作出處罰及禁入告知。證監會公告稱,康美藥業有預謀、有組織,長期、系統實施財務造假行為,惡意欺騙投資者,影響極為惡劣,後果特別嚴重。證監會已經向涉案當事人送達事先告知書,依法擬對康美藥業及馬興田等22名當事人予以行政處罰,並對6名當事人採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康美藥業老闆大起底:倒賣藥材坑苦藥農 兒子豪車價值2900萬》,如果不是康美藥業突然暴露的造假案,馬興田在廣東還是一等一的「好人」。經營懸壺濟世的醫藥生意,98年中國洪澇肆虐,康美剛剛起步,馬興田就慷慨地向災區捐贈了價值100萬的藥品和20萬的食品。
  • 財務造假300億遭遇嚴懲!醫美行業誰將是下一個瑞幸和康美
    偽造22億交易額,瑞幸無法逃脫的罪與罰繼4月瑞幸咖啡自爆偽造22億元交易額,瑞幸咖啡又爆清洗管理層:5月12日晚間,瑞幸咖啡解僱了造假「元兇」COO劉劍,和瑞幸創始人、CEO錢志亞。近300億現金蒸發,財務造假坑慘28萬股東近日,康美公司也深陷危機,繼2016-2018年財報有重大虛假,虛增299.44億元後,2019年年報披露工作再出問題。5月10日晚間,康美藥業收到廣東證監局的警示函。
  • 康美藥業馬興田被捕,普寧碗仔村飛起來的藥王傳奇劃下休止符?
    來源:一波說因違法違規案陷入困頓中的康美藥業,又傳來一則勁爆消息: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在深圳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康美藥業案件性質惡劣,且造假數額巨大,此前的行政處罰僅是處理的前奏曲,追究高管刑責才會形成法律威懾力。
  • 康美藥業887億造假被罰;樂視三年虧290億退市;瑞幸咖啡仍在開店
    來源:市界市界頭條 1、擒牛社:美股暴跌,寬鬆缺席,調整要來了? (戳我試試?) 2、央行等部委:擴大證券業開放,擴大合資券商業務範圍 3、這趟末班車有點燙手,學區房真的要涼了?(國是直通車) 解讀多校劃片政策並沒有對學區房交易價格有過大的影響,因為政策沒有改變學區房的本質,背後優質教育資源的溢價並沒有消失。 - 國內市場 - 1.【業內人士:創業板交易新規或「勸退」題材炒作】創業板日內漲跌停板幅度擴大到20%,股票漲停、跌停的現象將大幅減少,未來遊資慣用的打板戰術可能會被逐漸淘汰,題材炒作將退潮。
  • 康美造假衝擊波 :緊急停牌求易主 接盤方恆健控股浮出水面
    而據《財新》報導,廣東省政府近日已召開會議,決定由廣東恆健投資控股集團(廣東省國資委全資控股子公司,下稱恆健控股)託管康美藥業,同時康美承諾解決資金佔用和債務問題,將處置資產,變現還債。截至目前,康美藥業「造假300億事件」多項處罰已經陸續公布,如今康美藥業易主在即,那麼這場風波是否「全劇終」?
  • 康美藥業造假案餘波來了!廣發證券遭重罰 暫停保薦資格6個月 恐...
    據證監會7月10日消息,今日,證監會對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相關投行業務中的違規行為依法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擬對廣發證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的監管措施。據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5月17日,證監會在通報中稱,康美藥業2016至2018年財報存在重大虛假,具體違規行為包括使用虛假銀行單據虛增存款,通過偽造業務憑證進行收入造假,部分資金轉入關聯方帳戶買賣本公司股票等。
  • 康美藥業造假案追責:廣發證券保薦被叫停,4深企IPO或受波及
    南都訊見習記者黃良東7月10日,證監會對廣發證券在康美藥業相關投行業務中的違規行為依法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證監會沒有針對廣發證券進行立案調查,但在行政監管時,選擇採取較為嚴厲的措施。康美藥業實控人馬興田在深圳被捕而事件「主角」康美藥業正受到應有懲罰。7月9日晚,ST康美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家屬的通知,馬興田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南都記者獲悉,警方已在深圳將馬興田帶走,以配合證監會調查。
  • 康美藥業遭頂格處罰卻漲停!曾是千億白馬,虛增收入300億
    5月14日,證監會公布了對康美藥業違法違規案的處罰決定。證監會表示,康美藥業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巨額收入300億元,虛增利潤40億元,對其予以警告責令改正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康美藥業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馬興田等對6名主要責任人採取10年至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21名責任人員處以9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