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多少彎路,才知道開水燙奶瓶不好,2種清潔奶瓶方法學起來

2021-02-08 忒咪寶貝

文/忒咪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不得不說,當媽真的很辛苦!

不但要照顧寶寶日常的吃喝拉撒,而且要時時提防、處處小心一些潛在的危險和傷害!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

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

是不是很抓狂?

可能每個寶媽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也都會積極學習健康科學的育兒方式,那麼今天呢,忒咪媽媽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開水燙奶瓶」的那些事兒吧!

開水燙奶瓶,為什麼都說不好?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用熱開水給奶瓶消毒,並且要達到消毒目的,必須滿足幾個條件。

第一,恆溫100攝氏度的沸水,第二保持恆溫浸泡不低於5分鐘。

很明顯,我們用熱水燙奶瓶的過程中,壓根沒有達到這兩個條件,所以根本沒達到消毒的目的,只是自我安慰而已。

其次,奶瓶因為其結構,使得其角落和縫隙之中,會殘留很多的奶液,用開水燙奶瓶,很明顯無法達到清洗徹底的目的。

而殘留的奶液,很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在你下一次給寶寶使用的時候,給孩子帶來身體健康的威脅。

所以,開水燙奶瓶,是一個不怎么正確的操作方式,但對於很多寶媽來說,又是一個不得已的使用方法,因為要真正做到清潔,很多寶媽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

奶瓶的真正清潔法,到底該怎麼做呢?

第一種:笨辦法,徹底清洗法

首先用洗手液把自己的雙手清洗乾淨,然後用潔淨的毛巾擦乾。

給一個大點的盆子裡裝滿清水,隨後加入適量的奶瓶清洗液,將奶瓶各個零件拆開,放入盆中。

之後,用專業的洗刷工具,把角角落落,包括奶瓶蓋、瓶壁等都清洗乾淨,確保殘留的奶液,都已經清洗乾淨。

在清洗完畢之後,放入恆溫處於100攝氏度的水裡,進行消毒處理,隨後晾乾!

第二種:消毒櫃消毒法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買一臺消毒櫃,當然在放入消毒櫃之前,上面第一步的操作,還是有必要進行的,因為有一些地方的殘留,並不能被消殺乾淨,所以重複上述的操作,也很重要。

當然,有些人會選擇「煮沸法」,放入鍋中煮沸半個小時之後,再擦拭乾淨,放入消毒櫃裡進行消毒,這種方法呢,還是比較靠譜的。

不過,上述的這兩種方法,實話實說呢,都比較費時間,如果每天都在清洗奶瓶,或者清洗奶瓶的路上,會給很多寶媽寶爸,帶來很大的壓力。

所以在這裡建議大家:對於3—6個月的寶寶來說,奶瓶最好每天清洗一次,但是對於6個月以上的寶寶來說,一般就不用糾結每天消毒了,只要適當的清洗就可,但是一周最好也得有兩次的消毒清洗處理哦。

今日話題:

你是用什麼方法,清洗寶寶的奶瓶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都說「開水燙奶瓶」不好,但真正的「清潔法」,卻少有寶媽能做到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 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 是不是很抓狂?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婆婆經常拿開水燙奶瓶消毒,沒想到變成了坑娃:閨蜜曉曉有個4月齡的女兒,由於曉曉休完產假後重歸職場沒辦法哺乳,只能在公司母嬰室吸奶然後帶回去再用奶瓶喂,每回曉曉餵完都會給奶嘴、奶瓶、吸奶用具消毒。前陣子曉曉工作忙於是把給奶瓶消毒的任務交給了婆婆,並叮囑婆婆每日都要消毒。
  • 開水燙奶瓶真的能消毒嗎?你不得不知道的消毒誤區,看完速改
    尤其是寶寶吃飯的傢伙奶瓶,我真的是費盡心思的去消毒,結果是走了不少的彎路,今天我就總結了一些我踩過的坑,希望大家不要再走這些彎路了。開水消毒我們最常見的誤區就是覺得用開水燙一下就消毒了,當然,這也是我最初的想法,可是後來事實告訴我,用開水燙奶瓶並沒有什麼用。
  • 奶瓶,細菌重災區!開水燙燙有用嗎?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84」成為了搶手貨,酒精甚至比茅臺酒都緊缺,而寶媽們每天更是忙著各種清潔、消毒,深怕「病從口入」。奶瓶,接觸寶寶最頻繁的東西,算得上是細菌的重災區,如果清潔不到位,殘留的細菌,難免讓寶寶出現腹痛、腹瀉等疾病。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問了婆婆才知道,原來每次餵完孩子以後,婆婆只用開水衝一下奶瓶就放在一邊了,下次喝奶的時候又再燙一下就繼續用了。「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娃敷衍,受傷的是孩子。」聽完醫生的解釋,婆婆也表示很後悔。後來帶娃時婆婆注意了很多,也再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家長太天真
    婆婆這才知道原因,她一直在「偷懶」,她在餵完寶寶之後,只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就放到一邊了,寶寶餓的時候,再用開水燙一下就餵給寶寶。 醫生解釋道:「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孩子敷衍,受傷的是孩子」。婆婆聽完這些很後悔,後來,婆婆帶娃時,注意了很多,也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了。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下次再用奶瓶的時候再拿開水燙下,繼續給孩子衝奶粉,剛開始小鹿處理堆積的工作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直到周末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鹿給孩子刷奶瓶的時候,才聞到奶瓶中有異味,因為奶瓶從來沒有被仔細清洗過,而且又沒有控幹,所以奶瓶裡滋生了細菌。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致細菌超標,寶寶很受傷
    說到清潔奶瓶,很多家長常用的方法就是【開水燙】,自以為洗的乾淨,開水能衝走細菌,殊不知,奶瓶早已細菌【超標】。為洗奶瓶,婆媳互懟引發關注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熱搜:婆媳為洗奶瓶互懟!原文大概意思是「兒媳婦認為婆婆[開水燙奶瓶]的方式洗的不乾淨,而婆婆聽了不舒服,直接飆狠話」。覺得委屈又生氣的兒媳,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背後說婆婆壞話」,直接將奶瓶照片放到網上求證。看到黃黃的奶瓶蓋,肉眼可見一層黃色的汙漬。
  • 寶寶奶瓶開水燙一下不能消毒,這麼做才是正確的消毒方法
    專家表示應該不會中毒,但也給她提了建議,扔掉一起煮的奶瓶、牙膠,不是所有材料的都適合用蒸煮消毒,消毒前一定先看清楚產品說明書。現在很多媽媽都很注重寶寶奶瓶的清潔消毒,有推薦用奶瓶消毒液的,有推薦用沸水煮的,也有推薦用蒸汽消毒機的。除了消毒液,因為沒用過就不說了,今天天和大家說一下後面兩種的方法:煮沸法消毒和消毒機。
  • 有種「心安」叫開水燙奶瓶,自以為很衛生,這種做法卻傷了娃
    有種「天真」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傷害了孩子麗麗剛生完寶寶就與婆婆一起居住,婆婆也想能夠在生活中照顧兒媳與孫子,對於麗麗來說,初為人母的她沒有經驗,在照顧寶寶的問題上都要聽婆婆的,畢竟婆婆是過來人。
  • 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
    把奶瓶煮融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稀罕了,小編鄰居家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生怕自己的寶寶把細菌吃了進去,要把所有關乎於寶寶的東西都要消毒乾淨才甘心,奶瓶不是燙過那麼的簡單,那是需要沸水去消毒,還有寶寶貼身的衣物,爺爺奶奶也是會很操心的一併放下鍋裡洗了,不用這樣真的好嗎?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圖方便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寶媽們對自己的寶寶自然是百般細心,寶寶的衣食住行,必須樣樣經過寶媽的審核,就比如選奶瓶這件事,寶媽們也是貨比三家做了許多調查,才選了寶寶現在用的那款。不過奶瓶在長時間裝母乳或水之後,其實容易在奶瓶壁上形成痕跡,而寶媽們通常也會在用過奶瓶之後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因為他們覺得高溫能夠滅菌。但實際上寶媽不知道的是,這種開水燙奶瓶的方式,其實讓寶寶更加受傷害。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省事寶寶受罪90後媽媽小愛在帶孩子的時候很是小心,生怕自己操作不當,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在選奶瓶這件小事上更是慎之又慎。
  • 奶瓶只是用開水燙那麼簡單?寶媽的坑娃舉動,要警惕了
    奶瓶的消毒,其實很多父母知道的知識很少,比如把奶瓶拆開,然後用熱水把它燙一下,或者用市面上一些專用的清潔劑來洗奶瓶。其實剛才說到的步驟都只屬於奶瓶的清潔,而不是真正的消毒。奶瓶真正的消毒其實是可以把奶瓶拆開成零件,然後放在熱水鍋裡,一邊煮沸一邊泡,或者是把奶瓶零件放在專用消毒設備蒸汽鍋、微波爐,使用蒸汽和紫外線消毒。有很多父母會質疑,「我平時吃飯之前用把開水,放在碗裡面燙幾燙,然後倒掉,這不就是消毒嗎?」其實不是的,開水煲完是100度,但是倒出來使用的時候,基本溫度已經下降了。
  • 有一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坑」了孩子
    因此,從奶粉到奶瓶,很多寶媽都是千挑萬選,而且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有不少注意事項。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對於嬰幼兒來說,奶瓶和奶嘴就相當於飯碗和筷子,每天直接與寶寶的口腔接觸。但不同的是,大人的抵抗力差,孩子抵抗力弱,如果奶瓶質量不好再加上不注意清洗,就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開水燙奶瓶究竟有沒有用,醫生給的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沒過多長時間孩子就出現了腹瀉的情況,到醫院檢查說是飲食的原因,可是奶粉一直都是一種,之前從沒有出過差錯,醫生說奶瓶沒有認真消毒清洗也會導致這種情況。這時候婆婆才知道自己的粗心差點害了寶貝孫子。病從口入,所以寶寶的奶瓶清洗尤為重要。開水燙奶瓶能達到消毒的目的嗎?
  • 孩子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ok?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說到清洗奶瓶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自信,感覺清洗奶瓶是一件小事兒,難不倒他們。但要是問他們,是怎麼給孩子清洗奶瓶的,就會說用開水燙一下,消消毒就好了。其實這樣的吸奶瓶方法,不合格的。很多家長就無語了,都高溫消毒了,怎麼還不合格呢?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如果奶瓶清洗消毒很敷衍,就是坑娃於無形哦~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寶寶很受傷寶媽蓉蓉的奶水很多,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白白胖胖,身體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從懷孕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經過醫生的檢查和詢問,最後發現問題竟出在寶寶的奶瓶身上。原來寶寶每天喝完的奶瓶,婆婆只用開水燙一下就完事,認為已經消過毒了!然後再次喝奶時用水衝一下就倒母乳了。
  • 給娃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這回我終於知道他家孩子便便不正常的原因了,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攤上兩個這麼能糊弄的父母,不得不說這個小寶寶實在太倒黴了。每次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對於開水能消毒的理論,我們平時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比如說在飯店吃飯時,會多用熱水燙一下碗筷,認為這樣更乾淨。給寶寶用的奶瓶,大家通常都有需要消毒的意識,但是如何消毒,很多人都用錯了方法,繼續沿用用開水來消毒的套路,覺得奶瓶用開水好好涮一涮,就能達到清潔的目的。
  • 用開水燙一下奶瓶=消毒?別傻了,寶寶的腸胃傷不起!
    寶寶吃完奶後,奶瓶你是如何清洗消毒的?大多數寶媽,都是用自來水直接衝洗,然後使勁上下晃動,或者拿奶瓶刷在裡面刷一下。如果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去洗,奶瓶還是比較好清洗的,就怕有時候一忙給忘了,2~3個小時候後才去洗,這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洗,因為殘留的奶液已經結塊了,附著在奶瓶內部很難洗乾淨。除了用溫水,和使勁刷以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有些寶媽會加進去一些洗潔精,你別說,加入洗潔精效果確實很好,能把奶瓶內部洗得乾乾淨淨。但用洗潔精洗奶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殘留洗潔精的味道,很難涮乾淨。
  • 奶瓶用開水燙燙就行?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這樣,別再繼續坑娃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清洗奶瓶看起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洗奶瓶這件事裡面還是有好多學問的,洗不對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奶瓶作為寶寶們生活的必需品,天天都要往嘴裡送,如果不做好清潔,分分鐘就能反饋到孩子身上。那麼寶媽們平常是如何清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