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心安」叫開水燙奶瓶,自以為很衛生,這種做法卻傷了娃

2020-12-23 胡胡育兒日記

文/胡胡育兒日記

「家有一小,如有一寶」。

寶寶的健康問題是每個家長都會擔心的問題,尤其年紀比較小的寶寶,身體的免疫力與抵抗力都會很差,所以在面對細菌的時候,總是會抵不過細菌的侵襲,家長在寶寶的日常清潔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

有種「天真」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傷害了孩子

麗麗剛生完寶寶就與婆婆一起居住,婆婆也想能夠在生活中照顧兒媳與孫子,對於麗麗來說,初為人母的她沒有經驗,在照顧寶寶的問題上都要聽婆婆的,畢竟婆婆是過來人。

但是寶寶在出了月子之後就經常有發燒感冒的現象,而且腸胃功能也不是很好,甚至總是拉肚子,寶寶也哭鬧不止,隨機一家人帶著寶寶去了醫院,在醫生的檢查下,發現寶寶是因為腸胃中的細菌含量超標,通常都是飲食的問題,而引發的腸胃炎症。

婆婆十分不解,孩子每天都會喝母乳,怎麼還會患上胃腸疾病,不是說母乳是最營養和衛生的食物嗎?而且每次奶瓶都要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才給寶寶喂。

在仔細地詢問醫生之後,婆婆被醫生告知:「雖然母乳營養豐富,但是母乳所承載的環境有細菌,也會造成對寶寶的傷害。」婆婆自以為奶瓶燙一下就會消毒了,其實不充分的清潔也會帶來很嚴重的傷害。

不僅是在寶寶的奶瓶上,還有很多方面人們認為只要用開水「燙一下」就會達到衛生的目的,其實不然,「燙一下」很難會達到消毒的目的,在人們使用餐具或者寶寶的玩具與衣物的時候,家長都會讓燙一下,其實作用不是很大。

分析:

寶寶的奶瓶還有日常的用具是最應該注意衛生的,都說「病從口入」,在寶寶的飲食問題上,家長要時刻關心寶寶的健康,因為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抗菌能力比較低下,在細菌侵襲的時候很容易就感染上疾病。

如何保證寶寶的餵奶衛生?

1. 首先乳房清潔很重要

在母乳餵養寶寶的時候,無論寶寶是直接吃還是將母乳吸出來,都是需要保持乳房的清潔,乳汁有的時候也會造成乳頭上面的衛生不清潔,滋生細菌發生,如果不注意的話,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就會將細菌帶入口中,引發很多的疾病。

2. 其次注意奶瓶的潔淨

在使用奶瓶之前,將奶瓶進行消毒,而且要用奶瓶刷將奶瓶的死角都清洗乾淨,認真地將奶瓶的裡外都刷刷,不要以為單純的用熱水燙就是清潔,無論怎麼消毒衛生間都會留下死角,影響寶寶的健康。

3.最後煮沸法

將鍋中放入水煮沸10分鐘左右,然後將奶瓶放入鍋中繼續煮沸5分鐘左右,撈出晾乾。但是在煮奶瓶的時候要將奶瓶與奶嘴分開煮,因為奶嘴用橡膠或者矽膠製作,耐熱時間短,久了易軟化,甚至會有毒。

除了在奶瓶上保證寶寶的用奶安全,在寶寶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寶寶的健康問題。

如何照顧剛出生的寶寶?

1. 注意抱姿

在抱寶寶的時候要注意姿勢,因為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會很脆弱,骨骼還有沒完全發育好,在抱寶寶的時候要注意寶寶的頭部和頸部還有腰部,以頭部與臀部為力量的支撐點,輕輕地將寶寶抱起,在放下的時候也要手腳輕一點。

2. 注意寶寶的餵奶間隔

剛出生的寶寶,新手父母可能不會找到規律來照顧寶寶,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要注意少食多餐,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餵一次,寶寶的消化也會比較快,所以與成年人相比,寶寶的進食次數會比較多。

3. 注意寶寶的日常保暖

寶寶的體溫與大人的體溫還是會有一定的差距,成年人的體溫一般都在36-37攝氏度,但是寶寶的體溫卻會低於成年人0.2攝氏度,所以在日常寶寶的所處環境中,應該給寶寶創造暖和的環境,尤其在房間的布置上,以暖色點為主,也會有利於寶寶的睡眠質量。

寶寶的到來往往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歡樂,也會讓寶寶在父母的關懷下健康的成長,父母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要注意很多的問題,尤其在寶寶的健康方面,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今日話題:你認為寶寶的被褥應該如何注意衛生?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太天真,這種行為寶寶很受傷
    問了婆婆才知道,原來每次餵完孩子以後,婆婆只用開水衝一下奶瓶就放在一邊了,下次喝奶的時候又再燙一下就繼續用了。「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娃敷衍,受傷的是孩子。」聽完醫生的解釋,婆婆也表示很後悔。後來帶娃時婆婆注意了很多,也再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 有一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家長以為很乾淨,卻「坑」了孩子
    因此,從奶粉到奶瓶,很多寶媽都是千挑萬選,而且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有不少注意事項。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對於嬰幼兒來說,奶瓶和奶嘴就相當於飯碗和筷子,每天直接與寶寶的口腔接觸。但不同的是,大人的抵抗力差,孩子抵抗力弱,如果奶瓶質量不好再加上不注意清洗,就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變乾淨?家長別太天真
    如果奶瓶清洗消毒很敷衍,就是坑娃於無形哦~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寶寶很受傷寶媽蓉蓉的奶水很多,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寶寶白白胖胖,身體健康,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從懷孕開始,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而至於娃吃奶的問題,蓉蓉也給準備了好多母乳,都儲存在冰箱中,只要定時給寶寶吃就可以了~寶媽就這樣上班有一段時間,但蓉蓉卻發現最近寶寶總是拉肚子。剛開始蓉蓉還以為是受涼了,後來發現並沒有好轉,於是蓉蓉和婆婆趕緊帶娃去醫院。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方便了大人,「坑」了孩子
    後來婆婆覺得麻煩,於是餵完奶粉後,每次拿開水衝一衝奶瓶,不控幹,隨手給奶瓶扣上蓋就扔在一邊。下次再用奶瓶的時候再拿開水燙下,繼續給孩子衝奶粉,剛開始小鹿處理堆積的工作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件事。很多父母可能認為給奶瓶消毒是多此一舉,但是作為寶寶入口的東西,父母還是最好要小心一些,畢竟病從口入。而且雖然多數人都認為開水燙奶瓶就算是給奶瓶消了毒,但實際上根本不能達到好的消毒效果,開水消毒雖然方便了大人,但是卻會坑了孩子。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圖方便省事了,卻「坑」了孩子
    不過奶瓶在長時間裝母乳或水之後,其實容易在奶瓶壁上形成痕跡,而寶媽們通常也會在用過奶瓶之後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因為他們覺得高溫能夠滅菌。但實際上寶媽不知道的是,這種開水燙奶瓶的方式,其實讓寶寶更加受傷害。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寶媽省事寶寶受罪90後媽媽小愛在帶孩子的時候很是小心,生怕自己操作不當,給孩子的身體造成損傷,在選奶瓶這件小事上更是慎之又慎。
  • 給娃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寶寶不適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每次消毒奶瓶,你還覺得開水燙燙就行?對於開水能消毒的理論,我們平時很多人都深信不疑,比如說在飯店吃飯時,會多用熱水燙一下碗筷,認為這樣更乾淨。給寶寶用的奶瓶,大家通常都有需要消毒的意識,但是如何消毒,很多人都用錯了方法,繼續沿用用開水來消毒的套路,覺得奶瓶用開水好好涮一涮,就能達到清潔的目的。
  • 有種「敷衍」叫開水燙奶瓶,家長圖方便,致細菌超標,寶寶很受傷
    說到清潔奶瓶,很多家長常用的方法就是【開水燙】,自以為洗的乾淨,開水能衝走細菌,殊不知,奶瓶早已細菌【超標】。為洗奶瓶,婆媳互懟引發關注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熱搜:婆媳為洗奶瓶互懟!原文大概意思是「兒媳婦認為婆婆[開水燙奶瓶]的方式洗的不乾淨,而婆婆聽了不舒服,直接飆狠話」。覺得委屈又生氣的兒媳,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背後說婆婆壞話」,直接將奶瓶照片放到網上求證。看到黃黃的奶瓶蓋,肉眼可見一層黃色的汙漬。
  • 奶瓶,細菌重災區!開水燙燙有用嗎?
    奶瓶,接觸寶寶最頻繁的東西,算得上是細菌的重災區,如果清潔不到位,殘留的細菌,難免讓寶寶出現腹痛、腹瀉等疾病。我曾經在群裡做了個調查:你們最常用的奶瓶消毒方法是什麼?然而90%的寶媽都是:開水燙燙。我們去飯店吃飯的時候,總會發現有些人用開水先「涮涮碗筷」,這樣看著超有儀式感,但是這真的有效嗎?其實不管你是沸水燙奶瓶還是餐具,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的。想要達到消毒的效果,奶瓶和餐具也都必須在沸水中煮上5分鐘以上,這樣也只殺滅80%的細菌。所以說開水燙一下奶瓶是完全不管用的哦!
  • 有種「偷懶」叫開水燙奶瓶,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家長太天真
    婆婆這才知道原因,她一直在「偷懶」,她在餵完寶寶之後,只用開水燙一下奶瓶就放到一邊了,寶寶餓的時候,再用開水燙一下就餵給寶寶。 醫生解釋道:「母乳中營養豐富,這樣不充分的清潔就給了細菌生長的機會,家長帶孩子敷衍,受傷的是孩子」。婆婆聽完這些很後悔,後來,婆婆帶娃時,注意了很多,也沒有出現這個問題了。
  • 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能消毒乾淨?小心坑娃,消毒奶瓶用這2種方法
    讓很多寶媽們憂心的是,寶寶經常和奶瓶親密接觸,所以很多寶媽們都認為定期給奶瓶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然而總有些新手寶媽或老人帶娃,因奶瓶消毒方法不對不小心坑了娃。婆婆經常拿開水燙奶瓶消毒,沒想到變成了坑娃:閨蜜曉曉有個4月齡的女兒,由於曉曉休完產假後重歸職場沒辦法哺乳,只能在公司母嬰室吸奶然後帶回去再用奶瓶喂,每回曉曉餵完都會給奶嘴、奶瓶、吸奶用具消毒。前陣子曉曉工作忙於是把給奶瓶消毒的任務交給了婆婆,並叮囑婆婆每日都要消毒。
  • 奶瓶燙一下就OK?太天真!這種「敷衍」行為要不得
    特別是有了疫情之後,衛生清潔方面也是十分需要家長們注意的一個問題。但是前段時間我卻聽說了這樣一件事:一位寶媽生產完後奶水非常充足,寶寶的每一口奶都是她親自餵的,眼看著寶寶一天天地健康長大,寶媽也休完了自己的產假,準備收拾收拾去上班了,並把孩子交給了婆婆帶。
  • 走過多少彎路,才知道開水燙奶瓶不好,2種清潔奶瓶方法學起來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是不是很抓狂?
  • 開水燙奶瓶究竟有沒有用,醫生給的答案,跟你想的不太一樣
    但是論壇中有很多方法不是科學的,長期如此,甚至還會威脅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如何給奶瓶消毒的問題。曉梅生完孩子後沒休息多久便回到了工作崗位,孩子就給婆婆帶。之前曉梅再三強調給孩子洗奶瓶的時候一定要用開水泡一會兒再清洗,可是婆婆是個粗人,並沒有把這些話放在心上,而是簡單衝洗一下就放在一邊了,下次衝奶直接就使用。
  • 寶寶的奶瓶如何消毒才正確?醫生的答案很科學,不是用開水燙
    因為奶瓶是新買的,她就隨手拿燒開的熱水燙了燙,緊接著就要往裡面加奶粉,還好我立刻制止了她,說奶瓶還沒消毒就敢用,你也不怕寶寶染了病?文文一臉鬱悶,說我用開水燙過了,已經消過毒了。聽到此話我很無語,奶瓶的消毒步驟哪裡這麼簡單,她這反倒成了「開水燙一燙」就行了。
  • 奶瓶用開水燙燙就行?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這樣,別再繼續坑娃了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清洗奶瓶看起來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洗奶瓶這件事裡面還是有好多學問的,洗不對反而可能會讓寶寶生病。奶瓶作為寶寶們生活的必需品,天天都要往嘴裡送,如果不做好清潔,分分鐘就能反饋到孩子身上。那麼寶媽們平常是如何清洗的呢?
  • 都說「開水燙奶瓶」不好,但真正的「清潔法」,卻少有寶媽能做到
    比如說清洗奶瓶這件事情吧,很多寶媽都會覺得非常的麻煩,每次寶寶喝完奶,就要給寶寶清洗一次奶瓶,真的是很辛苦。 但最辛苦的不是這個,而是你之前用「開水燙奶瓶」的習慣,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訴你,這樣對寶寶不好。 是不是很抓狂?
  • 給奶瓶消毒有沒有必要?熱水燙一下就算殺菌了?這也太忽悠人了
    至少在娃6個月大之前,及時給娃的奶瓶殺菌消毒很有必要。還有相當一部分寶媽處於兩者之間,她們信奉「燙一燙」的做法。即簡單衝洗之後也有一個「消毒」的步驟,用熱水燙一燙奶瓶。問題就在這了,給孩子用的奶瓶真的不需要過分糾結清潔?還是說用「燙一燙」的方式就能輕鬆給奶瓶消毒了?當然不是。
  • 孩子奶瓶用開水燙一下就ok?這麼敷衍,「坑」了寶寶還不知道!
    說到清洗奶瓶這件事兒,很多家長都非常的自信,感覺清洗奶瓶是一件小事兒,難不倒他們。但要是問他們,是怎麼給孩子清洗奶瓶的,就會說用開水燙一下,消消毒就好了。其實這樣的吸奶瓶方法,不合格的。很多家長就無語了,都高溫消毒了,怎麼還不合格呢?
  • 用開水燙一下奶瓶=消毒?別傻了,寶寶的腸胃傷不起!
    如果是寶寶剛吃完奶就去洗,奶瓶還是比較好清洗的,就怕有時候一忙給忘了,2~3個小時候後才去洗,這時候你會發現特別難洗,因為殘留的奶液已經結塊了,附著在奶瓶內部很難洗乾淨。除了用溫水,和使勁刷以外,實在不行的情況下,有些寶媽會加進去一些洗潔精,你別說,加入洗潔精效果確實很好,能把奶瓶內部洗得乾乾淨淨。但用洗潔精洗奶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殘留洗潔精的味道,很難涮乾淨。
  • 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
    把奶瓶煮融這件事情一點都不稀罕了,小編鄰居家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生怕自己的寶寶把細菌吃了進去,要把所有關乎於寶寶的東西都要消毒乾淨才甘心,奶瓶不是燙過那麼的簡單,那是需要沸水去消毒,還有寶寶貼身的衣物,爺爺奶奶也是會很操心的一併放下鍋裡洗了,不用這樣真的好嗎?寶寶奶瓶需要用開水燙嗎?爸媽正確使用奶瓶,做到細菌不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