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到處都可發現一種藍白色眼睛狀的圓球或圓珠(有時也加上灰藍色或黃色)。它們用玻璃或塑料製作,一般被做成深藍色的底,裡面有白色的眼白,最裡面是深藍色的眼珠,眼珠周圍有一圈灰藍色或黃色的邊框。為便於懸掛和擺放,在很多情況下,它們也被做成圓餅狀、圓錐狀或者別的形狀,但不管做成什麼形狀,由藍白二色作為基本色做成眼球狀則是其基本要求。它們被戴在人們的手腕和身上,掛在大門、大廳或者房間的牆上,擺放在書桌上或汽車裡……
可以說凡是人們活動的場所,幾乎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你一定會問,這是什麼東西呢?原來這是一種避邪物。人們相信,人生在世經常會招致「邪惡目光」的侵襲,這種目光會給人帶來傷害或是災禍,使人厄運臨頭。按照土耳其文,這種避邪物應該叫「納扎爾球」,意為「眼睛球」。
土耳其的「納扎爾」一詞,來源於阿拉伯的「眼睛」一詞,本為中性詞彙,轉意為「邪惡的目光」。很多人都相信「邪惡目光」會使健康的人招致疾病;可愛的水晶瓶會掉在地上摔成無數碎片;農夫的奶牛會突然不產奶;新車車燈會突然不亮,甚至會發生可怕的事故。於是他們就在自己身上或者物品上掛上一個「藍眼睛」,認為它會驅走邪惡的目光,保佑人們平安無事。實際上它相當於中國的桃符、門神和護身符等吉祥物。
根據文字記載,「藍眼睛」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它是在古代蘇美爾人的書板上發現的。第一個使用「藍眼睛」的是埃及人和赫蒂人。但此避邪物也未能給他們帶來好運。據說公元前1358-前1346年間,古埃及的著名法老之一圖坦克哈蒙(Tutankhamun)在位時曾創建「一神阿通(Aton)教」,在他的長袍上曾繡有避邪眼,但這也未能使他避免18歲被殺的命運。
古代這種避邪物一般用黏土做成球,再染上色,後來改用瓷做,當它做成玻璃製品時就從美索來達尼亞傳至敘利亞,然後傳入阿納託利亞。在阿納託利亞玻璃製作的「藍眼睛」首先是在博德魯姆和伊茲密爾兩地出現。為了降低成本,後用塑料代替玻璃製作。而今只有在伊茲密爾和博德魯姆附近村中的幾個作坊裡還有這種傳統工藝。
「藍眼睛」在旅遊品商店裡隨處都可買到,大大小小形狀各異,大者有碗口大,小的鑲在手飾上,人們可以根據需要自由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