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雅婧
問:堅持系統觀念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如何理解系統觀念的內涵及其對新階段發展的重要意義?
董振華:所謂系統觀念,是運用系統理論的觀點和方法來認識事物,爭取實現最優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
理解系統觀念的內涵要從系統的特點入手。首先,系統具有整體性,是由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各要素聯繫形成的有機整體。其次,系統具有結構性,系統的結構性是強調從系統的結構角度去認識系統的功能,認識系統要素是按照怎樣的結構模式聯繫在一起以及如何實現互動的。再次,系統具有層次性。系統內部各要素的排列組合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具有層次性的有序結構。第四,系統具有開放性,要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從而實現系統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堅持系統觀念對於新階段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系統觀念的原則。首先,堅持系統觀念是分析發展環境新變化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發展進入了新階段,我們面臨的發展環境相較以往也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儘管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發展的成就,但是發展起來之後的問題不會比發展之前少,我們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就需要堅持系統思維,增強大局觀念,分析研判形勢。
其次,堅持系統思維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經成為突出的問題,我們只有把這一問題放在系統中進行考察和分析,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再次,堅持系統思維是應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矛盾的必然要求。根據唯物辯證法,矛盾本身就是作為系統存在的,應對矛盾問題就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呈現出來的矛盾更是錯綜複雜,不同的矛盾之間往往相互交織,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更要堅持系統觀念,予以妥善處理和解決。
問:為什麼說堅持系統觀念是增強發展整體性協同性的必由之路?
董振華:實現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就是要實現系統性的發展。所謂發展的整體性,是要實現發展系統內部各要素、各領域的共同發展,而不是僅僅實現某一領域的發展;所謂發展的協同性,就是說發展系統內部的各要素、各領域要相互作用、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羈絆。由此看來,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同性就離不開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
系統的整體性原則告訴我們,系統的整體並不是各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指通過一定結構將各個要素有機聯繫起來,使整體具備單個要素所不具備的功能。我們在發展過程中,也不能只把目光限定在單一領域的發展上,而要堅持系統觀念,樹立大局意識,運用「全國一盤棋」的思想,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來增強發展的整體性。
系統的協同性原則告訴我們,系統各要素之間的協調、協作形成拉動效應,推動事物共同前進、整體加強、共同發展。正是因為要素協調才使得系統能夠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果各要素間不能很好協調,甚至互相衝突,那麼系統就會呈現為無序狀態。增強發展的協同性,需要我們堅持系統觀念,充分認識發展過程中各領域間的關聯性、協同性,做好統籌協調工作,處理好重點與非重點的關係,防止單打一;同時還要堅持問題意識,善於發現問題,進而補短板、強弱項,最終實現發展各領域間的協調並存、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方面積累了哪些成功經驗?
董振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通過堅持系統觀念,我們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主要表現為:
堅持系統觀念形成了「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五位一體」各方面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共同構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指導下,我們能夠更好實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相協調。特別是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之中,通過運用系統思維,在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中,有效解決了汙染防治問題,形成了綠色發展新方式,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堅持系統觀念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大以後,我們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又將這一戰略布局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增強發展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必然選擇。這一戰略布局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這一系統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而且每個「全面」之間都具有緊密的內在邏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鮮明體現了系統思維,是我們堅持運用系統觀念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成功經驗。
堅持系統觀念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未雨綢繆、戰略謀劃,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問:「十四五」時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系統性工作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應如何突出系統觀念,堅持「全國一盤棋」,全面推進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現代化建設?
董振華:主要是要處理好以下幾對關係:一是處理好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的關係。推進現代化建設,一方面是要做好整體推進,通過增強全局觀念,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努力實現系統結構的最優化。另一方面是要做好重點突破,尋找到現代化建設的突破點,做到以點帶面,通過一個點的突破帶動全局的發展。具體來說,「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重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牢固樹立協調發展的理念,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同時仍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二是處理好整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實現十幾億人的現代化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更是十分艱巨和長遠的事業,必須做好整體謀劃。與此同時,系統的開放性特徵使得系統總是處在動態的過程之中,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久久為功。在「十四五」時期,我們一方面要依據所處歷史現實和發展的未來需要,做出合理的遠景謀劃和前瞻性戰略,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地實現各項發展目標。另一方面還要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保證政策的連貫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在接續奮鬥中不斷發展進步。
三是處理好加強頂層設計和狠抓落實的關係。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各環節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做到統籌考慮、全面論證、科學決策,更加注重各領域之間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所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再好的規劃設計如果不能落到實處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揚釘釘子精神,堅持苦幹實幹,力戒空談,真正將黨中央的各項遠景規劃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