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蘇」的故事,寫在這個冬去春來裡

2020-12-14 荔枝新聞

荔枝新聞專稿 編輯/沈穎 李森穎

2月11日,江蘇310人精銳之師千裡奔襲,與湖北黃石「會師」,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今,目送黃石最後一位確診患者出院,是時候揮手告別了。47個日日夜夜,關於救治、撫慰、牽掛、情誼的故事,寫在冬去春來的時光裡,也寫在人們深深的記憶裡。

感謝仁心仁術,為生命保駕護航

還記得疫情最為焦灼的時候,以江蘇省副省長惠建林掛帥前方指揮部總指揮,率江蘇精銳之師,源源不斷馳援黃石。全面對接醫護人員統籌、救治方案細化、應急物資籌備、院感防控落實……一個多月以來,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分赴黃石市中心醫院、大冶市人民醫院、陽新縣人民醫院等8家醫院,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截至3月15日,黃石累計治癒出院950例,治癒率達93.6%。

湖北黃石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

還記得2月28日凌晨4時許,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和黃石市中心醫院醫療團隊的全力配合下,黃石市中心醫院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ICU2病區內,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被成功實施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這是黃石市首次使用ECMO技術搶救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

還記得在黃石市中醫院,臥床一個月的老袁被醫護人員攙扶著,顫顫巍巍走到窗邊看天空,外面的陽光像金子一般燦爛。老袁遙遙地望見了自己的家,激動不已,這攙扶著站立的一分鐘「望家」時間成了他入院來最開心的時刻。如今,老袁已治癒出院,家不再遙不可及。

還記得市婦幼保健院隔離病房內,江蘇兒科專家當起臨時奶爸奶媽。當孩子們看到身穿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像外星人一樣的醫生,往往會心生恐懼情緒。為了減少他們對隔離服的畏懼心理,醫護人員的防護服上畫了一幅幅可愛的卡通漫畫,烏龜、鯨魚、機器貓……小小心思讓病房充滿童趣與愛。

還記得在病房,面對老年患者,江蘇醫護隊員們就像孫子孫女一樣,盡心照顧著老人們。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秦悌芳用熱毛巾給爺爺敷臉、打上肥皂,用剃鬚刀細細剃鬚,老人開心極了!93歲高齡的老奶奶出院時,江蘇醫護們為她特製獎狀一張:「張奶奶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成功戰勝病毒,表現優異,特此獎勵!」為了和黃石大冶不會說普通話的老人們交流,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吳佳「修煉」成了方言達人,查燒(量體溫)、恰飯(吃飯)、氣累(去哪)、金子(今天)……一字一句都是心貼心的呵護。  

還記得疫情形勢緩解後,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派出7位醫療專家到黃石市中心醫院開展首場義診。此次義診目的是幫助當地醫院儘快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同時從院感、流量控制及病人複查安排等角度提升醫院管理質量,讓醫院可以恢復到有序開放的狀態。許多黃石市民專門來找江蘇專家看病,有的甚至從大冶市、陽新縣等地遠道而來。從黃石各家醫院義診活動開展以來,來自江蘇的院感專家們逐一深入調查走訪了黃石几十家醫療機構,配合當地醫院嚴格落實和完善各項感控措施,希望能在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院感隊伍,江蘇與黃石從未如此靠近過。

感謝理解支持,讓所有付出都值得

就在江蘇援黃石醫療隊撤離前兩天,黃石當地一名小學生蘇欣妍用壓歲錢為黃石醫療隊購買了蛋糕,她親手寫了一封信送給江蘇醫療隊,在信中,她感謝江蘇醫療隊「治癒」了黃石,讓大街上恢復了往昔的繁華,她說在她記憶中,有蛋糕就是值得被慶祝的事,送來蛋糕是為了慶祝江蘇醫療隊的叔叔阿姨為黃石打敗病毒。而小姑娘的願望是「將來考進北大醫學院,成為像魯翔領隊一樣的白衣天使!」 

在黃石支援的幾十天裡,江蘇醫療隊治癒了很多患者,也從患者身上收穫了很多溫暖和力量。

還記得在黃石市中心醫院,江蘇醫療隊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護師葛瑋在為一位80多歲的老人進行靜脈注射時,由於身著防護服、戴著三層手套行動不便,護目鏡上也滿是霧氣,葛瑋很擔心無法一次穿刺到位。爺爺看出了她的緊張,為了讓她放鬆安心穿刺,爺爺寬慰道:「沒關係,多試幾次也沒關係,放輕鬆!」

還記得剛出生沒幾天就轉入黃石市婦幼保健院隔離觀察的「小不點」,在結束隔離的那一天,當江蘇醫療隊員、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主管護師韓珺從暖箱裡小心翼翼地把小寶貝抱出來的那一刻,小寶寶依偎在醫護人員的懷裡,露出了甜笑。也許小寶寶也知道自己在醫護人員的呵護下安全地度過了觀察期,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團聚了。

還記得黃石陽新縣人民醫院80歲的張奶奶在得知自己出院的消息前,她喜笑顏開地拉著醫務人員的手,邀請醫務人員以後一定要再來陽新看看。臨走前,張奶奶找到江蘇醫療隊員、南通市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金小潔,感謝她在自己患病時,寫下那麼多暖心的字條,讓自己能重拾信心。張奶奶希望能把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暖心字條帶在身邊「收藏」起來。

還記得黃石大冶市人民醫院92歲老爺爺打電話讓家人送兩筐草莓到醫院。爺爺將草莓送給江蘇醫療隊員、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師陳佳琦。看到醫護人員想要婉拒,他像孩子一樣發起了小脾氣,堅持讓醫護人員收下,爺爺說:「你們背井離鄉,不容易啊!」

還記得在黃石大冶市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名叫依依的2歲小女孩,江蘇醫療隊為了逗她開心,隊員們在進病房前紛紛在防護服上畫了可愛的小豬佩奇、神奇的叮噹貓。有的隊員還為依依送去了玩具。3月6日,依依痊癒,出院前,她為醫護人員送上了自己親手畫的水彩畫,向醫護人員道別。

感謝同舟共濟 讓風雨之路不艱難

在黃石「戰鬥」的幾十天時間裡,是「戰友們」的相互扶持、親朋好友的理解、後方單位的保障以及社會各界的善舉讓大家毫無後顧之憂地向前衝鋒。

在與疫情對抗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江蘇與黃石醫護人員一起面對病毒、面對生死,一起並肩作戰,結下了濃厚的「戰友情」。而有的人,可能一起奮戰了許多個日夜,但對方長什麼樣子,都沒有看清楚過……江蘇醫護的大愛精神感動著黃石,黃石當地醫護堅守與不屈同樣感動著江蘇醫護。黃石中心醫院朱豔玲在女兒生日那天,買好禮物和蛋糕站在小區樓下,愣是沒回家,遠遠看了一眼又回到醫院,這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的孫曉蘭感動不已。

還記得江蘇醫療隊剛到黃石沒多久,就在駐地賓館收到黃石大冶志願者寫給醫療隊的暖心卡片。卡片上寫著:「只要您生活上有任何需要,志願隊24小時為您守候,期待萬物復甦,我們共賞世間繁華!」

還記得熱心腸的莫師傅,在江蘇醫療隊員眼鏡出現問題時,他總是第一時間帶著零件來為隊員們修理,以解隊員們的燃眉之急,讓隊員們能夠安心救治患者。

還記得從海峽彼岸發來的問候簡訊,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員、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施宇佳收到了一封來自臺灣叔叔的郵件。施宇佳大二時曾在臺灣做交換生,當時寄宿的臺灣人家在網上看到她支援湖北的消息,他們很關心前線醫務人員,囑咐她要做好防護。

還記得江蘇援黃石醫療隊員曾委託志願者司機師傅幫購買藥和生活用品,司機師傅很快買齊了藥品、生活用品,還特地帶來了兩袋當地特產黃石燒餅。司機師傅堅持要免費將這些物品送給醫務人員,他說:「這是代表黃石人民對你們的感謝,這是黃石人民應該做的,想必你們做的,這些都微不足道。你們在黃石工作期間,有什麼需要,隨時給我打電話,或者給我發微信。」

江蘇醫療隊援黃,這幾十個日日夜夜,留給江蘇黃石兩地刻骨銘心的珍貴記憶。如今,黃石已重現往日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也到了江蘇醫療隊說再見的時刻,「蛋黃蘇」同戰「疫」的故事即將畫下句點,但蘇黃之間結下的深情厚誼卻不會結束,兩地人民攜手奮進的步伐不會停止。

相關焦點

  • 朗誦:冬去了春來,夢醒了花開
    提示:點上方↑↑↑荷塘美文一鍵免費關注冬去了春來
  • 「冬去春來」英語怎麼說?
    Spring follows winter,冬去春來。Winter will pass, and spring is sure to come.冬天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Time cures all things.時間可以醫治一切。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far behind?
  • 《旺夫繼妃》時光在萬,春去冬來
    時光在萬,春去冬來。   在那一年後,她變得很不一樣,在辦完父母的後事後,她也將前塵往事來來回回的想了又想,最後有了定論。此外,她還以必須上山探珍貴藥材要有自保功夫為理由,讓疼惜她的老太君也破例答應讓她習武,她扎紮實實的苦練,一年又一年下來,成了允文允武的才女,在人才逐漸雕零的國公府裡,她成了老太君的掌上明珠與驕傲,將她疼進了心坎。雖只是庶子所出,但有了老太君的寵愛,在國公府裡,她說的話甚至比大伯母更有分量,更甭提二房、四房等過去對她百般欺凌的人,對她也都得客客氣氣的。
  • 早送晚接風雨無阻 冬去春來始終如一「定製公交」獲師生點讚
    本報訊(記者 程長珠)日前,市實驗高中將一面寫著「早送晚接風雨無阻,冬去春來始終如一」的錦旗送到市公汽公司,對該公司推出的「定製公交」接送師生的舉措表示衷心感謝。分享到:相關新聞12-17·早送晚接風雨無阻 冬去春來始終如一「定製公交」獲師生點讚【來源:今日大冶】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冬去春來,這是一個好的季節
    可這幾天望向窗外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都下午五點半了,天還亮著哪,不知為什麼,心裡突然生出很多感動,因為我知道冬天已經過去了,春天來了。春天,這個世界充滿生機,同時,人們的內心充滿希望。所以這是一個好的季節。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臺詞:「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 冬去了春來,夢醒了花開
    到底是春天來了。
  • 菁樺生物樺樹汁:一種冬去春來的味道
    我們常說一句話,當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時,正是各種美味粉墨登場的時間,但是對於小興安嶺的人們而言,只需要觀察白樺樹即可,冬去春來花未開,萬物靜待睡夢醒,白樺樹便是春天的「引路人」,它會第一個冒出新芽告別冬天,同時也在為人們醞釀一種健康飲品----樺樹汁,這一飲用習慣保存至今歷經千年而不衰。
  • 春去春又回
    文\閒情偶寄立春過後,寒意尚濃。生物體流淌的血液在奔流、在沸騰。枝枝葉葉享受著陽光的恩賜,含著笑,挺直了腰杆,打起了精神。河水清澈,泛起陣陣多情的漣漪。一群野鴨在湖裡歡暢的嬉戲。時而撲楞著翅膀追逐,時而調皮地把頭扎進水裡。哦,我明白了,東坡先生寫過,「春江水暖鴨先知」,是的,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是在以它們的生活習性和方式宣告著早春的到來。
  • 東北小夥劉彧軒獻聲抗疫紀錄片《冬去春歸》
    這首致敬最美逆行者的歌曲也成為紀錄片《冬去春歸》的官方主題曲。《冬去春歸》是由優酷出品、演員徐帆獻聲的抗擊疫情紀錄片。全片共三集,以醫療、科研、後勤、生活四個角度為切入點,每集由相同角度下三個不同地方的故事組成。
  •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上海三大主流大報聯袂致敬復旦白衣戰士
    冬去春來,感謝有你! 從1月23日小年夜起復旦援鄂戰士前赴後繼出徵497名英雄從上海出發14名英雄從廈門出發到4月6日他們奏凱而歸冬去春來
  • 冬去春來,日子瑣碎,她的樣子,慢慢長成了我臉上的皺紋
    一是前些天寫好發給一個平臺編輯的東西,今天郵箱收到回覆說稿子留用了,沒有意外的話下周會發。這當然又激發了我繼續堅持寫東西的信心和激情,不過如果想寫更好更有深度的東西,還遠遠不夠,這一點,我倒是一直都有自知之明。
  • 古人眼中的冬去春來,《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賞析
    擬行路難十八首.其五南朝.宋 鮑照君不見河邊草,冬時枯死春滿道。君不見城上日,今暝沒盡去,明朝復更出。今我何時當然得,一去永滅入黃泉。人生苦多歡樂少,意氣敷腴在盛年。詩文賞析:這首詩歌的前兩句描繪的是大自然規律,河邊野草冬天枯萎,來年的春天就會重新生長,枯榮之間冬去春來;太陽今天落下,明天依然照常升起,日出日落,周而復始。三四句則辯證地看待了人與自然的異同,於不經意間道盡人生的真諦。
  • 靜待秋去冬來,一路向暖
    猶記淺秋時的微雨綿綿,再凝眸,已是紅葉鋪滿秋水寒,好像還沒有好好感受秋的清美,冬已近在眼前。思緒紛飛,未眠,記憶像斷開的閘門噴湧而出。原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記憶會封存,不曾想,在寂靜的深夜裡,一發不可收拾。來不及躲避,狼狽不堪,太多昨日如今,一幕幕,像白色的片花,不停閃過。
  • 朗誦 | 三月,春來無處不花香
    花紅柳綠,閒月黃昏;疏影橫斜,長水東流  ,自然的顏色和風味,蘊蓄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裡,來來去去,永無止境。千秋庚續,塵緣不了。歲月的痕跡,趟著流年的煙雨,踩著塵世的風韻,承著亙古的氣息,像一懷念,似一脈情,接力著時光的長度,傳遞著天地的悠遠。千年長夢,醒來千年。
  • 詩詞丨芳菲隨春去,蔥蘢入夏來
    ,夏有涼風冬有雪。不經意間,一池春色已化作雲煙,春天的故事,已然翻篇。春去也,芳菲落幕,總是惹人傷感。黃庭堅捨不得春天,他問:春天去哪裡了呢?可惜無人能答。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冬去春來友誼長存 致【西朵·朋友卡】
    不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只願冬去春來友誼長存!但這真的好難,不過沒關係,今天我們終於找到了解決這一切的辦法!下面就教你如何撩到朋友,又能友誼長存!不要膜拜肯哥喲!你帶上朋友卡,我們一起去優雅的「裝逼」吧!
  • 書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散文我是喜歡散文的,但要寫好也是不容易的。一是多看好的作品,二是多練習,要大膽去寫。寫文首先要有主題,你想反映什麼問題心裡要明確。然後再去選材。有了生動的典型的題材再去發揮想像。要有骨有肉,這樣才能豐滿。如偏離主題,任意發揮,那樣作品就是敗筆了。
  • 這部電影能走進影院簡直是奇蹟|專訪《冬去冬又來》導演邢健
    凜冬將至,在新聞相繼推送著「多地斷崖式降溫」的一天,骨朵採訪了《冬去冬又來》的導演邢健。 選材:五年又一「冬」 《冬去冬又來》是他「冬」三部曲的第二部。 邢健說:「像《冬去冬又來》這種電影能走到院線跟大家見面都太難了。」 影片從成稿到上映用了五年。
  • 裡友故事|福蛋蛋:把對一座城市的熱愛寫進二三裡,然後愛屋及烏
    在二三裡,589位裡友因為其精美的身邊內容,成了「福蛋蛋」的粉絲。二三裡,沒由來的喜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福蛋蛋的身邊內容照片明快鮮活,文字是詳實精妙。許多被圈粉的裡友,大概會以為他是一位陽光大男孩。但其實他是一位因骨折已做過三次手術的六旬老者。嚴謹認真的作風,使得福蛋蛋經手的文字,連標點符號都準確無誤。
  • 《冬去冬又來》11.14上映 顏丙燕實力演繹
    電影《冬去冬又來》海報  網易娛樂11月9日報導 「以沉默,以悲哀,以一曲凜冽的女性之歌。」今日,年度新銳導演邢健的又一佳作《冬去冬又來》正式宣布定檔11月14日。在黑白潑墨的暈染間,定檔海報勾勒出東北大地的意象,蒼茫質感正呼應電影深沉悲壯的氛圍,其中一抹紅色圍巾奪目,暗藏著故事的重要線索。  作為近年來以風格見長的新導演,邢健新片《冬去冬又來》誕生之初便備受矚目,此前曾受邀參展國內外各大電影節,均驚豔眾人。不少業內人士感嘆「一部刺痛人心的佳作」,也有影迷稱讚該片是「『活著』版《鬼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