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世界》⑤|「針灸銅人」站上世界舞臺

2021-01-15 看看新聞Knews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日內瓦期間,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了一份承載著中醫文化智慧的禮物——針灸銅人。這是針灸銅人第一次以國禮身份站上世界的舞臺。

針灸銅人是古代針灸教具,也是考試工具。北宋時期由王惟一設計鑄造的兩具天聖針灸銅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針灸銅人。考試時銅人外層塗蠟體內灌水,學生根據試題以針刺穴,針入水出方為合格。在上海中醫藥博物館,還原了古代中醫學子的這張「試卷」,天聖針灸銅人的鑄造在北宋時期是一種創舉,不僅體現了當時的鑄造工藝,其針入水出的設計,也體現了古時醫者的智慧和才能。

古老的針灸教具走向世界,潤物無聲地傳播著中華傳統文化,而有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走進中國,去探尋他們心中富有魅力的東方智慧。

(視頻來源:《中醫世界》項目組)

相關焦點

  • 「國禮版」針灸銅人入湘!秦朝暉:銅人是醫家「聖物」
    古法針灸大師秦朝暉說,「對於醫家而言,銅人是至尊無上的聖物。」 <<< 對於醫家,針灸銅人是「聖物」,更是一種精神寄託新湖南:我們知道,這是湖南第一尊針灸銅人。為何想請一尊銅人到湖南,您覺得銅人入湘意味著什麼?秦朝暉:針灸銅人是中國針灸的最高聖物,其實也是中醫的聖物。歷代以來,中醫文化是我們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治國的文化。
  • 王惟一和針灸銅人的傳奇故事
    王惟一和針灸銅人的傳奇故事王惟一,又名王惟德,北宋針灸學家,針灸銅人鑄造鼻祖,歷任宋仁宗、宋英宗兩朝醫官,仁宗時為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惟一堂創始人、何氏面癱外治療法第六代傳承人何傳義指出,王惟一精於針灸, 《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可惜沒有傳世。天聖四年(1026),王惟一奉皇帝命令,纂集舊聞,訂正廖誤,考訂針灸著作。按照人形繪製人體正面、側面圖,標明腧穴的精確位置,搜集整理古今臨床經驗,匯集諸家針灸理論,著成醫書3卷,共記載腧穴657個。
  • 他在開封城鑄造了世界最早的針灸銅人 快來這場研討會上認識一下!
    他在開封城鑄造了世界最早的針灸銅人快來這場研討會上認識一下!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童浩麟  通訊員  李亞丹  1月5日,北宋針灸學家王惟一文化學術研討會於河南大學舉行。來自全省中醫醫學文化研究、文化產業的專家、學者近百人參加了會議。
  • 日本博物館發現北宋「針灸銅人」,引起巨大反響,專家直呼不可能
    02 中醫的針灸中醫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同時也是當今世界除了西藥體系以外,唯一一個受眾範圍廣的醫學理論,它的發源地是中國,即便是在當下的這個快節奏的社會當中,中醫雖然有些沒落女,然而卻依然活躍在眾多城市當中,中醫當中有一門手藝,深受世界各國醫學愛好者的喜歡,這麼手藝便是針灸,針灸是中醫當中的一門學藝。
  • 神秘針灸銅人 如今在哪裡
    神醫扁鵲妙手回春,留下針灸治病救人的傳奇佳話。針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北宋以前,醫生主要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經》指定的*經穴進行針灸治病。然而《皇帝明堂經》因唐朝末年的戰亂軼失,致使後來的針灸取穴失去了標準。為給針灸經穴重新制定國家標準,宋天聖四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詔令國家醫學最高機構醫官院編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 日本出現北宋「針灸銅人」,整個中醫學界為之轟動,專家:不可能
    王惟一是當時的一個醫官,於是就組織了全國的能工巧匠來朝廷進行鑄造,在1027年的時候,就鑄就了兩具一樣的針灸銅人,當時被叫做是宋天聖針灸銅人。宋天聖針灸銅人在世界上都是極其稀有的寶物,隨著時代的更替,百餘年之後就經歷了劫難,在1126年金兵攻打北宋的時候,兩具銅人離奇失蹤,後來只剩下仿品。到1925年,我國的一位老中醫在日本的博物館發現了一尊銅人像,那個時候國內也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根本沒人注意老中醫所說的銅人。
  • 宋朝針灸銅人流落日本?專家得知前去調查,看完說:白高興一場
    引言提及中醫,就不能不提到針灸療法。《扁鵲心書》中記載:「醫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針艾故也。世有百餘種大病,不用灸艾、丹藥,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中醫針灸用的針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宋仁宗命令太醫院針灸專家王惟一主持建造了兩個針灸銅人。
  • 習主席向世衛組織贈送「針灸銅人」 深度揭秘國禮背後的那些事
    千龍網北京1月23日訊 記者日前從北京工美集團獲悉,1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內瓦訪問了世界衛生組織並會見陳馮富珍總幹事,共同出席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為針灸銅人揭幕。針灸銅人以現存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針灸銅人為原型設計製作。銅人高1.80米,全身標註559個穴位,其中107個穴位是一名二穴,共計666個針灸點。
  • 神奇的針灸銅人!
    在他小的時候,他不幸染上了一種可以讓他失去生命的大病,幸運的是有一位針灸出色的大夫用這種方法將他給治好了,他十分感激這位大夫,所以從那以後他就專門學習針灸術鑽研針灸術,他鑽研針灸學說的時候,發現了,以前人流傳下來的針灸著作對穴位的描述差別十分的大,如果將這些錯誤不及時改正,仍用於治療很容易出現醫療事故,於是,他就產生了一種想要將針灸穴位統一的想法,他曾經好幾次給皇上報告說,他想請求皇上讓他編制一本規範的針灸圖譜來統一很多學家針灸的做法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轟動了整個中醫學界,專家直呼:不可能
    一、天聖針灸銅人的起源和發展"天聖針灸銅人"起源於北宋年間,是宋仁宗叫一個名叫王維一的醫官製造的"天聖針灸銅人",這個銅人和成年人的身高一樣,並且它的設計也非常精巧和合理,這個銅人的胸背都是可以開合的,裡面雕刻有精密的器官,並且表面的穴位還是鏤空的
  • 北宋太醫王唯一的絕妙東方銅人,為中醫針灸的發展貢獻巨大
    中國的針灸,被西方人稱為東方神針,王惟一便是東方神針的大師。王惟一為北宋仁、英兩朝太醫官。王惟一的大名能夠流傳下來,主要緣於他一生所做的三件大事,撰寫針灸學專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鑄造針灸銅人模型,刻《圖經》於石壁。中國古代針灸學歷史悠久,作為一門獨立的醫學門類,至遲也可以從晉代皇甫謐撰寫《針灸甲乙經》算起。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鑑定後轟動中醫界,專家:絕不可能
    說起針灸,那絕對是我們中國中醫學的一門頂尖技藝,可惜的是如今許多醫生對針灸提不上興趣,原因自然是針灸這門技藝的確是非常的難學,它不像西醫那麼的簡單,只需要藉助醫療器械就能給人看病,為此這也是許多人對中醫偏見的原因之一了。
  • 王惟一鑄造針灸銅人模型,被譽為天下第一針,令後人敬仰
    自從西醫進入我們的生活後,治療一些疾病我們都會優先選擇快速的方法,吃西藥輸液之類的方法,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養生,開始預防疾病,甚至調理身體,而這些都是通過中醫的一些技術和工具幫我們達到效果的。針灸和推拿慢慢也走出國門,拔罐的痕跡也是常常出現在外國人的肩膀上,胳膊上。
  • 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王惟一精於《內經》、《難經》中的針灸理論,廣泛收集各家對針灸醫學的見識,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於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奉敕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附有《穴腧都數》一卷。《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又名《新鑄銅人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
  • 王惟一與《圖經》、石刻、針灸銅人
    天聖四年(1026年),奉詔編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頒行天下。同時將全書刻於石碑,鑲嵌於相國寺仁濟殿四壁。天聖五年(1027年),又創製「針灸銅人」2具,1具置於醫官院,1具置於大相國寺仁濟殿。王惟一對宋代針灸學的教育和普及做出了重大貢獻。
  • 王惟一的針灸銅人在醫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如何?
    「針灸銅人」的製成,在醫學史上佔有很高地位,當時醫官院把它作為針灸教學的模型,並用來考試醫生。考試前會將銅人的表面塗上蠟,用來遮蓋銅人上刻的穴位、經絡說明,穴位上的針孔也被黃蠟堵塞,銅人體腔內還要注入水銀或水。
  • 1000年前我國有一件中醫「神器」,後卻被日本擄走,至今拒絕歸還
    相信不少讀者都有過針灸的體驗,雖然中醫在今天依然是個頗具爭議的話題,但不得不說,中醫裡的針灸確實在治療某些疾病這塊能起到奇效。最直觀的便是失眠,針灸甚至比安眠藥都好用。
  • 【醫院動態】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參加國家中醫針灸臨床...
    【醫院動態】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參加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課題方案培訓會 2020-12-15 16: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靳三針,中醫針灸的驕傲!
    針灸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歷來流派也眾多,其中「靳三針」是當代中國流傳最廣、世界影響最大、理論最成熟的一種現代實用針灸流派,是眾多針灸流派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靳三針」是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近代世界最著名、最具影響的針灸大師--靳瑞先生集歷代針灸名家臨證經驗之精華,用40餘年臨床實踐,首創和總結的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後又經40多位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實驗和研究而成,為一種現代臨床療效極強的針灸新學派。 崔偉亮,便是參與「靳三針」實驗和研究的博士之一。
  • 明明白白學中醫|中醫是怎樣用針灸治病的(下)
    原創 醬紫蛙 科普醬紫蛙 收錄於話題#科普醬紫蛙58#明明白白學中醫10#中醫8今天,科普醬紫蛙帶大家繼續學習中醫是怎樣用針灸治病的。七、重視腧穴處方針灸處方是治病的依據,也是療效的基本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