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列最先進無人駕駛膠輪APM車輛實現交付

2021-01-13 鳳凰江蘇

由中車旗下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合資子公司中車浦鎮龐巴迪交通運輸有限公司生產的,世界一流膠輪旅客自動捷運系統(APM),首列車於1月9日運抵上海8號線,中車浦鎮公司城市軌道交通產品家族再添新成員。

膠輪路軌APM系統作為一種成熟可靠的大眾運輸系統,目前在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廣泛和成熟的運用,國內的北京機場聯絡線、廣州的珠江新城APM等也均採用了該制式進行運營。

本次交付的由中車浦鎮龐巴迪製造的這款INNOVIA APM 300型列車具有鮮明的現代運輸優勢。列車為四節編組,整列載客量約726人。它採用世界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技術(車頭無駕駛室),使用橡膠輪胎,行駛於混凝土走行面,運行噪音低、振動小,維護成本低,運行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適應於臨近社區運行。

與以往軌道交通運輸工具相比,INNOVIA APM 300型列車的技術亮點包括:一是全自動無人駕駛(無駕駛室)。線路配備先進的CityFlo 650信號系統,使用軌道交通行業無人駕駛系統的最高等級GOA4模式運營,降低行車間隔、實現高頻次的發車,在增大運能的同時能進一步減少旅客的候車時間。二是節能環保。列車採用輕量化的車體、再生制動及智能電力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同時列車採用橡膠輪胎,運行噪聲低、振動小,與周圍環境融合;三是安全可靠:列車設計遵循「安全導向」原則,配備「防爆鋼圈輪胎」等獨特安全設計;高可靠性,可滿足全天候不間斷的運營需求。四是全壽命周期成本更優:無人駕駛、節能、先進的維保系統等技術的使用,帶來更優化的全壽命周期成本。五是以人為本的設計:列車車門寬度1980mm(目前的A型地鐵車門寬度為1400mm),大寬度車門可以更有利於乘客加快上下車速度,減少停站時間,縮短發車間隔,提高發車頻率和系統運能。此外,不同於常規APM列車,8號線三期車廂之間互相貫通,增加了載客量,乘客分布更加均勻。

上海8號線三期自沈杜公路站至匯臻路站,全長6.6公裡,車站6座,它將穿梭運營於閔行區浦江鎮區域,並通過與8號線二期沈杜公路站的換乘,實現與中心城區的便捷聯繫。據悉,此次8號線三期初期共購置11列,列車將陸續抵滬進行調試,2017年底投入試運營。(王紹禮)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亮相
    中國江蘇網訊 近日在上海舉行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線項目配套工程開工儀式上,由中車旗下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光電磁數位化導向的膠輪低地板列車正式亮相,這是世界首列由光電磁數位化導向的膠輪低地板列車。
  • 世界首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國際軌交展
    由中車浦鎮公司設計製造的全球首列由光電磁數位化導向的膠輪低地板列車將「駛入」上海軌道展。這列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列車採用以電磁標記為主,視覺導航和衛星導航為輔的數位化軌道導向方式。
  • 全球首輛數軌膠輪電車亮相上海,將加入臨港中運量試運營
    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亮相。目前已開工的臨港新片區中運量T1示範線就將選用此車型。9月2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在門口,全球首列數軌列車將亮相。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國展展覽中心有限公司獲悉,這列由中車浦鎮公司研製的數字軌道膠輪電車,是在傳統低地板有軌電車基礎上重新改進設計的。數軌列車總長30.5m,採用3輛編組,車輛最高運行速度70km/h,最大載客量302人。採用低地板設計,兩側車門入口高度330mm。列車採用以電磁標記為主,視覺導航和衛星導航為輔的數位化軌道導向方式。
  • 全國首列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在蓉正式下線
    劉忠俊 攝中新網成都1月7日電 (記者 劉忠俊)1月7日,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時速160公裡的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在四川成都正式下線。同時,國內首個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也正式亮相。這標誌著「四川造」軌道交通邁入了市域-城軌「互聯互通」、智慧城軌技術引領發展新時代。風雪中下線的時速160公裡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
  • 全國首列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在蓉下線
    今天時速160km全國首列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在蓉下線1月7日,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的時速160km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在成都市新都區的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下線
  • 王志勤:車聯網支持實現無人駕駛的思考
    無人駕駛是車輛作為運載工具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核心應用功能,也是車聯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的核心應用服務。網聯無人駕駛則是在車輛智能化基礎上,通過車聯網實現車與車、車與路等的互聯和信息交互,進行協同感知並幫助車輛進行決策和控制,加速無人駕駛應用成熟。
  • 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將設無人駕駛擺渡車
    武漢晚報訊(記者張珺)近日,湖北國際物流機場發出無人駕駛方案獲獎通知書,深蘭科技分別獲得無人駕駛擺渡車組和無人駕駛清掃車組兩個第一名。    在自動駕駛領域,深蘭科技早在2018年就發布了熊貓智能公交車產品,該車具備自動駕駛、手脈識別系統等先進人工智慧技術,車輛可實現自動駕駛、避讓行人、自動進出站臺、自動監控駕駛員及乘客狀態、人機對話諮詢線路等,其手脈識別系統可實現乘客掃手購物。
  • 雲南這條高速公路 驚現無人駕駛鋪路機→
    無人駕駛攤鋪路面你見過嗎?近日一場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無人駕駛攤鋪觀摩活動在昌寧至保山高速公路項目№4標清水溝K79+440—K79+940施工段現場如火如荼地展開
  • 寧波中車首列出口地鐵列車下線
    寧波中車首列出口地鐵列車下線。今年初剛剛承接項目時,寧波中車產業基地克服疫情防控期間的種種困難,與中國中車相互配合,憑藉先進的技術工藝平臺、優秀的項目執行能力、強大的供應鏈保障體系,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地鐵列車試製。
  • 無人駕駛計程車開到北京 商用還遠嗎?
    馭勢無人物流車在上汽通用五菱生產基地運輸(TechWeb配圖)比如,馭勢科技攜手上汽通用五菱在其寶駿基地部署運營的廠區無人物流項目已經開啟常態化運營,運輸線路涵蓋總裝物流、發動機物流、衝壓物流、車身物流等場景。五菱河西基地馭勢科技無人駕駛物流線路在今年5月也已經完成交付。用無人集群建設「無人駕駛專用車道」也成為現實。
  • 全國首列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在成都新都區下線
    1月7日,全國首列基於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的時速160km新一代市域A型列車在成都市新都區的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下線。據中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本次下線的時速160公裡新一代全自動市域A型列車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中車成都公司聯合研製,是全國速度最高的市域A型列車,屬全球首次實現時速160公裡的5G車車通信全自動駕駛,填補了行業空白。該列車具備快速運行、快啟快停、快速乘降、舒適度高等特點。
  • 首批無安全員RoboTaxi正式量產,中國正式跨入無人駕駛時代
    AutoX全無人駕駛車隊自今年年初,基於對彼此技術和實力的認可,AutoX與國際車企FCA克萊斯勒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將成熟的、世界頂尖的國際車企經驗與先進的無人駕駛技術深度耦合。對比美國地廣人稀的路況,國內城市道路的特色對於無人駕駛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大部分街道上物體數目繁多、遮擋嚴重,普通解析度的傳感器難以滿足在中國特色路況下達到全無人駕駛的感知需求。正是因此,AutoX第五代傳感器系統融合了高解析度雷射雷達與攝像頭,從軟硬體層面同時保證超高精準度感知能力,保證對嚴重遮擋的行人、體積極小的物體等有足夠的感知精度,滿足全無人的技術需求。
  • 輕舟智航無人駕駛小巴亮相廣州
    「可以在公開道路自動駕駛,不需要司機進行任何操作,速度不會太低,通過小程序就能查看車輛位置、掃碼上車......」在市民辛先生看來,這輛小巴看起來雖然與普通公交車差別不大,但在了解車輛的功能後,它仿佛已有了靈魂。這輛充滿科技感的巴士,就是全國首個啟動常態化運營的5G無人公交車,目前已在蘇州為市民提供接駁服務。
  • 重新定義無人駕駛關鍵路徑,Momenta打造飛輪式L4
    一個飛輪是Momenta創立之初就堅定的對無人駕駛的技術洞察;兩條腿是產品戰略,已經在去年發布;公司內部還有實現產品化的三大法寶,會在後續做更多公布。」Momenta CEO曹旭東表示。Momenta的兩條腿產品戰略,左腿量產自動駕駛Mpilot,為行業交付一流可量產的自動駕駛系列產品,並提供源源不斷的數據流;右腿完全無人駕駛MSD,致力於打造L4級別的完全無人駕駛,並反饋給量產產品領先的技術流。
  • 戰「疫」需求急呼無人駕駛車衝上前線
    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不只是無人配送車,無人駕駛計程車、無人駕駛環衛車等其它無人化車輛的需求同樣巨大,這些需求疊加整合在一起,將使無人車迎來井噴,為未來更高階無人駕駛技術實際應用作好了鋪墊。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據悉,這一無人駕駛物流線路是由上汽通用五菱與馭勢科技攜手打造,具體由無人物流車與雲端智能運營管理系統構成。其中,無人物流車搭載行業領先的L4級別無人駕駛系統,可通過融合部署在車身周圍的雷射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多類傳感器的感知數據,做到全方位實時環境感知,釐米級高精度定位,實現無人自主運輸。雲端智能運營管理系統則提供遠程控制、數據分析等服務,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及安全性。
  • 全無人Robotaxi首次「出街」 中國自動駕駛邁出一大步
    國內無人駕駛技術公司AutoX日前公布了一個視頻,在深圳繁忙的街道上,25臺完全無安全員值守的無人駕駛Robotaxi車隊自主行駛,靈巧地繞過路障,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首次實現了全無人駕駛汽車在中國零的突破。
  • 無人駕駛的「賽博朋克」應用:零下五十度礦區如何自動化運輸?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神寶露天煤礦現場看到,這批電動輪礦用卡車的大小足以比肩一棟兩層小樓,正常身高的成年人站在卡車邊只有半個輪胎高,駕駛這個龐然大物時,駕駛員在駕駛室甚至無法看到腳下近處的路,為了避免出現安全事故,進入礦坑內的車輛設備必須插著高高的警示旗杆才能讓礦卡司機注意。 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
  • 無人駕駛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無人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
    前言:首先,無人駕駛的真正實現和推廣是離不開遠程駕駛的,而今天快速發展的5G則將會是核心的驅動力。但是在實際的路面上,你會遇到很多無法預知的事情,比如天氣、路況、人員等等突發性的事件,而以目前的無人駕駛技術是無法讓車輛真正的做到全智能化操作,無法做到像人的大腦一樣有強大的適應能力的。那麼無法實現自適應,行車的安全就無法得到真正的保障,也可以說,如果無法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距離無人駕駛的距離就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