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波「疫戾之氣」的來襲,大部分人都是眾志成城捍衛健康,在一線與「戾氣」奮鬥的我也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在世,唯有健康是自己的,不可交換、不可替代」。
雖然我的工作性質早已看我見過生、老,但是這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醫文化對「戾氣」的應對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而中醫文化中的養生也是非常的獨到。
比如有一物,它本是樹皮,又名「鬼仙木」,用以養生可以補肝腎,益精血,堅筋骨,強腰膝,消骨之刺,安血之壓。
此物就是杜仲,是杜仲樹的樹皮,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神農本草經》就把它歸到「上品」類,文中說它「主腰脊,補中,益精氣,堅筋骨」。
在《本草匯言》中提到杜仲的特點是「凡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能補;下焦之溼,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
《本草通玄》說杜仲「潤腎,則精充而骨髓堅強;益肝,則筋健而屈伸利」。《本草蒙筌》中說「腰不能屈者神功;足不能踐者立效」。
隨著中醫文化的不斷發現,時至今日對杜仲的養生益處可以分為三個大類,以及抗衰老、減少血中的糖分殘留、血中壓力、消骨中之刺等諸多小分類,可以分為六個板塊詳細敘說。
一、用杜仲養生可以強腰膝。
杜仲的的特點是「甘溫補益」,能滋養肝腎,還能潤肝燥,是平補肝腎之物,所以杜仲的養生益處多是圍繞於此而來。
中醫文化中認為「腰為腎之府」,杜仲能由內而外的強腰膝,《藥性論》中就提到杜仲主腎冷而腰脊之處的痛,古籍中對此的記載也頗多。
如《三因方》中說杜仲打碎為末,每天以溫酒為引吃9克;《本草綱目》中提到杜仲炒後再浸酒,可以除腎冷、腰冷;如果是腎氣不足或者因為腰部勞累而亞健康,可用杜仲與威靈仙一起養生。
杜仲與活血的川芎、丹參、肉桂以及少量以毒攻毒的細辛,可以散去腰背的血瘀、感覺像有刺而不可忍受。
如果肝腎不足而「腰如折」,起坐艱難、翻身困難,可用杜仲與補骨脂、胡桃肉一起滋養肝腎、強壯腰膝。
常人滋養肝腎、強腰膝可用杜仲、五味子加入羊內腰一起煮著吃,如果在加點木香、八角、茴香則可以溫暖一身之陽、散寒氣。
二、用杜仲養生的男女差異。
用杜仲養生的其它益處都是相通的,唯有一點是男女有別的,那就是用杜仲、補骨脂、鹿茸、沒藥以及核桃仁,適合男子的精氣不足、羸弱、精神容易疲勞,同時有「漢子難」的難以啟齒的亞健康。
而杜仲的另一個特點的是「益精氣、暖下元」,如果是女子的肝腎不足、下元虛寒而久久沒有子嗣,可用炒杜仲與滋養氣血之「八珍」為名的組合,在家滋養肝腎的鹿角膠、菟絲子;如果再加巴戟天、附子以及補骨脂則「暖」的力量更大,但附子是以毒攻毒之功,切莫隨意用之。
三、用杜仲養生可以延緩衰老。
肝腎的不足會加速衰老,而杜仲既可以滋養肝腎,又能延緩衰老,比如傳統養生中以「神仙不老」為名的組合就是杜仲與當歸、熟地黃、人參、巴戟天以及枸杞子,這個方法既可以樣肝腎、填精髓,又可以益氣養血。
近年來常用的方法是杜仲與何首烏、女貞子、墨旱蓮、熟地黃以及桑葚搭檔;而與酒搭檔的方法是以杜仲、當歸、川芎熟地黃以及少量的仙靈脾。
四、用杜仲養生可以降低糖分的殘留。
中醫文化中把糖分殘留於血內過多的亞健康稱之為「消渴」,杜仲滋養肝腎,因此與菟絲子、枸杞子、黨參以及牡蠣搭檔可以適合氣陰兩虛而形體變得消瘦、喜歡喝水、口渴、排得多、心中煩亂、手腳熱的消渴。
五、用杜仲養生可以安血之壓力。
血的壓力增高是近代的說法,在傳統中醫文化中屬於肝陽上亢的範疇,肝腎之陰不足從而肝陽上亢,杜仲可以平息上亢的肝陽。
如果血內的壓力升高可用杜仲、夏枯草等份,加雙倍的棕櫚葉泡水喝;也可單用杜仲加點白糖泡水喝;或者用之與黃芩、夏枯草搭檔亦可。
六、用杜仲養生可消骨之刺。
杜仲與白花蛇、地龍、威靈仙搭檔可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適合頸部亞健康、骨之刺的人養生;而骨之刺在腰上,可用杜仲與桑寄生、牛膝、續斷搭檔;如果是在足跟上,可用杜仲與牛膝、雞血藤以及仙靈脾搭檔養生。
杜仲的養生益處多是圍繞「滋養肝腎」這四個字,而屬溫補,因此陰虛火旺的人就不適合用它養生。再就是用杜仲養生以10至15克適宜,也有個別的方法有用到30克的記錄,杜仲的特點是炒後的滋養之力更強。
杜仲是滋養之物,適合平時養生用,而在戾氣已經來臨的時候,好多人有一種「書到用時方覺少」的感覺,所以平時養生很關鍵,這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