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臥龍: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長大 與母親分離

2021-01-19 金臺資訊

人民網成都1月16日電 (朱虹)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2020年2月份就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非常珍貴。

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像個文靜的「小姑娘」。3天後,白色大熊貓穿過密林和小河溝,出現在1公裡外山脊上的另一臺紅外線相機裡,然後用了大約10分鐘到達山腳。山腳的紅外線相機記錄下它離開的背影。

據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保護研究項目執行人譚迎春介紹,從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影像判斷,這隻白色大熊貓從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期間長大了不少,體格壯實。相較於小時候的通體白色,它在成年後四肢的毛髮還顯出淡淡的金色。「2020年2次記錄中,這隻白色大熊貓都是單獨活動,我們推算它目前已3歲左右,判斷它已離開媽媽,自立『門戶』了。」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視頻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步伐穩健,身體壯實,毛色光亮,可以看出是一隻健康的野生大熊貓。「白化」現象雖然罕見,但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白化」通常是由於動物個體基因突變,使得動物體內色素合成受阻,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金白色或淺金色。單純的「白化」突變並不一定影響動物個體的生存。這隻白色大熊貓能健康成長到3歲左右,說明它已基本適應了生存環境,生存狀態良好。

李晟說,從之後該區域再未拍攝到它的情況來看,它可能已經從出生地遷移擴散到周邊棲息地。根據野生大熊貓雌性往外擴散的習性判斷,它很有可能是雌性個體,在成年之後會離開母親的家域範圍,向外尋找新的棲息地。「為了進一步了解這隻個體的狀況和白化突變基因在當地野生大熊貓種群中的分布情況,後續還需擴大監測範圍,並採用DNA檢測等技術找尋更多證據。」

除了毛色變化之外,白色大熊貓的白化突變是否會對其生理和健康帶來

其他

附帶影響,目前還沒有定論。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人類對大熊貓這一古老物種的認知,併科學評估白化突變基因對大熊貓野外種群遺傳多樣性的影響,對大熊貓保護事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新聞多一點】

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研究保護小組共15人,歷時一年,對白色大熊貓首次發現地周圍15平方公裡的區域進行了高密度網格化紅外相機布控,以期通過持續的追蹤,進一步研究與評估白化症狀對該個體的生存和適應能力有何具體影響。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通過紅外相機監測共獲得野生動物影像文件71100餘份。除大熊貓外,初步統計記錄到的其他動物種類有:川金絲猴、藏酋猴、小熊貓、黑熊、豹貓、豬獾、黃喉貂、水鹿、毛冠鹿、野豬、四川羚牛、中華斑羚、中華鬣羚、中國豪豬、巖松鼠、紅腹角雉、紅腹錦雞17種伴生動物。其中,大熊貓、川金絲猴、黃喉貂、水鹿、毛冠鹿、野豬、中華斑羚、中華鬣羚、中國豪豬、紅腹角雉等物種出現的頻率都非常高。

相關焦點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或已離開媽媽「自立門戶」
    1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工作人員在野外四川臥龍白色大熊貓保護研究項目執行人譚迎春介紹,從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影像判斷,這隻白色大熊貓從2019年5月到2020年2月期間長大了不少,體格壯實。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都是怎麼來評價的?
    今天的這條關於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的好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從大家的評論中可以看得出來這隻白色大熊貓有多招人喜愛了。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有的網友說這也太罕見了吧!的確這隻白色大熊貓真的非常罕見,因為全球就這麼一隻。而大熊貓的數量本身就非常的少,除了我國之外世界各國都沒有這麼珍貴的動物了。
  •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近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降雪天氣,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一片銀裝素裹,大熊貓在雪地裡嬉戲,享受降雪帶來的樂趣。12月17日,兩隻大熊貓幼崽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12月17日,大熊貓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12月17日,大熊貓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 大熊貓寶寶佔領「C位」!臥龍上演野生動物「走秀」大片
    //sichuan.scol.com.cn/items/202003/200309164431495000141F71.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在線消息(龍婷婷 記者 寇敏芳)近日,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熊貓大道上,道路養護員譚友鉛偶遇大熊貓寶寶。此前,也有村民在公路上偶遇熊貓寶寶。
  • 美麗臥龍 動物天堂
    本報記者 何曉安 霍興華 龍婷婷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的高山峽谷帶,處於橫斷山脈腹地,是南北動物分布的交匯點。因受古冰川作用的影響較小,成了國寶大熊貓、珙桐等孑遺物種的庇護所。它不僅是國寶大熊貓的最佳棲息地,也是雪豹的樂土、雉類的王國。
  • 四川臥龍大熊貓雪中撒歡呆萌可愛
  • 天府四川:獨一無二的臥龍特別行政區
    也許,很多人都不清楚,這個特別行政區很特殊,它位於四川,位於阿壩州,它就是為國寶而建立的臥龍特別行政區。臥龍特別行政區,位於四川阿壩州汶川縣和小金縣之間,處於風景秀麗的邛崍山脈之中,這裡有著「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的美譽。特區距離成都市130公裡。
  • 坐擁大熊貓資源,四川為何做不出頂尖的大熊貓文創產品?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真正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大熊貓文創企業和產品,四川目前還沒有。」9月4日,在成都舉辦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文創研討會上,成都珍愛大熊貓文化傳播公司總經理陳廣宇,發言時把這句話重複了兩遍。
  • 神奇大熊貓「巴斯」傳
    "1984年,因保護區竹子開花,飢餓而漂浮在小河上,被一位女社員救起……"在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巴斯"個人檔案"上,有這樣的記錄。"我們要請當年的女社員到福州,為巴斯百年壽辰賀歲!"在福州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陳玉村的眼裡,他早就把"女社員"視為巴斯的母親了,女兒過生日,誰都可以缺,但唯一不能缺的就是母親。
  • 《大熊貓的春天》:關於胖達你知道多少?
    2016年,國寶大熊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從一百多年前因為法國傳教士將熊貓介紹給西方國家,得到世界的矚目的同時,也給這種僅生活在中國的川、陝、甘地區的深山密林的動物帶來諸多困擾,而後更是因為獵殺和環境破壞,導致在20世紀70年代的統計中,全球大熊貓數量僅不到兩千隻。
  • 四川的像熊,陝西的像貓,明明都是大熊貓為什麼有兩個模樣?
    大熊貓天性敏感,本性溫和。即便是野生大熊貓,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會主動迴避與人類的接觸,倘若當領地受到威脅的時候,大熊貓也不會放棄奮力反抗的本能。雖然大熊貓給人們展示出來的形象都是「竹子收割機」,每天花12-16小時,吃掉10-18千克的竹葉和竹稈,或者30-38千克的新鮮竹筍。
  • 31歲大熊貓雷雷癲癇發作去世 英雄母親曾哺育五仔
    大熊貓「雷雷」,1992年救護於涼山州雷波縣,推測其出生於1989年。大熊貓「雷雷」是位英雄母親,雖然其前掌因在野外受傷缺失,卻一直樂觀堅強地生活著,生平共哺育了5仔,其中包括贈臺大熊貓「圓圓」。雷雷出生於1990年。1992年冬天,它還是一個孩子,是離開母親自己的第一個冬天。
  • 小年到 臥龍大熊貓基地2019級熊貓寶寶給您拜年啦[組圖]
    在2020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2019級新生熊貓寶寶在臥龍神樹坪基地幼兒園集體亮相,向全國人民恭賀新春。1月17日一大早,熊貓中心工作人員們就忙活著,用窗花、對聯、福貼、中國結、小鞭炮等物件將幼兒園裝飾一新。上午10:30,奶爸奶媽們抱著可愛的熊貓寶寶閃亮登場。
  • 收藏|玩轉熊貓家園,快來四川仙野追蹤!
    四川,中國西南地區一個開放、多彩的省份,大熊貓的家鄉和樂園。(圖自:視覺四川)作為四川極具辨識度的符號,萌趣生動的大熊貓形象已享譽全球,目前,遊覽面積達9245平方公裡的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正等著大家前往探秘。
  • 全球唯一大熊貓三胞胎六周歲啦!
    7月29日,全球唯一大熊貓三胞胎「萌萌」、「帥帥」和「酷酷」迎來6周歲生日派對。記者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熊貓樂園現場看到,保育員為大熊貓三胞胎準備了三層「竹子蛋糕」,還有來自全國的6組同樣六周歲的三胞胎家庭齊聚長隆,為「萌酷帥」慶祝生日。
  • 汶川縣域內臥龍大熊貓基地、水磨古鎮、龍溪羌人谷等景區景點...
    四川在線記者 楊藝茂8月7日,記者從汶川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獲悉,從即日起汶川縣域內臥龍熊貓基地、水磨古鎮、龍溪羌人谷等景點、景區臨時關閉。暫停對外開放景區包括:汶川特別旅遊區(水磨古鎮景區、天地映秀景區、夢幻三江景區);汶川大禹文化旅遊區(大禹祭壇、龍溪羌人谷、蘿蔔寨);汶川縣灞州鎮境阿爾溝、大寺冰瀑;臥龍中華大熊貓苑神樹坪基地。當地將待預警解除後,視安全情況宣布對外開放。小編提醒廣大遊客及時合理調整出遊行程,安全出遊!
  • 在俄大熊貓受疫情影響暫時吃不到四川竹子,園長:不怕,有辦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少俄媒近日將目光轉向在莫斯科動物園生活的兩隻中國大熊貓「如意」和「丁丁」:暫時吃不到來自中國四川的竹子,它們怎麼樣了?據俄新社12日報導,莫斯科動物園園長阿庫洛娃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說,儘管動物園暫時沒有收到來自中國四川的竹子,但已經找到了相應的替代供貨渠道,園內也有足夠的備用庫存。
  • 居港大熊貓「港漂」生活:懂三語、會憋氣、喜香氛
    5月31日,記者在香港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據園方介紹大熊貓樂樂與盈盈已交配完成,現在正處於觀察階段。中新社記者 徐冬冬 攝佳佳、安安和盈盈、樂樂是中央政府分別在香港回歸兩周年和十周年時送給香港的禮物。兩代大熊貓抵港後一直居住在海洋公園,成為連結香港與四川的某種象徵。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香港特區政府捐款100億港元,援建190個項目。其中,23個是臥龍的項目,總援建金額15.8億港元。為表感謝,臥龍「中華大熊貓苑」和都江堰熊貓基地目前免費向港人開放。與樂樂一樣,安安也喜歡香味。吳乃江憶述,有次安安扔下竹子就跑,不停望著遊客區。
  • 中國居然有兩種大熊貓,它們還談過戀愛?!
    這兩天我刷到了一個微博熱搜: 世界上居然有兩種大熊貓,而且老家都在中國! 嘖嘖嘖,又可以在國際友人面前炫耀一下了 而且根據央視著名段子手朱廣權講述,這兩種大熊貓非常好認: 第一種,就是人盡皆知的四川大熊貓
  • 沒想到吧~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竟然有兩種!
    因為全球圈養大熊貓548隻,其中87%在四川;野生大熊貓數量1864隻,四川也佔了總數的74%(數據來源: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 但事實上,除了我們四川,陝西秦嶺也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全世界唯一一隻棕色大熊貓「七仔」就生活在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