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香的功德利益

2021-02-08 佛醫苑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會出現「供香」。例如:在《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就是其中之一。


燒香也是密法中重要的供養,常見的「八供」中,有兩種就是香:塗香和燒香。


《普賢行願品》裡,以無量無邊的莊嚴供物來供養諸佛時,多次提到「香」:「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香」是佛教中一種常見而著名的供養。而供香,也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和功德。


《大日經》卷八中記載,燒香是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上的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布,又如一一功德由智慧之火所焚,解脫風所吹,能普燻一切。


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現實中,如果有出家人持戒清淨,身上的確會有淡淡的香味,被稱作「戒香」。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


以香供佛具有多種功德,在佛教諸多經典中都有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在經典中,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主要有:

1、罪障消除。

2、福報優厚。

3、來世尊貴。

4、所求如願。

5、遠離惡趣、漸獲解脫。


在供香之前,首先要洗手、漱口,著潔淨衣,調整動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以妙香供養三寶。在所奉養的佛菩薩、本尊聖像之前,思惟佛陀及一切聖眾的功德巍巍,一心誠敬供養,就如同佛菩薩現在眼前一般。


接著,我們拈起所供養之香,燃香持至胸前,一心觀想所奉請諸聖眾,放出廣大光明,來到眼前,接受我們的供養,並歡喜受用。將香支放入香爐後,以廣大的發願作為回向。


將「佛醫苑」設置為「星標」★,

或者閱讀後點個「在看」,這樣才不會錯過每天的推送噢!

 

相關焦點

  • 供香的功德和利益
    以香供佛或供養經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功德。 「香」為真實特殊供品之一,在《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本經中被列為五種供養之一。《大日經》中講了六供,即這五種供品再加上淨水。
  • 索達吉堪布說:供香的功德
    索達吉堪布:供香的功德
  • 供香的意義與功德
    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密教的種種修法中,更是經常看到供香的記載,而依供養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乃至天龍八部等一切護世聖眾,則用種種不同的香來供養,與其相應。  除此之外,經典中也記載著有關香的修持法門。其中最著名的是《楞嚴經》中的香嚴童子,以聞沉水香,觀香氣出入無常而悟入本心。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
  • 供香的意義和功德
    又,通常禪宗所稱之香湯,乃用陳皮、茯苓、地骨皮、肉桂、當歸、枳殼、甘草等藥所煎煮而成,又稱七香湯。除了被用作殊勝的供品之外,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如《首楞嚴三昧經》中,以「香光莊嚴」來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來功德莊嚴,就如同制香的人染上香氣一般。
  • 怎樣供香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和加持?
    諸多佛經論典及高僧大德都提到供香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供香散發出來的香雲,可讓我們內心虔誠地發願:祈願香雲能夠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廣大無邊。把供香普薰的香雲作意布施給法界一切眾生,讓他們得到滿足。做功課前點上一支香,可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而且一些清淨的藥香和除障香對遣除病障等違緣有很大幫助。供香也是積累資糧的一種方便,經論中也提到供香代表著行持精進度。
  • 供香功德利益
    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可以用到香或提及香的作用與功德。香作為重要的供養具與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以香供佛或供養經典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功德。供香既平時燒香,得福報的效果也很明顯.只要以清淨及正確的發心去供奉,即使只供上短短的一截香枝,也已能積無量功德。反過來說,如果只以為自己求福的狹窄心態去供養,因著發心的淺小,功德也自然一樣地淺小.
  • 七師:關於供香,你知道多少?
    七師:漫談佛教與香~為什麼要供香?所以沒事,大家供香有好處,意生身多可憐啊,聞聞香,是有好處的,顯宗是這樣說的。 那密宗供香,我們供香的時候,都是念咒持咒,持咒的話你這個香氣是帶著咒力的,真有中陰身來聞到你這個香味沒準解脫了呢,所以說這是不同,顯宗和密宗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 瑜伽焰口的功德利益
    放焰口功德是不可思議,放焰口通過師父真正的悲心、觀想、持咒,從師父打坐、手印、布施善惡眾生得到無量利益;佛對阿難說:焰口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為了渡阿難尊者,佛為他說《焰口經》。瑜伽焰口超度的過程:(1)祈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加持道場及一切發心功德齋主。
  •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
    皈依三寶的功德利益,可以說在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來,也不及皈依三寶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說:皈依三寶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養,乃至建七寶塔供養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寶所獲得的功德之百分之一。夫三寶者,千生難遇,萬劫難逢,皈依者,福增無量;禮念者,罪滅河沙。譬如靈丹之妙藥,療百病而蠲除。冥冥黑夜中,三寶為燈燭;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焰焰火宅中,三寶為雨澤。由此可知三寶的功德。
  • 供水的功德利益
    佛前供一杯水,那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樣乾淨、像水一樣平等。看到這杯水,要常常想到:我的心要清淨,我的心要平等,水錶這個意思,並不是給佛喝的,泥塑木雕的佛怎麼會喝水呢?心清淨、平等,就是功德,這是真實的。供水是最容易不過的供養了。
  • 禮拜35佛的功德利益
    在他的傳記裡並沒有特別強調他修過幾十萬次的金剛薩埵,但是非常強調他拜了很多次十萬拜的三十五佛,可見這個法門是多麼強力的除障法門。  帕繃喀仁波切在《掌中解脫》中解釋,宗喀巴大師之所以能夠帶給有情浩如虛空的利益,是得力於他在三十五佛除障法門上,下過非常深的功夫。不只宗喀巴大師是這樣,許多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包括阿底峽尊者在內,都每天修這個法好幾遍,加上禮拜。
  • 薈供的簡介及功德利益
    薈供的簡介及功德利益 薈供源起於印度,後由蓮師傳入西藏。當時在印度,由於每次薈供的費用龐大,所以只有富人做得起這種法會,蓮師悲憫,為了令所有眾生都能迅速累積福慧資糧,就改變了這一傳統。當然,薈供的殊勝功德不僅只在於吃穿。薈供是具足四種事業-「息災、增益、懷攝、降伏」的殊勝修法。薈供是消除出家、在家人修行出現違緣,沒能完整地守住戒律的最好方式。薈供也是能令自己增長福報,來世莊嚴的最好方式。一次十萬薈供可以消除這一生所有毀犯戒律的罪業以及上師和弟子之間的一切罪業。
  • 《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佛前供香、水、燈、花等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 [ 問 ]:佛前供香
  • 蓮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
    於如此之時,唯一依靠蓮師的修法心咒,有什麼利益?為利未來淺慧者,請求宣說。」 爾後,蓮花生大士告言:「噢,具有信心的女子您所陳述千真萬確,於未來如是時刻對眾生必定有暫時究竟利益的不可估量竅訣修行,許多已隱蔽成地伏藏、水伏藏、巖伏藏、虛空伏藏等。惡時之際,有緣者的方便緣起極難聚合,這是眾生福德窮盡之相。
  • 供香、花、燈的正確做法
    【供香】供香供多少?或者燒一支香,或者燒三支香。如果你燒多了,佛門裡沒有這個規矩。供香是實物供,可是它表法表什麼呢?表戒律。一個修行人持戒持得清淨叫戒香,有時候身子裡邊會飄出香氣來,所以用香來表示戒。那麼供一支香有名堂的,叫一支清香,表示你持戒非常清淨,清香撲鼻。
  • 撒風馬、懸掛經幡的功德和利益
    經旗之功德經幡為何物幡、幢、旗,就是用布縫製、上面印或者繡了佛號、經文、咒語的裝飾布條、布幅、布蓋、布旗等,用以象徵佛菩薩的威德,也是降魔消業障的象徵。佛經上記載,建立幢幡,能得福德,避免苦難,往生諸佛淨土,所以寺院、道場常加以使用。特別是西藏等地,到處可見幡幢、經旗、幡旗。我們人、鬼、冤魂,從下面經過,風吹到,被吹起的塵土拂到,都有無量利益。
  • 佛說造塔功德經(及建佛塔的功德利益)
    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幹闥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幹闥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願世尊為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眾生!」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我們到寺院拜佛或者在自家佛堂禮佛都會習慣性地做供養,以積攢功德、消災解難。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
  • 三十五佛懺悔文的功德利益及儀軌
    三十五佛禮懺法的利益本禮懺文在藏文中名《菩薩墮懺》,亦名三聚經,以所修三事:一者懺悔,二者回向善根
  • 作明佛母心咒功德利益
    功德遍攝三界自在任運,所作皆能成就得名,故又稱三界自在空行母;或稱懷柔佛母。其功德廣大勝深,實是無以比量。作明佛母心咒嗡古汝古列舍梭哈(依上師傳承,這裡僅供參考)功德利益 持誦咕嚕咕咧佛母心咒滿六十萬遍,能得美滿婚姻,家庭和合,得大權威勢,受部屬親友愛戴,能除病息災,眾人敬愛,得大福報,降伏怨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