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無論是對佛菩薩的供養,或是在說法的比喻中,經常會出現「供香」。例如:在《蘇悉地羯羅經》中論述了以塗香、華鬘、燒香、飯食、燈明為供養本尊的五種供物,香在就是其中之一。
燒香也是密法中重要的供養,常見的「八供」中,有兩種就是香:塗香和燒香。
《普賢行願品》裡,以無量無邊的莊嚴供物來供養諸佛時,多次提到「香」:「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香」是佛教中一種常見而著名的供養。而供香,也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和功德。
《大日經》卷八中記載,燒香是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上的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布,又如一一功德由智慧之火所焚,解脫風所吹,能普燻一切。
由於香的芬芳遠聞,經典中也常用來比喻修行者的持戒之德。現實中,如果有出家人持戒清淨,身上的確會有淡淡的香味,被稱作「戒香」。
香代表清淨之義,能清淨一切染垢汙穢,及燥熱煩惱;而以香供佛,則代表滅除一切生死煩惱,得到清淨自在。
以香供佛具有多種功德,在佛教諸多經典中都有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在經典中,關於供香功德的論述主要有:
1、罪障消除。
2、福報優厚。
3、來世尊貴。
4、所求如願。
5、遠離惡趣、漸獲解脫。
在供香之前,首先要洗手、漱口,著潔淨衣,調整動機——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以妙香供養三寶。在所奉養的佛菩薩、本尊聖像之前,思惟佛陀及一切聖眾的功德巍巍,一心誠敬供養,就如同佛菩薩現在眼前一般。
接著,我們拈起所供養之香,燃香持至胸前,一心觀想所奉請諸聖眾,放出廣大光明,來到眼前,接受我們的供養,並歡喜受用。將香支放入香爐後,以廣大的發願作為回向。
將「佛醫苑」設置為「星標」★,
或者閱讀後點個「在看」,這樣才不會錯過每天的推送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