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銷售添加非普通食品原料「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的「玫瑰花桂圓茶」,法院判處商家十倍賠償

2021-02-16 食品安全風向標

事實:消費者因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玫瑰花桂圓茶」,配料裡添加有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將其訴至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觀點:消費者認為涉案食品屬於普通食品,但配料裡添加有中藥材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涉案企業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作答辯。

判決結果:判決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退還貨款並支付十倍賠償。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20)粵0303民初2072號

原告:張某,男,1981年出生,漢族,身份證住址福建省永定縣,

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機電一支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08MA5U8K****。

法定代表人:劉東紅。

原告張某與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一案,本院於2020年1月7日立案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原告張某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對其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退回購物款528元,以及十倍賠償購物貨款金5280元;合計:5808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與理由:原告因生活需要通過網絡交易平臺"拼多多"在被告經營的網店某養生館食品旗艦店,購買了11盒「玫瑰花桂圓茶」每盒單價48元,合計528元;訂單編號:191104-50410848343****,原告付款後,被告於2019年11月5日從重慶發貨,物流公司為韻達快遞,快遞單號為3102868399926;原告於2019年11月8日收到快遞。「玫瑰花桂圓茶」的詳情頁面介紹,產品名稱:玫瑰花桂圓茶,食品類別:代用茶,配料:玫瑰花、桂圓、枸杞子、大棗、菊花、山楂、陳皮、茉莉花、黃芪、黨參、丁香、肉蓯蓉、荷葉,實物外盒包裝和裡面小袋包裝顯示執行標準代號:Q/YQ001S,生產許可證編號:SC10750010822310,配料裡添加有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涉訴的產品屬於普通食品,但是產品的成分中卻含有中藥材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中藥材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未被列入衛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衛生部於2003年2月28日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在附件1《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不包括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在附件2《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包括玫瑰花、黃芪、黨參。而「肉蓯蓉」也在中國藥典2015版裡面可見它屬於藥品而不是普通食品,2007年10月12日,衛生部發布《關於黃芪等物品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的批覆》中標明「我部2002年公布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所列物品僅限用於保健食品。因此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屬於保健食品原料,而非普通食品;未經安全性評價證明其食用安全性的,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生產經營。如需開發《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的物品用於普通食品生產,應當按照《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申報批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於2014年4月21日作出《關於新食品原料、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關問題的說明》中,載明「原衛生部2002年公布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所列物品僅限用於保健食品、除己公開可用於普通食品的物品外,《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的物品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生產經營。」2011年12月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關於參茸酒等產品不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通知》,規定「人參、丹參、西洋參、黨參等物質屬於僅限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到目前為止國家衛健委也未正式公布公告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可以做為普通食品原料。該玫瑰花桂圓茶添加有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等成分均未被列入藥食同源名單,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結合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該產品屬於食品受《食安法》保護,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規定: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被告作為產品的生產方銷售方為了自身盈利目的對於涉訴商品中添加有玫瑰花、黃芪、黨參、肉蓯蓉應當是明知的,違法將食品添加藥品進行出售是一種生產經營行為,影響一定群體人身安全,若不加強嚴格管理就有可能導制人體藥物中毒。中藥材未經過相關部門安全性評估用於食品原料生產銷售存在安全隱患,個人配製自用的,其安全性由自己負責;不具社會危害性。在未獲得《相關部門備案、檢驗合格證》隨意生產銷售,商家銷售該產品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安全不負責任。被告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食品安全審查義務,其知道涉案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但其公然生產銷售,其行為是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最髙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告理應承擔銷售不安全食品的法律賠償責任。綜上所訴,原告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提起訴訟,請求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原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囯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訴至貴院,望公平裁決,秉公辦案。

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作答辯,亦無提交證據。

原告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經過庭審質證認定如下事實:

一、2019年11月4日,原告在拼多多網絡購物平臺上購買了被告網店某養生館食品旗艦店銷售的11盒「玫瑰花桂圓茶」,每盒單價48元,合計528元(訂單編號:191104-50410848343****)。

二、原告庭審中出示的涉案商品實物的外包裝標籤上標註含有黃芪、黨參。

三、根據《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之規定,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不包含黃芪、黨參,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中包含了黃芪、黨參。

本院認為,本案為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原告通過拼多多平臺在被告經營的網店中購買商品,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雙方應當嚴格依法履行各自的權利義務。被告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答辯,亦無提交證據,視為其自行放棄相關訴訟權利。

案件的焦點問題在於涉案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涉案食品的中文標籤中含有黃芪、黨參,黃芪和黨參並非國家衛生部門認可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是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其亦不是新資源食品,根據2007年10月12日衛生部發布的《關於「黃芪」等物品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的批覆》以及2011年12月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關於參茸酒等產品不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通知》的規定,黃芪、黨參等不得作為普通食品原料生產經營,如需開發黃芪、黨參等原料用於普通食品生產,應當按照《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進行申報批准,在本案中被告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添加黃芪、黨參等原料生產的涉案商品已經申報為保健食品或者已經相關部門進行安全性評估,因此,被告銷售的商品應當認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原告主張被告退還貨款並支付十倍賠償金的訴請,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同時,原告應向被告退還所購的貨物,如不能退還,則按照購買時的價格予以扣減。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八條、第六十七條、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退還原告張某貨款528元並支付賠償金5280元;

二、原告張某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退還所購11盒「玫瑰花桂圓茶」,如未能退還,則按購買時的價格在上述判決第一項被告重慶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應退還的貨款中予以扣除。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負擔。上述費用原告已預付,被告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一併逕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高 熙

審判員 鄭玉琴

審判員 吳海芬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四日

書記員 龔小梅

相關焦點

  • 案例|銷售使用非普通食品原料櫻花的櫻花果凍,法院判處商家十倍賠償
    事實:消費者因大田縣某網店銷售的「櫻花果凍」,使用非普通食品原料櫻花,將其訴至四川省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觀點:消費者認為涉案食品原料為櫻花,櫻花尚未被國家批准為新資源食品,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大田縣某網店未作答辯。
  • 餅乾添中藥樂天超市被訴 法院一審判十倍賠償
    一男子在樂天超市酒仙橋分店購買了1800盒「茂發靈芝果仁餅」,之後以食品中非法添加中藥材、違反食品安全法為由起訴超市索要十倍賠償。  朝陽法院最終認定超市違反食品安全法,支持了購買者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樂天超市應支付10倍賠償288000元。
  • 男子網購化妝品含禁用成分 法院支持索「十倍賠償」
    在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三起該院近期審理的消費維權典型案例,涉及網購服裝、化妝品及二手車交易等市民較為關注的消費類型。其中,柳州市民陳先生訴廣東省某化妝品公司產品不合格一案,他提出的「十倍賠償」請求獲得了法院的支持。
  • 網購的化妝品標含禁用成分,柳州一消費者索十倍賠償獲法院支持
    在3·15消費者權益日來臨之際,柳州市柳北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三起該院近期審理的消費維權典型案例,涉及網購服裝、化妝品及二手車交易等市民較為關注的消費類型。其中,柳州市民陳先生訴廣東省某化妝品公司產品不合格一案,他提出的「十倍賠償」請求獲得了法院的支持。
  • 恆順醋業產品添「玫瑰花」被用戶起訴 副董事長聶旭東如何看
    裁判文書顯示,恆順醋業被一消費者因食品不合格為由狀告至法庭,不僅退換了該消費者400元貨款還賠了十倍的賠償金4000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按該名消費者回憶,自己在天貓恆順醋業旗艦店裡面購買了20盒「恆順秘制玫瑰醋派」,支付貨款400元。
  • 「微店」購買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 商家被判十倍賠償
    原標題: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籤 商家被判十倍賠償案情回顧去年10月,張先生通過「微店」購物平臺向位於杭州的某商家購買了原產於西班牙的火腿。收貨後,張先生發現產品無中文標籤,也未取得進口許可,屬於禁止銷售的違法食品,因而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家退貨退款,並且支付十倍於購物款的賠償。庭審中,商家辯稱產品購自上海一家授權經銷商,來源合法,且在入境時已經通過檢驗檢疫,是合法的進口產品。但商家提供的帶有中文標籤的產品照片等證據,與張先生購買的貨品並不一致。經過審理,最終法院判決商家退貨退款,並且支付張先生賠償款95968.3元。
  • 購買了塗改生產日期的食品,能主張十倍懲罰賠償嗎?看看案例
    購買了塗改生產日期的食品,能主張十倍懲罰賠償嗎?看看案例《食品安全法》對於食品安全標準有著嚴格的規定,因為食品安全關乎著每個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食品包裝標識則是商家向消費者傳遞信息、進行承諾的重要載體。消費者在拆開包裝之前,只能通過食品標籤標識了解食品屬性,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但包裝標識錯誤的情況屢見不鮮。下面我們看看案例。1.某節日,公司委派羅某去採購一批泰國精米作為員工福利發放,吳某向超市支付價款人民幣2.5萬元。在發放精米過程中,公司人員發現精米生產日期被用酒精塗改,痕跡明顯。羅某與超市交涉要求超市退還購物款,並賠償16萬元,遭拒。
  • 衛健委:對黨參、黃芪等9種物質試點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管理
    生意社01月07日訊   近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關於對黨參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經安全性評估並廣泛公開徵求意見,將對黨參、肉蓯蓉、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山茱萸、天麻、杜仲葉等9種物質開展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
  • 生產內包裝未標註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法院判處商家十倍賠償
    袁某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上海某餐飲公司退還原告所購食品款3360元;2、請求判令重慶某電商公司賠償原告33600元;3、請求判令上海某餐飲公司承擔本案訴訟費用。經研究,現將有關要求明確如下:一、一家企業將多個獨立包裝可單獨銷售的食品進行簡單的組合包裝後,作為一個銷售單元進行銷售,若組合包裝的所有食品均為外購,不涉及對食品本身的生產加工,則不屬於食品生產活動,無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二、企業的上述包裝行為,必須保持內含食品原有狀態(即獨立包裝可單獨銷售),不得對其原包裝進行拆分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改變;三、經上述組合包裝形成的最終銷售單元若符合預包裝食品的定義,
  • 男子網購問題茶葉索要十倍賠償,索賠頻繁法院不支持
    三湘都市報12月7日訊(記者 楊昱 實習生 熊瑛)男子網購12盒茶葉,以包裝盒上面沒有貼中文標識,且茶葉產自核輻射地區為由,要求商家退款並十倍賠償。遭到拒絕後,將網店起訴到了法院。
  • 經營含有櫻花配料的果凍,食品經銷商被判十倍賠償
    原告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第(一)項: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生產及銷售商嚴重誤導了消費者,導致消費者誤食產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 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3.15判例丨涉案食品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櫻花」 四川綿陽高新法院:支持打假人「退一賠十」!
    經查詢,「櫻花」目前尚未被國家批准為新資源食品(新食品原料),古建方認為涉案商品系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遂起訴至四川省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要求「退一賠十」,即退貨退款5990元,並要求被告十倍賠償59900元。綿陽高新法院認為,涉案食品非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櫻花」,屬於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支持「退一賠十」。
  • 【以案釋法】網絡代購引發「安全危機」,十倍賠償!
    【以案釋法】網絡代購引發「安全危機」,十倍賠償!經李某查詢,得知該「purtier胎盤素膠囊」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標準,要求杜某賠償十倍價款的賠償金,故上訴到法院。本案爭議的焦點:1.李某與杜某之間形成買賣合同關係還是委託合同關係?2.杜某所提退還貨款及賠償十倍貨款損失的主張能否成立?
  • 安平法院審結首例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支付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金,共計人民幣911643.9元,在河北日報公開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縣法院經審理查明,從2017年開始,被告人周某知其銷售的organZEN7000口服膠囊、BURRO口服膠囊、麗瘦速溶瘦身咖啡等產品含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仍通過其經營的「潤潤海外購」淘寶店鋪銷售,金額共計91164.39元,涉及北京市、浙江省、河北省等全國多地。
  • 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食品須承擔十倍價款的懲罰性賠償
    餐廳銷售洋酒為何被判"十倍"賠償2017年11月,陳祥帶著幾位好友一同到贏海市上上閣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上閣公司)處就餐。就餐過程中,陳祥看到餐廳的酒柜上擺放著三瓶久保田酒,便詢問上上閣老闆汪清表示想要買下三瓶酒飲用。
  • 銷售已過保質期的食品,構成經營者「明知」!最高法發布食品安全...
    現案涉商品出售的日期已經超過保質期,應當認定某購物廣場銷售了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食品安全民事糾紛典型案例
    現案涉商品出售的日期已經超過保質期,應當認定某購物廣場銷售了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食品?還是農產品?
    在籤收後,發現案涉商品為三無產品,且違反食品安全法添加原材料,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2020年1月10日,原告聯繫被告希望協商處理,但被告拒絕協商,並修改商品頁面信息,以達到更改合同管轄法院,增加原告的維權成本的目的。原告認為被告所銷售的產品為定量分裝,屬於預包裝食品。
  • 駁回食品無中文標籤的十倍賠償請求
    二審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表明價款十倍的懲罰性賠償不以消費者人身權益遭受損害為前提,如果消費者人身權益遭受了損害,消費者還可加重主張損失三倍懲罰性賠償金。
  • 獲刑還要加罰十倍賠償!
    近日,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檢察院對陳某安等人提起的食藥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芝罘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人陳某安、張某麗等人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至一年九個月不等,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至三萬元不等,責令陳某安、張某麗、陳某退繳違法所得人民幣7500元,5名被告人共同支付賠償金人民幣7.5萬元,並在主流媒體上發布警示公告,消除危險,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