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區永慶坊「旅遊+非遺」 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

2020-12-26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廣州市荔灣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永慶坊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城市建設提質升級和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化利用,推動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驗收,並在此設置全市首個非遺街區,運用「4A景區+非遺街區」雙驅動雙促進,帶動文旅資源集聚融合,打造嶺南文化中心區示範品牌,推動老城市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一、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資源背景情況

  「嶺南文化聚荔灣,西關風情最廣州」。荔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傳統城區,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是荔灣轄內嶺南文化最集中、最濃鬱、最具特色的區域,歷史人文景觀鱗次櫛比,也是市內老廣州西關風情最濃鬱突出的區域,擁有市內最多最密集的「最廣州」歷史人文元素:泮塘嶺南水鄉古村、千年仁威古廟、二百年古榕、荔枝灣湧古水系、文昌古塔、古祠(梁家祠),最多樣的西關大屋及竹筒屋等近代傳統民居建築群、最經典驚豔的騎樓和麻石街巷,還有探花、名伶和軍政、工商巨子等眾多名人故居舊跡、典故,更有泮溪等美食老字號和各式馳名西關小吃,以及粵曲粵劇私夥局、三雕一彩一繡、國醫、武術、乞巧、年俗等等傳統非遺飲食、曲藝、工藝、技藝和風俗習俗,還有正月水上花市、三月三北帝誕、五月五龍船景、七月七魁星誕、九月粵劇華光師傅誕等經年不歇的傳統民俗節慶活動,天然就是「最廣州」民俗生態大觀園,且其內有荔枝灣湧與龍津西——恩寧路這水陸交叉的兩條廊軸貫穿,各種文化元素的空間分布與聯結錯落有序,資源環境優勢在市內無可比擬。

  近年來,荔灣堅持文商旅創居融合發展,以「繡花」功夫開展舊城改造,嶺南文化中心區規劃在市層面制定實施,恩寧路被列為國家級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單位,並建成粵劇藝術博物館等一批精品項目,去年成功創建省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灣區花正開」為主題的央視大型實景演播室永久落戶荔枝灣,西關永慶坊旅遊區作為廣州文化旅遊名片的形象和影響力進一步凸顯,創建國家級4A景區也恰逢其時。

  二、搭建4A景區平臺,帶動文旅資源集聚融合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位處廣州老城荔灣區西關腹地,景區所在為5處相連成的歷史文化街區,即:逢源大街—荔灣湖、昌華大街、恩寧路、多寶路、寶源路歷史文化街區,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獨特,面積約76公頃,目前核心區域主要包括三大標誌景區: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荔枝灣,面積共48公頃。對照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標準要求,通過挖掘文化內涵、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旅遊服務、優化景區管理等工作,豐富景區內涵,大力提升片區影響力。吸引文創店、民宿、音樂創作、獨立書店、玉雕銀器、特色咖啡館等優質文旅業態進駐,助力培養文化創意集聚地。目前永慶坊一期二期已集聚一批特色精品民宿、文創商務辦公、「三雕一彩一繡」展覽體驗、粵劇粵曲藝術沙龍、旅遊演藝、時尚餐飲、旅遊文創工藝等文化創意產業共27家,月均客流約15萬人次,成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重要打卡地。荔灣湖區域物業活化率達100%,泮塘五約物業活化利用率超過60%,景區形成文商旅創居有機融合、複合共生的良好態勢,大力激發特色文化旅遊消費潛力。

  三、運用非遺街區抓手,豐富嶺南傳統文化內涵

  為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非遺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荔灣區設置全市首個非遺街區,推動「看不見」的非遺與「看得見」的廣州傳統歷史文化街區相互結合,引導老建築、商鋪、故事等「存量資源」,契合文旅融合、經濟發展、遊客口味等「新需求」。街區匯聚廣彩、廣繡、琺瑯、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項目,建立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成為歷史文化傳承和當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城市更新示範項目,成為遊人品味廣州百年老街市井氣息、體驗嶺南文化藝術魅力的「新窗口」。積極發揮粵劇粵曲(荔灣)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帶動作用,給予3年共900萬元補助扶持,促進非遺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和品牌塑造,推動非遺企業和傳承人服務拓展。

  四、優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承載能力

  荔灣區拓寬粵劇藝術博物館公共服務職能,引入廣州穗演公司推進場館活化運營,在吉慶別館一樓開設文創產品展示銷售區,展示粵劇主題T恤、擺件工藝品、音像製品及嶺南特色商品等。在普天樂開設配套餐飲服務「大老倌飯堂」,融合粵劇元素、西關飲食文化為一體,豐富博物館特色文化體驗服務。在微信公眾號推出「虛擬漫遊」欄目,全新微信參觀預約系統上線,逐步將VI設計運用到館內標識指示系統、微信、官網、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切實提升場館智慧化水平。開展荔枝灣遊船遊樂項目常態化運營,提升水幕燈光秀展演品質,打造「荔枝灣·新西關」民俗文化節特色品牌。強化配套設施建設,推動永慶坊片區「廁所革命」,完成梁家祠遊客中心、永慶坊一期及粵劇博物館等衛生間配套設施升級與標識規範改造。建設梁家祠遊客服務中心,推進梁家祠後廣場改造項目,為旅客提供暖心和便利服務。優化景區交通系統,建設荔灣湖公園西南側配套停車場,擴展景區停車容量。更新完善景區內部325處指示牌、無障礙設施等引導標識,完成景區周邊18處主要道路交通標牌製作安裝。引導新穗巴士公司試運營首條串聯荔灣區沙面島和永慶坊的巴士線路,設立沙面島內小循環線和聯通永慶坊的大循環線,提升遊客旅遊體驗感。

  五、突出展示窗口作用,打造嶺南故事宣傳陣地

  2020年3月正式印發《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  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的實施意見》,統籌謀劃整體部署,全力推進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建設。2020年8月22日上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與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普天樂廣場舉行「文化有約·美麗景區」——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並作為「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打造廣州惠民文化旅遊品牌,以文旅復甦助力百業復興。利用網站、微信、微博新網絡媒體,採用「線上展示+線下體驗」的新模式,生動講好嶺南特色文化故事。荔枝灣水幕秀常態化展演,以「灣區花正開」為主題的央視大型實景演播室永久落戶荔灣湖公園。在鑾輿閣舉辦「擷彩西關——『西關五寶』三雕一彩一繡精品展」,展出7位非遺傳承人和工藝美術大師的精品力作45件/套。6月舉辦粵劇嘉年華活動,將博物館的展覽展示與演出快閃活動有機串聯,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傳播,累計38萬餘人次通過直播平臺觀看活動。少兒粵劇傳承基地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號召,選送三個節目參加第十一屆廣東省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獲二金一銀。先後製作西關永慶坊旅遊景區、非遺傳承人發展等宣傳視頻對外宣傳,騎樓街、三雕一彩一繡、荔灣湖、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等特色元素多次登上學習強國平臺和新聞媒體,積極唱響嶺南文化最強音。


相關焦點

  • 「最美書店」試營業,非遺「小院」正裝修……廣州永慶坊二期業態...
    6月13日,記者走訪了解到,除了試營業的鐘書閣,引入十位非遺傳承人的文創工作室正在內部裝修,擬於8月一起開業。永慶坊業態正不斷完善,打造記得住鄉愁、吸引得住年青人、振興得起老城的活力街區。就在粵劇博物館西邊,一個主題為「永慶Studio——非遺手作體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聚集地正在打造。廣彩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譚廣輝的店鋪就在其中。譚廣輝告訴記者,他即將開業的店鋪面積30多平方米,將會展示廣彩作品和年輕人喜歡的文創產品,通過這個店鋪將廣府文化推向大眾。事實上,在永慶坊一期,已經有譚廣輝關於廣彩的展示,譚廣輝表示,新店因為是獨立出來,將更加彰顯廣彩的特色。
  • 來永慶坊見證「奇蹟」!「梅林獎」魔術大師零距離秀絕活
    魔術師的手底下,年桔瞬間從樹上長出,空盒子裡變出一袋袋廣式炸雲吞,廣式茶几漂浮空中……遊永慶坊,感受嶺南文化,不如換個方式。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舉行。
  • 非遺進校園:廣外藝廣彩教學作品展在永慶坊開幕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薪傳』嶺南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高校——廣外藝廣彩教學作品展」在廣州市荔灣區永慶坊一彩非遺廣彩體驗館正式開幕。本次活動是學校與荔灣區文化館(非遺中心)合作,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一次廣彩作品展覽,展覽時間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
  • 「粵」元素遍布,快閃劇上演,永慶坊今日沸騰了!
    穿過鑾輿堂,走過鍾書閣,漫步荔枝湧……從永慶坊一期到二期,隨處可見前來打卡的人潮翻湧。五步一橋,十步一閣,在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圓心的恩寧路老街上,一幕幕獨具嶺南特色的非遺演出,仿若串聯起來的老膠片,在馬不停蹄的觀賞中,勾勒出一幕嶺南老街的文化大戲。
  • 永慶坊為何越來越紅?
    她經營的傳統雲吞麵小店,原本開在蓬萊路,後來搬到了永慶坊。 永慶坊所在的恩字路騎樓街,是廣州保存最為完整的騎樓建築群,併集聚了粵劇曲藝、剪紙、西關打銅、廣彩、廣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永慶坊一帶已成為廣州市危舊房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亟須修繕維護及更新改造。
  • 永慶坊化身「流動劇場」 跨「粵」西關快閃情景劇精彩上演
    10月24日,一場以「粵傳承 躍時空 越精彩」為主題的跨「粵」西關快閃情景劇在廣州市荔灣區永慶坊精彩上演。  醒獅表演、粵劇快閃、西關小姐、嶺南武術、非遺展……當天的永慶坊歷史文化街區化身流動「劇場」,街頭巷尾成為演員們的「快閃舞臺」,一場場精彩的文藝表演在人群中不斷上演。
  • 文化廣州出新出彩,文化強市奏響強音
    總體而言,就是加強保護開發,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讓傳統文化不斷煥發出時代光彩,廣州嶺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功能進一步突顯。楊匏安故居 「十三五」期間,廣州編制了全市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出臺了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和荔灣區實施意見,完成了恩寧路、沙面等6大片區活化保護,推動荔枝灣景區、「泮塘五約」等歷史文化街區升級改造,打造獨具嶺南水鄉風情和廣府文化精髓的「廣式生活體驗區」,讓廣州千年商都、歷史文化名城的風貌得到整體提升。
  • 喜茶首家「嶺南風」主題店進駐永慶坊 為老西關注入嘆茶新靈感
    9月26日,喜茶首家「嶺南風」主題店進駐廣州永慶坊。自2015年廣州首家門店落地至今,已有超過50家門店,用現代都市人喜愛的形式呈現獨屬於喜茶的茶飲生活文化。 喜茶整合永慶坊傳統建築與廣東茶文化特點,讓新與舊達到平衡,使店面擁有現代藝術也有傳統老廣氣息,並將老廣州元素融入空間:三雕一彩一繡,青石磚,銅板浮雕,滿洲窗、趟櫳門、騎樓街,讓嶺南文化在新式茶文化中靈動延續。
  • 「西關五寶」非遺傳承人齊聚沙面,這樣的廣繡作品你見過嗎?
    當晚的茶話會有幸邀請到了「西關五寶」(三雕一彩一繡:牙雕、玉雕、木雕、廣彩、廣繡)的非遺傳承人來到現場。弘揚先進文化,深入挖掘荔灣區深厚的文化遺產是荔灣的重要動力來源。以荔灣區永慶坊旅遊文化景區為原點已經形成了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廳、李小龍祖居、詠春茶室、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非遺街區大師工作室等景點。
  • 廣州市恩寧路、沙面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喜獲2020年度中國風景園林...
    恩寧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及實施方案、沙面歷史文化街區整治提升工程項目是廣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品質化的重要實踐,是鼓勵歷史遺產多元化保護,倡導合理利用的創新探索。廣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得到國家認可,向世界講述了中國故事,傳播了嶺南文化。
  • 進景區、進博物館、進校園、進商場、進社區 廣州非遺 道路越走越寬
    在永慶坊非遺街區工作坊裡,謝導秀的弟子謝東笑考慮的已經是「參與古琴藝術的人這麼多,怎麼才能進一步提升傳習質量和傳播效果」。不只是古琴,許多曾經被媒體廣泛關注的「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近年來都得到了不錯的發展。
  • 永慶坊1路線公交,坐一次胖十斤!
    聽說永慶坊如今換了新妝容喜歡打卡的胖友們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 華南首店進駐廣州永慶坊
    鍾書閣華南首店落子老西關 設計融合嶺南文化元素   鍾書閣在業內有「中國最美書店」之稱,基於「連鎖不複製」理念,鍾書閣各地門店皆會不同程度融合當地人文元素。此次鍾書閣華南首店進駐的永慶坊,更是與老西關文化「迎面相遇」。
  • 「最美書店」鍾書閣落戶永慶坊
    來永慶坊逛逛,你就能找到答案。近日,恩寧路騎樓街上,有一間書店,正在試運行,它是號稱「中國最美書店」的鐘書閣。這是鍾書閣首次落子華南,永慶坊是其全國第24間門店,永慶坊的「最美」特色在於用鑊耳屋巧妙地講述了嶺南書香故事。鍾書閣大門。採訪對象供圖。鍾書閣在書店業界享有「最美」之譽。
  • 嶺南風肯德基來啦!這條百年騎樓古巷大變樣!
    還特別融入西關嶺南風情,格外接地氣/同一天,永慶坊濱河段新街區正式開街!除了這裡,在永慶坊二期的非遺文化街進去的樓梯上去,或者在急急腳花式冰飲旁,也能get到不同角度以粵劇博物館為背景的照片哦~-地址:荔灣區永慶坊安士街46號(急急腳咖啡旁)-展覽時間:即日起-2021年2月28日,11:00-20:00這家開進永慶坊二期的Timetable cafe,已經是他家的廣州3.0店,選址在一棟非常具有西關特色的建築中,共三層樓,內部打造了一個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落戶永慶坊 羊城晚報記者 李煥坤 攝 今年8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就評定公布了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廣州市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韶關市滿堂客家大圍旅遊區、河源市恐龍文博園景區、湛江市鼎龍灣國際海洋旅遊區、茂名市信宜竇州古城景區、肇慶市封開龍山景區、清遠市英德積慶裡仙湖旅遊區等8家旅遊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廣美畢業展開進永慶坊,就等你了!
    圖片by小紅書@一隻吃不胖的婊弟 【展覽名稱】 廣美視覺藝術設計學院畢業展 【地址】 荔灣區恩寧路永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