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生活——評析「自甘冒險」條款

2021-01-17 澎湃新聞
「典」亮生活——評析「自甘冒險」條款

2021-01-1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典」亮生活

法諺有云:「自甘冒險者自食其果」。運動傷害與體育運動相伴相隨,運動損害責任承擔的明確,有利於明晰風險責任的合理分配,更有利於促進全民理性、積極參加體育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176條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該條款不僅打消了運動愛好者的疑慮,而且減少了體育賽事舉辦方的顧慮,使其在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前提下放心組織活動。該條款對全民積極、健康、文明地進行文體活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公眾的社會文化娛樂生活也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案情簡介:

張某參加Z村委組織的「和諧鄉村」中青年籃球比賽中與隊員相撞,致左腳受傷,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為左踝關節骨折伴關節脫位、左內踝三角韌帶斷裂。事後,張某將Z村委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營養費等各項損失共計4萬元。

一審法院審理認為,張某作為籃球愛好者,自願參加比賽視為其甘冒風險,認可風險自擔;若仍支持張某的訴求,今後將不利於公益性體育活動的開展;故判令駁回張某的訴訟請求。張某不服,上訴至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且為籃球愛好者,應當知曉籃球運動具有高對抗性,可能存在人身傷害風險,其自願參加比賽的行為視為其甘冒風險,認可風險自擔;張某無證據證明Z村委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應自行承擔因受傷所致的損失。長治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駁回張某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籃球運動是典型的對抗性體育比賽,張某作為籃球運動愛好者,對於自身的能力以及此項運動的危險性和可能造成的損害,應當有所認知和預見,應認定為自甘冒險的行為。本案中,其他隊員不存在明顯違反比賽規則的情形,對損害的發生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村委也盡到了基本的安全保障義務,故均無需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典」啟未來

近年來審判實踐對於適用自甘冒險的的規則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無論在裁判規範還是行為導向上都具有積極意義。在參加體育運動或其他帶有風險性的活動過程中的損害,如行為人不存在因故意和過失導致嚴重違反規則的情形,則不承擔或者減輕損害賠償責任。在其他領域中,特別是一些有風險的戶外活動中,也有適用自甘冒險的判例,比如,最高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擅自上樹摘楊梅墜亡案」。法律應是公序良俗的「兜底條款」,法律和司法應有維護社會道德、守護社會底線的立場,這是一種基於維護公序良俗,倡導法治精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策判斷而得出的結論。

供稿:民三庭 薛思洋

原標題:《「典」亮生活——評析「自甘冒險」條款》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獨家述評|「民」事找「法」,「典」亮生活
    1月4日,廣西河池市金城江區人民法院適用《民法典》成功調解了一起物權確認糾紛案,妥善化解了原被告雙方的矛盾,解開了雙方隔閡親情的枷鎖。1月4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高空拋物損害責任糾紛案,適用《民法典》的相關條款,判決被告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9萬多元。
  • 問典〡「高空拋物」「自甘風險」「好意同乘」責任具體化,民法典...
    席志國:「自甘風險」規則也叫「自甘冒險」規則,是民法典的又一大亮點,既有的立法中並沒有明確規定,是作為一種特殊免責事由而加以規定的。從比較法上來看,「自甘風險」規則適用的範圍不一,有的適用領域比較寬泛而有的適用領域比較狹窄。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我國「自甘風險」規則的適用領域限制在固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領域。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環境汙染、生態破壞侵權的懲罰性賠償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環境汙染、生態破壞侵權的懲罰性賠償 2020-12-09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雪仗、撞擊遊戲、蹦床時受傷,都要「自甘風險」? | 「典」型案例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確立了「自甘風險」規則,讓這一規則從法學理論術語變成了一項法律規定。02《民法典》法條指引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甘風險」規則適用範圍為具有一定危險的文體活動,可包括專業體育運動、非專業體育運動、自助旅遊等戶外探險活動等。
  • 「法」潤人心,「典」亮生活——江西中醫藥高專舉辦《民法典》專題...
    為大力宣傳推廣普法教育,豐富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涵,12月8日下午,由江西中醫藥高專宣傳統戰部和學工聯聯合主辦的以《民法典》為主題的「三三四工程」四大講堂活動在新校區舉行,講座由該校合作律師事務所法律顧問張燕飛主講,全校300餘名學生聆聽了講座。
  • 衣食住行 「典」亮生活
    衣食住行 「典」亮生活 2021-01-0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民法典》這幾條款
    朋友之間偶爾聚會喝酒,或三、五球友一起打籃球、羽毛球是我們生活中正常不過的事。但您可知道,就是這麼平常的事,卻曾引發過糾紛和訴訟。關注作者,和他一起:看人間冷暖,品世態炎涼,嘗生活百味,賞芸芸眾生的故事。朋友,就是感情很好,有共同語言而經常交流,相處起來很舒服,雙方有時間就相約在一起而聚一聚。除情人或親屬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民法典如何保護人們「頭頂上的安全」?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民法典如何保護人們「頭頂上的安全」?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其確立的各項制度構成現代公民權利的源泉,體現了現代法治以人為本的價值,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家風條款」寫入民法典只是擺設?!專家:「家風條款」這樣發揮作用→
    「家風條款」寫入民法典只是擺設?!專家:「家風條款」這樣發揮作用→CCTV法律講堂 今天來自專輯解讀民法典 「家風條款」不是擺設,不是裝飾,而是一種價值牽引。本條的立法目的是要矯正偏失,提倡現代家庭文明建設,所以民間又稱其為「家風條款」。 「家風條款」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也是一大熱點。亮點:積極回應現實需求 為什麼說「家風條款」是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因為本條規定積極回應了現實需求。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父母離婚小孩撫養權怎麼判?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其確立的各項制度構成現代公民權利的源泉,體現了現代法治以人為本的價值,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的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本公眾號特推出「亮『典』案例,『典』亮生活」專欄,通過發布相關典型案例以案釋法,突出民法典亮點規定和創新之處,藉以系統學習民法典相關制度,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推進民法典正確貫徹實施。
  • 【一起學習民法典】遇到「霸王條款」怎麼辦?民法典對「格式條款...
    【一起學習民法典】遇到「霸王條款」怎麼辦?民法典對「格式條款」有什麼增改?我發現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合同作為一種契約,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可是越來越多了。的確是,生活中合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此大量的應用,為了便捷,很多的合同就出現了「格式條款」。什麼是「格式條款」呀?「格式條款」字面理解就是預先寫好的條款。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損害的責任承擔 2020-12-1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從事民事活動應堅持綠色原則處理人...
    亮「典」案例,「典」亮生活 | 從事民事活動應堅持綠色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 2020-12-18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法護家庭 「典」亮她生活
    學法護家庭 「典」亮她生活 2020-12-03 20: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裁判背後體現了什麼?
    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今年1月1日,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開始正式施行。  連日來,《民法典》及其配套的司法解釋正式施行後,北京、上海、廣東、江西等地人民法院陸續審結了《民法典》實施後的「第一案」,案件裁判不僅對原告、被告的生活產生實際影響,而且對民眾在類似民事活動中如何行事樹立了行為規則,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
  • 「法」潤校園 「典」亮生活
    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深入推進《憲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近日,賽罕區司法局敕勒川路司法所在大學路小學西把柵校區舉辦了主題為「『法』潤校園 『典』亮生活」專題講座。
  • 民法典新增「好人條款」為英雄保駕護航
    橫村法庭員額法官許佳瑞:民法典新增「好人條款」為英雄保駕護航       近幾年,類似「扶老人被訛」「見義勇為受傷無人賠償」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新聞媒體對此爭相報導,許多網民感嘆「好人難做」。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積極回應了這一社會問題,新增 「好人條款」,為英雄保駕護航。  《民法典》第183條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 巾幗維權課堂/民法「典」亮生活(二)
    巾幗維權課堂/民法「典」亮生活(二) 2020-12-18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