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琥珀,這叫馬麗散,警惕!

2021-02-08 書畫半畝


  最近街攤上有很多這樣的賣琥珀的,是不是琥珀?今天科普一下,也請看到的朋友告訴身邊的藏家藏友,讓他們別買!

  這玩意學名叫【馬麗散】,是挖礦時用來填充縫隙的膠,行內叫【大杏譜/填充膠】,專業術語叫【聚亞胺膠脂】。這東西是低粘度,雙組分合成高分子,當它被高壓推擠注入到煤巖層或混凝土裂縫後會膨脹,把縫隙填滿達到止漏目的。


  最近一段時間在文玩市場,發現各大小城市地攤雨後春筍樣冒出來這些東西冒充琥珀蜜蠟原石,叫價2-15元每克。這個東西化學工廠幾毛一公斤,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比較直接的鑑別方式是用紫外照,琥珀有螢光,馬麗散沒有(但是最近據說有人研究出了可以呈現螢光的方法,具體東西還沒見到)。

  有的馬麗散外皮帶有煤灰,目前常流通的琥珀原石中只有撫順琥珀帶煤皮,但是撫順琥珀都是小顆粒,價格昂貴,所以出現大塊頭淺色的冒充就很容易分辨。馬麗散硬度也很高,沒有琥珀那麼脆,抗衝擊性要好些,據說掉地上可以彈起來。


蜜蠟造假術


  呈不透明狀或半不透明狀的琥珀被稱作蜜蠟。蜜蠟,作為一種溫潤如玉、色澤亮麗的天然材質,一直深受廣大珠寶愛好者的喜愛,不過說句實在話,現在的文玩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各種造假手段層出不窮,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接下來還為各位說一說有關蜜蠟的造假的知識,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1、貴族蜜蠟


  在琥珀行業可謂是臭名昭著,是使最多人上當受騙的仿品。貴族蜜蠟的原材料是塑料,由臺灣人首創,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到今還在毒害沒有識別能力的消費者。其特點是顏色鮮豔,花花綠綠、五顏六色。


以上都是貴族蜜蠟


2、貿易珠


  貿易珠是指17世紀或者更早一些時期,歐洲殖民擴張時期,由歐洲、中東大量生產銷往非洲、中亞等地的蜜蠟仿製品,也通過絲綢之路流入我國,主要是新疆。採用的原材為合成樹脂,主要由德國人生產。被稱為「貿易珠」,在國內常以「中東蜜蠟」「非洲蜜蠟」的名稱在銷售。



  這些貿易珠如今又仿銷往歐洲、中國等地方,雖然是仿製品,但有著一定的文化背景與歷史意義,也受到部分歐洲人的喜愛,而且價格不菲,國外的一些專家還為這些珠子做了定價。在中國則以「古董老蜜蠟」的名義來欺騙消費者。


貿易珠的標價


3、現代塑料仿品


  塑料類主要有酚醛樹脂、酪蛋白塑料、安全賽璐珞、氨基塑料、有機玻璃、聚苯乙烯等材料。


  早期的塑料有明顯的流動構造。近期的塑料從顏色到太陽花都能仿製,與琥珀極為相似。 塑料儘管可以仿製琥珀非常逼真,但折射率和密度可以區分。用飽和鹽水測密度,只有聚苯乙烯密度是1.05g/cm3,在飽和鹽水中懸浮,大部分塑料在飽和鹽水中都下沉,琥珀則懸浮。塑料的折射率在1.50-1.66之間,但很少與琥珀的1.54相近。用小刀在物品不顯眼的地方切割時,塑料會成片剝落,琥珀則產生小缺口。用熱針試驗,塑料會有各種異昧,琥珀有松香的芳香味。燃燒時,塑料會熔化,琥珀只留下疤痕。


  硬樹脂是一種地質年代很新的半石化樹脂,成分與琥珀類似,但不含琥珀酸而且揮發成分比琥王閂含量高。物理性質與琥珀桐似,只是更易受化學腐蝕。檢驗方法:滴一滴乙醚在硬樹脂表面並用手揉搓,硬樹脂會軟化並發黏,琥珀則無此現象。在短波紫外燈下,硬樹脂是強白色螢光。用熱針接觸硬樹脂更容易熔化。硬樹脂中也有可能包裹天然的或人為置人的動植物。



塑料仿花珀,像吧?佩服造假者,越來越厲害!



4、電木仿製品


  電木的化學名稱叫酚醛塑料,是塑料中第一個投入工業生產的品種。這類仿品不多見,也不難鑑別。



5、藏式蜜蠟仿品



6、高仿品


  這類產品同真品很相似,多為俄羅斯、德國技術製造,一不小心就可能上當,要小心鑑別。



  假血珀的特徵是:顏色過於紅豔,內部潔淨如水,放大觀察看不到琥珀的天然結構和包裹體。



  這種豬皮凍結構新手吃藥的很,而且聰明的商家也是只在一串裡家幾顆,有的甚至於商家都不認識,難怪大家會上當!



  這樣的所謂的老蜜蠟珠子在邊緣部分可以看到顯微微的紅色,這是烤色的特徵,放大觀察會有小紅點,這個也很吃藥!



來源:壹號收藏

書畫半畝

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天籟琴音

插花藝術、旅行攝影、養生美食

相關焦點

  • 這不是琥珀也不是蜜臘!
    這不是琥珀也不是蜜臘!一個地攤,一堆「琥珀」,現場給你演示如何用一塊砂紙、一盆水,將一個粗糙的「琥珀原石」瞬間變成晶光瓦亮的高檔「琥珀」,價格公道,童叟無欺,每克3元!哪有那麼多琥珀成堆賣呢?其實這都是假的。
  • 這不是琥珀也不是蜜臘!千萬別買!!
    這玩意學名叫【馬麗散】,是挖礦時用來填充縫隙的膠。行內叫【大杏譜/填充膠】。專業術語叫【聚亞胺膠脂】。 琥珀蜜蠟不是與琥珀和蜜蠟相獨立的寶石品種,而是指代蜜蠟的一種稱呼方式,其實琥珀蜜蠟就是指蜜蠟,指那種不透明的琥珀品種罷了。那麼為什麼市場上要出現「琥珀蜜蠟」這種稱呼呢?
  • 了解這6種造假蜜蠟的辨別方法,蜜蠟隨便買!
    二、馬麗散馬麗散,是一種工業使用的填充膠,是一種雙組分合成的高分子建築使用材料,把馬麗散凝結成塊之後,再切割打磨,與琥珀的原石非常相似,但是與蜜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分辨,但是,冒充琥珀蜜蠟的原石,迷惑性還是很高的。
  • 琥珀和蜜蠟是同一種寶石?兩者有區別嗎?琥珀和蜜蠟該如何搭配?
    我們平時所說的蜜蠟,其實也是屬於琥珀的一種,所以說琥珀和蜜蠟是同一種寶石是正確的,琥珀和蜜蠟都是千萬年前的樹脂滴落地土壤裡,然後被掩埋,經過幾千萬年的石化,形成了樹脂的化石,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琥珀,因為是植物樹脂形成的寶石,所以它是一種有機寶石。
  • 流言驗證者--看一看近期關於假琥珀的流言哪些是真的!
    真相:首先科普一下:這玩意學名叫【馬麗散】,是挖礦時用來填充縫隙的膠。行內叫【大杏譜/填充膠】。專業術語叫【聚亞胺膠脂】。這東西是低粘度,雙組分合成高分子,當它被高壓推擠注入到煤巖層或混凝土裂縫後會膨脹,把縫隙填滿達到止漏目的。各大小城市古玩市場地攤最近雨後春筍樣冒出來,叫價2-5元每克。化學工廠幾毛一公斤。怎麼辨別呢?教大家一個方法【酒精】!沒有?
  • 別再把這些玩意兒當琥珀蜜蠟盤啦!
    中國盛行波羅的海琥珀是在80年月開端的,在這以前,琥珀在臺灣市場光輝了六七年,假貨製造技巧也不時創新,最初徹底消滅了臺灣的琥珀市場。然則這些造假的騙子並沒有死心,又把這些哄人的手段推向了大陸。  這玩意學名叫【馬麗散】,是挖礦時用來填充裂縫的膠。行內叫【大杏譜/填充膠】。專業術語叫【聚亞胺膠脂】。
  • 不是所有的圓形琥珀都叫海漂料,多少人被誤導了,但卻無所謂
    頂多是小型的全皮籽料和腦紋料而已,但是不是海漂很重要麼,都是天然形成就得了,管它是海撈還是礦產呢?真正的海漂大多產於丹麥,它除了具有典型的波羅的海琥珀皮薄、通透、肉質細膩、表皮常見有管狀的藤壺特徵外,由於上萬年甚至幾百萬年的海水衝刷它們外皮光滑度較高,這也是最基本的區分。
  • 不用懷疑,這些都是假的,真琥珀不可能這樣賣!
    琥珀蜜蠟假貨之臭不要臉—貴族蜜蠟! 說起假蜜蠟(琥珀),就不可不提及貴族蜜蠟這個無所不做的騙子。中國盛行波羅的海琥珀是在80年開端的,在這以前,琥珀在臺灣市場光輝了六七年,假貨製造技巧也不時創新,最初徹底消滅了臺灣的琥珀市場。
  • 淺談充填琥珀 即補膠琥珀
    但是於玩家來說,知道如何區分充填琥珀和天然琥珀還是很必要的。     根據國標GB/T 16553《珠寶玉石 鑑定》,琥珀的補膠是屬於處理,出證書是必須指出的。需直接寫明充填琥珀或者琥珀(處理)-備註經過充填處理。然而實際檢測站上執行標準的尺度可能會比較松。這個牽扯的面比較的廣,在此不明說了。
  • 如何鑑別真假琥珀蜜蠟,最簡單的方法都在這!
    前面的文章中,蜜叔已經教過大家很多鑑別真假琥珀的方法。但是對於很多初次接觸蜜蠟琥珀的文玩小白來說,還是有一些難度的。今天蜜叔來跟各位蜜友介紹這幾種最初級的方法,可能不會百分之百的辨別真假,但是也可以大概率地避免蜜友們被普通級別的琥珀假貨迷惑,掏錢「吃藥」,損失錢財。
  • 為什麼蜜蠟價格比琥珀高,這就是答案!
    為什麼蜜蠟價格比琥珀高,我們都清楚,蜜蠟和琥珀在成分以及形成條件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但經常關注琥珀蜜蠟的朋友都知道,在市場上,規格與款式差不多的琥珀蜜蠟,蜜蠟的價格往往要比琥珀的價格高不少,這是為什麼呢?
  • 天然琥珀多少錢一克?看完這你就懂了
    琥珀是一種透明的天然寶石,晶瑩剔透,深受不少玩家們的喜愛。純天然琥珀多少錢一克,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但影響琥珀價格的因素不是單一的,需要多因素考量。目前價格最貴的是藍珀。這種琥珀的價格居高不下,佔據榜首,成為價格最貴的琥珀,也是名氣最大的琥珀之一。
  • 琥珀為何叫「遠古的眼淚」?形成需千萬年,都被課本「欺騙」了
    小學的課本中有這麼一篇文章叫《琥珀》。裡面關於琥珀的一段描述讓人印象深刻「蜘蛛剛剛撲過去的時候,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落下來,正好落在了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起包在了裡面」然後經過幾百年的時間,那些松脂球就都變成了化石,人們發現之後就將他們稱之為「琥珀」。
  • 這幾種雕刻琥珀蜜蠟的手法最「顯工」
    不得不說,這你可就想錯了! 蜜蠟的蠟質不均、透明度不同等因素,都影響著成品雕件的外觀。因此,蜜蠟材質不同,所應用的雕刻手法也是不同的。透明感較強的琥珀,在雕刻上要更加凸顯細節,通過運用光線,讓整個作品更有層次感。
  • 琥珀是怎麼形成的,看完這篇就懂了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不須歸去。琥珀杯深能幾許。」古人常用琥珀比喻美酒,可見琥珀的顏色是多麼炫目迷人。琥珀的傳說中國古人對琥珀的認識頗為奇特,認為它是老虎變得,謂「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如宋代黃休復在《茅亭客話》中,就記載有老虎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