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TF
編者按: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人認為「是過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也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這一年裡,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結構性去槓桿的壓力仍在,A股大盤在3000點徘徊……但是,我們也看到資本市場力度超強的大改革,註冊制試行、科創板開板、重組上市「鬆綁」、證券法修訂通過、「富摩」擴容、滬倫通開通、外資限制放開提前……
我們相信,2019年絕非「最差」的起點及「最好」的終點。2020年還有無數種可能,且是最具有想像力的、偉大的可能。
我們也定能共克時艱,走出疫情的陰霾。
時代財經邀請中國最具影響力、最活躍的金融機構的高管、投資家、經濟學家,為2020年那些無數偉大的可能,分享他們的智慧。
以下是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對2020年期貨投資的展望。
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圖片來源:平安期貨
告別動蕩的2019,世界迎來同樣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相對於其它行業對風險、對不確定性的「避之不及」,期貨業卻是極少數可以從不確定性中獲利的金融領域。
然而新年伊始就出了個大難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持續蔓延,導致延長春節假期、延遲開市,期貨市場夜盤也被「叫停」。
疫情之下,期貨行業面臨一場嚴酷的考驗,行情分析的複雜性加劇,加之沒有夜盤,行情的連續性變差,留下更多不確定性。
但在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看來,這場疫情下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市場環境更能體現出利用期貨、期權工具對衝風險的作用」。
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在2月初接受時代財經專訪時認為,2020年將為期貨業提供市場培育的機會,需要更多對衝的理念和工具來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喜憂參半」的2019
回顧2019年,平安期貨總經理姜學紅用了「喜憂參半」加以總結。他表示,「喜」的一面是2019年對於期貨行業而言是一個「大年」,共有14個新品種面世,市場保證金規模超過5000億元再創新高。對外開放的品種也達到了4個,境外投資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期權品種達到15個,其中商品期權11個,金融期權1個,此外還有3隻ETF期權。
在他看來,對於市場而言,已經由一個純粹的期貨行業轉變為一個衍生品行業,尤其是期權的加入,使得期貨行業從簡單的金融服務轉變為綜合金融服務,因為期權的服務涉及到的點更多,隨著品種的增多,未來的服務也會相應有所提升。
而「憂」的方面,姜學紅首先提到的是經營層面。
他表示,在宏觀上,隨著利率的下行,期貨公司很大一塊收入——保證金的利息部分也受到衝擊。因而,2019年期貨行業的整體收入都受到了比較大的影響,經營壓力大過前一年。
第二個「憂」,姜學紅繼續說道,「經紀業務還是當前期貨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風險子公司和資管所佔的業務比重還是比較微弱,對於期貨公司而言也是創新業務,發展並不樂觀。隨著理財子公司建立完善,期貨資管未來發展的空間將會出現收縮。」
期貨行業迎來培育的機會
2019年全球經濟動蕩,2020年也同樣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庚子鼠年在新年伊始就出了個大難題: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持續蔓延,先是「武漢」被迫封城,後又31個省進入緊急狀態、延長春節假期、延遲開市,期貨市場夜盤被「叫停」。
疫情之下,期貨行業面臨一場嚴酷的考驗,行情分析的複雜性加劇,加之沒有夜盤,行情的連續性變差,留下更多不確定性。
「疫情帶來的內外資本市場的波動,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市場環境更能體現出利用期貨、期權工具對衝風險的作用,是期貨經營中做投資者教育的絕佳機會」,姜學紅表示。
他介紹,考慮到開市後可能出現異動,平安期貨快速響應,對各類交易客戶的情況一一梳理,及時形成應對方案,保障交易客戶平穩過渡。另一方面,推出「疫情下的期貨交易」系列線上直播,包含行情解讀、投資實戰課程、主題培訓等,鼓勵客戶把原來的夜盤時間用來學習提升,理性把握特殊時期的投資機會。
這也是姜學紅對2020年持樂觀態度的原因之一。他表示,2020年會是「危中有機」的一年。
從機遇的層面來看,美國將迎來總統大選,會有各種不確定因素,包括大宗商品和宏觀基本面上的價格定價沒有穩定的基調,這對期貨市場的發展普及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投資者要去做風險管理以及保值、對衝等。
「市場蘊含的風險越大,對於期貨市場的需求也就越大。」姜學紅表示,風險對全球經濟並不是好事,但對於期貨市場卻的的確確是一件「好事」,也體現出期貨行業的真正作用。
「在充滿各種亂局、各種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中,期貨行業卻能夠獲得發展良機。無論是大宗商品,還是宏觀經濟,都脫離不了全球經濟的影響,因而需要更多對衝的理念和工具來保持市場的穩定,很多機構和投資者開始意識到期貨的風險對衝功能,這為期貨行業帶來了市場培育的機會。」姜學紅說。
同時,美國大選也會帶來很多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促使中國的金融政策進一步開放,允許海外客戶參與中國市場,姜學紅認為這將有利於拉近中美市場,使得雙方市場進一步融合。
但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姜學紅認為中國的期貨行業整體專業度不足,包括客戶對期貨的認知不足、期貨行業人才缺乏。在對衝方面,對衝的不專業導致風險加劇,就可能產生風險事件,對行業形成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兩大戰略助力業務發展
2019年眾多的新品種密集推出,姜學紅認為2020年還將延續這一趨勢,儘管具體的品種數量無法準確預測,但這一步伐不會停止,期權的品種將越來越豐富。
但姜學紅坦言,新品種的快速增加對客戶和期貨公司都是挑戰,客戶需要理解品種,期貨公司也需要投入更多專業人才提供服務。尤其在期權品種上,期貨行業普遍需要補充人才。
姜學紅表示,有壓力才會有動力,行業才能實現鳳凰涅槃般的成長。
面對行業的快速發展,姜學紅對於公司的布局思路清晰,他提出了「兩個戰略」。
一是能力戰略,二是銷售戰略。
對於能力戰略,在基礎服務方面首先抓好經紀服務本身,從客戶開戶到投資者教育、交易、結算、風險管理等提供體系化的服務,並持續用科技的力量、對流程管理加以改造優化,使之更為簡單、標準化;在具體的能力差異化方面實行研究前置化,研究人員直接面向客戶,為客戶提供交易方案、風險管理、宏觀基本面研究;技術輸出方面做眾多風險管理系統,包括交易管理系統、期限管理系統等,通過獨立開發和聯合開發等提供給客戶;諮詢服務方面,對於缺乏交易經驗的客戶,會提供類似麥肯錫等諮詢公司的市場準入方案;在策略輸出上,會對一些交易型的公司提供市場套利策略、事件策略、趨勢性策略等方案進行參考和使用;人才方面,除了培訓和提升現有人員,也會在市場上尋找有經驗和前瞻性的人才加入。
背靠平安這一全牌照的金融「帝國」,平安期貨無疑也具備很多期貨公司難以企及的優勢。姜學紅特別提到了資金服務,平安期貨會在市場上積極尋找具備好的交易能力、好的資產,引薦給集團提供資金、資產對接。由於對於這些資金的風險需求、收益需求等比較了解,平安期貨可以參與其中作一些資金匹配,在期貨衍生品市場上做一些詳細對接來幫助客戶。
相比之下,銷售戰略更為簡單。姜學紅介紹,平安期貨不搞「人海戰術」,而是培訓集團不同的專業公司,包括銀行、證券等,使之了解期貨業務、實現各板塊客戶的深度挖掘,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實現1+1>2的效果。「這也是踐行平安集團綜合金融服務的戰略部署,我們會繼續把這個戰略做深、做透」。
策劃/統籌:王薇薇 採寫執行:徐維強 何蘊虹 馮珊珊 呂錦明
戳以下連結,還可獲取其他關於2020年的投資之道:
芝商所特約講師甘燦榮:2020年A股看好周期股,期貨看好美豆看空原油
朱為繹:新三板今年日成交額或達百億精選層首批或7月掛牌
少數派投資周良:疫情不改大藍籌強勢周期 要逆向思考
藍海資本楊鋒:核酸藥物——醫藥發展的新浪潮
啟明創投胡旭波:醫療器械會迎來一波投資小高峰
時代伯樂董事長蔣國云:房地產投資時代結束將開啟「美國式牛市」
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張繼強:2020年債市延續低波動大類資產配置面臨挑戰
易方達基金經理汪玲:股市看高質量資產、債市看高票息資產
更多本專題內容請戳:
預見2020|投資秘籍
時代財經|專題再見2019,預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