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崔蕾)12月1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期貨業協會主辦的「2020年第16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在下午由南華期貨和交通銀行承辦的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分論壇上,南華期貨總經理李北新在致辭中表示,科技發展非常迅猛,正快速改變我們的生活與業態。期貨行業總體上說在金融科技的應用開發方面,仍處於初級階段,與新時代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對於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他認為,首先,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再過幾天,我們將邁入「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將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階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實現供求動態均衡,實現到2035年國內生產總值再翻番的奮鬥目標。在這個進程中,期貨行業不可或缺。我國期貨市場剛走過了30年探索發展的歷程,初步構建了現貨與期貨、場內與場外、線上與線下、國內與國外結合的服務體系,與五位一體的監管體系,中國期貨人要勇於擔當,主動作為,開拓進取,掌握應用金融科技,促進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抓住完成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性機遇,彰顯期貨市場服務國民經濟的獨特作用。期貨行業正處於戰略機遇期,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融合發展任重道遠,前景不可估量。
其次,加強期貨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金融科技與期貨行業的融合發展,離不開期貨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都是前沿科技,專業性強,而期貨行業作為金融業,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金融科技的開發、應用需要多領域知識儲備與運用,需要IT人員與期貨專業人員加強溝通與交流,通力合作,才能打造符合現實業務需求的產品體系與服務模式,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我們希望在金融科技開發方面加強與兄弟公司和各相關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金融科技在衍生品服務領域開花結果,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貢獻一份力量。
最後,要正確處理創新與合規的關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期貨行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離不開創新,但是一定要正確處理創新與合規的關係。一是創新要站在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實體經濟與國家戰略的高度,紮根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與財富管理各業務領域,不忘初心,立足本源,創新工作機制,創新服務模式。二是與監管部門保持溝通,創新不是盲目的創新,要根據新的服務需求、發展需求,要針對性地提出新的解決思路、解決方案,可能會與已有的法律法規有所牴觸,期貨公司應及時反映創新中存在的法律障礙及相關問題,多溝通、多請示,爭取監管部門的支持,力保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創新。三是堅守防範利益衝突和不發生風險事件的底線,期貨公司要在各業務環節理順流程與管理機制,嚴格遵循客戶利益優先原則,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範利益衝突,堅守不發生大的風險事件的底線。
「南華期貨始終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發展,持續加大投入,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的信息技術研發能力已覆蓋交易、風控、行情、管理信息系統、辦公自動化、移動APP等各個領域,南華交易系統升級版可以提供給用戶透明的交易接口,穿透延遲達到個位數微秒,2019年正式上線的「南華雲」雲計算平臺,覆蓋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多個金融科技應用領域,為南華期貨後續發展金融科技打下了良好基礎,也標誌著南華期貨從「技術南華」到「科技南華」的升級。我們將不忘初心,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傾力打造以衍生品業務為核心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他最後表示。
責任編輯:張玉潔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