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傳鄂溫克手工藝:盛開在傳承路上的「太陽花」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圖為鄂溫克婦女正在製作「太陽花」。 鄂溫克自治旗旅遊局提供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28日電 題:千年流傳鄂溫克手工藝:盛開在傳承路上的「太陽花」

  作者 張瑋 董佳靜 玲麗

  「皮質的花蕊、棕毛制的花瓣,精巧的珠線將它們整齊地連接到一起,成為一朵聖潔的『太陽花』。這就是鄂溫克族人奉為吉祥的象徵。」來自香港的黎女士捧著胸前掛著的「太陽花」如是告訴記者。

  4月末,大地回暖,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溫克草原也逐漸開始泛起綠意。「五一」小長假前夕,遊客的提前來到將這裡的文化傳承「攪動」起來。

  鄂溫克族是跨越中國、俄羅斯居住的跨界民族,也是中國「三少民族」之一,其最大的聚居區位於內蒙古境內的鄂溫克自治旗。千百年來,作為善於遷徙的狩獵民族,鄂溫克形成「索倫、通古斯、使鹿」三個部落,並創造了屬於本民族的獨特服裝服飾和手工藝品。

  56歲的烏雲巴圖大叔是鄂溫克族有名的手藝人,他一邊靈巧地穿針引線,一邊和記者聊起了傳承千年的鄂溫克族服飾和工藝品。

  「我從小就和母親一起製作鄂溫克服飾,還把剩下的邊角料縫製成鄂溫克特有的小掛件。」烏雲巴圖說,從那時起,鄂溫克獨特的文化符號就深深地刻在他的腦子裡。

  「鄂溫克族人很信奉『太陽姑娘』的傳說,是她帶給生活在密林深處的鄂溫克人光明與溫暖,使森林變成了充滿生機的五顏六色的天堂。」作為「太陽花」和「太陽姑娘」手工藝品的創作者烏雲巴圖說,他用手工藝品作為載體,將鄂溫克人的信仰和文化傳承下去。

  如今,烏雲巴圖成為鄂溫克手工藝品傳承人,「太陽花」和「太陽姑娘」也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

  旅遊的季節到了,鄂溫克民族文化中心裡的遊客也變得熙熙攘攘,鄂溫克手套、使鹿部落服裝、毛皮項鍊、珠子耳環……這些原生態的手工藝品都成為遊客們爭相留作紀念的「祥物」,「太陽花」最受歡迎。

  北京遊客魯新告訴記者:「太陽花是用鹿皮、動物皮等為原材料,做成項鍊、墊子和掛件等,象徵吉祥如意。我給身邊的親友帶了好多,這都充滿了原始部落的神秘感。」

  鄂溫克民族文化中心負責人烏仁說:「通過這種最淳樸、最簡單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人去了解最原本的民族文化,也讓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傳承和弘揚。」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鄂溫克民族文化中心秉承傳承鄂溫克民族歷史文化的信念,研發鄂溫克部落手工藝品100多種。除了參加旅遊、文化、學術討論等領域活動外,還接待俄羅斯莫斯科、雅庫特共和國和布裡亞特共和國等周邊地區的學生、專家學者參觀,並進行學術交流;同時,與澳門相關單位籤訂協議,共同開拓民族手工藝品國際新市場。

  烏仁說:「這不僅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傳承,更是對民族精神的繼承。我們會一直做下去,把部落裡最原生態、最美好的東西都保留下來,傳承下去、發揚出去。」

  鄂溫克旗旅遊局局長趙豔文表示,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鄂溫克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知原始部落文化,而流傳千年的鄂溫克手工藝就是傳承路上開出的最美麗的「太陽花」。(完)

相關焦點

  • 鄂溫克走向世界的小小「太陽花」
    中新社發 餘昌軍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鄂溫克走向世界的小小「太陽花」  中新社呼倫貝爾3月30日電 題:鄂溫克走向世界的小小「太陽花」  中新社記者 張瑋  「我正在趕製一個美國訂單,100個太陽花掛件,這已經是他們繼春節前的200個掛件後的第二批美國訂單了
  • 指尖盛開「太陽花」,照亮鄂溫克女兒的幸福路
    太陽花的熱銷引起了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的關注,為此拍攝了一個專題片,專門介紹太陽花的傳統文化及製作工藝,太陽花訂單大增。有了銷路,烏仁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入駐到鄂溫克旗創業產業園,大張旗鼓幹了起來。因其稀有性和獨特性,太陽花被內蒙古自治區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烏仁成了非遺傳承人。忽然間,她覺得肩上多了副擔子:不但要做好太陽花,還要傳承下去,留住鄂溫克民族文化的根!
  • 22種傳統手工藝,有的流傳了近千年,現在卻無人傳承……
    十年學徒,十年副手,十年操刀,十年堅守,十年傳承,手藝人的一生簡單而頑固,登峰而造極。1團扇製作據現代傳統弓匠所言,一個人一年最多也就同時做著那麼三五張弓,不是做不多了,而是沒法分心同時做好這麼多張,所以古時弓匠都是一大家子的傳承。
  • 【砥礪奮進的五年·人權篇】滎經黑砂——傳統手工藝傳承千年
    古城村的村民們從小就對黑砂的製作技藝耳濡目染,許多人還肩負著傳承傳統手工藝的使命。66歲的曾昭樹師傅就是其中之一。曾昭樹說:「我大概7、8歲就跟著老人學了。一、二十歲要參加農業生產,就沒繼續學。改革開放才繼續學的,就一直做到現在」。
  • 鄂溫克旗鄂溫克族研究會召開鄂溫克民族服裝服飾研討會
    11月18日,鄂溫克旗鄂溫克族研究會召開鄂溫克民族服裝服飾研討會,並舉行鄂溫克民族服裝服飾研究製作中心揭牌儀式。研討會上,大家圍繞鄂溫克族索倫部民族服飾發表看法,從時代背景、設計理念、民族特色、與其他民族的相似點等多方面進行研討和比較,研討內容從鄂溫克民族傳統服飾的圖形、色彩、工藝、傳承保護都進行了深刻解讀,並針對鄂溫克族民族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與穿著方式進行了多重視角的分析。
  • 走訪酒泉「夜光杯」廠家:敦煌元素助推手工藝傳承
    高瑩 攝走訪甘肅酒泉「夜光杯」廠家:手工藝的傳承 敦煌元素助推中新網蘭州6月2日電 (張婧 馮志軍 高瑩)「因原材料開採難度加大,具有上千年歷史的酒泉夜光杯年產量從原先6萬隻到8萬隻,『迫降』至如今的1到2萬隻。」
  • 「千年藏裝秀」背後的傳承與堅守
    在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的民族譁嘰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記者走進了這種傳承千年的面料。精梳、捻線、紡織成布……在車間裡,十八道工序組成有序運行的流水線,一匹匹澤帖爾在工人手中翻飛的梭子中開始緩緩成型。儘管已經對相關技藝做了改良,但每個人平均每天仍然只能加工出約20釐米的澤帖爾。從邊宗奶奶口中我們了解到,更早以前,每人每天只能織出大概10釐米。
  • 東陽木雕:傳承千年的木上巧思
    本文轉自【新華網】; 工作人員在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的創作室內雕刻作品(10月19日攝)。 東陽木雕發源於浙江東陽,由唐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的優秀代表。東陽木雕以平面浮雕為主,散點透視構圖,層次豐富,色澤清淡,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 傳承突破: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美學的意義,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
    當代設計在傳統手工藝上的應用,有可能使傳統手工藝發生質的改變。本文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通過對成都銀花絲工藝技藝傳承及文化變遷的研究,探討當代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的意義,從而尋求有利於推動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效之道。
  • 千年手工藝,肌膚界的清道夫:敘利亞窖藏古皂~越老越好!
    有著千年手工藝  囤放越久價值越高世界上最古老的手工皂
  • 「黎風苗韻·繡夢中國」以時尚致敬中國手工藝
    依文集團供圖  舞臺上,一件件傳承著海南瓊中黎苗文化元素的時裝驚豔亮相,黎錦苗繡元素閃現交錯,幾何形圖案搭配明亮熱烈的色彩,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賦予時裝更加接近自然的親和力,讓民族文化更具時尚屬性。  本次時裝秀在北京園博園陽光劇場舉辦,是依文集團聯合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黎苗文化的時尚美學盛宴。
  • 探訪國家級非遺「成都銀花絲」 千年技藝引年輕人傳承
    探訪國家級非遺「成都銀花絲」 千年技藝引年輕人傳承 2017-06-01 14:10: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動態】道日娜:傳承民族服飾手工藝、颳起「最炫民族風」
    我旗德特民族服裝店店主道日娜,傳承民族服飾手工藝2011年,回到家鄉烏拉特中旗開起了德特民族服裝高級定製店,從老輩人手中接過了傳承烏拉特服飾的接力棒。現在,一年製作傳統蒙古族服飾200多套,帶動16名轉移進城婦女月增收1000元到3000元。  傳統的烏拉特服飾長袍寬擺、花樣簡單,多在逢年過節、重大喜慶活動穿。
  • 中國傳統手工藝:糖人的故事
    中國傳統手工藝關於「糖」的文化多種多樣,今天的故事主題是關於中華傳統手工藝-「糖人」的起源故事。據說糖人技藝盛於明末清初,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糖人」技藝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畫糖人製作過程畫糖人,是民間用食糖來造型的藝術樣式,多流傳於四川各地,以自貢地區的品種最多、內容最為豐富,其造型亦最為趣味。
  • 傳統手工藝之羽毛扇
    在這些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中,我最喜歡的非羽毛扇莫屬了。如果你散步時在高淳老街的羽毛扇店鋪前經過,也許有機會看到玻璃窗後手工藝人們用嫻熟的手法復原羽毛扇製作的傳統手工藝。相信只要你見過,就會打心底佩服這樣一種匠心。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傳統手工藝為什么正在逐漸消亡?首先,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方式多以血緣、師承的小作坊形式,如果掌握某種手工藝技術的人驟然離世,就會「帶走」這項技術,從而導致失傳。藏族的遊牧文化裡有一種流傳了千年的藏族皮靴手工藝。因為高原地區冬天寒冷,藏民就用犛牛皮手工縫製各種皮靴,再用羊毛墊在靴子裡以起到保暖效果。
  • 呼倫貝爾最後的狩獵部落——自由自在鄂溫克
    鄂溫克,敖包相會的地方,是充滿神奇傳說的地方,更是被世界傳唱的地方;這裡有全國唯一、亞洲最大的沙地樟子松原始森林;這裡有東北亞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態大屏障的草原瑰寶輝河溼地自然保護區
  • 非洲菊和太陽花有什麼區別,怎麼辨別?
    非洲菊和太陽花都是國內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花朵,當花朵盛開時會盛開出五顏六色的花朵供人們欣賞,對於不熟悉它們的人都非常的好奇,它們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區別呢?下面小編就以自己多年種植經驗來為大家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