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搖搖晃晃的橋》:橋和水的關係很有趣
木村裕一著、秦好史郎繪,湖北美術出版社
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要讀懂兔子和狐狸之間愛恨情仇,太難。只要孩子理解了大雨會大水,大水會衝垮橋,橋垮了會掉下河的邏輯關係和空間關係就挺好啦。
2.《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對付不愛刷牙小孩的絕招
五味太郎著,明天出版社
對付不愛刷牙小孩的絕招!鱷魚和牙醫簡直就是一對名副其實的假想敵,為一顆爛牙上演幼兒級別的隔空恐怖電影。如果孩子看了,直接扔掉棒棒糖,就值回票價!
3.《大衛,不可以》:資深搗蛋鬼大衛無所不能
大衛·香農著,河北教育出版社
繪本界最資深的搗蛋鬼大衛,在屋子裡打棒球連累花瓶;站在椅子上用舌頭夠糖罐;在牆上亂畫、把浴室變沼澤池、光著屁股滿街跑……調皮的大衛幾乎無所不能。「大衛,不可以」是媽媽的口頭禪,看上去,讓人煩透了。而最後,劇情急轉直下,媽媽擁抱被罰坐小板凳的大衛說,「我愛你」。相比之下,前面各種阻止都弱爆了!
4.《打瞌睡的房子》: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奧黛莉·伍德著,唐·伍德繪,明天出版社
這是一本用浪漫主義調調講幽默故事的作品,深得所有公主控媽媽的真愛。整個繪本充滿夢幻感,主人公房子就像有催眠能力,老奶奶、小男孩、小狗、小貓全睡著了,而按照生理作息表,它們又都由老鼠牽頭,一個個戲劇般地醒來。作者大量採用了重複的句型和疊句結構,用來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和語言能力很不錯。
5.《雪人》:沒有想像力的大人要小心
雷蒙·布力格著,明天出版社
80後小時候,都看過根據這個繪本改編的動畫片,還記得那個被太陽曬化的雪人,地上留下了胡蘿蔔鼻子嗎?超有懷舊感。繪本裡有海量圖片,但憋著一個字也不出鏡,此時,沒有想像力的大人,就露短啦!反而2歲孩子,能從這些圖片格子鋪裡,給你講一個自己理解的雪人「表情帝」。相比之下,哈姆雷特靠內心戲上位什麼的,頓時黯然失色。
6.「彩色世界童話」系列:有人的童年因為它而偉大
(丹)安徒生、(德)格林等著,(意)烏納、塞爾吉奧、米歇爾、費裡等繪,新世界出版社
有人評論說,因為這套書,太偉大了,我的童年。看到這種評論你能不買嗎?這套童話畫風也很美,但比《世界經典童話繪本》更簡潔。要是你對孩子的語言描述能力在意,這套書的翻譯文字更細緻唯美,相比之下《世界經典童話繪本》就有點乾巴巴。而且,幾乎你想到的童話這裡都能找到!
7.全景式圖畫書「開車出發」系列:適合「自然饑渴症」小朋友
(日)間瀨直方著/繪,21世紀出版社
老實說,這套書每本之間有點小重複,可它的優點太多了,畫很美,細膩又乾淨;它用小朋友的視角,坐上電車、穿過城市、路過花田、穿過鐵橋、望見大海……城市裡的孩子多少都有「自然饑渴症」,這套書也許能讓他們說:別總帶我去商場,去鄉間轉轉吧。
8.《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教給孩子愛、敬畏和珍貴
(荷)維爾修思編繪,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有家長說,這套書孩子纏著我每天都講,甚至連續講上三遍,以為我是複讀機啊!它教孩子什麼是友情、愛、敬畏、珍貴……
9.「搖頭童子」系列:教生活技能也建立概念
(韓)繡花鞋著,(韓)金在鎮等繪,延邊人民出版社
很多家長就是衝著「韓國家教第一方案」的名號去的。既包括吃飯、穿衣服、上廁所、洗澡這些生活基本技能,也能教寶寶認識形狀、色彩、數字,建立對比概念、國際概念、朋友概念等等,總之,適合懶人媽媽。
10.《秋秋找媽媽》:真正母愛是願意陪伴
(美)慶子·凱薩茲著/繪,貴州人民出版社
慶子的畫風乾淨又豔麗,看一眼你就知道該把視覺重心放在哪。這一本講長相古怪的小鳥秋秋到處找媽媽,最後只有熊願意當它的媽媽。並不是長得一模一樣就是媽媽,願意陪它唱歌跳舞、親親抱抱、給它烤蛋糕才是媽媽。一句話,真的愛是願意陪伴。
11.《不睡覺世界冠軍》:哄孩子睡覺需要想像力
(英)西恩·泰勒文著,幾米繪,新星出版社
幾米的繪本太陰暗,不適合小孩子?放心,這本繪本是幾米與國外作家合作,專門畫給孩子的。你頭痛孩子很晚還不睡覺?簡單,讓他體會一下哄他的玩具小豬、小青蛙、小老鼠睡覺就行啦主角小姑娘可是有創意得很呢,她能想像大家一起乘著枕頭船越過大海浪、搭午夜火車奔馳在山谷間、坐著熱氣球飄得越來越高……當然,幾米的畫風依然是那麼有想像力。
12.「小北極熊」系列:教給孩子面對困難的勇氣
(荷)比爾著/繪,電子工業出版社
這套書適合大點的孩子看,文字比較多,不過小一點孩子依然會愛上這隻天然呆小北極熊。它一會幫海象逃脫狩獵者的飛機艙,一會不小心漂流到了赤道,一會又幫助小老虎回家。它除了告訴孩子還有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冰天雪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友情,最重要的,它教給孩子勇氣。
13.《揭秘汽車》:汽車小百科幼兒都能看懂
(英)瓊斯著,(英)託涅蒂繪,未來出版社
它約等於一本汽車小百科,從車的種類和歷史,到汽車如何製造、發動的原理、如何修理和回收……別被我這些枯燥的表述嚇怕了,這本書你的孩子一定能看懂。最重要的,它還是立體的!
14.「噼裡啪啦趣味轉轉書」系列:勾引孩子們「動手動腳」
芥諾雷安德烈等著,迪迪埃巴裡索偉科等繪,21世紀出版社
與其說這是書,不如說這是玩具。它的色彩飽和而充滿童趣,每頁都有無數個轉盤勾引孩子們「動手動腳」,它還很有心機地提一些問題,諸如「在哪裡看到過數字3」或是「肉店的招牌上有什麼」之類,孩子很雀躍地開始找答案,完全不知道掉進狡猾的大人的教育「陷阱」裡了!
15.《各種各樣系列立體書》:教孩子疊倫敦雙層巴士
英國探戈公司原著,陝西旅遊出版社
交通工具控、房屋控、身體控……一定愛死這套書了。這也是一套小百科,比如《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會把駱駝、馬也算成交通工具,會講100年前倫敦的計程車是什麼樣,會講我們穿過威尼斯要用的岡朵拉和其他船會有什麼不同。而且立體書的好處就是,它的跑車真的可以「開」,它的房子還有立體樓梯,它真的可以「揮手」「搖頭」,還教你怎麼折一輛倫敦雙層巴士……
16.「100層的房子」系列:學動物習性順便練數數
(日)巖井俊雄著/繪,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你就是得佩服,為什麼人家就能把不同動物的習性甚至地質變化融入好玩的故事和繪畫裡。兩個小朋友分別被邀請到地上和地下100層的房子玩,結果老鼠住在1-10層,蜘蛛王子住100層,刺蝟住在地下61-70層,烏龜奶奶住地下100層……順便,孩子還能學一學數數呢。
17.《外公》:用空沙發就能表現死亡
(英)伯寧罕著/繪,河北教育出版社
很淡的故事,不是「平淡」,而是「淡然」。外公和外孫女的生活細節,外孫女甚至會問外公能不能晚點死。可對一個孩子怎麼來解釋死亡?這本書用一幅畫就做到了。外孫女靜靜地坐著,凝視著一張空沙發。原來死亡就是「消失」、「從此再也見不著」。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很多家長都矯情地哭了。
18.《小小牛頓幼兒館》:嬰兒也能進行科普
臺灣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著/繪,貴州教育出版社
很多懷有「理科崇拜」「知識崇拜」的文科生媽媽,都一直很擔心孩子繼承我的理科白痴因子,企圖從小就植入科學基礎。這套針對0-7歲的科普書緩解了她們的焦慮。關鍵是,這些科普真的很簡單哦,和日常息息相關。比如小朋友想自己蓋房子要怎麼設計,為什麼海邊能撿到貝殼,球掉到水裡了可以怎麼做……
19.「可愛的身體」系列:講故事對身體進行科普
(日)七尾純、小林雅子著,(日)今井弓子等繪,南海出版社
一位媽媽說,有一陣子,兒子很怕打預防針,甚至醫生的聽診器一挨著他就哭;他不肯刷牙,還總喜歡玩肚臍……她就很有心機地買了這套書。最贊的是,它不功利不急躁,它並不是教你用最粗暴直接的方法制止孩子的行為,而是一邊講故事一邊科普,比如肚臍那一本,還順便告訴孩子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你是怎麼來的。
20.「喬比的生活故事」系列:幾乎涵蓋孩子生活一切
(法)顧旦繪,未來出版社
有些家長說,這隻叫喬比的小企鵝長得真不好看!可小寶寶卻超愛這套書,也許是因為這套書幾乎涵蓋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貪吃、生氣、生病、犯錯、走丟、過生日……
21.《世界經典童話繪本》:最美的童話繪本
(德)格林等原著,(英)華茲繪,河北教育出版社
這絕對是最美的經典童話版本!外貌協會媽媽們在看到的第一眼就會被秒到,每幅畫都可以裱起來掛在牆上!這套書選取了《醜小鴨》、《冰雪女王》等6個童話,每次講故事都是一次審美教育,對寶寶,也對自己。遺憾的是,它選取的故事太少了!
22.「夢幻有聲圖畫書」系列:它培養寬容和想像力
(英)利森等著,(英)查普曼等繪,中國電力出版社
不明白為什麼有人給差評,理由是和中國孩子真實生活相差太遠。講聖誕節就不符合中國國情?他不知道什麼叫想像力嗎!所幸孩子們不會這麼狹隘,他們從書裡學會了媽媽生日時送禮物、和小貓做朋友、找朋友幫忙,還想在聖誕節等待聖誕老人光臨。其實它還是「有聲」的,推薦《我看見聖誕老人啦》、《我想有隻貓》、《小熊和月亮》、《小刺蝟的麻煩》、《特別的禮物》。
23.「小兔湯姆」系列:小朋友學湯姆:不能走丟哇
(法)克斯多夫·勒·馬斯尼著,(法)瑪莉-阿麗娜·巴文繪,海燕出版社
小兔湯姆遇到的難題是所有小孩都會遇到了,走丟了怎麼辦?孩子會跟著書裡重複「走丟了要去找收銀臺的阿姨」,每次講到媽媽終於找到了湯姆時孩子都會緊緊地擁抱媽媽,有時在家裡他也會跑過來牽媽媽的手「不能走掉哇」……看吧,這套書還具有讓孩子更愛媽媽的功能嘞。
24.《哲學鳥飛羅》跟3歲的孩子怎麼談哲學?
(法)碧姬·拉貝著,(法)埃裡克·加斯特繪,接力出版社
什麼,跟一個3歲的孩子討論哲學?可我們的教育不是從小就當基礎哲學這塊不存在嗎?問題是,你刻意忽略,不代表孩子不會主動涉及。雖然作者是寫給6歲小朋友看的,但像為什麼會死、為什麼要遵守規則、為什麼沒有錢之類的話題,不也是三四歲孩子會冒出來的嗎?最棒的是,它給你提供了討論的方法,免得被孩子問傻了。
25.「小熊寶寶繪本」系列:畫面又萌又乾淨
(日)佐佐木洋子著/繪,連環畫出版社
那隻小熊還有它的好朋友小象、小老鼠、小鼴鼠們長得實在太萌了!日本人的畫風簡單幹淨,不會對孩子造成過多視覺刺激,最適合一歲左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