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告誡(深刻)

2020-12-22 袁玟凡

很多人說,「有國才有家」,這句話沒錯。可是,國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連家沒有,卻妄談國,這不是空話嗎?

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家注意到沒有,齊家是排在治國前面的。這就是老祖宗在告誡人們,要先把自己的小家給經營好,才可以談後面的「治國平天下」。杜甫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說到經營自己的家庭,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家有四樣,不破也亡」,這也是老祖宗對後代的經驗之談。那,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哪四樣才能讓一個家庭破敗呢?

-01-第一樣:夫妻不和睦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幸不幸福,看一下夫妻倆的關係就知道。

倘若夫妻倆很恩愛,那這個家庭每天都像過年一樣,遲早興旺發達。很多人看過「七仙女·天仙配」的故事,裡面歌曲唱得好,「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夫妻間互相配合,男主外女主內,如此家庭才可以興旺。

反之,假如夫妻感情不和,彼此猜忌和盤算,每個人想的只有自己的利益,那這個家庭才能說是沒有希望了。

-02-第二樣:家風不嚴

人們時常會說到古代的名門望族,他們的家風相當嚴厲,假如子女觸犯了家規,是要受到懲罰的。

常言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假如一個家庭沒有好的家風,子女就非常容易被人帶壞、三觀跑偏,時間一長,大概率會出現敗家子,不論家裡如何有錢,都很有可能一夜之間被敗光。古人常說的「富不過三代」,通常也是由於對後代管教不嚴,才一代不如一代。

舉個例子來講,清朝末期,很多旗人家庭、王公貴族都沒落了,他們的後代甚至依靠賣掉祖上的瓷器、書畫來度日。像這類情況,通常是家風不嚴惹的禍。

-03-第三樣:家庭成員沾染了惡習

不論在哪個時代,都是會有花花世界使人沉迷當中,很多人無法嚴格要求自己,稍有不慎,就非常容易沾染上一些惡習,最終給整個家庭帶來痛苦。

那到底有哪些惡習呢?例如說,人們通常說到的黃賭毒、好喝酒等,都是惡習。這裡面最可怕的是好賭,「輸了想贏回本,贏了還想贏」,始終沒有盡頭。須知,「久賭必輸」,人一旦沾染好賭的惡習,不輸到傾家蕩產不可能罷手。就算到了現在,也是有很多家庭,由於有些人好賭,最終鬧得妻離子散。

-04-第四:兄弟不和

在古代,那種有錢的、兒子多的家庭,通常都會有一種苦惱:兒子們為了爭家產,成為仇人。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的,通常視兄弟手足之情如草芥。

即使是到了現在,很多家庭兄弟之間,甚至連陌生人都不如。比如你遇上了急事難事想借錢,找自己的同學、朋友,有可能借得到。但是,有不少人找自己的兄弟借錢,卻被拒絕。「兄弟如冰炭」,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一個家庭如果兄弟和睦,那麼這就是興旺發達的徵兆。如果兄弟反目,家庭就容易分崩離析。

-05-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和睦,如果你家中有這四種不好的苗頭,那就要儘快解決。

不管時代如何變換,古人的很多俗語,依然有借鑑意義。

我國的俗語文化博大精深,仔細品讀,理解透徹俗語背後的內涵,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

你覺得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小俗語,大智慧,是對人世百態的匯總和提煉,縱有危言聳聽之嫌,但也有醍醐灌頂之效,對咱們往後的人生道路也有非常大的啟迪和幫助。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祖宗的智慧,口耳相傳的民間智慧、俗語智慧。雖不見於史書,卻深得人心,反映的都是社會的現實。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59.9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到底哪4樣讓古人如此重視?
    文/當年一木農村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哪4樣?為何不能借?農村鄰居之間,平時經常串門,誰家有個困難,其他人都會熱情幫忙,相互之間借借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古人卻留下了一句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古人認為,哪怕鄰居關係再好,有四樣東西是不能借的,說得嚴重些,借了之後會家破人亡。
  • 「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是哪四樣?老祖宗的經典名言,句句在理
    就好比人們所說的「家有四樣,不敗也亡」,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要是出現了以下四種情況,那麼這個家庭便只能一步一步走向衰敗。那麼具體是哪四種現象,咱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第一個現象:家教不嚴。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一個家庭日後的走向取決於後人的表現。那一個家庭對於後代最重要的是什麼?家教!
  • 俗話說「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4樣?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我們有著非常濃厚的家、家族的觀念。就像《大學》裡說的那樣。修身、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而且除了自己的小家,家族的觀念也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了。這一點好像與西方國家差異比較大,西方很多國家,孩子18歲就讓他獨立生活,而且大部分人不願意與父母同住。小編感覺還是我們的"家",有溫度、有味道。你覺得呢?
  • 老祖宗告誡:「人貪4樣,不敗也亡」,避開這4樣,好運擋也擋不住
    除了那些聖賢留下的至理名言,俗語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裡面蘊藏著大智慧。很多人對《易經》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算命書上,覺得是封建迷信的書籍。《易經》上邊記錄著很多神奇的言語,事實上這種佔卦並非是封建迷信!老祖宗的智慧,說的句句在理這些《易經》中的智慧,已經讓很多讀者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更是能夠讓人們在生活中掌握智慧,「不白忙」!易經忠告:「人貪四樣,不敗也亡」,如何理解呢?這四件事,要明白提早規避!
  • 民間俗語:「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是指哪四種東西?
    俗話說的好,遠親不如近鄰,以前的時候,生活物資匱乏,鄰居之間經常互幫互助,誰家少了東西就去鄰居家借,很是方便與和睦。但是老祖宗也有講究:「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那麼到底是哪四樣東西呢?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人說「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看看咱家有幾樣?
    就拿俗語這件簡單的事情來講,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但是農村人卻一直堅守所謂的陣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離不開俗語,這也是勞動人民最值得尊重的智慧。從俗語的含義來講,幾乎每一句俗語都蘊含人生道理。而且毫不誇張地說,正是因為這些俗語的支撐,才使現代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 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你家有幾樣?
    有時候一些農村俗語雖然簡單,但是還是蘊含非常深奧的道理。比如農村俗語:「家有四樣,人丁興旺」,是哪4樣?你家有幾樣? 家裡人丁興旺,又或者家和萬事興的前提就是,有一個穩定的財政基礎,如果沒有穩定的財政基礎的話,無論對彼此的感情有多麼的深厚,會因為一些財政問題出現一些糾紛。一個家庭中,勤儉持家是非常必要的,勤儉持家並不代表著吝嗇,而是理智消費,理智進行消費等一些行為。
  •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
    俗語:「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究竟是哪三樣東西?俗語,從字面意思來看有口語性和通俗性兩大特徵,創作主體為廣大的人民群眾。因而,俗語在我國文化中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流傳至今生生不息。筆者為大家說一個很有趣的俗語,即「東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窮家也敗」。這裡所說的家裡有三樣,究竟是哪三樣東西?本著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句俗語表達的內容,在當時看來可能有幾分道理,倘若放到現在究竟有沒有道理呢?第一樣東西:藥罐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藥罐是用來熬中藥的。
  • 俗語「家有四樣,一生白忙」,四樣是指什麼?古人治家之道
    日常我們常聽到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比如,「家有四樣,一生白忙」,意思是:家裡有四樣事物,會造成家庭的不幸。那麼是哪四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古代,目光長遠的家庭,都會主張「詩書傳家」,即使暫時沒有即得利益,但只要機會來臨,抓住之時就有出人頭地之日。家教決定了一個孩子長大之後的表現。越是有錢人家,越要樹立良好的家教,不能因條件好就飛揚跋扈、揮霍金錢或踐踏他人之尊嚴。普通及貧困的家庭,不能因為錢少就貪小便宜、或攀比、或自卑自賤、或屈從於權貴。
  • 俗語「東西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中,指的是哪4樣?你借過嗎?
    但是在古人看來,有的東西絕對不能外借,就有了「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這樣的俗語,這句俗語中的「四不借」指的是哪四種東西呢?你有借出去過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坐床不能借古代的坐床跟現在的嬰兒床差不多,在這句諺語中,坐床不單單指嬰兒床,更指了子孫後代。
  • 俗話說「人貪三樣,一生白忙」是哪三樣,老祖宗的經驗,句句受用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5000年燦爛文明,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唐詩宋詞、詩歌曲賦等文學經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中有很多民間的智慧俗語,雖然是口耳相傳,沒有留下文字記錄,但是因為都是來自於民間的生活經驗,所以更接地氣,更符合普通人的生活經歷,流傳更為廣泛,影響也最大。
  • 俗語:「不揮霍四樣東西,更容易獲得福氣」,是指哪四樣東西?
    古人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之前,最好三思而後行,才有可能把所有可能性考慮全面,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農村有句老話:「聽人勸,吃飽飯。」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卻充滿樸素深刻的道理,多聽一聽別人的意見,也許能少走一些彎路。古代哲學家老子曾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萬事萬物皆有兩面性,不可片面看待問題,福禍也許只是一念之差。
  • 古人常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老祖宗的大智慧
    古人常說:「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是哪三樣?老祖宗的大智慧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從人類誕生之日起,就有很多俗語流傳了下來,這些俗語中,往往包含著人生大智慧,也包含著為人處世的原則,《智囊全集》這本書就是古代俗語的突出代表,其中收錄了很多古代的智慧故事,更是很多名人的必讀之書。
  • 俗話說「人貪四樣,一生白忙」,到底是哪四樣?
    俗語,也稱諺語,是人們通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各種經驗,一般通俗易懂,易於流傳。因為古代教育並不是很發達,讀書識字的人並不是很多,所以人們就把人生的一些經驗編成諺語、俗語,通過口口相傳的形式流傳下來,這也是文化傳承的一種形式。
  • 農村俗語:「三樣鎮宅,神鬼不來」是啥意思?
    與老農閒聊,不知不覺聊到了家庭問題上,老農突然說:一個家庭的長盛不衰必須得有「三樣」,只要有了「三樣」,就不用擔心家庭會走向衰敗,否則,家道早晚都會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農村老話常說,「人貪四樣,家敗人亡」,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總能聽到很多言簡意賅的俗語,看似一句話比較簡單,卻包含透徹的人生哲理。例如以前老農常說的「人貪四樣,家敗人亡」,是啥意思?到底是哪四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1、貪「孝」: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孝道不是做人之本嗎?
  • 老祖宗說:家有3樣,不富也旺!這3樣很常見,但是很少家庭能全有
    古代有多少大家族如流星般劃破歷史的漆黑夜空,又迅速隕落見識了太多名門望族興衰榮辱之後,老祖宗結合歷史總結出了這樣一句話,叫做:家有3樣,不富也旺。這3樣其實很常見,但是很少家庭能全有。若我關閉大門,必然有小人誣陷咱們圖謀不軌,到時候咱們家就死無葬身之地了。"正是憑藉著對形勢有著清楚地認識,郭子儀才能在功高蓋主的情況下依然能家族興旺、安享晚年。二、處事慎人們常說,衝動是魔鬼,謹慎行事是非常重要的。
  • 俗語「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是什麼意思?老祖宗說的很現實!
    民間的俗語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俗語佔據了我們生活中交流的很大一部分!當我聊起某件事情,總會找到幾句俗語與之對應!「久病孝子離,家敗有邪人」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那麼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仔細看來,這句話其實說的很現實!
  • 家有四樣,人富家興旺
    來源:儒風大家(ID: rufengdajia)一個家庭,想要把日子過得富裕、興旺,一定離不開這四樣。勤勞決定了一個家庭能否興盛,節儉決定了一個家庭能否長久。曾國藩十分清楚「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猶如水推沙」的道理。 「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息,未有不敗。」曾國藩在京為官時,見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的揮霍無度。因此,他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來京居住,不願讓他們沾染這種奢侈腐化的風氣。後來仕途順遂,官越做越大,他也一直要求家人生活儉樸、遠離奢華。他在寫給次子曾紀鴻的家信中說:「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習慣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