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飯、鹹湯圓、燒新丁炮、演大戲 江門臺山別樣元宵

2021-01-08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陳卓棟,通訊員譚耀廣報導: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慶。一般印象中,過元宵節總離不開吃元宵、賞花燈等。但在江門臺山市,其沿海漁家傳統文化及本地風俗結合,造就了獨居特色的元宵節慶特色。

油飯和鹹湯圓是臺山元宵的味道

在臺山,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和鹹湯圓。它的香味也成了大部分臺山人過元宵的一種印記。

元宵吃油飯是臺城及周邊鄉鎮的習俗。今年42歲的許素玲介紹,油飯一般按一定比例用糯米加粘米煮成飯,再摻以炒熟的菜果粒、臘肉粒、臘腸粒、蝦米、冬菇等配料,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食材進行搭配,近乎「八寶飯」。雖名為油飯,但吃起來卻油而不膩,鹹香可口。

鹹湯圓

而鹹湯圓的湯圓其實沒有內餡,只是一個小小的糯米丸子,它的重點在於湯底。鹹湯圓最講究的就是「鹹」和「鮮」,一般會下白蘿蔔絲、香菜、紫菜、蝦幹、雞肉絲等去熬湯,有時候也會下燒豬骨、大蠔等提「鮮」,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增減食材。高湯煮滾後,將湯圓放入,煮熟即可上桌。

許素玲說,她最難以忘記的元宵味道,是爸爸做的油飯。「記得第一次吃油飯是爸爸煮的,以前在鄉下都是炒的,用大鍋將糯米炒香,一直炒到熟。」但是現在簡單很多了,她們都會用電飯鍋或者瓦煲來煮,煮熟之後再將炒好的餡料放進去拌均勻。以前吃的東西沒有那麼豐富,吃什麼都很好吃,真的很好吃 因為是父母做的。

燒新丁炮 火樹銀花不夜天

在中國其它地方,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但在臺山市平洲村,每年元宵節的重頭戲是燒新丁炮(鞭炮)和演大戲(粵劇)。

據介紹,已有260多年歷史的平洲村是臺山市端芬鎮最大的一條村,全村有300多座房子,鼎盛時村裡有1000多人居住,現在常住的村民仍有800多人,而旅居海外的有1000多人。

正月十五的平洲村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當地人小雯介紹,平洲村一直十分重視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意在祈求人丁興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增加節日氣氛。立村以來,平洲村便有了在元宵節演大戲和燒新丁炮(鞭炮)的獨特風俗習慣。

小雯說,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如當年生有男丁的稱添丁,添丁戶則在氏族祠堂高掛花燈,祭拜祖宗,隨後,村中各戶按男丁數前往領豬肉。新生男孩的家庭要為孩子掛花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孩子聰明伶俐,快高長大。晚上,全村放爆竹煙花,凡是村裡生了男丁的村民們,都會出錢請全體村民在塘基上聚餐,併購買爆竹。

正月十五當天下午,村民在村前空地用竹竿搭起一個長竹架,然後將鞭炮掛到竹架上,用繩子固定,鞭炮由村西門樓一直掛到村東的門樓。

傍晚全體村民在塘基上聚餐後,天色轉暗,村民就敲響鑼鼓,村西門樓的鞭炮被點燃。爆炮順著竹杆足足燃燒了20多分鐘。接著,由村和旅外鄉親出資買來的煙花依次在村子上空燃放,只見煙霧瀰漫,火樹銀花,人人興高採烈,氣氛異常熱鬧。儀式延續到晚上8點多。

痴迷看戲 拆了祠堂建劇場

小雯還介紹,該村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放完煙花後做大戲,即是粵劇表演。以前主要是由村民組成兩個劇團自導自演。隨著改革開放後不少村民移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改為請戲班演出。現在從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連續三晚表演不同劇目,不少村民攜家人前來觀看。

她說,為了看戲,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村中專門建有一個其他鄉村不常見,可以容納1000多名觀眾的露天的平洲影劇場。「劇場是把長房的建功祖祠堂拆了,用祠堂的磚石建造的。祠堂原來是很漂亮的鍋耳祠堂,村民至今對那裡仍有很深印象。」

據悉,平洲村民愛好粵劇由來已久,外人稱之為「戲竇」,高峰時期村裡有兩個劇團。除了春節、元宵節在村中表演外,更被邀請到臺山其他地方和恩平、開平等地表演。小雯表示,因為村人對粵劇比較熟悉,所以後來請的戲班來表演都是很認真,他們都知道這裡臥虎藏龍,不能敷衍了事。

編輯:吳彤

相關焦點

  • 油飯,屬於臺山人的元宵節味道!
    元宵佳節, 除了吃湯圓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外, 各地還有許多其他應節食品。 元宵節在臺山, 大多數人會在這一天,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油飯。
  • 鹹湯圓的獨門秘方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吃一碗熱乎乎的湯圓是元宵節的傳統湯圓象徵著一家人
  • 送命題又來了:湯圓還是元宵?甜的還是鹹的?
    小編果然不是天選之人,木有搶到票,只能在家,煮個元宵,撫慰自己受傷的心了。那麼,歷史性的問題又來了:到底是元宵還是湯圓?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家最愛的元宵吧!小時候,臺灣家裡吃的是湯圓,不是元宵,可能鄉下地方,元宵太麻煩,也買不到。
  • 蔗糖餡的湯圓,再加上蘿蔔和魚餅,就是江門人的特色鹹湯圓
    原來,冬至到了,大家都在買鯪魚肉,準備回家用油煎成餅,再切成絲,過冬至吃湯圓用呢。 在江門,有「冬大過年」的講法,也有吃湯圓的習慣,所以,這天的冬至湯圓是特別講究的。 我們的江門特色鹹湯圓,外皮是用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後,再細分成小糰子,然後包入餡料。
  • 探訪廣東江門民間傳統特色小吃,最地道的江門傳統特色小吃
    廣東江門是廣東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東鄰中山、珠海,西連陽江,北接廣州、佛山、肇慶、雲浮,南瀕南海海域,毗鄰港澳,同時,江門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全境內水資源和生物資源非常豐富,其中的優質礦泉和溫泉分布比較廣泛,當然,江門不僅氣候適量,境內各種美食和小吃也是有很多的
  • 元宵喜樂!吃湯圓嘍~
    元宵節,家家戶戶自製元宵(今有專業戶專賣)。元宵古稱"浮元子",是一種雅俗共嘗,甜而不膩,膾炙人口的民間小吃,全國流行。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加便便湯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宋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
  • 元宵真的不是湯圓 可別搞混了
    熱熱鬧鬧的元宵節,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元宵、吃湯圓,象徵著一年的團圓美滿。說到元宵,你知道多少?南北關於湯圓跟元宵的爭議似乎從未停息過。北方人說元宵節吃元宵,南方人說團圓要吃湯圓。你以為這兩個是一樣的嗎,錯了,差別大了!元宵和湯圓最本質的區別,簡單地說就是「出生」。元宵是「搖」出來的,湯圓是「搓」出來的。
  • 元宵湯圓傻傻分不清?健康養生的湯圓吃法在這裡
    元宵節是中國很重要的節日,但是今年的元宵節是工作日,而且是周一……為過年畫上圓滿句號的,自然是元宵節時必不可少的湯圓和元宵。那麼你究竟是吃湯圓還是元宵呢!一般會把餡放在盛有糯米麵的大笸籮裡來回搖動,直至餡兒的外面滾上一層厚而均勻的糯米外衣,元宵便可成形下鍋了。元宵煮後,湯較濃鬱,似糯米麵粥,表皮鬆軟,餡料硬實有「嚼勁」,果香米香濃鬱。元宵的外形比湯圓大而硬實,表皮也比較厚實粗糙,可以明顯觀察出糯米粉的形態。元宵一般出現在北方,而且多是散裝售賣。元宵外層的幹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後味道會變,因此元宵多為現做現賣,保質期多為三兩天。
  • 這些只屬於江門人的年味你還記得多少?聞到就想過年!
    每逢春節江門人就會準備一些,當作小吃食用。每逢春節,江門街坊都會準備本地有特色的小食,過年吃煎推也是必不可少的。「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這是江門人過年的溫暖記憶之一。臨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戶就張羅著「開油鍋」、炸煎堆。油角是江門等地家常小吃的一種,到過年時,油角就是江門人串門送禮、招待客人必備的過年食品。
  • 健康養生吃湯圓和元宵的三大注意
    提到元宵節就少不了吃元宵和湯圓。那麼,食用這種高熱量食物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簡單地說,湯圓和元宵是一種以糯米和糖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澱粉之外,餡料中糖分也不少。所以,從歸類來看,它應當算是一種主食。所謂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別是含澱粉的食品。這類食品是用糯米來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細的糯米粉,纖維非常非常少,屬於精白主食,不屬於粗糧。
  • 【吃元宵】眼前一亮的湯圓做法,簡單又美味~
    材料:速凍湯圓1袋、白糖200g、植物油500ml(實耗50ml)做法:1.鍋中倒入足量的油,油5成熱後分批放入湯圓,並用筷子撥開防止粘連,用小火慢炸至湯圓微金色後撈出;2.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白糖用中火熬成金棕色較黏稠的糖漿,放入炸好的湯圓迅速翻炒,直至糖漿均勻地裹在每粒湯圓上迅速裝盤,並趁熱食用。
  • 元宵湯圓都到碗裡來!做法、煮法、甜的、鹹的、蒸的、煮的一次都給你!
    明明叫元宵節,為什麼好多地方吃湯圓?湯圓和元宵是同一種東西嗎?湯圓都是甜的嗎?湯圓只能煮著吃嗎?
  • 過元宵,吃不一樣的湯圓
    (點擊閱讀原文看「神奇四餃」)元宵之際小編又給你帶來了不一樣的湯圓你看!湯圓還可以長!這!樣!— 湯圓 —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種四時皆備的點心小吃,隨時都可以來一碗解解饞。
  • 元宵節,吃元宵還是湯圓?吃貨表示:好吃最重要
    今天就是元宵節了,和甜豆腐腦VS鹹豆腐腦、甜粽子VS肉粽子的世紀大戰一樣,湯圓和元宵作為南北方代表又迎來一場大PK!從外形上來看,元宵和湯圓都是圓滾滾的,裡面也都是包著餡料,但是它倆確實不是同一個東西。
  • 【達焦點】元宵佳節,湯圓duang起來
    元宵佳節,湯圓是中國傳統美食。
  • 元宵特輯 半小時自製美味手工湯圓
    按照傳統,元宵是把餡兒沾水一遍一遍在糯米粉裡裹出來,湯圓則用糯米粉加水做好粉團包上餡兒的。而在餡的內涵中,必然要掐一番甜鹹。今兒讓我們放開那些乏味的互掐,來動手在自家小作坊裡折騰幾款主流非主流的湯圓,(北方元宵操作略煩瑣,各位就吃吃湯圓代表一下過節吧)首先我們先來搞搞糯米糰子,這是基礎,好的外套能更好的包裹內餡。
  • 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
    蠔油炒鯪魚丸 李曉春 攝中新網江門12月21日電 題:一條鯪魚,廣東僑鄉臺山人冬日吃出「百味」作者 李曉春 郭軍「靚姐早晨!今日有大鯪魚和小鯪魚。它是臺山地區茶樓飯館中常備的食材,大多用於炒涼瓜、炒麥菜、炒潺菜等,也是百姓家中直接下飯的美味佐食。臺山臺城菜市場上銷售的新鮮鯪魚滑 李曉春 攝「鯪魚是生活在水體底層的魚,養殖戶多數會選擇年底清塘時捕撈,養殖一年的鯪魚在三兩左右,適合賣給加工廠製作罐頭魚。
  • 元宵和湯圓你分得清嗎?這麼煮更好吃!
    1.做法不同:湯圓是包出來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滾出來的,表皮乾燥鬆軟。2.餡料不同:湯圓餡兒的水分高、軟; 元宵餡兒要幹、不能太軟,要硬實有咬勁,不然不好「搖滾」成型。湯圓餡兒可鹹可甜、可葷可素,除了最為傳統的黑芝麻、花生、五仁、豆沙,市面上很多水果餡兒,也有不少鮮花口味的像茉莉花、桂花餡兒,有標榜粗雜糧的紫薯、慄子餡兒,當然還有挑起「鹹甜之爭」民族矛盾的梅菜燒肉、香菇鮮肉餡兒,不過在北方很少見。 元宵相對單一都是甜口的,傳統點就是黑芝麻、花生餡兒。
  • 元宵節到底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傻傻分不清楚!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習俗之一,意為「團團圓圓」。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然而元宵和湯圓儘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叫法不同北方它叫元宵;南方它叫湯圓。餡料不同元宵的餡料相對單一,傳統元宵以甜餡為主,餡料多為白糖芝麻、桂花什錦等;湯圓的餡料更為豐富,涵蓋甜鹹葷素。此外,湯圓餡含水量比元宵多。
  • 4個湯圓就等於一碗米飯?元宵和湯圓啥區別?
    有的人說,我們家吃的是元宵,不是湯圓。湯圓和元宵到底有什麼不同?網上還有說法稱,湯圓能量高,4個湯圓就等於一碗米飯,吃了容易發胖,特別是現在,大家基本只能宅在家裡了,還能吃湯圓嗎?到底怎麼吃湯圓才更健康呢?今天我來跟大家聊聊湯圓。01湯圓和元宵,你分的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