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拉撒路復活
1-16耶穌去患病的拉撒路家。這一家三姐弟都是愛主的人,也為主所愛。當拉撒路病重之時,兩個姐姐打發人去告訴了耶穌。耶穌並沒有立即起身前往,而是過了兩天才動身。門徒擔心猶太人要用石頭打耶穌,但主告訴他們,人行在光明中,就不會跌倒;如果在黑暗中行走,就會跌倒。門徒以為拉撒路只是病了,但主告訴他們已經死了。這是為門徒的信心,好叫他們相信主有掌管生命、叫人復活的權柄。於是多馬說,我們也去,死就死吧。
愛主的人,或是主愛的人,也會經歷患難疾病,但卻在患難中有依靠和盼望,可以禱告交託主,不至於絕望無助。【約16:33】「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耶穌接訊後之所以遲延兩天才動身,是要讓人看見死人復活,以此堅固他們的信心,使他們知道主有叫人復活的權柄。主不一定馬上聽人的禱告,有時似乎故意遲延,是為著人的益處,叫人經歷祂的恩典和大能,從而堅固、試煉人的信心,叫人順服在祂權柄之下。
門徒擔心主的安危,提醒祂前往的風險。但主告訴門徒,只要行在神的旨意中(白日),就不怕遇到危險跌倒。若不行在神的旨意中(黑夜),就必跌倒。換句話說,只要行神的旨意,任何危險都不用害怕;若不是行在神的旨意中,就要當心跌倒失敗了。耶穌告訴門徒拉撒路已經死了,因為沒有在那裡看見他的死就歡喜(不是因拉撒路死而歡喜),因為門徒將從這事上堅固信心。既然這樣,多馬就說,我們就是去了和他同死也沒有關係。我們常記得多馬是個多疑的人,原來他還是一個追求得著信心、願意付上生命代價的人。不要懼怕任何的試煉或危險,那正是神讓我們經歷恩典,得到真信心的機會。
17-46主叫拉撒路復活。耶穌到達伯大尼時,拉撒路已埋葬四天了。馬大出去迎接主,對主說若祂早在這裡,兄弟就不會死了。但即使到了這一步,仍相信主能求神成就任何事。主回答說她兄弟必然復活。馬大認為在末日必要復活。但主說,復活在祂,生命也在祂。信祂的人死了,也必復活。活著信祂的人必永遠不死。馬大回答她相信,也相信主是基督,是神的兒子。馬利亞聞訊後也急忙去迎接耶穌,俯伏在主腳前哭,同來的人也哭。耶穌也哭了,來到墳墓前悲嘆,就叫人挪開墓石,仰天禱告,求父叫周圍的人信是父差了祂來,然後呼叫拉撒路出來。拉撒路就身上纏著裹屍布出來了,許多人就信了祂,也有去報告法利賽人的。
耶穌的哭顯明祂的憐憫之心和完全的人子身份,凡事與我們一樣,有人的情感、哀傷。祂為拉撒路哭,也為耶路撒冷和那些行將遭難的同胞哀哭,並不願意看到人的死與滅亡,而是要拯救人脫離死亡,進入永生。
人不經歷主的大能,對主的信心和認識總是局限的,唯有經歷祂的大能,才能真正認識衪,信心才更剛強堅固。耶穌以叫拉撒路復活的大能,顯明祂與神原為一,及神兒子的身份,叫看見的人更深地認識祂,信心更穩固。祂的遲延原要顯明衪的美意,主會作最有意義與價值的事。有許多人信祂,但也有些人不懷好意的去報告法利賽人。愛主的人,從一切經歷中會更加愛主;不愛主的人,再大的神跡也無濟於事;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只能任由其滅亡。
47-57商議殺害耶穌。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在聽到耶穌叫拉撒路復活的信息後,不但沒有因此而承認耶穌神兒子的身份,反而召開臨時公會,商議怎樣對付耶穌。他們擔心耶穌真是彌賽亞,會有大批群眾跟隨祂造反,這樣就會招來羅馬人的介入和鎮壓,他們就會失去土地和百姓,自己的身份和利益將不保。大祭司該亞法就說,你們真是無知啊,為什麼就不考慮讓一個人去死,好代替百姓死,免我我們全國都滅亡呢?這樣就能保障你們的好處。這充滿「民族大義」的話本不是出於他,而是在預言耶穌將代替一國人的死,並將聚集四散的子民歸一。神可以借著人的自私惡毒,成全祂的旨意。所以他們就開始商議要怎樣殺害耶穌,主也不再明顯的在猶太人中行事,帶著門徒住到了靠近曠野的以法蓮城。當逾越節臨近之時,許多百姓上耶路撒冷,他們關心尋找耶穌是否也上去過節。祭司長和法利賽人卻通知要人報告耶穌的行蹤,好去捉拿祂。
這些既得到益者並不考慮神的旨意和百姓的福祉,他們反以國家民族利益為藉口,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希望社會穩定,實則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他們佔據著宗教的權柄和律法的解釋權,卻並不願意順服神,甚至要商議殺害神的兒子。把他們小群體的利益,放在優先位置,全然不顧百姓的真正利益,更不會顧及律法早有的預言,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耶穌並不是害怕他們,而是因為自己的時候還沒有到,需要訓練和教導門徒,所以退到荒涼的地方暫居,以等候時機為眾人死。我們想為主死並不難,難的是要怎樣為主而活著,好見證祂的名。
往期回顧
靈修心得•約翰福音第十章
靈修心得•約翰福音第九章
靈修心得•約翰福音第八章
靈修心得•約翰福音第七章
靈修心得•約翰福音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