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養老護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了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無縫對接。保障人次、護理機構增加7倍,16萬人次、3萬餘個失能人員及家庭感受到了政策「曙光」,3.4萬人可同時享受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在照護險政策的驅動下,其在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吸引力、增加勞動力供給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也隨之釋放,我市專業照護人員由啟動之初的2800多人,壯大到了4274人;拓展創造了包括機構管理、生活照料、心理諮詢、康復照護等2498個就業崗位。「長春經驗」成為了爭相對標的「他山之石」,「長春樣本」為建設中國特色長期護理保險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 、政策紅利充分精準釋放
從啟動之初年惠及5229人次,到如今成為40358人次的政策支撐,照護保險的政策「春風」越吹越暖,保障人次增長了7倍之多,報銷比例達到了80%。長春參保人在滿滿的獲得感中享受著醫保部門勇涉深水的改革紅利與擔當。探究政策紅利充分而精準釋放之源,八個字即可概括:著眼亟需,立足長遠。
為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的現實需要,長春市政府先行先試、大膽破題,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實現了分級報銷比例、醫保網絡結算、照護目錄、照護規範、失能標準、耗材標準、遠程審批等7個實質性的政策突破,填補了全國照護制度管理的空白。隨即,長春市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長期護理保障制度試點城市。長春市政府高位統籌,長春醫保肩負囑託,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照護險路徑。自此,「生存型」民生理念在長春化為務實舉措、落地生根。
保障範圍,注重全覆蓋。著眼於解決失能、失智老人的剛性照護需求和保障問題,政策設計之初,便將參保職工、居民全納入其中,長期失能人員、短期失能人員均列入範圍。從優先保障重度失能人員,逐步惠及至高齡老人日常護理、中度失能護理、舒緩療護,照護險覆蓋範圍越來越廣,成為了16萬人次參保人的保障之依。
政策待遇,堅持高標準。有別於基本醫療報銷制度,長春照護險堅持高標準起步,瞄準重要人群、傾斜最需人員,建起了梯次保障網。在保障標準高於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比例基礎上,將發生的符合規定的床位費、護工勞務費用、護理設備使用費、護理日用品費用等全部納入照護保險支付範圍內。我市還創新制定了低保人員入住照護機構「零自費」計劃,建立了低保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免費託管的模式,從根源上緩解了低保家庭的經濟負擔。
基金籌集,確保不加負。基金是制度平穩、公平、持續運行的根本。在基金籌集上,我市以「不加負」為原則,建立了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用人單位和個人無需另行繳費,通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結構方式、財政補助、現有醫保繳費「平移」的方式,三面發力共築保障之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特別設立了照護險「風險儲備金」, 在確保醫保基金無風險的前提下,從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餘中劃撥10%,進一步築穩照護險基金池。截至目前,我市已支付基金4.22億元。
二、治理模式走向共建共治
從不願、不想入住養老機構,到專業機構「一床難求」,思想的改變彰顯著長春照護險治理模式的成效。
在管理上,長春醫保與定點照護機構實行協議管理,通過服務協議的籤訂,明確各自權利和責任,相互監督、共同協作。協議從服務質量、護理水平、機構建設等對養老服務機構提出了全面要求,對應為參保失能人員提供的醫療照護項目、流程、要點及標準進行了明確。協議倒逼養老機構走向專業化,促進了護理方式從粗淺的生活護理向精細、專業護理的轉變,實現了服務質量提升、群眾受益、行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目前,定點照護機構已從啟動初期的15家增加到88家長期照護機構、17家短期照護醫療機構,可同時為3.4萬人提供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
在治理上,長春醫保持續推進治理創新,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服務,探索建立照護險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通過市政府招投標形式,引入有發展規模、有賠付能力、有專業團隊、有信息系統建設能力、有失能評定能力、有服務管理能力的商業保險機構。目前,引入的第三方機構已按各自中標區域,承辦了全市53家定點機構的照護保險服務。
三、制度效能充分顯現
照護險在有效減輕失能家庭負擔、顯著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率的基礎上,其在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吸引力、增加勞動力供給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也隨之釋放。
培育新經濟增長極。政策導向下,讓定點醫療機構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有效吸引了社會資本向養老產業的注入,激活了我市養老機構的發展活力,促進了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迅猛,培育了頤樂康復中心、祥祉圓等一批市場化專業照護機構。與此同時,我市護理服務機構積極引入國外先進專業介乎技術和理念,運營模式走向品牌化和連鎖化,促進了相關老齡產業發展,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極。
增強城市吸引力。產業的專業化、高端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人才選擇長春、留在長春。我市專業照護人員由啟動之初的2800多人,壯大到了4274人。
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養老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就業機會得到了全面拓展。在照護險政策的驅動下,拓展創造了包括機構管理、生活照料、心理諮詢、康復照護等2498個就業崗位為我市穩就業、保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
未來,我市將深入推進長期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充分發揮試點功效,探索居家照護模式,啟動失智人員照護保險,在更好、更廣的釋放政策紅利的同時,進一步為長期護理保險推至全國提供有益探索和寶貴經驗。
【來源:長春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