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

2020-12-26 瀟湘晨報

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養老護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了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無縫對接。保障人次、護理機構增加7倍,16萬人次、3萬餘個失能人員及家庭感受到了政策「曙光」,3.4萬人可同時享受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在照護險政策的驅動下,其在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吸引力、增加勞動力供給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也隨之釋放,我市專業照護人員由啟動之初的2800多人,壯大到了4274人;拓展創造了包括機構管理、生活照料、心理諮詢、康復照護等2498個就業崗位。「長春經驗」成為了爭相對標的「他山之石」,「長春樣本」為建設中國特色長期護理保險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 、政策紅利充分精準釋放

從啟動之初年惠及5229人次,到如今成為40358人次的政策支撐,照護保險的政策「春風」越吹越暖,保障人次增長了7倍之多,報銷比例達到了80%。長春參保人在滿滿的獲得感中享受著醫保部門勇涉深水的改革紅利與擔當。探究政策紅利充分而精準釋放之源,八個字即可概括:著眼亟需,立足長遠。

為應對老齡化、少子化的現實需要,長春市政府先行先試、大膽破題,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實現了分級報銷比例、醫保網絡結算、照護目錄、照護規範、失能標準、耗材標準、遠程審批等7個實質性的政策突破,填補了全國照護制度管理的空白。隨即,長春市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長期護理保障制度試點城市。長春市政府高位統籌,長春醫保肩負囑託,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照護險路徑。自此,「生存型」民生理念在長春化為務實舉措、落地生根。

保障範圍,注重全覆蓋。著眼於解決失能、失智老人的剛性照護需求和保障問題,政策設計之初,便將參保職工、居民全納入其中,長期失能人員、短期失能人員均列入範圍。從優先保障重度失能人員,逐步惠及至高齡老人日常護理、中度失能護理、舒緩療護,照護險覆蓋範圍越來越廣,成為了16萬人次參保人的保障之依。

政策待遇,堅持高標準。有別於基本醫療報銷制度,長春照護險堅持高標準起步,瞄準重要人群、傾斜最需人員,建起了梯次保障網。在保障標準高於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比例基礎上,將發生的符合規定的床位費、護工勞務費用、護理設備使用費、護理日用品費用等全部納入照護保險支付範圍內。我市還創新制定了低保人員入住照護機構「零自費」計劃,建立了低保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免費託管的模式,從根源上緩解了低保家庭的經濟負擔。

基金籌集,確保不加負。基金是制度平穩、公平、持續運行的根本。在基金籌集上,我市以「不加負」為原則,建立了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用人單位和個人無需另行繳費,通過調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結構方式、財政補助、現有醫保繳費「平移」的方式,三面發力共築保障之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特別設立了照護險「風險儲備金」, 在確保醫保基金無風險的前提下,從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結餘中劃撥10%,進一步築穩照護險基金池。截至目前,我市已支付基金4.22億元。

二、治理模式走向共建共治

從不願、不想入住養老機構,到專業機構「一床難求」,思想的改變彰顯著長春照護險治理模式的成效。

在管理上,長春醫保與定點照護機構實行協議管理,通過服務協議的籤訂,明確各自權利和責任,相互監督、共同協作。協議從服務質量、護理水平、機構建設等對養老服務機構提出了全面要求,對應為參保失能人員提供的醫療照護項目、流程、要點及標準進行了明確。協議倒逼養老機構走向專業化,促進了護理方式從粗淺的生活護理向精細、專業護理的轉變,實現了服務質量提升、群眾受益、行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目前,定點照護機構已從啟動初期的15家增加到88家長期照護機構、17家短期照護醫療機構,可同時為3.4萬人提供長、短期專業照護服務。

在治理上,長春醫保持續推進治理創新,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經辦服務,探索建立照護險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通過市政府招投標形式,引入有發展規模、有賠付能力、有專業團隊、有信息系統建設能力、有失能評定能力、有服務管理能力的商業保險機構。目前,引入的第三方機構已按各自中標區域,承辦了全市53家定點機構的照護保險服務。

三、制度效能充分顯現

照護險在有效減輕失能家庭負擔、顯著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率的基礎上,其在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吸引力、增加勞動力供給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也隨之釋放。

培育新經濟增長極。政策導向下,讓定點醫療機構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有效吸引了社會資本向養老產業的注入,激活了我市養老機構的發展活力,促進了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迅猛,培育了頤樂康復中心、祥祉圓等一批市場化專業照護機構。與此同時,我市護理服務機構積極引入國外先進專業介乎技術和理念,運營模式走向品牌化和連鎖化,促進了相關老齡產業發展,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極。

增強城市吸引力。產業的專業化、高端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相關專業人才選擇長春、留在長春。我市專業照護人員由啟動之初的2800多人,壯大到了4274人。

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養老產業規模的逐步擴大,就業機會得到了全面拓展。在照護險政策的驅動下,拓展創造了包括機構管理、生活照料、心理諮詢、康復照護等2498個就業崗位為我市穩就業、保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

未來,我市將深入推進長期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充分發揮試點功效,探索居家照護模式,啟動失智人員照護保險,在更好、更廣的釋放政策紅利的同時,進一步為長期護理保險推至全國提供有益探索和寶貴經驗。

【來源:長春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期照護險,你準備好了嗎?
    養老人紛紛預測「長期照護險」的紅利時代將要到來。但是,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身邊成都籍的小夥伴時,他們都回了我一句相同的話「關我何事?」,同時贈送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雖然我的玻璃心被小夥伴們懟得碎了一地,但冷靜想想也情有可原。「長期照護保險」對於大家來說太陌生了!下面,我們就對「長期照護險」來個快速「掃盲」,幫助70後、80後,甚至90後的小夥伴們開啟「未老綢繆「模式。
  • 成都長期照護保險已覆蓋參保人員867萬人
    4年前,劉婆婆的一場大病讓這份愛差點按下「暫停鍵」,而正是長期照護險的出現,為老兩口的生活帶來了轉機——每月可享受千元的基礎照護待遇,同時還有專業機構的照護人員定期為劉婆婆提供專業照護服務。這讓獨自照顧愛人的趙爺爺著實減輕了不少負擔。長期照護保險制度是為長期失能人員,主要是重度失能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全新社會保險制度。
  • @老年人,1月起上海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長三角延伸
    1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近日,上海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積極發揮新近頒布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效應,堅持以異地養老的上海失能老人迫切需求為導向,以「謀定快動」的執行力抓開局,2021年新年伊始即出實招助力上海老人異地養老,啟動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試點。
  • 新年上海老人收穫異地養老「紅包」 申城試點養老機構長護險照護向...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獲悉,近日,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積極發揮本市新近頒布的《上海市養老服務條例》立法效應,堅持以異地養老的本市失能老人迫切需求為導向,啟動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試點。徐柏年82歲,吳亞珍73歲,是一對夫婦,目前住在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瑞福長者照護之家,過年前後打算去吳江。
  • 「醫保局」我市將啟動失智人員照護保險
    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2015年,我市在全國率先提出建立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制度,實現了分級報銷比例、醫保網絡結算、照護目錄、照護規範、失能標準、耗材標準、遠程審批等7個實質性的政策突破,填補了全國照護制度管理的空白。
  • 通遼市醫療保障局調研我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龐友一行來我市調研學習長期護理保險保險試點工作情況,局黨組書記、局長鄭進達參加座談會。座談會上,鄭進達表示,寧波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決策部署,承擔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以來,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試點先行,逐步推進;責任分擔,保障基本;統籌協調,分類管理」的原則,穩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在制度體系設計、長護機構培育、流程體系建立、群眾照護需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效。
  • 什麼是長三角養老機構長護險費用延伸結算?哪些機構納入?如何辦理...
    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近期出臺規定明確,從2021年1月起,年滿60周歲以上、在本市已申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失能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參保老年人,可以在選擇入住異地連鎖養老機構前,先至本市定點養老機構(含長者照護之家)提出相關申請。
  • 定義失能失智長者照護新標準!融創中國首家國際康養中心開業
    青島先行 制度保障延緩失能失智  事實上早在2012年,青島市就已經成為全國首批試行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的試點城市,2019年,青島市率先將延緩失能失智納入了制度保障範圍,青島市長期照護協會會長姜日進出席了此次融創美邸國際康養中心啟幕儀式,姜日進對融創美邸國際康養中心的硬體設施水平
  • 深圳「五險一金」要變「六險一金」
    11月8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發布《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下稱《條例》),明確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將於明年10月1日開徵。每人全年繳費約128元,在崗職工由單位和個人各繳50%,退休人員、居民及其他人員則個人繳費,困難人群繳費由財政補助。
  • 走入中年3大風險說來就來 3種險不買不行
    🌍風險一、身體不夠健壯、時常進出醫院這時候的身體已經不如從前了,抵抗力變弱、新陳代謝變差,加上從前各種不良習慣累積起來的病根,很容易這時候爆發,不小心就被疾病纏身,這時候醫療險是最必備的保單,像是住院醫療險、實支實付等,都是需求機率很高的險種。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2020年5月6日,國家醫保局就《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指出,將擴大長護險試點範圍,並對長護險的籌資方式、參保與保障範圍作了規定。針對上述問題,特發布長期護理保險系列研究報告,本篇為系列研究報告第一篇:上海篇。摘 要高齡、失能老年人不斷增加,照護服務需求日益凸顯。為緩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局面,2016年,《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對外發布,2017年初,上海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個區先行試點長期護理保險。
  • 關於本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
    關於本市老年人入住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長期護理保險費用延伸結算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滬醫保待發〔2021〕1號各有關單位:根據《上海市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2019-2022年)》(滬府規〔2019〕26號)及其配套文件《〈上海市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2019
  • 「長期護理保險」 在試點中溫暖走來
    長護病房裡護士為失能老人餵水。全媒體記者 查燦華 攝  2017年,安慶市被確定為國家第一批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經過4年的探索,我市「長護險」已覆蓋45.8萬名參保職工,保障範圍從市區擴大到全市域,服務內容在居家服務、機構照護的基礎上,還新增了短期照護、輔具租賃,切實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事務性及經濟負擔,提高了失能人員的生活質量和尊嚴。
  • 廣州試水「高照險」成功實現全覆蓋
    原標題:廣州試水「高照險」成功實現全覆蓋   現年87歲的黃阿婆,長期獨居,面臨著高齡失能老人的種種困境。
  • 廣元市利州區醫保局:窗口標準化建設惠民生 抓實醫保基金安全見成效
    為全面推進醫療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廣元市利州區醫保局自加壓力、幹在實處,在寶輪鎮等鄉鎮以一窗、一標、一牌等「六個一」模式積極探索三級醫保常態化服務機制,取得顯著成效。為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利州區醫保局以進藥房、看臺帳、調病歷、訪患者、聽匯報等方式,開展專項治理「回頭看」,通過明查暗訪,對所有定點醫藥機構進行100%全覆蓋稽核檢查,重點對整改問題落實、醫保扶貧、定點醫院「四合理」執行等開展全面督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有效地震懾了欺詐騙保行為,醫保基金支付增長得到合理控制。
  • 《菇菇栽培研究室 The World》新增路徑調查地點「特卡波湖」
    《菇菇栽培研究室 The World》新增路徑調查地點「特卡波湖」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2-04 分享到: 株式會社 Beeworks,在日前針對⼿機遊戲 APP《菇菇栽培研究室 The World》(Android/iOS 版),進⾏了 Ver.1.21.0 版本的遊戲更新,追加新的路徑調查地點「特卡波湖」。
  • 手把手圖連圖教你如何做到安全照護
    若床面與輪椅之間有較大之空隙則可運用硬式移位滑板來克服,照護者則可以運用移位腰帶等有省力提把移位輔具來增加安全性、避免照護傷害。當輪椅的扶手無法向後掀起或拿起時,可利用有弧度的移位滑板架在床面與輪椅座上,弧度的設計可避開扶手所造成的路徑障礙。
  • 超簡單的「健口操」!!
    改編自日本口腔體操的「健口操」,是專為長輩設計的口腔機能促進體操,除了可以加強咀嚼肌群的力量、強化吞咽功效,還能預防吸入性肺炎,同時促進唾液分泌。 「健口操」包括臉部、臉頰、舌頭的體操、發音練習、唾液腺的按摩及吞咽的練習。
  • 醫保局回應了
    (來源:國家醫保局)12月1日,記者查詢國家醫保局官方發現,就中成藥是否可以納入藥品集採的問題,醫保局進行了回應。 國家組織藥品集採開展到了第三批成效顯著,同時,國家醫保局還指導和推進地方針對中成藥等藥品開展藥品集採探索。
  • 「醫享無憂」個人長期百萬醫療險產品發布,太保安聯持續護航家庭健康
    (原標題:「醫享無憂」個人長期百萬醫療險產品發布,太保安聯持續護航家庭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