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理能力差、不想上幼兒園怎麼辦?聽聽幼師怎麼說

2020-12-14 檸檬讀書育兒

周末帶寶寶去樓下鄰居家玩,她是一名幼師,去的時候正在做視頻家訪。大概聽了下內容,主要是了解孩子的以下四項能力:會不會自己吃飯;獨立穿衣服;是否進行過入廁訓練;有沒有上過託班。

後來聊天的時候,問到她為啥特別關注這幾點,如果孩子不會會有影響嗎?

她說:「影響還是挺大的,

1、如果孩子不會獨立吃飯,幼兒園老師少,不可能立刻有人給孩子餵飯,那麼孩子就可能要餓一會,冬天飯菜容易涼,吃進去對身體也不好;2、入廁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無法控制大小便,家長要多備幾條褲子事小,溼乎乎的褲子貼在身上,也容易著涼生病;3、穿脫衣服這項也是孩子獨立能力的體現,影響沒有吃飯、如廁那麼大,但是會獨立穿衣的孩子省心,能得到老師更多的誇獎和重用,這對自信心的建立很有幫助;4、至於為什麼關注孩子是否上過託班,主要是判斷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的嚴重程度,上過託班的孩子經歷過和家長長時間分開,分離焦慮就沒那麼嚴重,反之,黏人的寶寶可能就會出現嚴重的分離焦慮,老師要了解情況,提前想好應對措施。」

一、孩子入園期可能出現的狀況

人類總是在同化環境和改造環境,在特定環境中生活的時間長了,這個環境就成為他的一部分,每件物品都不再是單純的物,而是滲透著人的情感。

孩子用三年的時間同化了自己和父母所生活的家,還有家裡其他照顧自己的人,如果在孩子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裡,孩子會感到非常恐懼。

所以父母在孩子入園前需要為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果準備不足,就會出現諸多問題:

因介紹不當引發孩子對幼兒園失望對幼兒園介紹不當會引發孩子對幼兒園的失望,因此給孩子介紹幼兒園時,儘量不要說以下的內容:

「看,幼兒園有這樣大的滑梯,上了幼兒園以後你可以天天在這裡玩滑梯了。」

這樣說,孩子只記住了天天玩滑梯,以為在幼兒園就是天天玩滑梯。

「老師特別好,她們就像媽媽一樣。」

孩子發現,老師並不會像媽媽一樣對待自己,她們的眼神和處理事情的方式都不像媽媽,在還沒有適應老師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恐懼。

「小朋友都上幼兒園,他們在幼兒園可高興了。」

孩子上幼兒園後發現小朋友們哭得很厲害,而且有小朋友打他,還有的小朋友不理他,這些都會讓孩子不理解,而感到沒有安全感。

「幼兒園每天給小朋友吃漂亮的小蛋糕,幼兒園的飯可好吃了。」

當孩子發現幼兒園的飯不是熟悉的口味時,可能會不接受,認為幼兒園的飯不好吃,而感到失望。

……

不要用語言籠統地描述幼兒園怎樣好,最好用生動的故事給孩子演示一個具體的印象。

因分離引發安全感喪失孩子的弱小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而不熟悉的環境中充滿了各種未知的、不穩定的因素。

因此孩子不信任任何陌生人和陌生環境,這是生存本能決定的。它使得孩子能夠自我保護,在成人照顧不到時,也能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幼兒園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同樣會給他們帶來恐懼。

孩子的分離痛苦是必然會出現的,因此作為家長,需要對將要來臨的痛苦做好承受準備,預先知道孩子和家人分離後到了一個陌生環境都會感到非常痛苦。

這樣,在孩子的痛苦出現時,家長就不會覺得承受不了而失去了安撫孩子的能力。

二、孩子入園前需做的準備

實踐證明,孩子入學前除了自身對和家人分離有些懼怕和痛苦,更多的焦慮其實來源於家長。大人因為有經驗,所以會覺得孩子離開家去幼兒園肯定會焦慮,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情緒。

父母做好自己的心理準備在孩子入園前期,夫妻雙方要能夠互相傾聽。

如果選擇的幼兒園是肯定不會傷害孩子的,就不要給自己設置很多想像,如果把在媒體中看到的全世界的幼兒園教師傷害案都拿來設想孩子將來可能遇到的傷害,這樣家長肯定會非常焦慮。

家長不焦慮,就不會一遍遍地在孩子面前講述幼兒園,更能夠理智地關懷、感受孩子。在輕鬆的家庭氛圍中孩子的焦慮情緒會得到緩解。

幫助祖輩做好心理準備現在很多家庭由於父母工作的關係,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一般由祖輩照看。與孩子朝夕相處了兩三年的老人,在孩子的入園期,肯定也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不適。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被人需要了,一種被遺棄感深入他們的潛意識之中。於是在孩子準備要入園時,他們變得更加悉心照顧孩子,使孩子對他們更加依戀,從而會給處於「入園期分離期」的孩子帶來更大的痛苦。

因此,在孩子入園前,孩子的父母要提前給家裡老人做好工作,解釋清楚孩子入園不是因為爺爺奶奶照顧不好,而是出於他自身發展的需要,提前給老人安排好孩子離開後的生活方式,使老人能夠順利展開新的生活。

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在孩子入園前家長需做好以下工作:

1. 通過語言描述解決孩子內心焦慮

寶寶3歲了,已經可以理解很多成人的語言。因此,成人可以先用描述的方式平靜隨意地跟寶寶談論幼兒園。

告訴寶寶:寶寶就要上幼兒園了,幼兒園有一個什麼樣的老師,老師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還有一些其他的老師,他們長得什麼樣,穿什麼樣的衣服,媽媽去看的時候,他們正在和小朋友做什麼事;老師是怎麼說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他們是怎樣吃飯的,怎樣睡覺的;有一個小朋友想上衛生間了,他是怎樣做的……

家長講這些事的時候,就像講一個故事,最好講得非常有幽默感,逗孩子發笑,這樣孩子就會要求家長一遍遍地講。

講過幾遍後,家長就可以拿出幼兒園的圖片或宣傳冊頁,指著上面的圖畫給孩子講幼兒園的故事,指出園長的名字、每一個老師的名字,告訴孩子園長是做什麼事的,幼兒園裡有什麼活動,還可以找一些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故事書講給孩子聽。

2. 帶孩子做初步的體驗

第1步做好後,家長和孩子已經分享了許多關於幼兒園的故事,引起了孩子對幼兒園的注意。

接下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用過家家的形式來體驗入園了。先是媽媽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小朋友,從早上入園開始一直演到放學回家,將幼兒園可能遇到的事都編到過家家的程序中。玩過幾遍後,再讓孩子扮演老師,媽媽扮演小朋友。

之後帶孩子去實地參觀。要儘量選擇不同的時間段到幼兒園的外圍參觀幼兒園的生活,使孩子將和媽媽玩遊戲的經驗與真實的幼兒園生活聯繫起來,進一步深化孩子對幼兒園的認識,排除陌生感。

切記不要只用滑梯、蹦床等活動器械吸引孩子,使孩子誤以為幼兒園是一個像遊樂園一樣的場所,玩過了就可以回家,避免孩子入園後發現幼兒園並不是當初體驗的那樣,而造成失望情緒。

孩子入園以前,家長利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做好以上準備,孩子入園後雖然也會哭,但心裡不會那麼恐懼和痛苦。

孩子離開家上幼兒園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作為後方的家長一定要給前方的戰士(孩子),準備好充足的給養,讓孩子發現有溫暖、堅實、依然如故地愛他的人群在做後盾。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公立好還是私立好?聽聽資深幼師怎麼說,入園選擇不發愁
    文丨飯飯媽每到孩子即將上幼兒園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面臨一個十分難以抉擇的問題,就是為寶寶選擇公辦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對於豆豆上幼兒園這件事,丈夫覺得還是上公辦幼兒園比較好,因為丈夫覺得公辦幼兒園是國家政府設立的教育機構,所以肯定在教育資源等方面都是比較穩定的。另外裡面的教職工也都是具備相應資質的,不容易出現那些譬如虐待孩子的事件,且教學內容是採用的國家大綱,更適合國內寶寶的實際情況。
  • 孩子3歲該不該上幼兒園?資深幼師的觀點,讓家長們恍然大悟
    寶寶三歲了,寶媽為孩子是否上幼兒園的問題而糾結?資深幼師卻說:分情況妮妮今年3歲了,按理說已經到了符合入園的年紀,可是妮妮媽媽卻有一些猶豫不決。「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較差,到現在還不能夠自己上廁所,我擔心孩子入園後會給老師添麻煩,而且也怕孩子在幼兒園裡生活得不好!」妮妮媽媽的擔憂不無道理,畢竟在幼兒園裡,老師要同一時間看護很多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有顧之不及的時候。但是看到其他孩子都已經入園了,妮妮媽媽又有一些心急,「總不能讓孩子一開始就落後於人吧!」
  • 九月上小學的孩子,幼兒園開學還要不要送去?聽聽園長老師怎麼說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每天在幼兒園的家長群裡,都有輪換著的家長不停地不厭其煩的阿特老師,「老師,有開學的消息嗎?幼兒園還有多久能開學?」而即將上小學的孩子家長,還有一個操心的就是孩子回到幼兒園後這學期就只剩下一兩個月的時間了。加上宅家的長假後返園孩子需適應一兩周,那就沒剩多少時間了,從而擔心孩子幼升小的幼小銜接問題該怎麼辦?有公辦園的家長在假期裡在家就有給孩子輔導拼音和算數,原本打算的就是最後一學期退學上幼小銜接班做入學準備。
  • 寶寶開始上幼兒園後:為啥頻繁生病?聽聽這位寶媽怎麼說
    蘭蘭的兒子剛上幼兒園一周,但最近孩子卻頻繁的感冒發燒,這讓蘭蘭十分的擔憂,因為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一般都不會生病,但自從去了幼兒園以後,卻頻繁的生病,蘭蘭也想不通這其中的原因。所以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以後就頻繁生病,就一定要看一看是不是因為孩子的體質比較差,如果是的話,家長一定要平常讓孩子多去戶外運動,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 3歲就該上幼兒園?園長:上幼兒園前,最好先培養孩子這些能力
    很多的寶媽都覺得孩子只要三周歲了就可以上幼兒園了,甚至有一些人會覺得孩子30歲了還沒有入園,肯定是比其他的寶寶差。其實孩子的年齡是入園的基本條件之一,但卻並不是唯一的要素。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但是上了幼兒園之後,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所以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需要孩子們自己解決。而且孩子還應當具有自己疊被子疊衣服的能力,家長朋友們帶孩子入園之前,可以適當地教一下孩子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物,如果寶寶上了幼兒園還不會穿衣服,那麼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比較特殊,容易導致寶寶產生自卑的心理。
  • 日本女幼師穿和服教小朋友跳舞,網友:好想去上幼兒園!
    現在的家長對於學前教育是非常的重視,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屬於家長們是竭盡全力的給子女需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幼兒園,給自己的孩子從小就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小孩更加的熱愛學習,也鍛鍊小孩能夠和別人的孩子和平的相處方式,能夠有更加好的思維開發,也可以在幼兒園學習到一些生活上的技能
  • 從教10年的幼師: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分析很有道理
    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家長就要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歸來的,家裡人也不會覺得不妥,但是,最近有位從業10年幼師的王老師卻表示: 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分析的很有道理!
  • 如何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引發的思考
    據了解,馬雅舒的女兒曾經被幼兒園勸退,園方表示:給孩子2周時間回家學習,如果還是原樣,就不用來幼兒園上學了。原來,女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依舊不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嚴重缺乏自理能力。上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校園生活,處在集體環境中,他們需要適應這種變化,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否則容易因為什麼都不懂而慌張失措。所以,在上幼兒園之前,我們就該循序漸進地教給孩子一些自理能力。
  • 「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資深幼師解釋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家長就要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歸來的,家裡人也不會覺得不妥,但是,最近有位從業10年幼師的王老師卻表示: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分析得很有道理!其次,幼兒園的人際關係模式很不適合 孩子內心發展,我寧願在家自己教,也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遭罪!王老師的這些言論,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為什麼不建議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
  • 幼兒園溫馨提示:打算9月讓孩子入園,請讓孩子掌握這6種自理能力!
    不知不覺間,孩子都已經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齡了,距離9月開學的日子也在一日一日地逼近。但是,孩子們真的做好了上幼兒園的準備了嗎? 幼兒園溫馨家園提示:在上幼兒園之前,最好讓孩子掌握這幾種自理能力!
  • 震驚:「3歲寶寶都可以上幼兒園了」,原來不是這樣的!
    我寶寶今年3歲了,我需要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去,然而有多少家長想過判定孩子能否上幼兒園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為什麼孩子不開心?家長普片認為寶寶過了3歲,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很多家長朋友也終於在漫長的育兒過程中得到了一次小解放。
  • 八個幼兒園遊戲精選教案,幼師必讀!
    然後教師說:"現在我要追上啦!"幼兒四散跑開,教師可捉1、2個幼兒,遊戲可重新開始。螃蟹寶寶搬瓜活動目標練習側走的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以及與同伴合作方式。幼師必讀✎《幼師必讀》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師資源,幼師要找的幼教資源全都有,讓幼師少備點課,幼兒園工作更加輕鬆點,《幼師必讀》300
  • 3歲是寶寶上幼兒園最佳年齡?老園長:不一定,這3種情況不如不上
    幼兒園是寶寶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寶寶何時進入幼兒園至關重要。據統計,我國兒童在三歲左右上幼兒園的佔絕大多數,這也就讓很多家長對此產生誤解:三歲就是寶寶上幼兒園的最佳時機。寶寶身體素質差,愛生病三歲的寶寶由於年齡較小,身體內部的各項機能還沒有得到完善的發育,貿然進入人流密度較大的幼兒園,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 馬雅舒女兒被幼兒園勸退,園方:嚴重缺乏自理能力
    據親貝網小編了解,馬雅舒的女兒曾經被幼兒園勸退,園方給出的理由是:她不會自己吃飯和上廁所,嚴重缺乏自理能力。而女兒之所以缺乏自理能力,跟媽媽馬雅舒的過度愛護息息相關。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對孩子過度愛護的媽媽。
  • 【勞作美丨生活自理 · 快樂自立】——漳州天利仁和幼兒園幼兒自理能力比賽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貫穿在幼兒園活動之中,也一直是幼兒園教師關注的工作重心。為了把對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融入教育教學工作中,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幼兒的自我管理意識,在家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王子」,為檢驗幼兒本學期生活自理能力掌握的情況2021年2月27日漳州天利仁和小金星園組織舉辦期末幼兒自理能力比賽活動,。
  • 巧手自理 快樂運動 | 驛亭鎮中心幼兒園開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
    為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12月4日,驛亭鎮中心幼兒園開展 「我能行,我真棒」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暨豐收趣玩會,助力幼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習慣。同時,為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提高運動技能,幼兒園還組織了豐收趣玩會。特意為不同年齡段幼兒設計了富有趣味性、運動性及延伸教育性的各種競賽項目,巧妙的融入了跑、跳、鑽、爬、平衡等幼兒們應該掌握的基本動作。
  • 幼兒園老師坦言:入園前,寶寶不具備這個能力,還是別來了
    文丨美媽很帥 昨晚到朋友家作客,幾個人圍在一起吹著空調吃著冰西瓜聊天,幾個寶媽在一起,免不了聊孩子的事,小小家的閨女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她擔心女兒適應不了。
  • 【手工】10款幼兒園冰淇淋手工製作教程(幼師必看)
    捲紙芯製作成冰激凌的蛋卷部分,泡沫球抹上石膏固定,再塗上喜歡的顏色。美味多彩的冰激凌就製作完成咯每晚陪寶寶讀一本故事,聽一段故事,伴寶寶快樂成長!幼兒園老師✎《幼兒園老師》公眾號:專業分享幼兒園舞蹈,課間操,早操,手指遊戲,手指操,幼兒園節日文藝表演,幼兒園匯報表演,幼兒園活動方案,節日方案等幼兒園資源,讓幼師更輕鬆!
  • 自理能力差是大問題!明智的家長這麼做,你學會...
    自理能力差是大問題!明智的家長這麼做,你學會了嗎 我們小區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已經上了小學的小女孩,家裡從小就對她寵溺有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讓孩子自己去練習生活自理能力,以至於孩子7、8歲了,吃飯還一定要喂,不餵就不吃,上了小學後,中午是在學校食堂吃飯的,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 幼兒園老師給建議:晚一年比早一年好
    幼兒園老師:晚送比早送更好,原因有這些根據史丹福大學的研究,晚一年上學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普遍比較強,給孩子帶來的好處甚至會持續到11歲。許多父母覺得,當孩子的自理能力達到幼兒園的標準時,就可以入園。然而除了自理能力,寶寶是否適合上幼兒園還需要觀察其自我管理能力、心理適應情況等等。一位資深幼兒園老師說,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如此著急。我們的孩子未來壽命可能會達到一百多歲,晚上一年幼兒園在漫長的一生中又有什麼影響呢?相反對於孩子日後的成長和學習,好處更加突出。A、孩子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