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761年:原名為瑪麗格勞舒茲的杜莎夫人生於法國斯特拉堡。她的母親是菲利普歌德施醫生的管家,菲利普醫生同時也是非常著名的蠟像工藝師,後將蠟像製作技術傳授給了瑪麗。
1770年:菲利普醫生在巴黎創辦了蠟像館。
1778年:瑪麗17歲時,在巴黎為伏爾泰量身並只做了一尊他的蠟像。1780年她受聘於一個法國皇室家族成為一名藝術導師,並且在1787年製作了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蠟像。
1789年:法國大革命開始以後,1793年瑪麗被逼製作送上斷頭臺的國王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一年以後瑪麗被監禁,但是她的雕塑技術從斷頭臺上救了她,被釋放並製作了羅伯斯庇爾的死亡頭部模型。
1794年:瑪麗繼承了菲利普醫生的蠟像館事業。
1795年:瑪麗與佛朗索瓦杜莎成婚並生育了2個兒子,從此杜莎夫人這個名字註定會聲名遠播。
1801年:杜莎夫人為拿破崙量身。
1802年:41歲的杜莎夫人抓住了一次在倫敦開拓事業的新機會,自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法國見她的丈夫。此後的33年,她在英國每個主要城市和村鎮巡迴展出她的蠟像,甚至於1822年她試圖去愛爾蘭展出事遭遇了一次海難。
1835年:杜莎夫人和她的兒子在倫敦建立了永久的展館,即貝克街廣場。當年他們還特地開設了名為「驚悚屋」的區域紀念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經歷。杜莎夫人持續不斷的加入她搜集的文物和蠟像進行展出。
1842年:杜莎夫人製作了最有一個蠟像,也是她自己的蠟像,時年81歲。
1850年:4月15日杜莎夫人去世,高齡88歲。1884年她的孫子們將蠟像館遷到現在的地址。這個在1925年大火和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中已經被損壞的標誌性建築最終重建成為倫敦最著名的景點。
現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已經在倫敦、阿姆斯特丹、拉斯維加斯、香港、紐約、上海、華盛頓、柏林、好萊塢、曼谷、維也納、黑池、雪梨、東京、上海、北京、重慶等地陸續開設了超過20家分館。
(原標題:杜莎夫人最早的蠟像作品是 路易十六和瑪麗皇后的死亡頭部模型)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